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作者:致公党上海市委
来源:《检察风云》2018年第02期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理念和治理水平的显性标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就关注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体系。近年来,中共上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处理问题,以各种方式推动本市垃圾处置水平快速提升。人均生活垃圾减量目标被写入上海“十二五”规划,垃圾处理量减少率和无害化处理率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等一批政策法规被先后建立,213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大分流小分类”垃圾收集模式和多模式处置系统日趋完善,垃圾“三化”能力已走在全国前列。
但从效果看,上海垃圾处置能力仍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一是分类回收网络覆盖率不高。覆盖人口不足400万,不足全市20% 。二是资源回收能力不强。目前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率不足20%,远低于德国68%的水平;垃圾处置方式仍以填埋为主。三是分类处置,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能力不强。废电池收集能力不足6%,且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只能用封装填埋的简单方式处理;废旧荧光灯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但收集能力不足7%;电子垃圾具备较强的拆解能力,但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均不足;过期药品、废旧日用化学品都还没有列入无毒化回收处置体系。
究其原因,除经费、人员和装备是限制因素以外,推进计划缺乏刚性、政策支撑不足也都是重要原因。比如2010年颁布的《关于推进本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源头减量实施意见》规定:“通过三到五年,在全市逐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處置体系”,对进度的宽泛要求,很难让人产生紧迫感。政策扶持方面,除日光灯管以外的有毒有害垃圾,都未设立专项回收资金;废品回收企业普遍场地紧张,中心城区难以立足;原先给予资源回收企业一次性财政补贴和50%增值税退税政策被取消;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责任、考核、监管、惩处机制都还有待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把握“四个关键”
一是扎实推动源头减量。政府虽有源头减量措施,但政策约束和引导力还不够大。建议房屋装修前强制报批并交纳垃圾处理费,整治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倡导简易包装,引导商家回收产品包装并重复利用,逐步限制一次性商品的生产和使用,鼓励和补贴居民使用厨余垃圾粉碎机等。
二是全面推广分类体系。通过分类回收和处理,提高垃圾处置方式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议上海依托区和街镇财政力量,按照试点经验模式,尽快全面普及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侧重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能力建设。要制定推进计划,细化推进任务,确定责任人、实施步骤、验收节点和验收标准。
三是继续提高资源回收能力。无论是从变废为宝还是垃圾减量的角度看,垃圾资源回收都是重要环节。建议政府大力支持资源回收技术研发,从资金、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扶持资源回收类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金进入资源回收行业。政府还应充分发挥主导和监管作用,合理进行企业布局,设置技术门槛,完善监管标准体系,强化闭环管理,减少二次污染。
四是逐步完善利益引导机制。目前上海旧灯管、旧家电、旧衣服类回收企业都“吃不饱”。处置废旧荧光灯管的企业,2011年的运行负荷仅为6.1%,每年近1500吨废灯管被随意丢弃。缺乏利益引导机制是导致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建议构建有偿回收和付费回收相结合的利益引导机制,对可回收固体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有偿回收,对厨余垃圾和室内干垃圾进行付费回收。建议政府借鉴国际经验,酝酿出台《上海市垃圾费随袋征收办法》,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对违规丢弃垃圾、偷扔垃圾的行为严厉惩处并记入诚信档案;建立环保绿色信誉账户,激励守法和举报行为。 保证“四个到位”
一是资金要到位。各级政府应拨出专项资金,社会环保组织可以为此募集部分基金。各类企业和单位,特别是重度污染型企业和餐馆酒店等,也应承担部分费用。
二是场地要到位。政府应通过协调、购买、租用等方式,为每个小区配备垃圾分类回收站,按区域均衡配置垃圾回收场、分拣中心和终端处理场,要做到小区、学校、医院、商场全覆盖。
三是装备要到位。建议环卫部门与废品公司合作,通过增加装备配置、共享装备资源,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垃圾箱、垃圾车分类存放和清运垃圾。设立车辆调度中心,并广泛应用物流信息化技术,优化运输方案,提高车船利用率。
四是人员要到位。通过依托环保组织和物业公司、招募环保志愿者、整合收废游击队等方式,为垃圾分类回收站和垃圾分拣中心配备值班员,负责指导和监督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对可回收垃圾进行有偿回收,呼叫指挥中心及时清运垃圾等工作。 突出“一个重点”
有毒有害垃圾威胁生态环境,提高处置能力刻不容缓。上海对有毒有害垃圾的专项收集网络还没有建立,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对电子垃圾的处理离无害化要求仍相差较远;对垃圾无害化企业的闭环管理还不到位,二次污染仍很严重。建议政府把对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毒有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作为重中之重,从财力物力上优先投入,优先完成网络全覆盖,优先试行有偿回收,优先支持垃圾无害化技术研究,优先扶持垃圾无害化企业发展。 编辑:成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