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解读
石灰附中 九(1)班 黎伟
一、“不求甚解”解
在未解《不求甚解》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本意是什么,这样做既对于理解这篇课文有意义,又对讲解这篇课文有意义。我们不妨先看一看钱钟书先生关于“不求甚解”的辨析:
林云铭……《〈古文析义〉序》:“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以穿凿附会失其旨耳。《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窃谓陶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犹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培根论读书云,“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即谓有不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语较周密,然亦道着一半: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因时因事而异宜焉。
(《钱钟书论学文选》,钱钟书著,舒展选编,花城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33页)
这是一段很有趣味很有学术风格的辨析。
林云铭是清初顺治时的一名学者,著有《古文析义》。他认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不是不注重对书中的道理进行认真、深入的探究,而是不要作过分的“穿凿附会”的解释。其理由是陶渊明在《南村》诗中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很注重对书中的道理进行辨析,有了“疑义”便和朋友进行切磋。所以说,是很认真
的,很在意求“解”书中的道理。在林云铭看来,陶渊明“不求甚解”是不追求过分的“穿凿附会”的理解罢了。林云铭的解释也算一家之言吧!他的理解有他的道理。
钱钟书不赞成林云铭的辨析。钱先生巧妙地以杜甫的诗句来解释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和林云铭提到的“疑义相与析”。所谓“不求甚解”,就是杜甫《漫成》诗句所云——“读书难字过”,即不要为某些个别的字句所绊。而“疑义相与析”犹杜甫《春日怀李白》诗句所云——“重与细论文”,与相知的好友细细讨论,这里强调的是“细论”。钱钟书以杜诗注陶渊明不同的说法,以诗证文,不但显得风趣活泼,而且为陶渊明找到了同伴同道,似乎在说:“瞧!这些大诗人都是心心相通的呀!”为陶渊明既言“不求甚解”而复言“疑义相与析”作了辩护。
钱钟书先生的解释并未终结于杜诗,下面他又以近代西方大哲学家培根的话再与陶渊明的读书法进行印证——“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培根认为有不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但钱先生对培根亦有批评,认为他对“不求甚解”理解还不辩证,虽然培根所论较为“周密”,不过只是说对了一半。所以,又补充道:“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
这样,“不求甚解”就应从两方面实践之,应用之:其一,读书要求通大意而不要为小节所累;其二,细较义理时,也有不求甚解之处。或精或略“因时因事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之。
二、《不求甚解》解
上边的文章标题是“‘不求甚解’解”,我使用的是引号,表示关注的问题是“不求甚解”,对此语进行分析、求证。同样的文字,在这里使用的是书名号,表示现在要研讨
的问题是马南邨的文章——《不求甚解》。我们要讨论它的基本思想,要讨论它的运行机制。
那么,马南邨是怎样论证他的主张的呢?
1.开端交待论点之背景而非树立靶子
这一问题涉及文章第(1)自然段。“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很多人认为《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这开头第一句话是“摆出错误观点,树立批驳的靶子”。这是一种误读。《不求甚解》不是驳论文,这开头第一句话也不是树立的批驳“靶子”。它是文章讨论如何正确认识“不求甚解”这一话题的背景,在这里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客观情景而不是作为一种主张出现的。如果作为一种思想,应该这样表达才比较鲜明——“在任何情况下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这里开头的第一句仅仅是说人们“常常以为”,这就是人们一种共同的思维倾向,“以为”什么呢?“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是一种感觉化的表述,不是思想概括。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现象,所以,论者要论述这样一个问题——“不要盲目否定不求甚解的态度和做法”,开头的话就成为这一论点的社会背景,是论文的写作缘由,显示出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或价值。
2.溯源解释
这里涉及第(2)自然段。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有助于理
解论者的论点——“不要盲目否定不求甚解的态度或做法”,因为读者可以从说这话的人来思索这话的本来含义。
比如交待“不求甚解”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与论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有何关系呢?
因为陶渊明是一个历来受人尊敬的诗人。古人称他“博学善属文”,“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样一位奇人怎能说出马马虎虎的话来呢?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呀!这当然会提醒人们去细细追问,认真探究。
果然,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并非粗疏草率,因为在“不求甚解”后边还有一句话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抓住了头,丢掉了尾,断章取义,歪曲了陶渊明的本意。这样的解释交待很有讽刺意味。人们反对“不求甚解”,其实恰恰搞了“不求甚解”。论者追根溯源性的解释,则是很求甚解。这样就从源头说明了人们对“不求甚解”的误会症结之所在。
3.解释内涵
这里涉及第(3)、(4)、(5)、(6)自然段。
在交待了“不求甚解”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下一步就要解释它的内涵,这直接关系到对“不求甚解”的正确理解。
论者马南邨对“不求甚解”的解释是很有章法的。他在交待“不求甚解”的源头时曾
批评人们“往往只抓住他(陶渊明)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因此,论者的解释自然会根据“紧紧相连,交互阐明”的原则进行解释。所以说,从第(2)自然段与第(3)段前后行文的关系看,前边的溯源解释不但从“源”头解释了“不求甚解”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又为后文的解释定下了道道和规矩。我们解读《不求甚解》,一定要“求甚解”,看到前后两部分内在的解释联系。
论者对“不求甚解”的解释很注重它的话语环境。前边强调一个字——“好”,后边强调两个字——“会意”。
“好”,“好读书”是“不求甚解”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好”字,“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有“好”才有“发言权”。
“会意”,“有会意”是“不求甚解”的追求,“不求甚解”是为了“有会意”这一大目标。
在这样的语境中,论者将“不求甚解”的本意归结为两点:其一,“表示虚心”,因为“有会意”是不容易的,自谦“不求甚解”;其二,强调不要“固执一点”,而是求“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前者表示一种态度,后者则是有方法的意味。由于“不求甚解”是处于“好读书”的前提下,又是为了“有会意”之追求,所以,读者自然不会把它理解为马马虎虎,粗心大意,而是另有深意。这样,自然也就认识“不要盲目否定不求甚解的态度或做法”,要辩证地看待“不求甚解”。
以上可以说是“概念性认知论证”,即让读者正确认识“不求甚解”。在这样解释性论证的基础上,论者又从反面和正面分别举出实际事例予以论证。普列汉诺夫读马克思著作,就有死背字句之嫌,自以为熟读了,求甚解了,其实并没有读懂。诸葛亮读书“独观
大略”,对问题认识更为全面、高明。
4.怎样实践“不求甚解”
这里涉及第(7)、(8)、(9)自然段。
一篇文章的价值,仅仅从“概念性”认知角度让读者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不但要从“概念性”认知明白“不求甚解”的意义,而且还要从实践角度懂得如何做到“不求甚解”。这就是要做好实践性认知论证。所以,文章在最后三个自然段论述的是“怎样做”。
其一,“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引述陆象山语——“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以证明之。
其二,反复阅读,尤其是“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需要指出,这里“重要的”三个字必须要注意。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是说什么书都要“反复”阅读,而是“重要的”才要“反复”阅读。从理性上讲,这叫“限定条件”。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没有限定条件的,当论者的观点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时候,论者要加上明确的限定条件。这体现着论者思维的严密和谨慎,同时也赋予论者观点以完整和精确。这又是学习《不求甚解》一文时应该“求甚解”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