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的管理与评价
(一)管理原则:权力下放,责任上移
1.权利下放:提高班主任、学科组长的地位和待遇,将聘任、管理权利下放到基层,把工作落到实处。
2.责任上移:实行问题追究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问责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进行自我检讨和惩罚,其次才是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管理机构
学校管理实行校委会、年级、学科和班级三级管理体制。校委会考核、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考核、聘任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学科组长为学科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学科人员的聘任、管理,指导和评价,抓常规落实。班主任不仅负责学生纪律、卫生、学习等日常管理,还负责对本班任课老师的聘任、管理、指导、评价和考核,并监督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把对老师的聘任和管理权力下放到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处,让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参与教学管理,有利于常规工作的落实。
年级主任每天坚持听课,根据一周来每班每科的上课情况考评班主任和学科组长,将量化成绩作为评价班主任和学科组长的重要依据。
由校委会组成的考评督察组每天到课堂听课,并做好验收、指导和反馈工作,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打分要量化,直接对接学科和年级,按照名次
11
进行量化和评比。
以上数据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半期一评比、一兑现;每期一考核,作为下一期聘任的主要依据。
(三)管理程序
1.每周五下午召开校行政会,参加人员为校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主要对上周工作作出总结,确定下周工作,形成工作决议。结果整理打印成校行政工作总结、计划,下发到各职能部门,年级,备课组。
2.每周五晚上召开年级办公会,参加人员为年级组成员。会议总结年级上周工作,结合校行政工作计划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3.每周六上午一、二节召开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会,参加人员为年级组领导和班主任、备课组长。会议传达校行政会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
4.每周日晚为班会时间,班主任总结本班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 5.每周一、周四为集体备课会,学科组长和学科所有老师都要参加,传达校行政会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集体备课。
6.每月第四周周六晚召开全体教师会,全体教师参加。传达学校决策,布置具体工作。
注:校督察考评组周一至周五,每天深入课堂、备课组、各处室,对照校行政工作计划,对教师、学科组、班主任、年级及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督察、指导、考评、量化。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时整改。量化结果每周一公布,督察记录周五上交校长室,作为校行政会研究布暑工作的重要依
12
据。
管理流程为:校委会决策 年级组布署
督察、考评
年级组 督察组
形成合理分工,交叉评价,无缝管理,高密度运作的管理网络。
(四)管理制度 1. 课堂督察制度
课堂督察考评组由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各年级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每天到课堂听课、验收、指导、反馈,对老师在课堂的教学量化打分,直接对接学科和年级,按照名次进行量化和评比。
以上数据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半期一评比、一兑现;每期一考核,作为下一期聘任的主要依据。
课堂督察组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重点,整个管理工作全部放在课堂教学的关注、检查、督促上来。不管是年级还是学科和班级,都是课堂督察主体,担负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
课堂督察的看点在学生的学上,以“学”定“教”,看学生是否大面积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否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有
13
班主任(学科组长)落实
新的生成发展,让学生乐学的课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2.集体备课制度 (1)三定
定时间:每周一和周四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各备课组确定自己具体集备时间,上报年级和教务处存档备查。
定地点
定参加人:本组全体同志、包科领导。不得迟到,早退,请假。 (2)备课程序
A、每期开学初,学科组长根据本期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填写学科教学进度表,并根据教学进度表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备课分工一览表。
B、每周一集体备课时间,学科组长首先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填写学科组一周工作计划表,一式三份,一份张贴于组内指导本周工作,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和教务处作为督查依据。
C、导学案编制 a.研读文本,精心准备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分工,提前一周研读教材、教参,演做资料、试题,认真研究课标要求,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把握重、难点,思考教学程序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研究文本知识、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以及学生能力生成的策略、方法等。以上准备工作在编制学案前一周完成,每周日晚上,每个同志将上述任务完成情况交学科组长和包科领
14
导领导检查、签字,必须做到不研究教材、不做题,不备课。
b.完成初稿,演做初稿
主备人在吃透教材,演遍资料和试题的情况下,提前4天完成导学案初稿并准备发言材料。发言材料应包括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情境设计、活动安排、方法策略、作业设计)与设计理念等内容。主备人将导学案初稿打印下发给组内每位同志,组内每位同志认真演做,在初稿旁边用红笔批注自己的建议。
c.中心发言,集体研讨
集体备课前,包科领导首先检查每个同志初稿完成情况,对于不完成初搞者,提出批评并采取一定惩罚措施。在每个同志都完成初稿的情况下,主备人首先说课,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重要题型、设计思路等进行说明和解读,其他同志分别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集体智慧,集体研讨交流。
d.主备定稿,个人二备
学科组长和主备教师整合组内教师建议,修改初稿,形成定稿。完稿之后再次打印,主备人第二次演做。确认无任何知识性错误和打印错误的情况下,交审核人签字,送包科领导审批签字,提前两天送文印室文印。
任课老师结合本班学情和自己教学风格二次备课。二次备课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的培训方法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包括对新生成问题的预设及答疑准备,即时性评价的设计、讨论、展示、点评的分工及时间控制等,形成自己的个性教案。
e.课后反思,再次完善
15
老师用学案要有课后反思,教师可随时交流教学反思或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集中交流。
f. 导学案实行错误追究制。若学案上有知识性或印刷性错误,要追究审批人(包科领导)、审核人(学科组长)和编制人责任。
导学案一律使用电子稿,便于及时整理存档,实现资源共享。 (3)每次集体备课,要有集体备课记录,备课后上交教务处。督察考评组对各组集体备课情况检查并量化,作为考评学科组长、学科组和包科领导的重要依据。
3.听课、评课制度 (1)听课
A、年级领导每周一节引领课,年级内所有教师听课,不得缺席。 B、骨干教师每周一节示范课,学科组内所有教师听课,不得缺席。 C、每学科每周确定一位同志上一节汇报课,学科内所有同志听课,不得缺席。
D、年级领导每周转课、看课20节以上。涉及年级内所有学科,所有老师,所有班级,进行检查、指导、反馈,并作好看课记录,作为考评老师,学科组长,班主任重要依据。
(2)评课
A、每听完一节课后,必须在当天内评课,相关人员全部参与,不得缺席。
B、评课前,主讲人先说课,然后所有同志参与评课,评出优点,共
16
同借鉴,评出问题,共同解决。
C、主讲人作好评课记录,一式三份,一份自存,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教务处存档。
D、上汇报课的老师对照评课记录,自查,自纠,一周后上改进课。 (3)检查
A、每周一集体备课时,学科组长确定本周听课时间、地点、主讲人和评课时间、地点,填写周工作计划表,一式三份。一式张贴组内指导工作,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教务处。督察考评组届时进行督导、检查、考评。
B、听课记录必须有听评者的个人思考,每周日晚上各组同志上交听课记录,由学科组长、年级主任和教务处督察考评组检查。
C、听、评课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为学科组长,督察考评根据检查结果考评学科组长和学科组。
4.学科组和教师的评价制度 (1)学科组评价制度
学科组评价和学科组长评价挂钩。学科组工作的好与差,学科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所以评价、考核学科组即为评价考核学科组长。对学科组和学科组长的评价,主要由督察考评组从课堂听课,集体备课,听、评课,导学案编制质量,学案使用和批阅情况,考勤和办公纪律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评价、量化,根据量化考核结果设先进学科组两个,每半期评一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17
(2)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分教改评价和绩效评价两部分
A、教改评价:设“教改专家”、“教改明星”、“教改能手”,实行三级评审制。
a.评审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依据个人达标验收分数,每学期两次验收,取平均分,占30%
课改理论考试及答辩(期末一次)占30% 学生评价(期中期末各一次)取平均分,占20% 教学成绩(期中期末各一次)取平均分,占20% b.评审办法
学期初年级下发评分标准和办法,组织教师学习。
学期中个人提出申请,由低级向高级递进,考评组进行初评。 学期末考评组进行二评,最终依照量化成绩,排出名次,按年级教师总人数的10%,15%,20%确定“教改专家”、“教改明星”、“教改能手”人选。 c.奖惩措施
年级按人均200元/每月的标准设教改奖励基金。根据评审结果,设专家津贴,明星补助,能手补贴,期末颁发荣誉证书和资金,并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课改龙虎榜”。
评审周期为一学年,每次评审结果一学年内有效,连续两年评审为“课改专家”的老师,今后两年内免评,享受“课改专家”待遇。
18
下一级未通过者,不能申报上一级;连续两年申报同一级未通过者,待遇降级。
教学成绩连续两次在同类班级中居后两名者,不予评审,已通过初评者,取消二评资格。
未达到“教改明星”级别者,不能申报中级职称;未到“教改专家”级别者,不能审报高级职称。 B、绩效评价
年级提供教师在级部的名次,打分量化后下发绩效奖金。 教学成绩占40%(在充分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
教学常规占30%(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稿,听、评课,学案批阅情况,学生的典型习题本、办公考勤及办公纪律。对这些方面的平时检查,年级都是两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
师德修养占15%(老师的互评,领导的评价,学生评价,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老师师德分数一票否决)
学生评教占15%(课堂氛围,学案批阅检查,课堂艺术,作业适度与否) 其它加分因素:
论文,优质课,示范课,辅导奖,依级别高低分别奖10~2分。 优秀导学案4~2分。 学校职务6~3分。
5.反思总结制度
19
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失。尤其是在课改初期,每节课、每项工作,总有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每节课后、每项工作完成后能够静下来,及时归纳总结,作好反思。成的地方记下来,继续坚持。败的地方记下来,思考败在所处,如何解决,下次避免。“反思三年成名师”,如此,课课反思,事事反思,天天反思,则教师的进步是神速的。为了帮助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提出以下要求:
(1)每天个人一反思。教师在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本节课的得失在学案上的反思区用红笔记下来,既记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今后坚持;也记不足之处,问题在哪,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2)每周组内一反思。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全组老师拿出自己反思记录,交流研讨,成功之处,大家共享;不足之处,大家共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每月校内一反思,每月学校组织一次课改论坛,先各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自由发言。说出成功之处,大家学习借鉴、分享喜悦,说出困惑之处,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决。群策群力,其实多数问题都可通过课改论坛解决。
以上工作由督察考评组和年级组,教务处进行检查、记录、量化,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科组的一项依据。
20
第二节 学习小组的管理与评价
(一)小组学习的理念
★小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
★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二)关于学习小组长 1.定位:
助手、代言人、一组之魂、学习领袖、学习英雄。
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要求:
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
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 ③乐于助人、负责任。 ④组织、管理能力强。 ⑤集体荣誉感强。 3.职责: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
②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本小组作业收交,检查清底
21
子。
③检查《成长日记》的落实。
④管理好本组组员的学习、卫生、纪律,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 《积分记录》:小组成员积分评价指标 成长日记的使用(0 -2分) 课前准备(0 -2分) 课堂参与度(0 -5分) 课堂、自习纪律(0 -2分) 作业完成(0 -2分) 学习档案的使用(0 -2分) 卫生状况(0 -2分) 其它方面(0 -2分)
参考上述8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每周六统计好小组成员一周成绩,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评选一周小组模范组员,上报常务班长。
4.调整: ①实行动态管理。
②通过竞选产生,上台演讲,小组民主推选。 5.解决小组长工作的四大矛盾: ①自己的学习与服务大家的矛盾; ②学科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工作的和谐;
③学习小组内同学们的行政管理、感情建立与各学科学习的矛盾; ④要处理好小组内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与参与的矛盾。
22
(三)学习小组建设机制
1.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①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都有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旗。 2.分工:(一定角色、一定责任)
①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 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③学科组长每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④每个学生有角色,每个学生有责任。 3.调整:
不是一成不变,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形成思维定势,避免不平衡。
4.小组评价:(评价是武器,能调动组与组之间对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①年级制定统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小组活动评价标准,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小组的讨论、展示、点评、质疑补充进行评价并量化,学科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并记录量化结果,周六汇总给值周班长,
23
评选本科每周优秀学习小组。
②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助人之星、点评之星、预习之星的评选活动。
③每周进行一次纪律优胜小组、卫生优胜小组、综合优胜小组的评选。 ④每月每班根据平时量化记录结果,选出两个学习优胜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点评之星各一人。
⑤对小组的评价要堂堂评,科科评,天天评,周周评,月月评。 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老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待优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抓住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⑦课堂上老师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正面引导、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讨论、展示、质疑、点评,要先给予肯定性评价,再提出指导,保证课堂的“安全”,让学生敢于、乐于参与课堂。
⑧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
⑨所有评选结果及时在醒目位置张榜公布。
(四)学习小组培训的基本要求
1.搞好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
2.培训学习小组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且培训要经常化。 ①年级部、班主任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指导。
②培养小组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勇
24
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指导组织、管理的才能;适当给学生加“营养餐”。
③培养合作能力:学会条理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学会修改完善等。
3.打磨自学、讨论、展示、点评、反刍等各个环节的细节 自学要求:
①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是前提。先自学再讨论,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学探究、交流。
②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 ③变学案为“导学案”,问题设计的有层次,由浅到深逐层深入的设置问题。
④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讨论要求:
①小组讨论要明确内容、时间要求和目标,指导要求一定要准确到位。 ②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必须坚持“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 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C层、B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坚决克服假讨论或不用心讨论。
展示要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①各小组主动展示,迅速到“聚焦”处,积极、有序。
25
②变一一展示为重点展示、分类展示,展示要脱稿。
③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声音洪亮。
④一般由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或拓展。 ⑤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
⑥教师认真倾听,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为点评做准备。 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学生:
①学生点评要声音洪亮、脱稿,点评结束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
②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点评,大胆质疑。 ③精彩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 老师:
①对生成性问题注意进行拓展、深化、提升。 ② 善于追问、引导、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 ③老师点评适时适度,深入浅出、含金量要高。 ④不和学生“抢风头” 。
⑤注重即时评价,一评知识点,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达。
反刍总结、当堂检测要求:
①要留出至少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梳理。
26
②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作补充,提供整体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或规律、方法。
③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书面检测、重在实效。
4.注意小组活动立体分配任务。
① 重视小组活动立体任务的分配,对每一个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包括组长的任务、AABBCC三个层次的任务、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等。
② 还要注意小组活动是否达到了深度合作。 5.创新小组评价机制----为小组学习点火。
①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②只要有要求,就一定有评价。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是引领,评价是激励。
③评价的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 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量、思维量。 6.形成小组反思文化
反思使人进步,反思使人成长。形成反思会制度可实现小组的进步与成长。
①每节课反思;
27
②每天反思; ③每周反思;
第三节 课改推进策略(初期)
(一)更新教学观念,扫清课改路障
当前的教育,不改,是死路一条,必将越走越窄,最后进入绝境。一所学校, 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走课改之路。而改革,总是从转变思想入手;不变思想的课改,一定是“伪课改”,是用课改的瓶装传统的酒,最终必定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去;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须要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义无反顾地在课改路上走下去。
首先,我们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着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一大批先驱学校通过长达数年探索,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国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案例说明: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极具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必须让我们的师生坚信: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走向成功。
我们有一所学校的校长自己先学,到学校后为洗去师生脑中传统课题的根,一个多月给师生做了60多场报告,平均每天达一二场。正是校长的这种努力,使师生迅速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想,为课改成功的扫除了
28
障碍,奠定了基础。
(二)培训骨干教师,打造课改标兵
课改之初,绝大多数师生对课改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和操作是生疏的,为了让全体师生迅速熟悉并融入“课改”,必须尽快地培养出自己的课改标兵,形成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校的课改。
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体验式基地研修。
要求:学校从每科教师中选拔出一名年轻、有较强领悟力的骨干教师作为培训对象,采用体验式研修,请进来,走出去,再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即先到成功学校进行深入学习,并在成功学校上体验课,然后请成功学校相应学科的老师到校上示范课,受训老师就同一节上临贴课,请专家作面对面的指导,课后初步确定本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模式和流程。
接下来的课堂中,受训老师要时刻积累本学科在“课改”中出现的困惑、疑问,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段时间(2个月)后,受训老师带着这些疑问赴成功学校参观、学习、培训,认真听课,虚心请教,解决本科在课改中的所有疑问。修正本科课堂教学一般操作模式和流程。
课堂是动态的,问题是生成的,一次,两次的培训不足以解决课改的所有问题。所以没有培训,没有课改,高效的培训助推高效改革。
(三)骨干标兵引路,课改全面开花
29
经过系列培训,受训的骨干教师已经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模式和操作流程,成为学科的的课改标兵。要充分发挥标兵的作用,每周在组内上一次引领课,全组同志听课,听后通过骨干教师说课,其他老师评课,让全组同志逐渐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模式和流程。引领课后,组内每周再上一节临摩课,全组共听共评,评出优点,共同借鉴;评出问题,共同解决。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