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不等式 授课时数: 2
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要素 设 计 内 容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内容,教材联系实际,淡化概念的过分形式化叙述.删繁就简,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意教材弹性,给学生和教师留有内容余地.开展充分的数学探索活动,教师要创造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分析 问题情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需要设计好问题串,带领学生不断的向问题的深处进发。 1.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知识与 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技能 3.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 过程2.初步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与 方法 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 分析 3.通过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通过对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关概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建模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使用与交流。 1
教学重点 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教学分析 教学难点 难点 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解决办法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 2.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1、学生活动,在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 策略 2、初步感受推理,使学生有效参与教学。 1、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2、优秀教案 资源 3、新思维、新突破 4、全品作业本 不等式 1、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及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不等式的性质 5、学习例题。 6、巩固练习。 7、小结。 板书设计
2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1]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情境) 小强准备随父母乘车去武当山春游。 ⑴在车上看到儿童买票所需的测身高标识线。 问题:若x表示一名儿童的身高,那么 ①x满足______时,他可免票。 ②x满足______时,他该买全票。 [活动2] 探究新知 ⑵已知襄樊与武当山的距离为150千米,他们上午10此次活动中,教点钟从襄樊出发,汽车匀速师应重点关注:讨行驶。 论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小① 若该车计划中午12点准组讨论交流时,是时到达武当山,车速应满足否敢于发表自己的什么条件? 想法。 设车速为x千米/小时,可列式子:______________。 再给出不等式概念: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②若该车实际上在中午12像前面式子一点之前已到达武当山,车速样用“>”或“<”应满足什么条件? 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着不等式。 设车速为x千米/小时,可列式子:______________。 3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3] 归纳概念 [活动4] 自学课本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归纳不等式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归纳 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及解的集合。 2、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 [活动5] 巩固练习 [活动6] 全课小结 作业 课本123页1、2、3.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P128 1、2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 【活动一】 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不等式? 问题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1 ) 若x-3=12, 则x=15 ( ) 学生积极口答。 复习导入 ( 2 ) 若3x=12, 则 x=4 ( ) ( 3 ) 若x-3>12 则 x>15 ( )
4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二】 探究新知 教 师 活 动 提问:1、由等式性质1你能猜想一下不等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吗? 2、你能通过实验、猜想,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吗3、你能由等式性质2进一步猜想不等式还具有什么性质吗?4、你能和小伙伴一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学生活动 1、4人一组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 3、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活动三】 对比识记 学生思考, 独立总结异同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相同之处,有点 什么不同之处? 【活动四】 学习例题 【活动五】 巩固练习 【活动四】 全课小结 作业
由学生依据 不等式的基本教师解释x>a或x<a的特性质口述解题过程,并用数点,并 轴表示。 2.课本125页例3 学生尝试解 答 127页1、2 学生独立完 成 同步练习册 集体订正 1.课本125页例1 学生小结 128页3、4 学生课后完 成 5
不等式 提出问题 复习引入 学生完成 提出问题,讲解概念 探究新知 学生小组合作 教 学 流 程 图 出示课本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巩固 本课的收获 课堂总结 学生梳理 作业1、2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 教学设计评价
6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授课时数: 2
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要素 设 计 内 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清楚现实世界既有相等关系让也存在大量不等关系。教学体会不等式也是为解决实际生活而产生的数学模型,能通过现实情境得到正确内容的不等关系。本节课重点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式,会解一元分析 一次不等式,根据求解结果对现实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1、会根据实际向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不等式解决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知识 与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技能 程,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2、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与 方法 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 分析 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7
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熟练列不等式解应用教学问题。 重点 教学分析 教学难点 解决办法 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数学问题的求解对实现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 4.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难点 教学1、学生活动,在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 策略 2、初步感受推理,使学生有效参与教学。 1、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2、优秀教案 资源 3、新思维、新突破 4、全品作业本 9.2实际问题与不等式 1、学习课前问题 2、学习例题1 3、学习例题2 4、巩固练习 5、小结 6、作业
8
板书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一、 提出问题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出示课本131页的“问题”。 某学校计划购实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店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 学生思考 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款,其余每台优惠25%;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优惠20%.如果你是校长,你该怎么考虑,如何选择? 二、 探究新知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采购方案: (1)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收费相同?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汇报,派代表论述理由. 三、 解决问题 甲、乙两个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同时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措施.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乙商场则是: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选择哪个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9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四、 总结归纳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通过体验买电脑、选商场购 物,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学生归纳 关系,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例1 学生读题、分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析 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如果到2008年这样的尝试解答 比值要超过百分之七十,那么2008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要师生共同分析 比2002年至少增加多少? 探讨不等式应用题的解法 五、 学习例题1 五、 小结、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40页习题9.2第1题(1)(2)第3题1、2。 2、选做题:教科书第141页习学生课后解答 题9.2第5、6题 第二课时: 一、 引出新课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根据数量关系列不等式以及如何解不等式.在本节课 学生思考 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0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二、 学习例题2 教 师 活 动 出示例题: 学生活动 学生读题、分析尝试解答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三、 解决问题 四、 全课小结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道题答对加10分,答错或不答师生共同分析教均扣5分:小跃要想得分超过师在学生充分讨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 论的基础上板书解题过程,并指1、与题目数量有什么关系? 出:用不等式解2、跃答对了x道题,则如何用应用问题时,必含有x的式子表示 须注意对未知数得分? 的限制条件. 3、不等式应用题的解法. 某班为了从甲、乙两同学中规定:演讲答辩 选出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答辩得分按“去掉一与民主测评活动.聘请个最高分和一个A,B,C,D,E五位老师为评委,对最低分,再算平演讲答辩进行评分;全班50位均分”的方法确同学参与了民主测评.两项结果定;民主测评得见下表: 分一“好”票数表一演讲答辩得分表(单×2分十“较好”位:分) 票数×l分+“一般”票数×.综 A B C D 合得分一演讲答甲 90 92 94 95辩得分× (1-乙 89 86 87 94a)+民主测评得表二 民主测评得分表 好票数 较好票数 分一×a(0≤a≤0.8 甲 40 7 学生思考: 乙 42 4 规定:演讲答辩得分按“去掉一(1)当a=0.6时,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甲的综合得分是均分”的方法确定;民主测评得多少?(2 )a在分一“好”票数×2分十“较好”什么范围时,甲票数×l分+“一般”票数×.综的综合得分高?合得分一演讲答辩得分× (1-a在什么范围时,a)+民主测评得分×a(0≤a≤乙的综合得分高? 0.8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小结 11
实际问题与不等式 提出问题 复习引入 学生完成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学生小组合作 教 学 流 程 图 出示课本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巩固 本课的收获 课堂总结 学生梳理 作业1、2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 教学设计评价
12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授课时数: 2
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要素 设 计 内 容 不等式的知识是初中阶段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教学不等式,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学生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内容分析 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 教材注重了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和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中解释和检验”的过程.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意义. 知识2.初步感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求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方法. 与 技能 3.能运用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1.合作类推法. 2.自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启发诱导式教学.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意识. 2.加强运算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培养思维的全面性.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 分析 13
教学重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分析 教学难点 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5.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 6.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解决办法 教学1、学生活动,在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 策略 2、初步感受推理,使学生有效参与教学。 1、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2、优秀教案 资源 3、新思维、新突破 4、全品作业本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出示探究 2、学习例题1 3、学习例题2 4、巩固练习 5、全课小结 6、作业
14
板书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一、 问题引入 教 师 活 动 出示问题 现有两根木条a和b,长学生思考、回答 分别为10和3如果再找一根确定第三边的取值木条,用这三根钉成一个三范围 角形木框,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二、 引出概念 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三、 探究新知 学生思考 学生尝试解答 师生共同解答 出示例题1 教师示范板书 归纳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的方法。 小小取小;大大取大;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题无解。 四、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课后140页1 集体订正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p 141 1、 2 五、 全课小结 作业
15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一、 复习引入 1、 2、 教 师 活 动 说一说不等式组的解法?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完成练习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二、 探究新知 示例题2 出示问题:(1)你是怎样理解“不学生思考 能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2)你是怎样理解“提前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3)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设未知数?列出怎样的不等式? 小组交流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例2。 三、 对比练习 你觉得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小组交流 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吗?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设 列 解(结答 果) 一元一次一个找不等一个范根据 不等式组 未知关系 围 意数 二元一次两个找等量一对数 写出 方程组 未知关系 案数 四、 巩固练习 五、 小结、作业
课本140页习题 141 3、4、5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课后完成 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提出问题 复习引入 学生完成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学生小组合作 教 学 流 程 图 出示课本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巩固 本课的收获 课堂总结 学生梳理 作业1、2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 教学设计评价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