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实验研究

2022-01-27 来源:小奈知识网


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实验研究

【摘 要】由于电流互感器绝缘体中存在着细微的气泡和裂纹,没有形成连通性故障,用交流耐压方式无法检测成功。利用局部放电的方式进行绝缘体局部放电检测,通过获取局部放电量来判断检测部位是否存在着放电现象,从而检验处绝缘体内部的薄弱环节,加强互感器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绝缘体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校正电荷

引言

国标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规定“35kV及以上

固体绝缘互感器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35kV固体绝缘互感器,一般指LCZ-35型环氧树脂

电流互感器。由于在这种互感器在浇注环氧树脂时可能残留小气泡,在搬运过程中又容易因振动和撞击产生微小裂纹。这些微小的气泡和裂纹往往存在于绝缘体的局部,没有形成连通性故障,用交流耐压方式无法检测成功。在交流高电压作用下,便会产生局部放电,周而复始地形成恶性循环,并伴随着电、热、声、光过程,加速着绝缘材料的老化,以致酿成严重的电气事故,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局部放电的方式进行绝缘体局部放电检测,通过获取局部放电量来判断检测部位是否存在着放电现象,从而检验处绝缘体内部的薄弱环节,加强互感器的运行安全。

1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测量方法主要有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放电能量法和脉冲电流法。脉冲电流法灵敏度高,是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进行局部放电测试的一种通用方法。

1.1 测试装置

为了取得较好的试验电源,阻止干扰脉冲进入测量回路,使用了型号为LB-55 kV·A的电源滤波装置,成套的YDW-k5V·A无局部放电升压试验变压器和XYD-5S无局部放电调压器,局部放电仪型号为KJF96-1,检测阻抗是RLC型,调谐电容量范围为25 ~ 100 ~ 400 pF。被试品型号为LZZW-35和LCZ-35Q。

1.2 试验接线

首先采用直接法串联线路,用此方法进行局放试验时,空气杂散电容器Cs

代替藕合电容器Ck,未加试验电压前的背景噪声约有50pC,放电波形如图1所示。该波形幅值并不稳定,频带组合选择越大,干扰信号越强,将频带选择在20-80kHz时,干扰信号有所减小。分析可得,干扰信号来自周围空气中的杂散干扰信号。

为了降低干扰信号,采用平衡法进行测量,接线如图2所示,这时测得的背景噪声约为10-17 pC,完全符合:DL 569-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背景噪声不超过被试品放电量最大允许值的50%(该被试品交接试验局部放电量规定应不大于50 pC) 。

图1 存有噪声时的发电脉冲

图2 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平衡法接线

1.3 局部放电量测量

方波校正使用的是该产品配置的JZF-5型方波发生器,方波校正输入电量50pC,频道选择20-80kHz,可满足互感器的绝缘检测要求。《规程》规定预加压1.3Um=1. 3×1.15×35=52.3 kV,由于所用试验变压器额定电压所限,所以预加压为50kV,试验电压1. lUm /√3=25.5 kV。被试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量一般都在20 ~ 40 pC左右,其中有出厂编号为230545的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量达到110 pC,与局部放电基本图谱比较,是典型的悬浮电位放电波形,为慎重起见,又将该不合格被试品与其它合格被试品组合进行平衡法测量,确认是该产品内部绝缘存在问题。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11台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数据表

2. 结果分析

(1)在规定的测试电压内,放电量随着试验电压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2)放电量随着试验电压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

(3)放电量远远超过规定标准值即100pC。

3 干扰信号及其排除

3.1干扰信号的来源

来自试验回路以外的开关操作、无线电波、高压电场、电焊机、日光灯等。来自试验回路内部的试验变压器自身放电、高压导体电晕、连接处接触不良、试品表面潮湿污染等。

3. 2干扰信号的排除

(1)试验回路保持良好接地,且只许一点接地。

(2)试验回路和测量回路加滤波电源。

(3)采用扩径导线作为试验回路的连接体,一般采用蛇皮管。

(4)连接导体要尽量短,使设备布置紧凑。在高压导体连接处采用均压球屏蔽,以防外部

电晕干扰。

(5)试验电容远离带电物体,尤其是悬浮的金属物体。

(6)试验变压器及藕合电容器无自身放电情况。

(7)试验前对试品进行预处理,不通电且静止,表面清洁干燥。

(8)选择适当的测量频率范围,躲开干扰大的频率。

4 总结

对于电流互感器而高,局部放电试验能够有效检测出其存在的绝缘缺陷或隐患,从而在绝缘进-步劣化和发展前进行处理,保证电流互感器的安全可靠运行。但由于各种干扰的影响,使得试验的结果无法令人满意,甚至导致试验失败。因此,要从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关闭或屏蔽干扰来源、加装屏蔽设备来降低干扰对关键设备造成的影响等三个方而入手,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抑制住干扰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建生,陈仓.谈克雄等 GB/T 7354-2003/IEC 60270;2000局部放电测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郭俊吴广宁张血琴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电工技术学报2005(2).

[3]张寒,刘卫东,傅志扬,等.基于变频电源的电流互感器局放试验杭干扰[L].高电压技术,200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