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北京100083)[摘要]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的重要场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高校实验室未来管理与发展的趋势。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自成立以来便不断致力于信息化的建设,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实践,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已初显成效,可为其他同类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高校;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12-0185-01樊红霞,顾聪,柴成文,陆慧丽
Th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BasicExperimentCenterInformatizationin
CollegesandUniversities
FanHongxia,GuCong,ChaiChengwen,LuHuili(NaturalScienceExperimentalCenter,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Universitylaboratoryisanimportantplaceforexperimentalteaching,scientificresearchandproductionpractice.The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inuniversitylaboratoryisthetrendoffuture.Thenaturalsciencebasicexperimentcenterhasbeencontinuouslycommittedtotheconstructionofinformatizationsinceitsestablishment.Aftermorethan20yearsofdevelopmentandpractice,the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ofthenaturalsciencebasicexperimentcenterhasshowninitialresults,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othersimilaruniversities.Keywords:university;experimentcenter;informationconstruction;practice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的重要场所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提高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实验室科学、有效的管理。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秉承“实验创新,实践育人”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积极投身本科生基础实验教学,着力进行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互联网资源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共享,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信息交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现代化管理水平。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实验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了解实验设备名称、型号、厂家、存放地点及运行状态等信息[6]。资产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使资产清查工作量大大下降,也方便了相关人员及时查询仪器的完好程度、运行状态使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7]。4签到与监控系统
实验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相关后台设定,使用校园卡对学生签到情况进行记录。实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电脑终端导出每位学生签到和签退情况,了解学生的考勤及在规定时间内能否完成实验内容。自然中心还建设有监控系统,相关管理人员及教务处通过远程监控功能实现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看。以此来实现对任课教师及学生的考勤、上课质量监控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水平[7-8]。此外,实时监控系统,也可以实现高水平教师通过控制中心为多个班级学生进行指导。签到与监控平台的建设,极大的方便了师生在教学上的有效沟通与指导。1实验室开放平台
依托北京科技大学网页,实验中心开发了自己的主页,并和教务处网站对接。每学期初,实验教务人员根据教学计划将开设的实验项目,仪器设备及教师信息录入平台系统。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及授课教师[1]。这种将教师、同学、实验室、设备、教学内容统筹规划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实验课和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2]。通过实验室开放平台,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人数、考勤记录、了解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批阅实验报告及发布成绩,学生则可以通过平台查看成绩及教师评语。开放式实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尤其是开放式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实验效果[3]。5慕课微视频平台
实验教学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学层次和质量的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主、时空受限大、师生交流少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的发展。基于此自然中心将慕课微视频引入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有效结合起来,将实验难点、重点、仪器介绍及操作步骤录成微视频,通过校园网和公众号发布[9-10]。学生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和地方上网学习,不受传统实验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慕课微视频的引入使实验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打破时空限制,将课堂内容扩展到课外,弥补因为教学时数少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势必会成为一种强劲的趋势。2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大型仪器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开展技术革新的重要保障[4]。实验中心拥有多种大型精密仪器,在满足自身实验教学的前提下,搭建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并挂网到学校资产处。通过资产处网页或实验中心网页,用户可以了解大型设备的名称、型号、厂家、相关参数及测试服务项目。用户通过平台还可以预约实验时间,接收测试报告。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了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率,同时也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采购造成资源浪费[5]。3资产管理平台
实验设备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条件,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因此实验设备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多数高校的设备管理是通过Excel表格登记管理,每学年资产处都会将各个教学单位的资产分割发送,各单位再分割发放到个人,并进行资产清查。由于仪器设备的数量庞大,相关数据繁杂,分割工作难免出错。自然中心配合学校资产处将仪器的详细信息录入到资产管理系统。相关人员通过账号登录资产管理平台,就可以[收稿日期][作者简介]6结语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也将成为未来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系统的庞大工程。建立实验室信息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教学统一管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仪器设备利用率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实践,实验(下转第178页)2019-04-22樊红霞(1981-),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实验教学与改革。·178·广东化工www.gdchem.com2019年第12期第46卷总第398期保障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实施。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先、预防为主”安全理念,营造人人知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的优良环境和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创新安全学习途径,搭建网络平台,利用幻灯片、flash等生动的呈现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通过网络安全考试方可准入实验室,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10-12]。2.3健全安全责任机制,强化安全责任的落实首先,梳理并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理清安全管理责任。其次,按照“集中领导、责任分担”的原则,建立“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实验者”四级安全责任的管理体系,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逐级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模式。第三,对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严格落实,坚持实验室自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常规普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检查与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5,13]。杜绝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确保安全管理问题“减少存量、不增新量”。2.4加强实验室风险防范,建立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实验室中各种突发事故,加强高校实验室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应急管理预案是安全事故预防的关键所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学生在开始实验前必须清楚实验室逃生路线图,知悉实验项目风险情况和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危险情况以及实验失控的应急措施等;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加强组织领导,对事故处理步骤和应急措施等要成竹在胸、熟练于心;学校应对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重点管控,建立健全危险源安全风险的分布档案和数据库,并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不定期演练[5,14]。2.5提高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水平,杜绝安全隐患高校化学实验中常使用挥发、易燃、易爆、强腐蚀性、易制毒甚至剧毒的化学试剂和高温、高压设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同时如果高校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处置不当,非常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和环保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登记、储存、领取、处置等需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危险化学品采购、储存、领用、使用、回收等进行全过程、无死角的控制。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领用、双人使用、双本记录、双把锁”的“五双”管理要求。其次,使用危险化学品时,要知悉其物化性质,采取适当的防护用具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过程使用的安全。第三,对于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不能随意倾倒和丢弃,应分类暂存,集中妥善保管,并通过具有处置危险品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15]。3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化学实验室作为学校开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数量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是平安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析了当前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及安全影响因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五点安全管理对策,突出“以人为本、安全为先、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参考文献
[1]张敏,刘俊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234-236.[2]邵凯隽,孟军,王世泽,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35-240.[3]韩玉德.新时期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302-306.[4]张小嫚.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浅析[J].教育界,2017,21:10-11[5]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1-84.[6]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129-132.[7]焦雪.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9):140-141[8]黄林玉,陈倩,黄成,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25(3):150-154.[9]谢峰,李营营.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化工教学,2018,44(7):166.[10]武向侠,王欣,田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286-289.[11]史海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9):248-251.[12]王文通,赵宾宾,欧明勇.杜邦安全理念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28-231[13]孙杰,彭园珍,林燕语,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251-254.[14]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8-191[15]李冰洋,黄开胜,艾德生,等.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222-225.(本文文献格式:刘攀攀.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9,46(12):177-178)(上接第185页)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高校实验室发展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参考文献
[1]李金昌.全面开放实验室培养复合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5.[2]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等.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4.[3]柴钰.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创新实验室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82-85.[4]李井葵,张海彬.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64-466.[5]蔡鹰.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234-237.[6]洪彬,陈小飞.新形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2):101-103.[7]谢雪梅.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35):26-27.[8]贾宗平,张映文.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问题[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3(12):165-168[9]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8-21.[10]牛宇鑫.在线课程“慕课”将改变教育行业[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9-9.(本文文献格式:樊红霞,顾聪,柴成文,等.高校基础实验中心信息化的建设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12):1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