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芳
(河池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教师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新课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由此得知,能力这
程呼唤语文教师能力的重新构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种个性心理特征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成为完
和创新能力应成为i-i-文教师能力结构的重-K'-组成部
成各种活动任务的心理可能性或必要条件。教师所进分。其结构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行的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需要有多种能力配合才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能力结构
能顺利完成。笔者对宜州市城乡两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问卷调查显示,73.3%教师认为
一、对传统语文教师能力结构的反思
传统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
心理学研究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施能力(侧重讲授能力)、学业考核能力,这三个方面贯和学生受的教学方式.整个课堂缺少活力。学生没有积
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教学中,应把学生的质疑、极参与论辩的机会.怎么能谈得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培
提问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捕捉学生每一次迸发的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由此笔者认为只有把学生看
创造火花。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性,创设轻松和谐
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
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问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又在和争论。这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
要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上教师应做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解决问题的到:(1)态度和蔼亲切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学生往往把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感、动机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他们教师的亲切态度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
的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提出问与甜蜜.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另外,幽默的谈吐可令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生轻松愉快,课堂气氛轻松。(2)师生关系平等。在课并思考。本人曾有过一段时间企业的培训工作经验,对国
堂上,应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尊重学
际上一些知名企业的培训方式方法有所了解。在教学过
生,师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讨论、研究。在课堂
程中.就将企业培训中有用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去。例如上。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
在企业培训时,很多知名企业的培训导师都会运用一些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培训游戏,通过学员的参与和亲身感受提出问题和回答
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
问题,将某些理论知识和科学观点通过方式传递给他们,帮助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服。教师与学生双方应以平
这样比起生搬硬套把理论告诉他们的效果要好得多。本
等的身份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人在讲授营销、管理类课程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这种
(3)公平评价学生。教师对学生评价应公平,不应对不方法,发现教学效果相当好。如在讲授《市场营销学》课程爱学习的学生另眼相看或存在偏颇的看法。并在课堂
时,在讲到促销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人际沟通时,就将培上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评
训游戏“画图形”和“打手语”运用到其中,通过学生的亲
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点援、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身参与,体会游戏中所包含的“双向沟通”与“单向沟通”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
的区别与优缺点。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导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4)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看了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
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给学生以成功的体
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验。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课堂讨论活动。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繁复的过程,持2.通过各种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久的过程。我们教师还有很多工作要傲,只有肩负使
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有着密切的
命、保持激情,不断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
关系。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
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身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性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创造性的良好情境。通过鼓励使学生从参考文献:
“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
[1]创新——民族的灵魂.广东教育出版社.
“善于”提问。对于学生提的每个问题,要努力做到认真善[2]吴紫彦,重光.现代教育思想.广东教育出版社.意地对待,绝不因为学生提出了没有意义或不好回答的
[3]武汉市人事厅组织编写.创造性思维与
法.
118
穿教学的完整过程。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学生只是“配角”。事实上,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焕发出激情与活力。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
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即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由
“讲授型”向“引领者”转变。传统的偏重于讲授能力的比较单一的能力结构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对语文教
学发展的需要。
二、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力的重新建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
学建议”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
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
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由此可见,语文新课程理念促进了课堂
教学的转型,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利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
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等多种角色。教学不再
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和对问题的思考,无疑会呈现出多元化
的状况。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激活了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一个发展
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新课改下的教师能力应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的
构成方式。方能面对生活体验相对复杂和思维活跃
的教学对象,方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能力的重新建构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的重新建构.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语文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能力是语文教师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
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的能力。它由许多具体的因素所组成,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实
质,把握最新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
源;进行学情分析,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与能力情况、学习态度、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
进行分析。做好充分的预设,只有预设充分,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要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解读的可能答案等。还应考
虑怎样引导、矫正学生的理解等。比如学习朱自清的
《背影》,学生解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来处理好:尊重学生个
性化阅读和尊重文本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
正确解读文本。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
资源。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
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教师不仅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同时也是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资源。因此,教师要学会分析和鉴定各种课程资源的优劣,掌握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方法。具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能力,巧用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
多层次地主动探究学习。比如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
适时适度补充多媒体素材,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能力是发挥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的重要条件,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具备多元化的教学能力。由于“语文教学能力是语文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能力,在运用教材、
编制教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智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运作能力”。[2】因此,它应成为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划分为把握语文课标和教材的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
计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预设与生成的能力、信息技
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力、发展性教学评价能力等七个
方面。调查显示.中学语文教师对这七种能力的同意列
项率在80%,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把握语文课标和教材的能力(占86.6%),其次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
力(占73.3%)。
2.语文科研能力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响亮的口
号。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努力方
向。语文科研能力是语文教师以语文教育教学的所有
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武器,运用科学的
态度和方法,以探索语文教学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
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学教师在思想
观念上仍存在着误区:一是认为“教科研神秘论”,二是认为“教科研无用论”,教师的本质就是搞好教学,
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三是认为“教科研就是写论文、发
表文章”。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科研的需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迫切。特别是在课改推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挫折,如课程资源拓展过度.或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课文,却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等,一些人甚至把中学语文教师未理解新课标精神作为原因责难。实际上,好的理念的推行,并不是“照着做”就行,它需要实践者有一个“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过
程。因此,教师应消除教科研高不可攀的思想,要有自觉的科研意识。应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在理论学习、案
例交流与研讨课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并积极参与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科研的基础。它是隐性的,却是
无价的。反思包含着对“得”的归纳,也包含着对“失”的反省。“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对过去教学行为及其折射出来的教学理念的扬弃,教学反思是财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累积着过去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3]行动研究是反思通向成
功的途径,对行动研究,一线教师占最有利的条件:
一是研究资源丰富,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的
积累;二是研究行为最直接,可观察、调查、试验、总结;
119
三是研究成果最实在.是鲜活的体验与参与。教师可从零碎的反思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前瞻性、价值性的热
点问题,确定选题,进行信息搜集、现状分析,或透视其症状。诊断其原因.吸取其教训;或梳理其感悟,提炼其
精髓,发掘其经验。最后形成行动研究报告或教育叙事、教改论文。反思是联系理论引领、教学实践、学生变化和教师变化的纽带.有利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和实践向理论的提升。
综上所述,笔者将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划分为教学反思能力、选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教改实验的能力、撰写教育叙事、报告、论
文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等七个方面。调查显示,中学语
文教师对这七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在73.3%,其中支持
率最高的是撰写教育叙事、报告、论文的能力(占
73.3%),其次是教学反思能力(占66.6%)。
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更是学校发展和推进新课改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
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首先。教师应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应根
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由“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求实、求真、求活.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或增删练习题,甚至是重组教材。对学生进行精
要、有用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教师应具备教学法变式能力。变式教学是用变式思想对
教材进行再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变换学习的
展现方式,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比如针对
语文教材中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不必按常规从课
文开头学到文末.可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运用中心突破法直奔文章中心;或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倒叙”法处理教材.用变式教学法可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应变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能力是关涉到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运用实物展现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
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
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进入乐学的佳境。第四,教师应具有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个
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
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
境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的一种综合能
力,这种能力包含了多种具体教学能力的综合运用。
是教师有关教学活动的感知、思维、创新、实践等多种能力整合后的高水平的系统能力。…教学智慧的力量
具体大致可以表现为:一是对教学问题的逻辑化理解
能力;二是对教学问题的直觉把握能力;三是创造性
120
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正分析到“美女蛇”,一男生质疑:
“老师,有美男蛇没有?”全班哄然,而这位教师不愠
不怒,以理制顽:“这位同学天真好奇,爱听传说故事,
问得有趣,但问的思路不对,……作者的思路是在美
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迷人的外表,‘蛇’是害人的本质。……”这位教师针对学生的恶作剧选择了寓教于答的言语策略。借此讲清了美女蛇的寓意。“教学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而逐渐生成的”。…除了实践磨练外,还需要教师具
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行和付出艰辛的努力。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必然达成教学的高水平和高效率。既
快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综j二所述.笔者将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划分为创
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教学法变式能力、创设最佳教学
情境能力、教学智慧等四个方面。调查显示,中学语文
教师对这四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在73.3%。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占86.6%),其次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能力(占60%)。
总之。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基本上包括了语文教师能力的主要要素,这几种能力
既相对独立义相辅相成。教学能力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能力,科研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反过
来又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能力
的最高、最核心的体现,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包含着
创新的的因素。因此,本文将上述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确定为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结构
的三个一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所属的十八种能力视为二级指标,它们共同组成了语文教师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编.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264.
[2]韦永麟,冯力行编.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1.
[3]汪涛.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J].教育探索,
2007,(1):71.
[4][6]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26-27.
[5]刘伯奎主编.教师口语:表达与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06.
基金项目:2005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运用新课标培养基础教育合格语文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58039)阶段性成果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