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作者:徐媛晖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6期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只有从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等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从而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全面科学的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也才能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不少高校办学指导思想过于偏重学术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学生得不到全面高效的就业指导,近年来,还频繁出现大学生就业“扎堆”现象,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择业观念不明确甚至不端正,继而出现“公务员热”等现象,还有一些大学生过分看重就业地区发达程度,从而忽略了自身长久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需要。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而作为容纳毕业生就业重要力量的民企、私企却受到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的冷落,仅有低于10%的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把民企或私企作为自己就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的首选,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实践等“软实力”也越来越看重,因此,由于经济转轨加速、社会转型加剧、择业期望值较高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
1.就业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就业焦虑,这种压力随着年级增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还有部分学在就业过程中自我定位不准确,部分学生自负心理比较严重,在择业时择业观与社会实际发展产生偏差,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从而导致就业难。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产生自卑心理,习惯性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作对比,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过分低估自己,导致就业不顺。还有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较明显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导致在意向单位选择上出现偏差,与自身个体特性不符,导致求职成功率降低。
2.大学生就业心态不端正。目前,“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成为主流,很多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计划性弱,盲目性强,缺乏对自身理性的分析,甚至没有明确的自我发展定位,只忙于四处应聘,严重缺乏计划性,有些毕业生在就业后出现频繁跳槽现象,不仅对用人单位产生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有部分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薪酬期望与现实之间仍有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招人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部分的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大学生择业日趋功利化,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以及国家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不少大学生主动寻求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较弱,缺乏对用人单位以及行业现状的了解,在求职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的自我定位,从而影响了就业。此外不少大学生只忠于课本知识,缺乏互动能力与沟通能力。虽然自身能掌握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在与他人合作和沟通是缺乏技巧,从而使得综合工作能力大打折扣。
三、改善策略
1.部分大学生由于人格缺陷、职业价值观不正确、自我认知偏差等问题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重点要从高校人手,高校要组织建立专业的就业心理辅导团队,为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提供陕捷有效的渠道,高效辅导员也要加强自身素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及时解决学生相关心理问题,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要争取建立学校就业心理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现状,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对于弱势群体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可以针对弱势群体开展专门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曾有学者指出:就业能力不仅仅是学生在校的成绩,还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或叫生存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培养要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并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部分实践课程,理论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灵活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高校还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就业可行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实现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就业,从而改善整体就业形势。高校要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在专业教育中融人创业教育的新途径。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和创业指导,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创业打下扎实理论基础,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部门职能,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