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
作者:胡咏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19期
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是临床病理诊断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肿瘤分类、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探讨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技术;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近年来由于具有准确、快速等诸多优点而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病理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项技术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但是也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加强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
肿瘤性质的判断:对B淋巴细胞增生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性采用免疫球蛋白(Ig)的轻链抗体进行检测能够区别肿瘤是属于反应性增生还是肿瘤性增生。如果患者的肿块性质为滤泡反应性增生,则细胞凋亡蛋白(bcl-21不会表达在滤泡反应中心的细胞中,而是呈现为bcl-2阴性;但是如果患者的肿块性质为滤泡性淋巴瘤,那么9/10以上的患者肿瘤性滤泡细胞中存在bel-2高表达的情况,并且bcl-2呈现为阳性;肿瘤细胞增生的程度能够通过周期素
(cycl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核抗原(Ki-67)等来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能够对增生细胞的良恶性进行准确的判断。
肿瘤分期的确定:肿瘤分期与患者是否出现血管侵袭、有无淋巴管以及是否浸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肿瘤分期的确定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的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能够通过Ⅳ型胶原以及层粘连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来对基膜的主要成分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能够对原位癌和浸润癌进行准确的区分,如果出现上皮性癌未突破基膜则可以判定为原位癌,如果突破基膜的情况则可以判定患者为浸润癌;除此之外,标记物第8因子相关蛋白、Anti-HAP40抗体、D2-40等能够对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能够使肿瘤对血管或淋巴管的浸润清晰地显示。由此可见,免疫组化技术无论是对有无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的鉴别还是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均能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细胞属性的判定:细胞的属性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能够利用具有标记出细胞内相应的抗原成分作用的特定抗体来进行判定,从而能够对肿瘤的来源进行准确判断。例如,上皮性标记细胞角蛋白(CK)如果为阳性,则可以判定患者的肿瘤属性为上皮源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特有的标记为降钙素多克隆抗体;甲状腺滤泡性癌则可以通过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来进行判断;仅在前列腺上皮存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B细胞淋巴瘤可以通过CD20和CD79a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阳性来进行判断;胶质肿瘤则可以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 P)阳性来进行判断;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阳性可以提示为血管源性肿瘤;原癌基因蛋白产物CD117阳性则提示患者为胃肠道间质瘤。
来源不明的转移瘤原发部位的确定:如果患者的转移瘤来源不明,恶性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则能够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来进行确定,从而能够对原发部位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例如,在胆管癌、胰腺癌、胃肠道癌中角蛋白抗体(CK20)为阳性,但是在乳腺癌、肾癌以及肺癌中则呈现为阴性;如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显示Tg阳性,则首先需要怀疑为甲状腺出现转移;如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显示染色法(PAS)阳性,则首先需要怀疑为前列腺出现转移;如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显示S-100蛋白若为阳性,则首先需要怀疑为黑色素瘤;如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显示结蛋白、肌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阳性,则首先需要怀疑为横纹肌肉瘤。由此能够看出,免疫组化技术能够对来源不明的转移瘤的原发部位进行确定,并且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未分化”的恶性肿瘤的判断:肉瘤或者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未分化”的恶性肿瘤类型,由于肿瘤尚未分化,就不存在典型的细胞起源特征,从而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抗体是组织学分类中常用的鉴定方法,而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则一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来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还能够对组织器官交界处的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较为准确的区分,并且能够对微小病灶进行准确的发现,这对于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效果的判断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免疫组化技术能够利用细菌、病毒、真菌等特异性的抗体来对各种传染病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免疫组化技术的局限性
理想的肿瘤标记物应该具备灵敏度高、精确性和特异性强等特点,但是目前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均未发现这样的肿瘤标记物存在,适当的阳性与阴性对照是免疫组化技术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
假阳性:在免疫组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背景着色、着色不匀、边缘效应等情况,则均有可能出现阳性信号定位不正确的现象,即假阳性的出现。除此之外,假阳性的出现还有可能是由于组织的某些特定成分所导致的。假阳性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抗是否失效以及一抗浓度;组织未经试剂覆盖;组织变干;非特异性染色的出现;抗体孵育时间过长;DAB(3,3'-二氨基联苯胺)显色时间太长;坏死组织中非特异性抗体的吸附导致较高的背景染色。
假阴性:所有抗体标记的切片均无阳性信号,均呈阴性就是免疫组化结果中的假阴性,该结果不是真实的反应,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没有选择合理的抗原修复方法,修复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抗原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选择,热修复是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但是还有些抗原需要用酶消化,例如表皮生长因子要求使用胃蛋白酶消化。②一抗本身的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题:一抗效价降低或失效均会导致免疫组化结果中的假阴性的出现,从而有可能造成临床疾病的漏诊或者错诊。
综上所述,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体的出现以及各种抗体新的用途不断被发现,临床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技术能够判断肿瘤的性质、确定肿瘤的分期、判定细胞的属性、确定来源不明的转移瘤的原发部位以及判断“未分化”的恶性肿瘤,其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但是这项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关医护人员要明确该技术的优势和缺陷,并且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等来充分发挥其优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