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2020-03-17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内容结构

本课讲述的主要知识点: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功能,美术的分类,人和美术的关系,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等。

课文部分:为本课教学内容之梗概,共分10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述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人与美术的关系。 第2自然段,介绍美术的功能。

第3自然段,概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结合作品分析概述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即第一步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第二步对内容理解和体验,第三步对内容的探究和领悟。

第10自然段,替代学生提出欣赏时遇到的多种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课本内容补充资料

(下面按课文中的问题展开的论述,供教师教学参考。主要是为偏远地区不便查找资料的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引文中涉及该课的名词解释。)

1. 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特点和美术的分类

(1)美术的概念。课本给美术下的定义为: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前一句是美术的定义,后一句是美术的性质。中国与西方最早只有“技艺”而无“美术”一词。西方17世纪出现“艺术(Art)”一词,泛指以审美为目的的文学艺术。今天被我们称作美术的东西,西方人一般称作艺术或造型艺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引进“美术”一词。1920年蔡元培在《美术

的起源》一文中,仍从广义上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统称为美术。其后,我国学者为了将美术与艺术中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加以区分,而从分类学角度给美术下定义为:美术属于艺术,美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它们之间的物质存在的时空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的物化(物质化)结构的不同。美术的特质媒介存在形式是空间性,是在一定空间中并列式地展开,或占据二维空间,或占据三维空间。音乐则是时间艺术,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也就是在一定时间里,有程序地存在,经过起始、高潮和尾声,在此时间延续的程序中显示其生命力。戏剧、电影、舞蹈等,则是时空艺术,其形态的物化结构,既有空间形象,又需要在时间的过程中展开,既有造型,又有活动表演性。

美术,亦称造型艺术。西方普遍用造型艺术一词称之,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一种习惯。他们认为,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美术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所以将美术称为造型艺术理所当然。但也有人认为“造型艺术”这一概念不具备艺术形态学的价值。舞蹈、戏剧、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艺术门类或艺术活动,都具有造型性,但它们与绘画、雕塑的造型艺术有根本的不同,认为艺术分类的内在依据,首先应该是艺术传达媒介的物质存在形式的差异。这是艺术分类的本体论标准。(参照王林著《美术形态学》,重庆出版社) 国内外也有人将美术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感知方式上的艺术分类。但由于戏剧、舞蹈、电影等,也需要通过视觉的感知,所以有其不科学的一面。

(2)美术的特点。美术这一物质存在方式的空间性,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静态性。美术以其物质媒介静态地呈现于空间之中,也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内容、情绪表达等,都是以物质媒介静态性地实现的。无论是快节奏的火热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斗争;无论是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还是人的奔跑运动等,一切对象的动态和心理活动的表现都如同摄影抓拍式地将其瞬间凝固于静止状态。作品本身是静止的,作品中的形象是凝固不动的。龙门、云冈石窟中的大佛在洞窟中静坐了千年。画中的仙女,虽然对人们含情脉脉,却不能走向尘世人间。他们在美术家的刀下、笔下诞生之日起,就静止地亮相于那里,人不搬动,他们就不会自动地离开供人观赏的“舞台”。建筑艺术,即使经历多年风化雨蚀,依然植根于原地。

美术有时也表现动态事物和人与事物的运动过程,但它的整体形象是永远凝固于作品上的。只是由于观者在观赏之中会产生动的联想,于是便将时间从物理世界转移为心理世界。

②可视性。人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是用眼观看,即美术作品的可视性。可视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区别于戏剧、电影的可视性,是它的一目了然的直观性,无需借助于听觉。其二,美术作品有引起视觉审美注意的性质,或是悦目的,给

人以美的享受,如《蒙娜丽莎》、《虾》等;或是夺目的,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及某些现代派作品。

③质、材与精神统一性。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没有物质材料就无法制作美术作品,物质材料是美术作品的传达媒介。美术不同于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是以人自身作为表现某种精神的载体,而是以物质形态的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在相异的物质实体形式中实现自我。在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等空间艺术中,其精神内容与石头、木材、金属、颜料等物质实体融合为一,或者说艺术家以他自己的生命、情感、力量,赋予无生命的石头、金属、颜料、纸、画布等物质实体以生命,使自然物质经过人的塑造而与人的精神情感合一。长城那砌筑于高山顶峰的蜿蜒万里的巨大实体,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法国埃菲尔铁塔,其巨大的钢铁构架显示出法国19世纪末资本主义勃发的时代精神。

质材性还表现在质材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符号学的意义,也就是质材自身是一种形式语言,可以传达出某种意义,或者说特质材料决定美术作品的形式特点以及在作品中发挥质材美的艺术魅力。例如,青铜的凝重、大理石的洁白、泥塑的质朴等,这些材料的特点一旦与表现内容很贴切地结合,便会使作品的审美情感与特性得到加强。质材成为重要的形式语言,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汉白玉石的《宋庆龄雕像》给人以圣洁高贵的感觉,如用泥塑代替,汉白玉石的形式语言便会随之消失。玻璃面的摩天大楼与茅草屋二者之间,体现出的人的精神差异是巨大的。

(3)美术的本质

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是一种内部的规定性。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时代之中,他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其创作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段和形式。旧石器时期产生描绘狩猎动物的洞窟壁画,而今天才能出现多媒体艺术。因此,以物质为媒介,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思想、精神、情感、社会生活和审美理想的美术,其本质首先是社会的一种表现形态。

美术又是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是通过艺术家的手的操作成为物质化的成型的产品。从创造这一精神产品的方式与样式来说,美术又是生产形态。

美术与其他的意识形态、生产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强烈的主体性。美术是美术家个体创造的产品。美术家在创造作品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向、心境、精神和审美理想等倾注于其生产的全过程,物化于作品之中。美术是美术家自我的表现,是作品与作者的合一。无论是从对客观对象的选择上,还是从将客观世界加以主观变形,创造新的艺术形象上看,或者是从笔触、色彩传递出的情绪来看,都体现了这种主体性。

②独创的艺术形象性。美术不同于政治、法律、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在于它以艺术形象呈现于世,而且这种艺术形象是以其独创的不可重复性区别于其他生产方式。这种艺术形象,是通过艺术想象和各种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

③形式构成的审美性。美术生产是创造具有审美特性的物质形态,满足人类高尚的审美需要,因此,美术家要遵循形式美法则,创造具有美的形式的产品。它是人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审美意识的物化过程,其形式构成的审美性,又推动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美的规律,如同价值规律支配商品生产一样,支配着艺术品的生产,愈是美的产品,其价值愈高。所以美术又是人的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4)美术的分类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4大类,这是按物质材料、制作方法、空间性质和功用加以划分的,是沿袭西方习惯的传统分类。对此,我国很早就有不少学者提出书法、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是抽象的平面空间的线条艺术,纳入美术当属必然。《中国美术辞典》一书已将书法、篆刻列为重要门类予以介绍。另外,关于摄影艺术是否属于美术的问题尚有争议。有人认为那是依靠机械手段制作的艺术产品,不属美术;也有的专家从美术形态的本体论角度考虑,认为它属于平面的空间艺术,当属美术,它与绘画同是二维空间艺术,仅仅是它的构成图象的纪实性不同于绘画。这个问题由于尚未定论,课本中没有涉及。

2. 美术的功能

由于美术形态的多样性,其功能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认识、教育功能

绘画、雕塑的认识、教育功能是明显的。在照相机未发明之前,人类以绘画、雕塑作为存形的手段,我们从古代遗留下来的美术作品中,可以了解历史,认识古代人类的生活情况。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使我们了解秦代军人的服饰和军阵状貌;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北宋的都城汴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交通状况;敦煌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方方面面的知识。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真作用于认识,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美术作品,通过审美起到认识、教育作用。中外都有为社会功臣、模范画像、塑像和建纪念碑、馆的传统,以期起到宣扬、教育作用。尤其是在革命斗争和战争年代,各国普遍重视运用政治宣传画和政治讽刺画的形象的直观性,唤起民族和群众的团结精神,对敌进行斗争。即使在和平时期,很多美术作品也起着歌颂时代新风、鞭挞社会时弊的作用。

(2)审美功能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运用各种造型手段,把生活中获得的美感通过形象思维加工创作出来的,具有唤起人的美感的心理效应作用,给人以审美享受。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复杂的形象思维,超越对象地去把握到理性的美感,使作品的境界得到升华,从而起到陶冶人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作用。

(3)实用功能

与其他艺术相比,美术是实用性最强的艺术品种。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加以美化,无论是城市建筑、生活环境,还是劳动工具、交通工具、服装、文具等的设计,都显示着美术的实用功能:创造实用、适用,且和美相结合的物品和环境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美术的实用性功能也越来越显著。

(4)传播交流的功能

美术以形象作用于人的视觉,易为人们直观地接受,起到传播信息和帮助人们交流的作用。在没有文字的渔猎社会,人类即以图画传递信息,如在水塘捕到鱼之后,就于岸边画上鱼,告诉人们这里有鱼。现代社会,为适应生活的快节奏产生的各种标志,是以直观形象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商标、交通标志、企业事业标志等。

美术如同“世界语”,既有传递美的信息的功能,又有传达语言不便于传达的形象性内容的功能,还可以起到交流文化和沟通感情的作用。

美术的以上四种功能,就一件具体的作品而言,可能有某一方面的偏重,但美术的各种功能,都需要通过审美发挥其作用。

3. 为什么要上美术鉴赏课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对美术作品的领略、品味、体验和赏识的审美活动,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要求观赏者深入其美的情境之中,并要走出情境之外,反复品味、玩赏,不断思索其深邃的内蕴和隽永的意味。体验,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情感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或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加以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思维活动。欣赏还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品评作品的审美价值,即鉴别的审美活动。鉴别,是通过对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而后对其作出审美评价。有鉴别的审美活动,称为鉴赏,是比较专业化的审美活动。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观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都能认出一个画的是女人,一个画的是虾,感觉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但感觉到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种不同,是人的审美能力的不同。对美术作品的品味、体验、赏识能力,称为欣赏能力或审美能力。它和人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认识鉴别水

平、理解程度有关。有了鉴别能力,才能更准确地领略和赏识,变直觉的观赏为自觉的鉴赏,使欣赏水平达到较高的层次。

本书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欣赏能力和水平,即提高审美能力,而讲述有关的鉴赏基础知识。

4. 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是现代人文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85年6月10日《文汇报》发表我国著名科学家、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对记者的谈话,沉痛地列举了洛阳一位建筑工程师,在施工中遇到了古墓,他为节省工时,未等文物部门做完清理工作,便强令引爆,竟炸穿了三层古墓,其损失之重,比节省工时的价值不知要高多少倍。这位工程师此举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文化知识结构有缺欠,只知工程,不懂艺术,不知艺术的文化价值,这是不完全的教育造成的结果。缺乏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人失去对艺术的理解和兴趣,会致使感情生活单调,还可能殃及他的心理健康。达尔文说:“„„失去这种趣味(指对艺术的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感情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上世纪初,对我国科学工作者讲话中,也曾说过:“常常看见专治科学,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索无聊的状态。无聊不过,于生存上强迫的职务以外,俗的是借低劣的娱乐作消遣;高的是渐渐的成了厌世的神经病。因为专治科学,太偏于概念,太偏于分析,太偏于机械的作用了。譬如人是何等灵变的东西?照单纯的科学家眼光:解剖起来,不过几根骨头,几堆筋肉。分化起来,不过几种原质。要是科学进步,一定可以制造生人,与现在制造机械一样。„„抱了这种机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但对于自己竟无生趣,对于社会毫无爱情;就是对于所治的科学,也不过‘依样画葫芦’,决没有创造的精神。”(蔡元培《美术与科学的关系》,见《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7页。)达尔文也深有体会地说,由于对绘画和音乐兴趣的丧失,“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的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见《达尔文自传》,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51页。)

事实已经证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分手的艺术与科学,又开始携起手来。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曾说:“光靠逻辑思维、实验手段是不能使科学向前发展的。文艺上叫灵感,科学上是创造,科学和文艺有共同点,科学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这种相通的共同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这种趋势,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将看得越来越清晰了。”现代社会,文艺家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科学家要凭借美感去追求真理。创立量子力学矩阵理论的科学家海森堡认为“美是真理的光

辉”。现代创造心理学研究证明,“艺术熏陶哺育起来的美感就成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智慧源泉之一。”“美感可以唤起一个人到未知领域去进行探索的欲望,同时又可以指导一个人怎样去进行这种探索。”(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90页。)原苏联物理学家格达尔说:“科学的美在于它逻辑结构的合理匀称和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在核对结果和发现新规律中,美的概念证明是非常宝贵的,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和谐’在我们意识中的反映。”科学家相信美感常常比知识或者比思维更直接地引导人们走向真理。他们常常遵循美感的引导去追求真理。与一种更符合实证的理论相比较,他们常常宁愿选择更富有美感的理论,因为他们知道在美之中包含着一种比局部的实证更普遍和更根本的东西。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对右脑开发的重要意义。人的大脑运用尚有4/5待开发,按单一知识结构培养的人,不会建立健全的网络联系系统,可见人具有健全的知识结构的重要。

就目前功利而言,即便在交朋友和各种社会交往中,能欣赏美术作品,也显示出高雅的文化层次。

(2)具有审美能力,可从美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

当今社会,一切人造物都是经过美术工作者设计的,人就生活在美术的苑圃之中。如果对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一无所知,就不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不能对其有所鉴别。这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欠缺,更是感情生活单调的反映。感受不到艺术的美,是很可怜的。如果我们具有审美的眼睛,则可以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可以接受美术艺术语言传递的各种信息,体验更丰富的内涵,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充实和更加丰富起来。

(3)具备审美能力,可使审美情趣更高尚

审美能力,即辨别美丑和领略美的能力。人的审美趣味有高雅低俗之别,美术作品的格调同样具有高雅低俗之分。具有审美能力,就可以从格调高雅的美术作品中获得美好情趣的感染和崇高艺术境界的陶冶,就可以对格调低俗的作品有所识别,具有抵御精神污染的免疫能力。

5. 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这是高中阶段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本课中很难用较短篇幅说清。所以,我们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这两幅不同画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为例,按三个步骤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步,对形式特点的把握和形象的感受。 第二步,从形象分析入手,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第三步,深入思索探究作品的内蕴和意味。

将上述步骤稍加具体化,即首先应区分作品是哪个门类的,然后再区分出它在该门类中属于哪一种类,例如是油画、中国画,还是版画;是石雕,还是面人彩塑等,把握它们由于工具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艺术特点。其次,还要把握作品由于观赏需要和功能所构成的特点,如大厅的壁画、卧室的小画、广场上的雕塑和建筑物上的浮雕、历史画、年画等。能够区分艺术种类特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艺术种类都有各自的艺术特点,把握其艺术特点,不致于出现鉴赏版画时用油画特点去衡量,鉴赏中国画时要求它和真实物象的色彩一致等。此外,还要进一步看它的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个性特点,把握形式美的所在,如艺术技巧的功力美、整体形式结构的美、质材特点运用的美等。

从形象剖析入手,是鉴赏美术作品的钥匙。要先区分形象的类别,是写实的,还是变形的,或是抽象的。作品整体的艺术形象给你的是一种什么感觉,进而分析形象关系、形象特点,再去看作品的内容,感受和体验艺术家所表现的情绪、意境,感受体验作品结构形式的美。还要通过对形式特点的把握和形象分析,领会作品的含义、主题思想、主观精神、形式意味和社会意义等。

我们如此笼统地说如何鉴赏,是很简单的,但是当您照课本讲完对《蒙娜丽莎》和《虾》这两件作品的分析之后,如果让学生按此三步去分析新的作品,就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如从形式上如何把握特点,怎样分析作品类别,为什么艺术形象有的写实、有的变形、有的抽象,怎么看内容,那抽象的作品又是什么内容,怎么鉴赏美术作品形式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之后安排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语言、形式美,以及各门类艺术特点等课。

美术的鉴赏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二是多接触美术作品,在审美的实践活动中提高鉴赏能力。18世纪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评论艺术家狄德罗曾指出:“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它表示在能使它美化的情况下,抓住真实与良好的东西,并且迅速而强烈地为它所感动。这样就由一般的欣赏能力,变为鉴赏能力。”

那么,美术鉴赏的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这里引用常锐伦教授在其专著《美术学科教育学》中的一小节有关论述:

(1)美术批评法

美术批评法是师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解释、价值判断等批评活动,使学生获得对美术作品的含义、价值和个人意义的理解的审美享受,并习得美术批评方法,从而提高美术理解力、鉴赏力的教学方法。美术批评法,主要是于专题欣赏、参观美术馆等鉴赏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方法。美术批评法是将理论界的“美术批评”引用到欣赏课中的教学方法,故称“美术批评法”。

这里涉及到欣赏课、鉴赏、美术批评等概念,有必要予以弄清楚。“欣赏”,是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包含对事物的肯定和赞赏。所以,作为美术

课业类型的“欣赏课”,是对作品的肯定和赞赏,而应选取优秀的美术作品供学生审美享受,其称谓是正确无误的。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虽然也会有一定的鉴别,但主要是直觉地感受、领略其美和艺术趣味。一个未受过训练的文盲,也可以对《开国大典》、《蒙娜丽莎》发出由衷的赞叹;一个小孩子也可对齐白石画的虾、蟹领略其美。高中阶段应该提高一个层面,即“鉴赏”。

“鉴赏”的涵义是鉴别、品评、欣赏。美术鉴赏,是在对美术作品的品质、价值、意义作出判断基础上的欣赏活动,是一个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包括知觉、感情、认知、判断等心智活动。人对美术作品,只有通过鉴别之后才能肯定喜欢不喜欢,最初接触时可能由于不理解而不喜欢,一旦理解之后会变为欣赏。

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判断的鉴别活动,就是美术批评。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对艺术批评的界定是:“艺术批评是以艺术欣赏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判标准,对艺术作品的是非、善恶、美丑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和论断。对于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来说,艺术批评比美学和艺术理论起着更直接的指导作用。”(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第319页,人民出版社,1981。)台湾学者王秀雄说:“美术批评具有两方面机能。一为解说作品之结构,作品内涵及其象征意义等作品性质的‘解释批评’;另一为判断作品优劣和价值的‘价值批评’。要判断价值之前,需要先了解作品,所以在批评次序上,‘解释批评’总是在‘价值批评’之前。”[王秀雄:《美术批评鉴赏教学的研究》(台湾《学校美感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论文与研讨记录》),第44页。]

由于批评者对美术作品重视的层面和观点的不同,以及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审美取向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意义的解释,有的着眼于固有的美感价值的批评,有的着眼于伦理道德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个人获得印象、感受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作品产生背景、社会背景及社会意义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作者的性格、情感表现的批评,有的着重于作品形式结构的批评„„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批评理论和不同的批评类型。

不同类型的批评于美术创作来说,或是立足于分析某一层面,或是强调创作的某一环节,其批评存在着以偏概全之弊端。作为美术批评,既然是以美术作品作为对象,就应从整体把握作品,探讨其形式、意义与价值。

怎样将与美术创作逆行的批评程序运用于美术教学中,美国教育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进行了探讨,不断有人设计其教学模式(见下表)。 美术批评教学的美术批评教学的学者 学者 程序 程序 R.史密斯 描述 M.巴肯 描述 (1967、1973) 分析 L.查普门 解释

S.马蒂亚 A.荷维特兹 GA.米蒂乐 (1980) 解释 判断 感受作品 描述作品 分析作品的内容等性质 判断作品的美感品质 描述 分析 解释 判断 接受刺激 导向 关联 解释分析 综合 (1967) E.B.菲奥蒂门 (1967) W.D格瑞尔 (1987) E.L.兰克福得 (1984) T.安德森 (1988) 注释 判断 描述 形式分析 解释 判断 描述 分析 解释 判断 反应 叙述 形式分析 形式描述 解释 背景 背景探究 综合 王秀雄参照美国美术教育学者的美术批评教学程序,设计了美术批评的层面与程序(见下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美术批评教学的过程模式。 美术批评教学的过程及各过程所探讨的重点和层面 美 批评的重点和层面 指导策略 术简 ·感官可感受到的层面作为描述的开·鼓励学生以直观感受到的印批单 始。·对题材、主题、造型要素(色彩、象、气氛或感觉、感想直率地讲评描 线条、形状、肌理)与形式,以及作品出来。 教述 给予的气氛感觉、印象等作简单粗浅·此时不可批评学生所言的感受学的描述。 或见解。 的形·探讨作品制作中所运用的材料、技·依据Arnhein所提“知觉学习过式法及其特性。 的阶段”,宜由①~④的程序刺程 分·探讨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激和指导。 析 肌理等造型要素的处理方法。 ①观察(个物或部分); ·个物描绘的特色。 ②感觉关系的描述(部分与整·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体、图与地、群化关系等); 关系。 ③选择(舍弃与强调的要素、构·探讨运用何种构成的原理(或美的原成或组织原理); 理),把诸艺术要素组织为一整体。 ④形式的法则化。 ·探讨作品之风格。 ·中国画亦可使用“六法”来探讨。 意·探讨环境、文化、社会、宗教、政·探讨的程序宜由外在要素(背义治、经济等背景要素与作品的关系。 景层面)进行到内在要素(本质解·作家的个性、性格、思想、艺术观层面)。

释 等如何反映在作品上。 ·探讨作品的内涵,即所含有的气氛、感情、心情、主题意义、观念、思想等。 ·探讨作品所含有的图像学之象征意义。 价·运用上述学到的知识、概念为基础,值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作合理的判断,判并能述其理由。 断 ·参考专家对此作品的批评与价值判断。 ·从一般性进行到个别性。 ·从文化背景进行到作家的性格,直到作品特有的意义。 ·可从伦理、社会、教育、美的结构、作家意向、作品意义等多元观点,下价值判断。 ·判断是多元的,所以没有固定的结论(扩散性思考)。 美国艺术批评家和艺术教育家沃尔夫·吉伊根针对美国教师机械地运用批评模式,而于1997年在其《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一书中指出“紧紧抓住这种单调的讨论程序,对许多教师来说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种讨论能够预料出现的结果。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必将产生一种负面效应。”“首先,强加于学生的这种程序限制和约束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与感受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成几个相互分开的部分。这种固定程序不可避免地会忽视观众感受的某一方面,不论它是学生的情感,还是对艺术家意图的关注;不论是对作品创作经过的兴趣,还是感受与体验的其他某个方面。学生需要有机会来全面表达他们个人的感受,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使他们能充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限制和约束对作品的体验,就等于对学生在刚刚接触作品时产生的感受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强迫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时遵从某种固定模式,会将学生在课堂以外其他渠道获得的直接的兴趣拒之门外。”“为了遵守这种简单、机械的程序,学生的主要兴趣及关注的东西统统被忽视了。”“这样做的结果就等于有意无意之中宣传和强化了那些教条主义和僵化了的东西。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并且愿意认真思考自己最初对作品的印象,以便更专注于艺术批评。”“为批评艺术作品设计一种严格化的程序(描述、解释、评价等),只会窒息有意义的讨论。”因为“模式不能适应学生和教师在讨论艺术作品时很可能作出的范围十分广泛的评论。”“逐步发展形成的艺术批评模式事实上是批评文章的模式而不是批评探索的模式。”(沃尔夫·吉伊根著,滑明达译:《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第193页、194页、259页、26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那么,他们认为批评探索的模式是什么呢?他们认为批评探索可以被界定为对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的探索,而课堂教学的批评探索应是意图理解、审美理解和个人意义,应强调艺术作品的含义,而不是确认价值。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确实很难对某些作品予以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只能流于形式。笔者在编写《高中美术欣赏基础》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时,于第一课中以齐白石的《虾》和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分析为例,设计了探究作品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首先让学生搞清他们所看到的作品的艺术类别,在外在形式和创造的形象上有什么特点;第二步搞清作者的艺术处理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即对内容含义的理解,强调欣赏者对作品的审美体验;第三步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本人,探究作品的精神内蕴,领悟作品的意义,这便包含了价值判断。

美国美术批评家、教育家沃尔夫·吉伊根强调个人反应和个人意义,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应予以重视。美术批评法,不仅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美术作品,而且在于让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学会理解美术,认识美术多样性特点和创新性品格。这样才对学生个人具有启迪性价值,这样也就将美术批评法与理论界的美术批评分开了。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王秀雄在提出“程序模式”之后,也强调“不过上述教学过程的次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发现人物画的题材,尤其是表达宗教、历史、神话或风俗等主题,观众最大的兴趣在于这主题在叙述什么故事?这个人到底在做什么等?对主题的意义与内涵首先产生极大的关心。尤其年龄愈小的学生,就想立刻知道这一幅画到底在叙述什么故事,绝不会耐心地等待‘形式分析’后再来探讨‘作品的内涵’。所以,遇到宗教、历史、神话等主题的作品,就宜采取描述→解释→分析→判断的教学过程次序。内容与形式是分不开的,有时先了解作品的内涵后,再来探讨形式,反而能确切认知形式处理的优点与特色。”[王秀雄:《美术批评鉴赏教学的研究》(台湾《学校美感教育国际美术研讨会研究论文与研讨记录》),第52页。]看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批评程序。

笔者以为还是应有一个模式供参照。设计批评程序的教学模式,是为了便于教师的操作,以便使对美术批评尚不熟悉的教师在欣赏课教学中不致于束手无策。但长期以同样模式教学,也确实存在很大弊端。所以又要根据具体作品,设计新的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使之既有法,又活用教法,乃至无法,当为至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2)美术批评法对教师的要求

①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批评要客观全面。任何人对美术作品都存在着个人的审美偏爱,例如,有的人钟爱中国画,有的人偏爱油画;有的人喜欢写实,有的人喜欢写意;有的人欣赏古典美术作品,有的人赞赏现代艺术;有的人重视作画主题的政治意义,有的人重视形式美感„„这些审美偏爱往往容易带进美术批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现代社会美术多元化的现实,要以对美术多元化的包容态度去进行美术批评。教师作为个体,是可以有审美选择性的,但不应因此而否定和排斥自己不喜欢和尚未理解的美术风格,要客观地引导学生的美术批评。

所谓客观即不带个人偏见,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探究。对某一流派的作品的理解与评价,需要查找有关资料,需要美术史与美学知识,要弄清来龙去脉,以避免主观裁断地批评。

②尊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反应。欣赏美术作品是欣赏者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经历不同,对美术作品引起的联想就不同,也决定了能否产生共鸣,决定着对作品喜爱与否以及喜爱程度的不同。在讨论中,学生自由表达出感受和对作品的看法,都值得尊重,不能划一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发现,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③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谈话法与讨论法,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看法进行学习。

④教学中可用比较批评方法,纵向比较看发展及风格的变化;横向将同一时期的中西方同类美术作品比较,分析其异同,以理解艺术观念、风格样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同一题材表现主题不同的作品比较,看艺术处理手法的异同等,以利于学生在比较中的感受、发现、认知和加强理解。

⑤适当结合现实中难于理解的作品,发动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和走访有关人士,进行探讨。学生愈是不明白愈有想弄懂的欲望,通过美术批评的探索是最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的。

⑥要向学生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如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潮流和艺术家的生平、创作特点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但是,应避免以艺术家的奇闻轶事冲淡对作品的探索。

(3)美术批评法对学生的要求

①要有探索精神。美术批评是探索,意味着进行主动的调查研究,意味着对审视的美术作品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寻根问底。如此,才能投入对美术作品的讨论,才能在讨论中学会美术批评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

②强调个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认识。对同一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认识与理解。要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以启发他人和加深全班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独特见解。

③主动查找有关资料,介绍资料,以提高学习能力。美国教师为进行鉴赏教学,往往向学生布置查阅有关艺术家生平、创作过程以及有关的批评文章。我国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尚未如此。但如果学生能主动查找和搜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④通过鉴赏课,明确美术对个人的意义。美术的不断创新性,对每个人都是有启发意义的,要从中学到美术家打破艺术常规模式的创新精神。

(二)作品分析

蒙娜丽莎(油画)达·芬奇(意大利)

《蒙娜丽莎》是一幅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肖像画。画面色调典雅柔和。画中是一位年轻貌美、温柔和悦的女性,她安坐于幽深苍茫的自然美景之前,神态坦然地注视着观者。那披散下来的柔发衬托出俊秀的面庞,传神的眸子含蓄而多情,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温文尔雅的微笑。双手自然交搭的坐姿,更显得安详端庄。画家以经过处理的画室光线、减弱衣纹对比的手法和用极少花纹装饰的深色衣衫,衬托出人物的面部和她那丰满的胸脯以及柔美丰润的双手,使人物充满活力。

画家着意表现的是有神圣尊严的活生生的人,赞颂人的自然美,赞美人的生命的可爱。画家所描绘的女性的优雅、恬静、思想深邃、品德高尚等,寄托着他创造人像典型的理想。这种以歌颂人为主题的肖像画,一反过去宗教内容绘画的传统,是对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和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叛,是打碎教会精神枷锁的革命。正是这种新思想、新观念使该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的旗帜。因此,有人称道:一个年轻女子的微笑,唤起欧洲人性的觉醒。

关于《蒙娜丽莎》的模特儿是谁,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位妻子,有的说是佛罗伦萨一位大皮货商的妻子,美术史家一般习惯说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叫佛朗西斯·戴尔·佐贡多的银行家的妻子。据史料记载,画家在作画过程中,为了使这位26岁的女子摆脱丧子不久的哀伤和能长时间内保持发自内心的微笑,曾请演员给她讲故事,请小丑表演和请乐队演奏音乐,特别是竖琴演奏一直伴随了作画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画家严肃的创作态度。

达·芬奇画佐贡多夫人达四年之久,直到她逝世为止,画家尚有未尽的想法要表现,但不得不遗憾地就此搁笔。正是由于画家捕捉到了人物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微笑,使观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时欣赏《蒙娜丽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神秘的微笑”或“永恒的微笑”。

同时,还应看到,达·芬奇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创造的《蒙娜丽莎》,既是佐贡多夫人,又是画家自身思想与性格的写照,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代表,因而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该画名声太大,凡去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人都争相目睹,因此将其单独置一展室。又由于这幅名贵的作品曾经被盗,所以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将其置于罩有防盗玻璃的展柜内,并有保镖护卫在旁。

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匠,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列,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业绩,被誉为“万能的天才”。1452年生于芬奇镇,1516年应法兰西斯一世之召赴法国,1519年逝世于巴黎西面的昂布瓦。他是15世纪意大利美术追求的透视法和明暗

法之集大成者,留下《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及理论著作《绘画论》。在他之后西方绘画完全改变了面貌。 虾(中国画)齐白石

画面描绘的是三只向前游动的河虾。三只虾由画面的右上角向左下方向布局,形成一股向前的动势。虾的身躯好似随着水流向前游动。虾须柔软中透着劲挺,富有弹性,仿佛在不停地摇动。画家不仅画出了虾的形态,而且以洗练的淡墨画出了虾体的厚薄和软硬不同的质感,尤其虾的头胸部分以淡墨画出后,在其上加上一笔浓墨。这一笔浓墨的渗化不但加强了虾的重量,而且也表现了虾体的透明。这是“点睛”之笔、绝妙的表现,齐白石也认为是他最成功的创造。在虾头的上部四分之一的地方,用中锋浓墨两横笔,笔不露锋画出了虾的眼睛,更丰富了墨色的对比与变化,也使虾透出了活力。虾须用细而长的线,笔力劲挺。虾钳用“铁线篆”笔法,笔痕硬直而挺拔。每一笔皆如书法,巧妙地将粗细、浓淡、软硬、疾徐的笔墨线条配合起来,构成了极富笔墨韵味的活虾。白纸似乎也变成了一泓清水,虾群在水中戏耍觅食,竞游向前,画面构成自然生命的赞歌。

画家经过数十年的锤炼,熟练地利用了纸、笔、墨的特性,掌握墨色的浓淡干湿及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作用,不但表现了虾的形体的阴阳、向背、轻重、厚薄、软硬,而且由于墨色浓淡鲜明,稍有晕开,画面好像永远未干的样子。因此,白纸上的虾如同在水中游戏一般,气韵十分生动。

齐白石的虾与真虾有很大区别,真虾很小,他将小小的河虾放大了十几倍。真虾后腿很多,他63岁时画虾后腿有10只,经过不断提炼、取舍,78岁时画虾后腿只画5只,并且夸张了重要特征部分,如以重墨画凸出的眼睛,使虾更见精神。他画的虾与真虾另一不同之处,是他将俯视的虾头、虾尾与侧视虾身结合在一起,突出其最有特征感的部位,这种类似西方立体主义方法,又不同于其法的以集合对象形象特征的画法,使其所画形象更加符合人对虾的认识,形象更加鲜活。这就体现了他的“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理。

我们欣赏齐白石的画,既受到生动艺术形象的感染,更被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笔墨艺术的美所吸引,感到妙不可言。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油画)安格尔(法国)

这是一幅非常写实的油画肖像画,表现一位典雅高贵的妇人,她身穿华丽的大开肩花衣花裙,安闲地倚坐在沙发上,姿态悠闲稳重,面部呈现满足于舒适生活的得意和自信的神情。画家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古典优雅的画风,将一个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那保养得极好的白皙的肌肤、丰满的肩膀,以及衣裙、饰物、折扇、手镯等,都刻画得详尽具体,但又不失整体的统一。妇人背后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她的背影。画家以较为概括的手法,以深暗褐色为背景的统调,衬托出前面明亮的人物形象。衣服花饰虽然色彩艳丽得繁杂,但由于

画家技巧高超,不仅未与面部冲突,反而与洁白光润的肌肤形成繁简对比进而使头部突出。安格尔的画有唯美主义气息,是严谨、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从该画细腻描绘的肌肤、衣饰、褶纹等质感的逼真,使我们看到古典主义大师的油画技巧。

安格尔(1780-1867),法国画家,生于蒙托邦。11岁入图卢兹学院接受正规的美术训练,17岁到巴黎拜达维特为师,1806年又去意大利研究文艺复兴大师的绘画技巧长达18年。他把达维特的画风与拉斐尔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形成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平稳的个人风格。安格尔虽然有历史画、宗教画的创作,但因其大量的肖像画成就,而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里维耶夫人肖像》、《路易·伯丁的肖像》、《大宫女》、《泉》等。

思(大理石雕刻,高74厘米,1886年,罗丹美术馆藏)

罗丹(1840—1917)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14岁学习绘画,后又学习雕塑。1875年游意大利,受米开朗基罗启示,确立自己的创作倾向,以丰富多样的手法塑造神态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对欧洲近现代雕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人称作“近代雕塑之父”。《思》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美术理论家陈允鹤在《西洋雕塑百图》中对其作了很好的分析,现引录在下面(极个别文字有改动),以供参考:

“作于1886年的这座雕像体现了罗丹创作方法的主要原则。这里刻画的是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深思之中。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表露了她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她似乎正处在深沉的冲突和痛苦之中。可是在这美丽的头颅下面,却既没有肩颈身躯,也没有手足,而是一块仅粗粗凿成方形的石头。罗丹曾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思’,因而除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他认为,在一些和主旨无关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中心主题的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这就是他在这个年轻妇女头像下面保留了一整块粗糙石头的原因。人们在看这件作品的时候,初时会觉得好像未做完,形象似乎不完整;但渐渐地,注意力就会完全被这个仅有头部的美丽女性所吸引,会随着她的沉思冥想而驰聘自己的想象,而不再因为她没有手足、没有身躯而困惑。罗丹的艺术手法确是大胆的、独创的,但他的目的是在于更集中地表现主题、突出主题,而不是玩弄形式、追求离奇,因此,它能够为观者所理解,并引起共鸣。”

簪花仕女图(中国画局部) 周昉(唐)

《簪花仕女图》是画在绢上(称绢本)的长卷,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传为盛唐时期画家周的作品。全画描绘一群衣着华丽的贵族妇女在庭园中闲步、赏花、戏犬等悠闲生活。画中共有四个贵妇,其间穿插两个侍女。课本所选是该画的局部,画中是一位头梳高髻、项插花饰、身披纱衫、体态丰腴的妇女,站在

盛开的玉兰花前,回身看着向她跑来的小狗。其气质高雅、神态端庄、衣着华丽,显示出身份的高贵。在她的不远处站着身着红纱衫的侍女,在关切地注视着主人。画家有意将主仆二人比例画得大小有别。这是古人常用的手法,用以象征身份的不同和凸显主人在画中的醒目的地位。该画用笔流畅,线条细劲,设色浓丽,不仅画出宫廷贵妇保养得很好的细嫩肌肤,而且将丝绸花衣及细薄纱衫的质感画得逼真,尤其人物形象的丰厚肥美和贵妇的气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昉,生卒不详,唐代大历至贞元末年之间(766—804)是他从事绘画的活动时期。官至宣州长史。他继承张萱的仕女画,也擅长宗教画和人物画。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是《挥扇仕女图》。从两幅作品可以看出他所画题材主要是宫廷妇女生活。周不但刻画人物形象准确,而且能够展示人物性情和心理特征。其画法,史称“周家样”。

华严寺菩萨像(雕塑,辽)

华严寺在今山西大同,是我国古代寺庙,始建何时不详。其分上下寺,下寺的薄迦教藏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内有31尊精美彩塑,除其中两尊是明清补塑之外,其余29尊均为与建筑同时的遗物。华严寺塑像全部敷色,面部和冠上贴金,制作精美,其中一批菩萨像动态各异,神美动人,尤为引人注目。课本所选的是其中一位胁侍菩萨像。

菩萨,是梵文音译的简称,全称为“菩提萨”,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有时又译为“大士”、“开士”、“力士”、“圣士”、“超士”等。菩萨在佛教中地位很高,仅次于佛。其职务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普渡众生,以种种化身来到众生之间,解救苦难,很符合中国民众心理,所以人们对菩萨感到亲切。在各寺庙中都塑有各位菩萨像。佛教认为佛、菩萨皆无生无死,亦无性别。他们在世人面前,可根据不同需要示现各种化身。所以南北朝时期,菩萨像有男的,也有女的,有的面部有蝌蚪小髭,唐以后趋向女性化。宋以后,民间流行的观世音菩萨,则完全变成仕女形象。

这尊菩萨,赤脚站立,双手合十,呈S形的站姿,不仅显示出女性体态的优美,也给人以静中的动感,其身着在家装束,贴体罗裙,颈项和手臂有各种金银珠宝、璎珞、臂钏、腕钏等饰物,头梳高髻,顶戴宝冠,眉如翠黛,双目修长而微张,面部丰润,表情安详、慈善,具有娴淑女性风度。

此尊菩萨像其肌肤莹润细嫩,金冠饰物精致细巧,衣带轻柔飘动,均质感逼真。虽然刻画精细却无繁琐之感,其沥粉堆描花纹,虽纷杂却无屑碎之嫌,形象的整体感与统一性极强,显示出塑造技法娴熟,兼有唐塑的丰满和宋塑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艺术家将一个菩萨的形象,塑造成一位身形窈窕、体态端庄、气质高贵、性情慈善、形象俊美的理想女性,正是该尊塑像所内蕴的辽代艺术家和

广大佛教信众对菩萨形象美的追求的反映。正因如此,我们从这尊雕塑中,可以感受到无限美好的审美愉悦。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1857年作,现藏巴黎卢浮宫)米勒(法国) 米勒(1814—1875)又译作“米莱”,以画农民题材著称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他生在布列塔尼一个自耕农家庭,自幼参加田间劳动。18岁开始学画。23岁赴巴黎深造,从学院派画家德拉罗什学画。因他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学院派的宗旨不相适应,不久便离开德拉罗什的画室。为养家糊口,不得不画些当时社会需要的肖像等作品。1846—1847年他先后认识了专画农村风景的法国巴比松画派的画家特鲁容、罗梭等人,向往农村生活。1849年起,他带领妻儿到巴比松村(巴黎近郊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定居,从此跟繁华的都市生活绝缘,直到在巴比松村逝世。由于他出生农民,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农村,并且亲自参加劳动,所以,他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和描绘农民的,而是带着深厚的情感和切身体验真实地反映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就反映农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讲,美术史上的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他相比。在艺术风格上,米勒的作品也很有特点,那就是形象朴实,寓意深长,发人深思。它证实了十九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米勒一生的代表作很多,著名的如《拾穗》、《牧羊女》、《晚钟》、《小鸟的哺食》等,都是在巴比松村完成的。

《拾穗》一画通过刻画三个贫困的农妇到农场主的麦田里拾收割后剩落下来的麦穗这一情节,歌颂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崇高。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我国唐诗中的名句:“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他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无怪乎这一作品一展出,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当时的《费加罗报》惊呼:“在这三个突出于阴沉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长矛与1793年的断头台!”当然,米勒本人并不理解当时先进的政治理论,但由于他具有朴素的劳动人民的立场和思想情感,他在作品中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如当时占法国人口75%的农民的极度贫困和繁重的劳动,因而使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能超越他本人所能意识到的范围,甚至因而使站在与他相对立场上的人感到害怕! 三、教学建议

(一)本课涉及的问题很多,教师要把握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上下功夫。

(二)教师可本着以案例分析、设问研讨和对具体作品让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设计教学。

(三)参考引文“美术批评法”的教学设计。

(四)参考引文“美术批评法”中对师生的要求把握教学。

四、教学设计参考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引入新课 学生思考后作答。 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时,不禁要问,该如何欣赏呢? 2.讲授新课 做好准备,继续思考,为下(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刚才,同学们就上一个问题,谈 了自己的看法,很积极。这节课, 我们就一块儿来谈一谈这个问 题。 怎样才能成为欣赏美术作(1)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品的内行呢?(学生思考) 行看门道。”作为高中生,面对 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却不知该 如何欣赏,不能不说是一种缺 憾。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原来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艺术是可以培养的。(学生思考) 修养的人。”欣赏美术作品的能 力是可以培养的。 (2)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把刚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才学生谈的看法初步汇总一和齐白石的《虾》为例,尝下。) 试运用老师所示的三个步总的来说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骤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①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 法。 ②对内容的理解、体验; (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③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照课文中的图片及分析。)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这样去欣赏受到鼓舞,信心倍增。 的呢?如果是这样,你就将自己的欣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3.问题与讨论 分组讨论后,将本组的主要(1)你能举例说明美术鉴赏能力观点记录下来,准备汇报。的重要性吗? (分组建议:①按现有的行(2)请从本课其他作品中再选一列分为6或7组;②每组自幅作品,尝试分析其形式和内选作品或教师分配。) 容。 4.课堂小结 将本组的讨论后的主要观下面,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点公布给大家。 的讨论结果公布一下。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

教 学 目 标 由问题引入新课。 就问题自然展开本课教学。 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加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进一步鼓励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交流欣赏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5.宣布下课 教 师 活 动 1.引入新课 首先,请大家将我提供的一组美术图片分类(帕特农神庙、清明上河图、斜卧像、彩色玻璃瓶、流水别墅、金色的秋天、瑞士军刀、米洛特的阿芙洛蒂特),比一比,看谁分得快又准。分类后请大家说明分类的理由。 2.讲授新课 下面,请大家就刚才的分类情况汇报一下。 情况一 分出四类,绘画、雕塑、工艺与设计、建筑艺术。 情况二 其他没有正确分类的情况。 大家表现得很好,能说出你们分类的理由吗? (说对了,给予表扬;说错了,给予纠正和必要的鼓励。)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美术作品,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总难免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人的爱好不能强制。但是,审美情趣又确实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高尚与低俗之别。 美学老人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要真能欣赏文学, 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这就是说健康的纯正的审美情趣是对艺术作品深刻思想内容和精湛艺术技巧的专注,而不是低层次的猎奇。要培养健

学 生 活 动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分类准备作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分类的理由。 领会前辈的审美心得。 学生摘记引言。 讨论一下,为什么说“诗人和美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和结束本课。 教 学 目 标 由具体形象入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生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兴趣,从理论高度引导学生关注美。 唤起对美好人生的热爱。

康的情趣,就要多接受艺术熏陶。 “诗人和美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他们能把现实生活中的美挖掘描绘出来,使人从他们的作品中领略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的东西,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谁愿做一个没有艺术修养的人呢?然而,审美能力又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和学生一起研讨,得出结论: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通过现实美的欣赏、艺术美的熏陶,使人们能超越日常生活的实用眼光去看待美的艺术,从容地欣赏艺术,深刻地理解艺术,并通过艺术鉴赏加深人们对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艺术符号、艺术语言表现意蕴的理解。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更便于认识艺术形象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审美对象深刻意蕴的理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它需要进行大量的审美实践,一次次地体验、揣摩、品味,才能达到。 你是怎样欣赏美术作品的呢? (请学生看书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欣赏方法呢?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实践一下,看一看哪一组表现出色。 3问题与讨论 (1)请从本课开始时老师提供的几幅作品中选1幅作品,尝试分析其形式和内容。 (2)请每组(全班分为4组,分别介绍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与设计作品和建筑艺术作品)派

一般人有哪些不同? 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欣赏课件或教材内作品,分组讨论如何比较深入地去赏析作品。 美术欣赏活动的几个步骤: (1)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 (2)对内容的理解、体验; (3)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4)承认偏好。 进一步将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探究,水到渠成地逐步掌握初步的欣赏方法。 由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或读书。 学生分析、讨论。 选取恰当的形式排练本组的作品内容。 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在活动中提高兴趣,加深印像,让每一位学生都

代表将本组所选作品用恰当的形式表演出来,时间2分钟。 4.课堂小结 下面,请各组将本组所选的内容当众表演出来,看哪一组的表演最受欢迎。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表扬表现出色的组,希望下次课继续努力。鼓励学生在日常对艺术作品多加注意,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参与进来。 学生开始表演。(其他组同学试着评价打分。) 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内涵,尝试运用恰当的形式演绎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