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2023-10-31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的全部内容。

8-1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第一节 煤质及其用途

一.煤层

本井田煤层赋存于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Ⅲ-2煤层、Ⅳ — 2煤层、Ⅴ —1煤层、Ⅴ —2煤层.其余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Ⅲ—2煤层:矿区内均有赋存,除东南部不可采外,其余地段可采,煤层自然厚度0.15~4。52米,平均2.92米,可采纯煤厚度1。40~4.52米,平均3.12米,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与下部Ⅳ—2煤层间距38.93~68.85米,平均50.36米。

Ⅳ—2煤层:矿区内全部可采,煤层自然厚度0。18~4.57米,平均2。66米,可采纯煤厚度0。88~4。57米,平均2。77米,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或含1层夹矸,夹矸岩性为灰黑色泥岩.顶板岩性为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与下部Ⅴ—1煤层间距37。60~87。00米,平均47.00米.

Ⅴ—1煤层:矿区内全区可采,煤层自然厚度0。13~2.00米,平均1.40米,可采纯煤厚度0。82~2。00米,平均1。46米,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板岩性为细粒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底板以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与下部Ⅴ—2号煤层间距10.11~29.16米,平均17。57米。

Ⅴ-2煤层:矿区内全区可采,煤层自然厚度即为可采厚度,厚度1.36~2。12米,平均1.66米,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板岩性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8-1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二.煤质

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⑴。煤的一般物理性质

区内煤呈黑色,条痕褐黑色,沥青光泽,局部为油脂光泽,贝壳状及参差状断口,裂隙较发育,局部充填有黄铁矿或方解石薄膜。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燃点300℃左右,燃烧试验为剧燃,残灰为灰白色粉状。显微硬度19。5~20。3kg/mm。

⑵. 煤岩特征

①. 宏观煤岩类型:Ⅲ—2、Ⅳ—2、Ⅴ—2煤层以亮煤为主,夹镜煤暗煤条带,含少量丝炭,为半亮型。Ⅴ—1煤层以暗煤为主,丝炭次之,夹镜、亮煤薄条带,为半暗型。

②。 显微煤岩类型:各煤层显微组份中,有机质含量均在90%以上,其中镜质组加半镜质组含量为57.42~64.32%,丝质组加半丝质组含量为33。69~41。28%;稳定组含量少,一般小于2%;无机组分含量一般为5~10%,其中以粘土矿物为主,多数含量大于5%,硫化物组和碳酸盐组含量一般为0。5%左右,氧化物组含量一般为0.16~0。36%。各煤层显微组分见表7-1—1

显微煤岩组分鉴定结果表 表7—1—1

煤层号 Ⅲ-2 Ⅳ—2 Ⅴ—1

2

镜质组 j 77.30~28.3656.04(12) 81.50~26.5156.46(16) 73.30~24.8049.06(14) 有机显微组分 (%) 半镜质组 Bj 丝质组 s 12.10~4.6061.11~17.308.28(12) 33.69(12) 14.79~2.066.99~16.07.14(16) 34.69(16) 21.12~2.2071.40~20.208.36(14) 41.28(14) 稳定组 w 8.0~0.351.98(12) 5.60~0.091.69(16) 2.79~0.301.27(14) 8-2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Ⅴ-2

71.60~39.1750.48(9) 12.10~4.808.52(9) 50.09~21.8039.35(9)

3.60~0.801.57(9) 续表7—1—1

有机显微组分+矿物杂质 (%) 煤Rmax 层镜质组 半镜质丝质稳定粘土硫化碳酸氧化物% 号 j 组 Bj 组 s 组 w 组 物 盐组 组 Ⅲ76.50~27.2312.0~4.6058.72~17.107.0~0.3513.0~0.40.84~0.21.40~0.180.40~0.200.546~0.344—2 52.43(12) 7.79(12) 31.63(2) 1.82(12) 5.21(12) 0.40(10) 0.53(9) 0.30(3) 0.439(12) .71~2.00.526~0.360Ⅳ-81.10~25.631364.79~15.905.19~0.099.20~0.401.60~0.111.60~0.090.40~0.080.441(17)6.75(16)53.63(16)1.60(16)4.40(16)0.47(9)0.52(11)32.88(16) 0.16(5) 2 0.57~0.42Ⅴ-71.20~2.1770.40~24.4519.23~19.702.54~0.309.80~1.000.60~0.200.50~0.110.97~0.200.36(5) 7.83(14) 39.24(14) 1.21(14) 5.20(13) 0.33(7) 0.29(7) 46.43(14) 0.48(14) 1 Ⅴ70.60~36.7411.51~4.7346.99~21.493.37~0.7010.06~0.600.40~0.201.00~0.200.200.609~0.389—2 48.04(9) 8.07(9) 37.25(9) 1.49(9) 5.22(8) 0.30(4) 0.37(8) (1) 0.482(10) ⑶. 煤层视密度

各可采煤层视密度值见表7—1-2。

可采煤层视密度值一览表 表7—1-2

煤层号 视密度

Ⅱ—3 1。26 Ⅲ—2 1.22 Ⅳ—2 1。24 Ⅴ—1 1。25 Ⅴ-2 1。24 2 煤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 ⑴. 化学性质

各主要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见表7—1-3:

水分(Mad):

煤芯煤样分析水分较高,一般平均在9.69%-7.90%之间,预计采后

8-3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原煤全水分Mt约16%左右。水分在垂向上变化明显,从上向下逐渐降低。原煤全水分较高是本井田煤质特点之一。 灰分(Ad):

本井田煤芯煤样灰分Ad普遍很低,各可采煤层煤芯煤样灰分平均值在5。31%-7。08%,均属于低灰煤层。煤芯煤样灰分值稳定,波动范围较小,均在4—10%的范围之内。煤芯煤样灰分稳定是本井田煤质特点之一。

由于开采过程中顶底板及夹矸的混入,生产原煤灰分预计在12%-14%.

挥发分(Vdaf):

各层煤精煤挥发分产率平均值在36。37%~39。54%之间,属于高挥发分煤。

硫分(St.d):

各煤层煤芯煤样硫分变化较大,两极值为0。19~2。07%,平均为0.24%—0。59%,硫分含量自上而下降低。浮煤硫分两极值在0。17~0.82%之间,平均在0。30%以下。原煤经过洗选加工脱硫效果明显,说明原煤硫分中硫铁矿含量较高。

煤芯煤样化验测试成果统计表 表7—1—3

煤 层 号 浮选情况 工 业 分 析 (%) Mad Ad Vdaf 35.69~42.978.82~10.78发热量(MJ/kg) Qb。d Qnet,d St。d (%) 4.52~8.236.28(14) 38.00(15)28.81~30.4929.61(14) 29.19(1)0.25~2.07 Ⅲ-原 9.69(15) 0.54(10) 2 浮 4.11~7.785.98(15) 3.33~4.083.61(14) 36.17~39.0537.75(15) 29.82(1) 0.20~0.820.30(6) 38.14~41.1328.41~30.47Ⅳ原 —2

7.04~11.209.04(27) 4.78~10.317.08(27) 39.34(27)29.52(27)28.76(1) 0.19~1.080.59(11) 8-4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4.48~8.52浮 3.32~5.474.29(14) 4.32~9.776.25(38) 38.07~41.6339.54(14) 31.26~37.3035.06(38) 34.71~38.2636.37(15) 30.20~30.7730.49(2)0.19~0.315.88(14) 7.54~10.01 0.23(4) 28.54~30.5929.83(38) 30.30~31.1530.73(2) 27.31~28.5027.91(2) 0.20~1.020.38(7)Ⅴ原 8.92(38) 4.21~7.843.37~4.423.86(15) 0.17~0.33 —1 浮 6.06(15) 0.21(6) 6.86~8.833.58~9.455.31(37) 33.14~37.2034.99(37) 33.83~38.4928.90~31.7530.44(37) 28.26~30.500.19~0.3029.38(2) 0.24(12) 原 Ⅴ-7.90(37) 3.71~7.523.00~4.413.65(15) 36.37(15)28.82~30.8929.86(2) 0.18~0.270.23(5) 2 浮 6.08(15)

续表7—1—3

煤 层 号 Ⅲ—2 Pd% 0.001~0.0060.004(2)0.001(1)元 素 分 析 (%) Cdaf Hdaf Ndaf Odaf ST ℃ 1114~11251120(2) 煤类 78.36~79.89 4.44~4.83 0.87~1.060.97(2) 14.16(1)CY41 79.13(2) 4.64(2) 0.001~0.006 Ⅳ—2 0.001~0.0041073~1430 0.004(4)1182(4) 78.96~79.7779.48(3) 4.70~5.154.96(3) 0.92~1.201.03(3) 13.80~13.9913.90(3) CY41 0.003(2)0.003~0.008 1170~1260 Ⅴ—1 0.006(4)0.007(1)1198(4) 79.71~81.1480.46(3) 4.48~4.894.74(3) 0.93~1.161.01(3) 12.81~13.3513.08(2) BN31 0.004~0.010Ⅴ-2 0.007(4)

1100~11401112(4)BN38-5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1 0.003~0.0040.004(2) 80.45~81.5981.12(3) 4.52~4.774.68(3) 0.91~1.161.06(3) 12.35~12.7312.54(2) ⑵.工艺性能

①、发热量:主要可采煤层原煤干基弹筒发热量29。52~30.44MJ/kg,均为中高发热量煤.予计原煤低位应用基发热量在22MJ/kg左右。

按照本矿的生产原煤平均灰分(13.00%)和全水分(16.00%)的预测数值,计算出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平均在22。00MJ/Kg (5280Kcal/Kg)左右。据此,本矿原煤属中高热值煤。原煤发热量与灰分、水分的关系十分密切,降灰的同时要避免水分的升高。由于本矿区原煤内在水分较高,全水分一般在16%左右,是影响发热量的重要因素,而原煤灰分变化幅度不大,较稳定。

②、粘结性:区内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y)均为零,焦渣类型为2,故区内煤无粘结性。

③、灰熔融性:其软化温度(ST)测值在1112~1198℃之间,属低熔灰分煤。

⑶. 元素分析

煤的可燃质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和其它有机质组成.其主要化学元素为碳、氢、氧、氮.

碳(Cdaf):碳是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各煤层碳含量在79.13~81。12%之间.垂向上:由上而下碳含量增高2%左右.

氢(Hdaf):煤中氢多以碳氢化合物状态存在,在受热时易裂解析出和着火燃烧.测试表明,各煤层氢含量在4.60~5。00%之间。

氮(Ndaf):各煤层氮含量在0。97~1.06%之间。

氧(Odaf):煤中氧含量在12.54~14.16%之间.垂向上:由上而下氧含量降低2%左右。

8-6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稀散元素

各煤层原煤中镓(Ga)含量低,平均值均低5PPm;锗(Ge)含量值在1.8~3。3PPm之间;钒(V)含量在3。1~15.9PPm之间,铀(U)含量在5。1~31。3PPm之间,均未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

有害元素

各煤层中砷(As)含量在1.14~7PPm之间;氟(F)含量在43.00~63.00PPm之间;氯(Cl)含量147~172PPm之间,磷(P)含量7~53PPm之间,其含量见表7—1—4:各煤层有害元素一览表。

单位:PPm 各煤层有害元素一览表 表7-1-4

煤层号 元素 砷(As) 氟(F) 氯(Cl) 磷 (P) Ⅱ—3 4.30 95 109 7.00 Ⅲ—2 7 63 153 8.60 Ⅳ—2 2.43 43 172 50 Ⅴ-1 1.79 46。3 147 53 Ⅴ—2 1。14 52.6 167 50.4 利用钻孔煤芯煤样化验测试成果及规范对煤类划分方案,将主要可采煤层进行了煤类划分,确定Ⅱ—3煤层为不粘煤(BN31),Ⅲ-2煤层为长焰煤(CY41);Ⅳ—2煤层为长焰煤(CY41);Ⅴ—1煤层为不粘煤(BN31);Ⅴ—2煤层为不粘煤(BN31)。

3 原煤可选性

本设计通过对本井田邻近生产矿井综采与炮采工作面煤质资料的对比,参照邻近同类生产矿井的生产情况对煤质资料进行调整.

原煤的筛分组成见表7-1—5;

原煤的浮沉组成分别见表7—1—6。 筛分组成分析:

从表7—1—5可知:

8-7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① +50mm产率为20。00%左右,可见矸石产率为2—3 %,含矸量比较大.

② 50~0。5mm各粒级的含量比较均匀,13—0mm末煤含量占50%略多,基本上与+13mm块煤含量相当。

③ —0。5mm粒级的灰分,略高于原煤灰分. 浮沉组成分析

由表7-1—6可以看出:

① -1。4kg/l密度级为主导密度级,—1。4密度级含量高达80。00%以上。

② +2.0kg/l的量比较大,在10%以上,灰分在80%以上。 ③ —1。4-2.0kg/l中间密度级含量少,说明洗选效果好。 可选性分析

对于+50mm粒级,当精煤灰分为7%时,理论分选密度为1。80,±0。1含量小于10%,可选性属易选煤;

表7—1-5 原煤筛分组成表

数 量 粒 产物产 率 筛上累计 级 名称 γ(mm) (%) (%) 煤 7.38 夹矸0.06 煤 〉100 矸石 0.99 小计 8.43 8。43 煤 10。16 夹矸 100~煤 50 矸石 1.65 小计 11.81 20.24 〉50mm合计 20。24 20.24 质 量 灰 分 Ad% 11.16 12。36 69。12 18。19 6.53 58.05 13.73 15.59 8-8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50~煤 13.83 25 25~13 煤 12。65 13~6 煤 13.03 6~3 煤 17。04 3~0.5 煤 16.75 0。煤 6。46 5~0 50~0mm合计 79。76 毛煤总计 100。00 原煤合计(除去大于50mm99。16 级矸石和硫化铁) 34。07 46.71 59。75 76.79 93.54 100.00 100。00 100。00 13。01 13.03 11.57 11。59 12.22 14。56 12.43 13.07 12。62

表7—1-6 +50mm浮沉组成综合表

密度级 产率% 灰分% 浮物累计 产率% 沉物累计 灰产率% 灰分% 分% 分选密度±0。1含量 密 产度 率% 〈1。3 27。17 3。65 1。57.21 6。35 30~1。40 1.40~1。50 1.96 15.78 24。1。0。80 50~1。60 26 1.60~1。70 1.70~1。80 1.80~2。0 〉2.0

0.50 35.80 0。35 46.06 57。0。12 24 11.89 84.10 100。27.17 3.65 00 5。72。84.39 48 83 5。86.34 15.62 71 87。5。13。14 88 66 87。6。12.86 64 06 6。12。87.99 21 36 88。6。12。11 28 01 100。15。11。1。59.18 40 1。69.85 2.76 50 77。1。1.30 62 60 80.93 1.70 0。85 1。72.86 0。41 80 83。1。0.12 83 90 84。8-9

15。54 19。97 1.30 84.38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00 小计 煤泥 总计 54 89 10 15。100.00 57 18。0.22 75 15。100.00 59 三.煤的用途、用户 煤的用途:

(1)本井田的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低氯、低氟、中高~高热值、高挥发分、燃点低、火焰长等优良煤质特性。但也存在内在水分偏高、灰熔点较低等煤质方面的缺点。综合评价,仍不失为良好的动力、发电用煤。

(2)本矿区赋存的长焰煤及不粘煤,虽属年轻烟煤,但因煤岩显微组分中丝质组+半丝质组分含量为33。69~41。28%,镜质组+半镜质组分含量为57。42~64。32%,,碳氢比多大于16,氧元素含量较高,故不是加氢直接液化用煤的理想原料。然而其低灰、低硫、高挥发分、较高氧元素含量、较低软化温度灰等煤质特性,比较适合作为煤制合成气及其下游煤化工产品和煤基合成油(间接液化)的原料。

(3) 本井田的煤,即是移动(固定)床气化炉造气的良好原料.又因有害元素含量低,也可作为食品工业的燃料。

煤的用户:

根据本矿煤质特点以及本项目建设目的,本矿煤炭产品的主要市场为动力发电。

本矿煤质较适合于气化、间接液化和煤制合成气等。所以,本矿煤炭产品潜在的用户包括:气化、间接液化、煤化工、民用等。

8-10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本矿煤炭的产品结构方案按动力用煤设计:50—0mm混煤、和+50㎜级大块煤两个产品和矸石.

50-0mm混煤作动力发电用煤;

+50㎜级大块煤产品,主要供民用;

选后矸石可作为建材、铺路、回填等原料使用.

8-11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第二节 煤的加工

一、选矸方法

本井田煤芯煤样灰分Ad普遍很低,考滤到开采过程中顶底板及夹矸的混入,生产原煤灰分有所提高,预计只有12%-1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造成顶底板矸石不同程度混入煤中,预计+2。00密度级矸石要比目前多一些,且混入块矸的机率相对较大,造成块煤部分的灰分波动比末煤灰分波动要大的多,故块煤必须通过排矸才能达到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矸石的混入,特别是泥岩和炭质泥岩的混入也会在分选过程中加剧矸石泥化现象,这对煤泥水处理是不利的,因此为避免和减小这一因素的影响,排矸下限不能过低。

从原煤筛分组成看,+50㎜级原煤灰在15。00%以上,含矸量较大,—50㎜级灰分小于13%,故设计确定仅需对大块煤机械排矸以代替人工拣矸,机械排矸下限为50mm。

本设计对于大块煤分选——机械排矸以代替人工拣矸,推荐选用的选煤方法是动筛跳汰分选。

动筛跳汰分选,适应的入洗粒级为400~25mm,最佳的入洗粒级为300~50mm的块煤。其核心设备动筛跳汰机是以水为介质进行分选的、一种代替人工拣矸、块煤排矸的分选设备。动筛跳汰有如下特点:

* 分选上限高,能有效减少大块煤和矸石的破碎率,降低能耗,对降低最终产品水分有利,适应块煤中矸石较多的情况。

* 用水量小:不用冲水和顶水,循环水仅需保持液位、起分选介质作用,松散度是动筛机构的运动特性决定而不是风水制度。吨煤循环用水量为0.1~0。3m,相当一般跳汰机的5%,补充水量仅是产品带走的水量。

* 系统简单:动筛跳汰机集分选与脱水于一体,不须完善的脱水设备,不需鼓风机、风包等,耗电量低,基本没有辅助设备。

* 排矸除杂一次完成效果好.

* 投资少,加工费低。 二、工艺流程

本设计制定的工艺流程见图7-2-1。 1、+50mm块煤排矸

原煤先进入预先筛分作业进行±50mm分级,+50mm级块煤入动筛跳

3

8-12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汰机块煤排矸。分选后的块精煤经溜槽上固定筛脱水后,即能作为最终产品,进入大块煤仓储存;也可进破碎机破碎后与-50m级筛下原煤混合,进入混煤仓储存。选出的矸石进入矸石仓排弃.动筛跳汰机透筛物用脱水斗子提升机脱水回收,掺入混煤中。

8-13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图7—2-1 工艺流程

8-14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2、煤泥回收与煤泥水处理

动筛跳汰机溢流、捞坑溢流自流进入煤泥水池或循环水池中,由泵打入动筛跳汰机中,循环使用。在排矸车间外设有1个煤泥水池,1个循环水池,二者可以互换,互为备用。正常状态生产停车时应排空煤泥水池,以备循环水间断排放及事故或检修时的放水之用,确保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

产品数质量平衡见表7—2-1。

表7-2-1 产品数质量平衡表

数 量 产品名称 r% 17。82 t/h t/d 10kt/a A% 质 量 Mt % 发热量KJ/kg +50精煤 —50混煤 矸 石 原 煤 40。50 648.00 21。39 7。39 15.00 79.76 181.27 2900.36 95。71 12。43 76。2.42 5。50 88.00 2。90 00 100。120。227.27 3636。36 00 00 13.07 16。 00 17。 00 16。00 三、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原则

设备选型立足国内,并考虑大型化,性能可靠、技术先进性,最大限度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土建工程量,降低工程总投资。为满足节能、环保要求,优先选用低噪、节能、高效设备。

不均衡系数的选取

主井驱动机房至原煤储煤场上部设备能力与主井胶带输送机能力一致,为1500t/h;

原煤仓之后,主煤流系统:K=1。15;矸石系统:K=1.50. 主要设备选型见表7-2—2:

表7—2—2 主要设备选型

序号 设备 名称 主要技术规格 入料量 单位处计算台选择t/h 理量 数台数备注 m3/h t/m2·h (台) (台)

8-15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1 2 预先分级筛 动筛跳汰机 脱水斗子 破碎机

香蕉筛3。6×6。1,50mm分级, 262。00 30.00 电机功率N=55KW F=3m2,入料粒度300-50mm , 100.00 150.00 电机功率N=67KW B=400mm 15.00 20.00 0。50 1 0。67 1 3 0.75 1 4 PP50AM,排料粒度50mm 电机功100。00 180。00 0。56 率N=750KW 1

第三节 生产系统

一、地面生产系统布置的基本原则:

⑴ 地面布局应简捷、顺畅、尽量少占场地、减少单元工程.

⑵ 地面布置应有灵活性,为生产能力扩大留有一定的场地空间。 ⑶ 单元布置应紧凑合理,空间利用要充分,尽量减少煤流转载次数;场地既要有较高的建筑系数,也要有足够的环保绿化面积。

⑷ 单元设置要体现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简单实用原则. 二、地面工艺总布置

生产系统包括主井驱动机房至产品仓之间的整个生产环节.主要单位工程有原煤仓、选矸车间、产品仓、矸石仓等.在产品仓附近配有地磅房,用于汽车销售。具体布置见附图。

井下原煤经主斜井胶带机提升至地面,原煤由胶带机运输,即可进入原煤仓储存.仓内原煤通过给煤机给到原煤胶带输送机上,运往选矸车

8-16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间,进行+50mm动筛排矸;选矸车间分出—50mm混煤、块精煤和矸石三个产品,分别经胶带输送机,运往产品仓储存,均由汽车外运.

三、主要工艺环节布置简述 1、 原煤仓:

井下原煤经主斜井胶带机提升至地面,原煤由101胶带机运输到原煤仓.

原煤仓为宽度15m的槽形仓1个,总储煤量4000t,仓下设6个出煤仓口,每个仓口安装1台给煤机。在仓上部设有电动葫芦,以满足检修的需要。在仓下设有一台排污泵和通风道。

为防止大于300mm超大块原煤进入后续生产系统,在101胶带输送机入仓口处设置300×300mm铁篦。

正常生产时,仓内原煤由201胶带机运往选矸车间。 2、选矸车间:

该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为4×2垮的双排厂房。动筛选矸为单系统布置占车间一跨,配电、控制室、检修场地及提升间占车间一跨。厂房分区明确、整齐,有利于通风、除尘,有利于生产管理.

原煤进入车间后,先经一台除铁器(102)除铁后,到203单层香蕉筛作原煤±50mm分级,+50mm筛上物进入204动筛跳汰机,进行机械选矸;分选后的块精煤经溜槽上固定筛脱水后,经带闸门的分岔溜槽即可以作为最终产品,由501胶带输送机运至产品仓储存;也可进205破碎机破碎后与—50m级筛下原煤混合,由502胶带输送机运至产品仓储存;选出的矸石进入矸石仓排弃。动筛跳汰机透筛物用捞坑脱水斗子提升机脱水回收,掺与混煤中。

3、 产品仓:

产品仓为Φ15米的筒仓3个,储量9000t,其中:大块精煤1个仓,储量3000t;仓内设用于保块的沿壁式螺旋溜槽;混煤2个仓,储量6000t。大块精煤、混煤产品分别由501、502上仓胶带输送机运至产品仓28。80m平面,由分叉溜槽给入布置在25。80米平面的503、504配仓刮板,给入各自的产品仓内储存。每个产品仓下安装4台电液腭式闸门,产品煤装汽车外运。

在仓上部设有电动葫芦,以满足检修的需要。在仓下设有一台排污泵。

⑸ 矸石仓:

矸石仓为1个φ8m圆筒仓,储量为600t,仓下装1台电液腭式闸门,

8-17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矸石装汽车外排。

在仓上部设有电动葫芦,以满足检修的需要。在仓下设有一台排污泵。

第四节 生产技术检查

一、数量检查

1、 矿井原煤计量:在进入原煤仓带式输送机上安装一台电子皮带称,对矿井来煤进行计量。

2、 原煤计量:在进入选矸车间原煤带式输送机上安装一台电子皮带称,对进入选矸车间的原煤进行计量.

3、 产品煤计量:按产品品种不同,在大块精煤、混煤产品上仓胶带输送机上分别安装一台电子皮带称,对上仓产品煤分别进行计量。

4、产品煤销售外运计量:设有汽车衡,用于产品煤汽车外运、销售时的计量.

二、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主要是对原煤及产品煤的检查,另外还对日常生产的快速检查,工艺系统的全面检查,月综合、销售煤样分析及工业试验。

三、 煤样室及化验室:

为了完成生产技术检查,设有生产煤样室、销售煤样室及化验室。

2

生产煤样室设在选矸车间内,面积6×5=30m,负责日常生产检查、煤样缩分、筛分、浮沉及为质量检查制备送检样等任务。

销售煤样室与汽车地磅房相邻,面积=100m2 ,主要承担制备外销煤样,用以进行质量测定。

化验室设在办公楼内,主要承担各种煤样的灰分、水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粘结指数等各种工业、元素及工艺性能指标化验分析,掌握矿井来煤的煤质情况及产品煤煤质情况,以便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指导生产.化验室面积=200m2。

第五节 辅助设施

地面生产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机修车间、综采设备中转库、坑木加工房、

8-18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胶轮车库、地磅房等。

一、 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主要承担本矿井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修,承担矿井非标金属结构件的大修工作。所有机电设备大、中修由矿区机电设备修理厂承担。

本车间由机加工组、矿修电修组及铆焊组组成,分别与综采设备中转库布置在同一厂房中。机加工组和矿修电修组占其一侧,铆焊组和综采设备中转库占另一侧。

机加工组及电修组主要承担另星零件加工及简单电气修理任务。 矿修组、铆焊组主要承担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及零件更换、金属结构件焊补等工作。

车间内设有工具库、办公室。 机修车间主要设备:

1.普通车床 2台 2.牛头刨床 1台 3.钻床 3台 4.电热恒温干燥箱 1台 5.电焊机 5台

6。 联合冲剪机 1台 7。 固定双柱压力机 1台 8. 剪板机 1台

机修车间与综采设备中转库合建一厂房中,建筑物宽18m、长72m。在车间端头设有工具库、办公室,其长度为5m。

机修车间设电动单梁起重机1台,起重量Q=5t,跨距 Lk=16.5米。

2

联合厂房面积:18 m×(72+5)m=1386m 二、 综采设备中转库

综采设备中转库主要为液压支架、综采设备下井前上井后的临时存放、维护、搬运、装卸场地。没有综采设备存放时兼作机修车间的铆焊作业

8-19

第七章煤矿地面生产系统

场地。

本库与机修车间设在同一跨厂房内。

本库设双钩桥式起重机1台,起重量 Q=32/8 t,跨距 Lk=16.5米,起重机轨顶标高Hg=7。8m

本库面积:在联合厂房内约为500m.

三、 坑木加工房

本矿井为综采装备,井下支护主要采用锚喷及锚杆等金属支护材料,坑木使用量较少。本坑木加工房只承担矿井少量木材改制加工工作,以满足井下临时支护所需的坑木.

坑木房面积: 9m×24m=216m 主要设备:

1。 木工园锯机 MJ109 1台 2. 木工带锯机 MJ3108B 1台 3. 万能刃磨机 MR3210 1台 4。 自动带锯磨锯机 MR1113 1台

5.移动截锯机 M3L2-950 1台 四、胶轮车库

本车库主要用于存放井下运送人员和材料的轻、中型煤矿防爆无轨胶轮车。为便于车辆检修,库内设有检修沟,在检修沟跨内设有电动葫芦一台,起重量 Q=10 吨,起重梁低标高4.8米。 车库建筑物宽9米、长36米。

胶轮车库面积:9 m×36m=324m 五、地磅房

地磅房内选用数字式电子汽车衡一台,型号为

22

2

SCS-100、称重范围

0.4t-100吨、 称重台面尺寸:宽3.4米 、长16米 。操作控制室面积大约16平方米。

8-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