作者:朱泰霖
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30期
摘要:商业银行持续经营发展中,存贷款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贷业务开展状况好坏与否也会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绝大多数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是信贷业务开展中的主要客户,中小企业往往也具有较高的资金需求。但中小企业信用资质参差不齐,偿债能力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一状态下,信贷风险管理变得越发重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亦将分析具体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整体上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上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较之以往也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信贷风险本身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部分中小企业丧失偿债能力也时有发生。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信贷业务开展中需要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予以较好拉动,同时也要对中小企业相关的信贷业务进行更为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鉴于此,探寻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发展中需要面临多种风险,信贷风险是最为具有代表性的风险类型,其具体指贷款成功发放,但无法按照预期回收,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一种风险。信贷风险可以是单笔信贷业务直接相关的风险,也可能是信贷业务开展中的具体风险。
从信贷风险的特征看,信贷风险具有周期性爆发、客观存在、负面影响大的三个基本特征。各类型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进行信贷风险管控,但多种因素影响下,信贷风险往往具有周期性爆发的态势,例如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时,信贷风险爆发的概率也会大为提升;客观存在是指信贷风险作为一种风险表现形式,其无法被完全消除,即信贷风险性客观存在,其很容易在其它因素影响和作用下转变为具体的信贷风险;负面影响大是指信贷风险往往是商业银行最为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风险,一旦信贷风险爆发,不仅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开展会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
由于现代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信贷风险管理自然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风险管理内容。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降低信贷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保障信贷业务的更好开展以及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1]。在动态的信贷风险管理中,信贷政策的变动,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程度,中小企业的履约意愿和能力变动等都会对信贷风险管理进程、状况与最终成效取得事宜产生影响。虽然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但由于中小企业是信贷业务开展中的主要客户群体,中小企业相关信贷业务开展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其往往也最为需要健全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予以支撑和保障。后疫情时代,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十分必要,这也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众多商业银行而言,其也应当对新时期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诱发因素 (一)外部因素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诱发因素中,外部因素的影响十分巨大,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期,信贷风险系数会大为提升,外部因素对信贷风险产生的诱发性作用也会被进一步放大。一方面,经济走势是较为主要的外部因素之一。例如,疫情期间,实体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收入的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中小企业这样的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明显不足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也会十分巨大,信贷风险管理压力自然会处于快速上升的状态之中;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意识高低与否,以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成熟程度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系数。近几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爆发的频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与征信体系的愈发完善,社会大众信用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很大关联。但也要看到,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十分单薄,亦或是带有明显的逃废债倾向时,商业银行便需要承担对应的信贷风险。虽然外部因素对信贷风险产生的影响更多是一种间接影响,但外部因素诱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内部因素
从根本上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产生与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很大关聯,较之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对相应信贷风险产生的诱发性作用也更为明显。这也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事件少,但地方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为多样的直接原因[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程度,特别是信贷风险管理成熟度会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大小产后直接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状况相对较差时,不仅信贷风险系数会大为提升,信贷风险爆发后的影响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有效弱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的偏好、侧重等不仅会对信贷业务开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信贷风险产生影响。一些地方商业银行积极对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这虽然“美化”了信贷业务业绩,但忽略业务开展规划与审查时,信贷风险也会处于较高水平。此外,诸如信贷业务员缺乏信贷风险管控意识等因素往往也会成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诱发因素。可以导致具体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较为多样,这也表明,在信贷风险的管理与应对上,商业银行需要从内部着手。
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贷前审查标准相对宽松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贷前审查标准较为宽松,这往往也为具体的信贷风险爆发埋下了伏笔[2]。由于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控机制不完善,部分支行的信贷业务开展压力较高,在手里中小企业信贷申请时,贷前审查标准往往会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变得十分宽松,这种做法便大为增加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整体风险水平,且可以被看作是十分严重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也有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的风控人员综合素养较低,业务水平不足,对于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无法进行准确分析与判断,这也使得信息不对称会加剧固有的信贷风险。贷前审查通常是现代业务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这一层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时,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便会十分被动,想要在相应的信贷风险管理上取得较好突破也会十分困难。 (二)中小企业信用跟踪管理不到位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跟踪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到位,这也加剧了相应信贷风险管理压力。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会对相应信贷业务的风险产生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能否被商业银行准确掌握自然会对其信贷业务开展与信贷风险管理产生较大影响。理论上看,信用跟踪管理是具体的信贷风险管理内容。但从实际上看,很多商业银行并不会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有效跟踪与管理,这导致信用跟踪管理通常是一片空白,流于形式的信用跟踪管理自然会成为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十分众多时,信用跟踪管理压力与难度也会十分巨大,而忽略了信用跟踪管理自然也导致商业银行难以有效进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数量贷款后,信贷风险管理所需信息也难以被及时获取。 (三)不良贷款管理状况不理想
很多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状况不理想,中小企业往往也成为了最为主要的“问题客户”[4]。信贷风险的产生通常以中小企业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为标志,但信贷风险管理的范围更为宽泛,其实际上包含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管理。大多数中小企业并非恶意违约,特别是在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会大为增加,而信贷业务开展中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压力同样巨大。这一状态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很可能进一步攀升,在不良贷款并未从财务层面被认定为呆账或坏账时,信贷风险管理中便涉及到不良贷款的管理。但很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管理是一种低效率管理,且管理中大多并未结合信贷业务开展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的实际状况。在不良贷款管理状况较差时,信贷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会被进一步放大,风险的损失也难以得到有效挽回。 (四)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都十分被动,特别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其一方面需要中小企业拉动信贷业务开展,但另一方面不得不面临着更高的风险系数。从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大多数商业银行更为注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但对相应信贷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且相应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并不健全[5]。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本身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多项内容,信贷风险管理往往也会伴随相应信贷业务开展的全过程。由于缺乏具体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作为支撑,信贷风险管理的权责关系较为混乱,在爆发了具体风险时,商业银行很难对风险诱因与责任部门、人员等进行精准定位。除了对信贷风险管理活动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缺乏成熟机制作为支撑,商业银行内部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环境也会较差,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环境也很难形成,这也导致现代风险管理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信贷业务的开展。
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多角度强化中小企业的贷前审查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应当多角度强化贷前审查,借此为相应信贷风险管理创设良好环境。例如,长春农商银行在受理中小企业信贷申请时,其会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最近2年的财务报表,并准确申报所贷资金使用去向。与此同时,信贷人员会结合银行的信贷风险排查手册进行逐一比对与打分,进而决定是否提供相应贷款。这种做法将硬性的信贷审查同更为灵活的信贷评估联系在了一起,商业银行也能通过更为全面的代签收很差进行信贷风险预估[6]。其它商业银行也应对这一做法进行有效借鉴,并结合自身信贷业务开展状况,从更多角度强化贷前审查,通过贷前审查力度的不断增加,为后续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压力环境提供一定帮助。
(二)常态化进行中小企业信用跟踪管理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需要成为一种常态化管理,为了提升相应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商业银行更加要常态化进行中小企业的信用跟踪管理。例如,招商银行一直以来十分看重信用跟踪管理,各支行也对具体的信贷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与上报。信贷业务员通过不断进行中小企业信用的跟踪管理与分析,其能够更好掌握中小企业客户的偿债能力变动状况,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企业掌握更多的信贷风险管理主动权。美国次贷危机过后,花旗银行等优质商业银行已经将信用跟踪管理作为了基本的信贷风险管理途径,国内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时,自然也要同步进行信用的跟踪管理,借此强化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争取在相应信贷风险管理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三)多途径进行不良贷款管理
基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视角,商业银行也要从多个途径进行不良贷款的管理,这也可帮助商业银行尽可能弱化信贷风险的冲击性影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成立了贷后管理部门,
催收团队也会负责具体的不良贷款管理事宜。专人负责的不良贷款管理途径较为可取,但商业银行需要结合中小企业这一特殊企业客户的特点,更为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不良贷款管理,除了应用一些法律手段外,商业银行也可以考虑为经营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还款方案,促进其还款积极性的提升,以此来挽回部分经济损失[7]。不良贷款的管理并非制裁失信客户,商业银行本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因此,其应当将弱化风险的冲击性影响作为不良贷款管理的基本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选用更为科学与可行的不良贷款管理策略。 (四)积极进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上,商业银行应当加速构建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各种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选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信貸风险系数,降低信贷风险爆发的可能[8]。但为了常态化的进行信贷风险管理,为对应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商业银行便需要科学、成熟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结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占比,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小组,主抓相关的信贷风险管理活动开展,对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应用状况,相关部门与人员的信贷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在具体的机制中,商业银行也要将信贷风险管理的权责关系,主要内容等予以具体明细,诸如确立基本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流程指导文件,以及信贷风险管理手册等也可以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常态化管理提供很多帮助与支持[9]。 五、结语
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较好解决也会成为信贷风险管理有效性提升的关键。新时期,商业银行需要从贷前、贷中与贷后三个层面协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这也是多角度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通过不断发现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解决相关问题,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上也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张蕾.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4):316-317.
[2]马睿.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探讨[J].市场观察,2018(9):64-65. [3]李明.我国商业银行化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策略研究[J].环球市场,2019(18);24-25. [4]方丽云,刘畅.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8,000(004):100-102.
[5]王勇. 浅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与授信管理、内部审计的关系——基于服务实体经济、防范信贷风险的理念视角[J]. 财经界(学术版),2019,507(05):149-150. [6]林志颖.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防范[J]. 经贸实践,2019,000(004):133.
[7]赵璐.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8,37(01):51-55.
作者单位: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