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3散文阅读

2021-04-06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白先勇先生用那支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一树又一树的樱花,让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白先生笑着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这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1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行子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

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做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有删改)

文本二:

无论是树上还是树下的花朵,在去年都不如一盆野草带给我惊艳之感。

在被废弃的海棠花盆里,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它就在无人的角

2

落中,挣扎着活。渐渐地成了气候,盆中的野草不是一棵,而是七八棵了,它们相互搀扶着,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疏朗有致,绿意荡漾。

我热爱散文,常常会在情不自禁时,投入它的怀抱。它就像一池碧水,洗濯着尘世的我。这些不经意间写就的散文,就像我居室的那盆野草,在小天地中,率性地生长,生机缭绕,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和遐想。

当一个人的呼吸,与野草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就会在不老的四季中,缠绕在你的枝头,与你同在。我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用文字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

我愿将这样的野草,捧给亲爱的读者。

(选编自《云烟过客·总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篇文章以“看花的姿态”为题,匠心独运,透过不同的看花姿态,我们能体味到不同的人生境界。

B.第二段叙写对白先勇先生的初步印象,“闲闲的,淡淡的”,从他对春天冷淡、隔膜的态度可以窥见他内心的伤痛。

C.在酷热难当的哈尔滨,“我”以读书的方式让自己清凉,这样写既交待我对书的喜爱,又借“书”引出郑愁予先生。

D.作者引用郑愁予先生的诗句为全文做结,含蓄深沉,诗意与哲理同在,又与题目照应,结构严谨。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白先勇怀念友人的《树犹如此》,友人逝去,树亦枯死,这与辛弃疾在《登建康赏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B.文本一用“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形象地说明了白先勇内心的伤痛,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也是借助这一神话,表现出音乐的摄人心魄。

C.文中郑愁予先生在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成诗,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陶渊明的形象。

D.台湾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诗歌以花入诗,“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让人想到《雨巷》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意象同样绮丽,十分传神。

3.2003年,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将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中国女作家迟子建。该奖项对她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请结合这句评语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

(4分)

4.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一中“野草”的气韵体现在何处。(6分) 【答案】 1.B 2.B

3.①这句话将“低沉而忧郁的歌声”与月色、夜鸟、花树等意象交融在一起,意境幽美而空灵;将歌声比作“夜鸟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比喻十分独特而又生动。②这个句子形象地表现了愁予先生的歌声里传达出他那惆怅而美好的情怀,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一种幽寂而美好的意境之美和惆怅深沉的情怀之美。

4.①文中所写之人如“野草”般充满生机。白、郑两位“风雅”先生,懂得爱怜、顾眷、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哪怕生活中经历过坎坷,也依然充满了热情,用寂寞、沧桑的心来欣赏生活中的美。②文章所思所感如“野草”般涤荡心胸,引人深思。由“我们这一代人”与白先勇、郑愁予看花姿态的不同,继而引发了对当今文化创作与文化审美的反思。③散文的风格如“野草”般率性自然,有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诗意和温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B.“从他对春天冷淡、隔膜的态度可以窥见他内心的伤痛”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可知,白先生并非对春天很冷淡,很隔膜,他在春光中表现得很超然、安详,只因为他经历了很多的人世沧桑,曾经品味过生活中众多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人性和美好的友情,也品尝过失去这些美好的痛苦,有一颗历经寂寞、沧桑的信,但他内心里深藏着对春天、对那些美好事物、对生活的热爱。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王

4

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等内容可知,白先生的《树犹如此》表达的是对朋友去世的悲痛之情;辛弃疾在《登建康赏心亭》中所写的“树犹如此”是运用典故,借恒温的故事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是不一致的。C.“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陶渊明的形象”理解错误,郑愁予喝酒之后,出口成诗,这是说明郑愁予对现实生活热爱之情的流露,但陶渊明的“引壶觞以自酌”说明的是陶渊明因不满现实的黑暗而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致的,所以郑愁予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不可能如陶渊明一样。D.郑愁予的诗歌以花入诗,是作者借“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雨巷》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所写的“丁香”是来修饰“姑娘”的,是用来说明“姑娘”美丽的,二者虽然都写花,但二者的表达目的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让人想到《雨巷》中……”不合情理。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具有诗的意蕴”意思是说迟子建的语言具有诗歌运用优美意境表达含蓄情感的特点。句子“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中,作者将“歌声”“月色”“夜鸟”“花树”等意象交织起来,融为一体,使句子意境幽美而空灵;作者将“歌声”说成是“夜鸟的翅膀”,将作为听觉的“歌声”比作是表示视觉的“夜鸟的翅膀”,这里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作者将抽象的“歌声”比作具体可感的“夜鸟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从而表达了郑愁予先生歌声中的惆怅而美好的情怀这种抽象的情感,化为有形可感,深深触动“我”的心灵,让“我”在这种幽美而空灵的意境中感受到“低沉而忧郁”的情怀。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由文本二第二段内容可知,作者笔下的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相互搀扶”、令人“惊艳”的特点,文本一中的白先勇和郑愁予的生活经历同样具有“野草”这种特点:二人是“风雅的人”,“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二人对生活的态度,不管经历了什么,依然会以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绿意荡漾”。其次,由文本二第三段内容可知,作者笔下的野草具有“率性”、“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和遐想”的特点,文本一中的白先勇和郑愁予的作品同样具有“野草”的这种特点:二人“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白先勇先生“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他们的作品都能给人鼓舞人心的诗意和温情。最后,由文本二第四段内容“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可知,作者笔下的野草具有净化内心,引人深思的作用,文

5

本一中,作者通过对白先勇先生和郑愁予先生他们作品风格的不同的叙写,引出了对当下文化的反省,“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这些反省也正是文本二中“野草”所具有的气韵在文本一中的体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青岛与山大 老舍

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放在那黄色地图的边儿上。在这里,可以遇见真的雾,轻轻地在花林中流转,愁人的雾笛仿佛像一种特有的鹃声。在这里,北方的狂风还可以袭入,激起的却是浪花;南风一到,就要下些小雨了。在这里,春来得很迟,别处已是端阳,这里刚好成为锦绣的乐园,到处都是春花。这里的夏天根本用不着说,因为青岛与避暑永远是相联的。其实呢,秋天更好:有北方的晴爽,而不显着干燥,因为北方的天气在这里被海给软化了;同时,海上的湿气又被凉风吹散,结果是天与海一样的蓝,湿与燥都不走极端;虽然大雁还是按时候向南飞,可是此地到菊花时节依然是很暖和的。在海边的微风里,看高远深碧的天上飞着雁字,真能使人暂时忘了一切,即使欲有所思,大概也只有赞美青岛吧。冬天可实在不能令人满意,有相当的冷,也有不小的风。但是,这里的房屋不像北平的那样以纸糊窗,街道上也没有尘土,于是冷与风的厉害就减少了一些。再说呢,夏季的青岛是中外有钱有闲的人们的娱乐场所,因为他们与她们都是来享福取乐,所以不惜把壮丽的山海弄成烟酒香粉的世界。到了冬天,他们与她们都另寻出路,把山海自然之美交给我们久住青岛的人。雪天,我们可以到栈桥去望那美若白莲的远岛;风天,我们可以在夜里听着寒浪的击荡。就是不风不雪,街上的行人也不甚多,到处呈现着严肃的气象,我们也可以吐一口气,说:这是山海的真面目。

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它的特色总多少与它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山大虽然成立了不多年,但是它既在青岛,就不能不带些青岛味儿。这也就是常常引起人家误解的地方。一般地说,人们大概会这样想:山大立在青岛恐怕不大合适吧?舞场、咖啡馆、电影院、浴场……在花花世界里能安心读书吗?这种因爱护而担忧的猜想,正是我们所愿解答的。在前面,我们叙述了青岛的四时:青岛之有夏,正如青岛之有冬;可是一般人似乎只知其夏,不知其冬,猜测多半由此而来。说真的,山大所表现的精神是青岛的冬。是呀,青岛忙的时候也是山大

6

忙的时候,学会咧,参观团咧,讲习会咧,有时候同时借用山大做会场或宿舍,热忙非常。但这总是在夏天,夏天我们也放假呀。当我们上课的期间,自秋至冬,自冬至初夏,青岛差不多老是静寂的。春山上的野花,秋海上的晴霞,是我们的,避暑的人们大概连想也没想到过。至于冬日寒风恶月里的寂苦,或者也只有我们的读书声与足球场上的欢笑可与相抗;稍微贪点热闹的人恐怕连一个星期也住不下去。我常说,能在青岛住过一冬的,就有修仙的资格。我们的学生在这里一住就是四冬啊!他们不会在毕业时候都成为神仙——大概也没人这样期望他们——可是他们的静肃态度已经养成了。

一个没到过山大的人,也许容易想到,青岛既是富有洋味的地方,当然山大的学生也得洋服啷当的,像些华侨子弟似的。根本没有这一回事。山大的校舍是昔年的德国兵营,虽然在改作学校之后,院中铺满短草,道旁也种上了玫瑰,可是它总脱不了营房的严肃气象。学校的后面左面都是小山,挺立着一些青松,我们每天早晨一抬头就看见山石与松林之美,但不是柔媚的那一种。学校里我们设若打扮得怪漂亮的,即使没人多看两眼,也觉得仿佛有些不得劲儿。整个的严肃空气不许我们漂亮,到学校外去,依然用不着修饰。六七月之间,此处固然是万紫千红,士女如云,好一片摩登景象了。可是过了暑期,海边上连个人影也没有;我们大概用不着花花绿绿地去请白鸥与远帆来看吧?因此,山大虽在青岛,而很少洋味儿,制服以外,蓝布大衫是第二制服。就是在六七月最热闹的时候,我们还是如此,因为朴素成了风气,蓝布大衫一穿大有“众人摩登我独古”的气概。

还有呢,不管青岛是怎样西洋化了的都市,它到底是在山东。“山东”二字满可以用作朴俭静肃的象征,所以山大——虽然学生不都是山东人——不但是个北方大学,而且是北方大学中最带山东精神的一个。我们常到崂山去玩,可是我们的眼却望着泰山,仿佛是。这个精神使我们朴素,使我们能吃苦,使我们静默。往好里说,我们是有一种强毅的精神;往坏里讲,我们有点乡下气。不过,即使我们真有乡下气,我们也会自傲地说,我们是在这儿矫正那有钱有闲来此避暑的那种奢华与虚浮的摩登,因为我们是一群“山东儿”——虽然是在青岛,而所表现的是青岛之冬。

至于沿海上停着的各国军舰,我们看见的最多,此地的经济权在谁何之手,我们知道得最清楚;这些——还有许多别的呢——时时刻刻刺激着我们,警告着我们,我们的外表朴素,我们的生活单纯,我们却有颗红热的心。我们眼前的青山碧海时时对我们说:国破山河在!于此,青岛与山大就有了很大的意义。

(选自《山大年刊》原载1936年版)

文本二:

7

最世俗最平凡的生活,未必意味着思想的贫乏。大雅若俗,俗得有味道,俗得有哲理。老舍先生的散文题材多取自生活中的小事,虽然是些小题材,但作者并不把它当作抒写个人闲情逸致的小摆设,也不强拉硬扯地附会一个所谓深刻的含义,先生想得深,看得透,说得俏,读他的散文,时时能感受到先生的幽默,先生的人生哲学。读他的文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高远的意趣、健康的情怀。

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语言艺术大师。想一想,先生得运用何等的艺术手段,才能使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鲜活起来。他不会用字典里的现成词汇去掉书袋,也不会为诱惑读者故意雕饰;他不板面孔、摆架子,也不云里雾里地说空话,而全凭思想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自然、率真地从心底流淌出来。简约几笔,一幅幅文字写意便活脱脱跃然纸上,顷刻间就将你的感官激活起来。

(节选自《谈老舍散文的特点》)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冬天的青岛不风不雪时,街上行人也不多,这种严肃的气象不仅是真实生活场景的呈现,也是时代背景的反映。

B.在作者看来,贪图热闹、追求奢华与虚浮的人在山大是待不住的,“有乡下气的山东儿”才是青岛冬天的风景线。

C.作者认为山大学生生活在洋味十足的青岛仍端庄朴素,体现了山大与青岛的不协调,彰显朴俭静肃的山大精神。

D.文章标题将青岛与山大关联,真正的目的不是体现地域特色对山大的影响,而是体现时代背景对山大学子的影响。

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即写北国景物的特点,意在引出对青岛景物的描写,两者对比凸显作者对青岛的钟爱。

B.“美若白莲的远岛”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远岛的洁白美丽,蕴含着对山大学子志向高洁的赞美。

C.第二段开头一句紧承上文对青岛春夏秋冬景象的描写,自然引出青岛味儿对山大风貌的影响。

D.文章以整句为主,与散句搭配,语句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7.请谈谈你对文本一尾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8

8.请根据文本二概括老舍散文的特点,并结合文本一进行简要分析。(6分) 【答案】 5.C 6.A

7.①在各国军舰横列青岛的国家危难之时,承担起保家卫国之重担正是山东大学在青岛的使命。②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在国难当头之际,心系家国的情怀,体现了一个文人的责任担当。 8.①小题材大情怀。从青岛四季特点写起,将青岛之冬与山东大学的静肃相关联。卒章显志,表达国难当头之际,青岛与山大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是作者滚烫的红心。②语言自然率真。例如人们对山大设在青岛的误解,口语化的表达,不加雕饰,自然生动。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C.“体现了山大与青岛的不协调”错误,原文说“山大所表现的精神是青岛的冬”可见,山大并非与青岛不协调,而是表现出青岛的某一方面。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蕴含着对山大学子志向高洁的赞美”过度拔高,此处并无对学子志向高洁的赞美。C.“第二段开头一句紧承上文对青岛春夏秋冬景象的描写”错误,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它的特色总多少与它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与上文青岛四季景色并无关联,主要是启下。D.“文章以整句为主,与散句搭配”错误,应该是以散句为主,与整句搭配。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很大的意义”根据前文来看,“沿海上停着的各国军舰,我们看见的最多,此地的经济权在谁何之手,我们知道得最清楚;这些——还有许多别的呢——时时刻刻刺激着我们,警告着我们……我们却有颗红热的心”可见,在各国军舰停泊在青岛威胁国家安全时,山大学生能够有承担保家卫国之重担的使命感。这句话更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他在上学期间就能够心怀祖国,反映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

9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体特征及艺术手法的能力。根据文本二“老舍先生的散文题材多取自生活中的小事,虽然是些小题材……读他的散文,时时能感受到先生的幽默,先生的人生哲学……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高远的意趣、健康的情怀”可见,特点一是取用生活小事,来反映自己高远的意趣与健康情怀。文中选取了青岛四季、山东大学与青岛之冬的联系,说“它到底是在山东。‘山东’二字满可以用作朴俭静肃的象征”“这个精神使我们朴素,使我们能吃苦,使我们静默”“我们的外表朴素,我们的生活单纯,我们却有颗红热的心。我们眼前的青山碧海时时对我们说:国破山河在”等,可见作者通过写山大的景物特点,反映出其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流露出作者对国难深重的忧心与保家卫国的信念。“全凭思想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自然、率真地从心底流淌出来”则说明,文章采用自然率真的语言,如“这也就是常常引起人家误解的地方。一般地说,人们大概会这样想:山大立在青岛恐怕不大合适吧”“我们大概用不着花花绿绿地去请白鸥与远帆来看吧”“我们的外表朴素,我们的生活单纯,我们却有颗红热的心。我们眼前的青山碧海时时对我们说:国破山河在”等,口语化,不加I雕饰,显得自然而生动,率真质朴。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丐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

[注]

10

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

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到于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

文本二:

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

11

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注)朱光潜(1897-1986),当代著名美学家,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为作者为嘉定丰子恺画展所作。

9.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丰子恺兴之所至提笔作画,体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同时也让朋友们感受到文艺中的真正乐趣。

B.丰子恺的画作平易深刻,用笔沉着,深受人们喜爱,这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C.这篇散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的人品进而让人了解其画品,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

D.这篇散文通过对丰子恺的神态、行为等特征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人品与画品统一的画家形象。

10.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具有民族气节。和丰子恺的画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充满了诗意。

B.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

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

D.文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

11.贾平凹对当今的散文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4分)

12

12.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答案】 9.C 10.A

11.①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②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笔。

12.①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真实动人。②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③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错误,本文虽是为丰子恺画展所作,但作者与丰子恺相交二十年,了解丰子恺且敬重其为人,故而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其实,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情流露,并不是为了宣传而赞美。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本内容、作者观点的能力。B.“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错误,诗句指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就如同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重在说明丰子恺先生的“和”,不是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C.“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错误,元夕是现在的元宵节。D.“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错误,竹林七贤放荡不羁,文中诸人表现并非如此,丰子恺更是一团和气。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需要从文本二筛选概括。由“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

13

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可以概括出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由“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可以概括出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笔。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评价文本内容的能力。先要对文本二进行研读,看看贾平凹先生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是什么。“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贾平凹先生所提出的关于散文创作看法,就是我们“对标”评论朱光潜先生散文的方向。贾平凹先生关于散文创作看法是理论层面的,我们回答时要结合《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是如何与贾平凹先生的观点相一致的,实际上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感悟。结合文本二前半部分可知,贾平凹的观点有二:一是思想内容,散文要有真情;二是语文风格,语言不必有诗意的浮华,平白如话一样可以,或许其更真实些、自然些。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①是不是够真情?怎样个真情法?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真实动人。②语言风格是不是平白如话?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由文本二的后半部分内容“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可知,贾平凹关于好散文的另一观点同,要有趣味,要会说些闲话。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是不是读来有趣,是不是说了些闲话?认真研读《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题目中的人品与画品,正式谈到“人品与画品”的在第四段。第一到三段是谈及丰子恺的往事回忆,如第一段谈到最初相识与共事,丰子恺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第二段写丰子恺具有浙江人的一股清气,生活别有趣味;第三是写丰子恺在许多地方,都得益于弘一法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老师。还有第五段,谈到了丰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与他的画的关系,引出他的性格。闲话特性:这些内容,事情片断众多,属“形散”,好像是在说些闲话,但是暗里都与丰子恺的人品有关。趣味特性:在讲一个本身有趣味的人的众多趣味故事,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人物形象饱满,给读者留下印象深刻。贾平凹说的“趣味+闲话”这两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都具备。由此可以找到第三个得分点。

14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偏见 钱钟书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偏狭得可怜,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可谓客观极了!但是偏有人拿着一只拔了毛的鸡向柏拉图去质问。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那又何妨?

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者隔着墙壁和距离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主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跟鸡鸣犬吠同样缺乏意义。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

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人的声音胜过一切。唐子西的《醉眠》诗的名句“山静如太古”,大概指着人类尚未出现的上古时代,否则山上住和尚,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二是一。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那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找清的睡梦。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静上划下一道声迹。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

15

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人籁已起,人事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所以我们常把“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常将一群妇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侮辱了。

寂静并非是声响全无。声响全无是死,不是静;所以但丁说,在地狱里,连太阳都是静悄悄的。寂静可以说是听觉方面的透明状态,正好像空明可以说是视觉方面的寂穆。寂穆能使人听见平常所听不到的声息,使道德家听见了良心的微语,使诗人们听见了暮色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的幽响。你愈听得见喧闹,你愈听不清声音。唯其人类如此善闹,所以人类相聚而寂不作声,反欠自然。

人籁还有可怕的一点。车马虽喧,跟你在一条水平线上,只在你周围闹。惟有人会对准了你头脑,在你顶上闹——譬如说,你住楼下,有人住楼上。不讲别的,只是脚步声一项,已够教你感到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有人在踹你的头。每到忍无可忍,你会发两个宏愿。一愿住在楼下的自己变成《山海经》所谓“刑天之民”,头脑生在胸膛下面,不致首当其冲,受楼上皮鞋的践踏。二愿住在楼上的人变像基督教的“安琪儿”或天使,身体生到腰部而止,背生两翼,不用腿脚走路。你存心真好,你不愿意楼上人像孙膑那样受刖足的痛苦,虽然他何尝顾到你的头脑,顾到你是罗登巴煦所谓“给喧闹损伤了的灵魂”?

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叔本华《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节中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

(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开篇提出对偏见持赞成的态度,并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他认为有一些说得冠冕堂皇的“真理”并不比坦诚的“偏见”来得更令人信服。

B.第三段将人籁和天籁进行对比,直接明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籁的恶以及对天籁的喜,并借此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近自然、远离尘世的理想。

C.虽然万籁有声,但在作者看来,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和寂静其实是完美统一的,它让我们更加能体会到环境的寂静,这与听到人声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D.第三段的“人籁”指世俗的观点与言论,第五段“楼上的声音”可理解为带有强权政治

16

的言论,它们干扰人们的思想与判断,是作者着力批判的对象。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的第一段末尾作者提出自己对“人”的定义,采用归谬法,意在证明柏拉图对人类定义的荒谬性,并在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段、照应标题“一个偏见”的作用。

B.文章第二段采用排比铺陈的手法将天籁与人籁的特点罗列出来,语言褒贬分明,并在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人籁”的危害,直言不讳地表达对人籁的厌恶之情。

C.作者学贯中西,文中引经据典,有但丁的《地狱曲》,有叔本华的《哲学小品》。作者熟悉、灵活、技巧性地处理典故,使之发挥出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的效果。

D.作品多以杂文笔法,体现“顺手一击”的机智与力量,如利用“人心偏左”的生理学常识就顺带讽刺人们常有的“左倾”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偏见”。 15.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你愈听得见喧闹,你愈听不清声音。

(2)思想家应当耳聋。

16.有人评价说:“钱钟书的语言是带刺的玫瑰,是越咀嚼越有味道的橄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3.B 14.A

15.(1)人的思想如果被世俗嘈杂的“人籁”所干扰,就不能倾听良心的声音,不能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2)真正的思想家,应该排除世俗和权威的干扰,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独立思考。

16.这句话是对钱钟书作品语言特色的赞美,钱钟书作品的语言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辛辣讽刺。如世俗成见、强权言论,明明都是偏执一隅,唯己唯利,却偏偏地要宣称

17

自己“客观公正”和“正襟危坐”。真是狗“视着肉骨头的时候,何尝顾着旁边还有狗呢”。这话是何等的辛辣!②灵动优美。无论是“禽啭于春,蛩啼于秋”之类的整齐对仗,还是“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之类化无形为有形的巧妙比喻,无不彰显了语言的美感。③哲理思辩。如“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就是一种偏见”,句子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钱钟书的作品中很多句子意味深长,需要反复品味咀嚼才能读懂其中深意,读懂后可以使人收获智慧。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渴望亲近自然、远离尘世的理想”错误,情感分析有误。作者以“天籁”反衬“人籁”,重点是要突出对“人籁”的厌恶,并不代表作者就要“亲近自然,远离尘世”。这里的“人籁”指世俗中影响人们思想与判断的观点与言论,作者主张不要受世俗观点的影响,要敢于发出内心真实的声音。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对“人”的定义作用分析有误。作者用这一定义目的并不在于证明柏拉图关于人类定义的荒谬,而在表明很多问题可以不必强求一律,对人类的各种定义都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同时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对世俗“人籁”的批判。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第一句,重点理解“喧闹”和“声音”两个关键词。结合语境及文段中“使道德家听见了良心的微语,使诗人们听见了暮色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的幽响”的句子可知,“喧闹”是说世俗嘈杂的“人籁”,“声音”的含义是“良心的微语”,“暮色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的幽响”,即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第二句,重点理解“耳聋”这一关键词,结合“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可知,“耳聋”的意思是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独立思考。

16.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钱钟书的语言是带刺的玫瑰,是越咀嚼越有味道的橄榄。”“带刺”即语言的讽刺性,“玫瑰”即语言的美感,“越嚼越有味”即语言的思想内涵,由此可分析出三个方面的特点,恰当引用原文句子并适当分析即可。如“带刺”,结合“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等句子分析语言的讽刺力量。如“玫瑰”,结合“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

18

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使道德家听见了良心的微语,使诗人们听见了暮色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的幽响”等句子分析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如“越嚼越有味”,结合“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声响全无是死,不是静”等句子分析语言的深刻和耐人寻味。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

一团美玉似的敦煌

阿来

对我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地方,那样反复阅读在心,又从未身临其境。不是没有机会,而总是觉得要再做准备,再做些准备。这个地方,就是敦煌。这次因为不能推辞的活动,不得不上路了。

今年又重读唐代的边塞诗与凉州词,读斯坦因和伯希和的考古记录,读林则徐和谢彬的西行日记。其间敦煌这个地名,是最吸引我的字眼。当然,还有那些传法和求法路上中西僧人的行迹。

还有那么多不同民族的身影在这条曾经的国际大通道上出现过,那么多不同的语言在这个时空中响起过。他们彼此刀兵相向,用那些语言嘶喊;他们交易,用那些语言讨价还价;他们和亲通婚,用那些语言歌唱。他们传播并接纳彼此的文化……

有记载说,张骞通西域发现中亚的汗血宝马时,发现一种马嗜食的草料,就是中国没有的苜蓿。于是,他从大宛国带回苜蓿种子,还有如今广泛种植的葡萄。这些植物已然改变了中国大地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飞机下降,敦煌在望。我从舷窗俯瞰,看见过去称为南山的祁连,积雪的山峰,绵延的山脉。雪水顺着清晰的沟岔流下,有些流进了绿洲。这时,我想到的不是敦煌那些著名景点,只是专注地眺望着雪山水浇灌的绿洲。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要亲手触摸到融雪水滋润的绿色,要到绿树环绕、田畴整饬的绿洲上走走看看。

一下飞机,我就走向绿洲。我看到了田野里的葡萄园,看到了刚过花期的苜蓿草。两千年过去,它们已经从汉代皇家宫苑中种植的西方异草,逸生为寻常的野生植物。

敦煌此地,即便不从复杂的历史、文化、语言寻找入口,就是从一株野草闲花、一种看似寻常的植物入手,其蕴含也是如此丰富。我走过一些麦地、一些瓜田、一些果园,灌溉这片绿洲的渠水在白杨树阴凉下哗哗流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9

西域的植物经过敦煌东来中国。中国的植物也借由丝绸之路,经过敦煌去了世界。美国人劳费尔著的《伊朗中国编》就说道,中国的桃和杏就是借由这个通道传到了外国。劳费尔说:“尽管出产野杏树的地带从突厥斯坦一直延伸到逊加里亚,蒙古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但中国人从古代起就最先种植这种果树,这却是一件历史事实。”

晚上,在酒店吃着醒酒的瓜,又想起这些汁液甘甜的果实的来历,想起它们对不同自然条件与文化习惯的适应,想起因此而起的品种改良与增加。更想起它们的流布,敦煌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中转站,是一个国际性的文明集散地、文化中转站。

这里发生的故事,不止有不同族群间的流血冲突,不只是不同文化在生存竞争中一较高下,还有交往、交流、交融。交融是最终的结果。

第一个敦煌之夜,我把一些涌入脑海的零碎想法记在纸上。

马可波罗曾经写下他在中国见到的造纸方法:“取下某一种树的皮,其实就是桑树,叶子是喂蚕用的。这种树非常多,到处都是,所取下来的是树里面的木质与外面厚皮之间的白色薄皮,把这薄皮制成很像纸张的东西,但却是黑色的。纸张造好了时,便裁成大小不同的块。”马可·波罗记载的纸,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于制造纸币的纸。

其实在更早的唐代,敦煌这个地方就开始造纸了。敦煌文书里就有多则涉及到造纸匠人的记载。特别是从唐末到宋初的归义军统治时期,敦煌地区大部分时候与内地隔绝,但此地因为佛教的昌盛而对纸张有大量的需求。归义军时期,敦煌有很多造纸作坊,由以经商才能闻名于世的粟特人开办经营。如此看来,粟特人不仅全民族投入古丝绸之路的商贸流通,也在从事着节节转递先进技术的工作。

1907年,斯坦因就在敦煌地区的汉长城遗址中发掘出了汉代的纸——八封干干净净用古窣利文字体写在纸上的书函。他把这些纸带回欧洲请造纸史权威进行了研究,“证明这些书函的材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古的纸。”

造纸术在敦煌繁盛的时期,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得到发展。除了传统中国麻的纺织、丝的纺织,更有意味的是棉纺织业在敦煌的出现与发展。

短暂的两天多时间,我要离开敦煌了。下午四点,飞机起飞。这一回,我只看着那片绿洲,那些蓬勃生长的树;那些围绕着村庄的田畴,水渠和道路将田野擘划出规则的图案。飞机向东飞去,而太阳正在沉向西方的地平线,终于,地面的绿色消失了,消失在西斜的太阳放出的万道金光中。

如此,敦煌在我心中已是一个绿意葱茏的具体存在。

在与中原隔绝的归义军时期,为表达对故国的忠心与向化,敦煌常遣人向唐,向五代诸

20

国,向宋进献美玉。那时用的一个关于玉的计量单位是团。公元924年,“沙州曹议金进玉三团”。932年“沙州进玉三十六团”。965年,“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及瓜州皆遣使朝宋,献玉五百团”。

当敦煌渐渐从视线中消失时,我依然注视着绿洲上的绿,任凭那绿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这时的敦煌,在我眼前幻化成一块美玉,绿意漾动,悬挂在黝黑、赤红、金黄的色块相互交织的大戈壁胸前。敦煌就是那些东来西去的植物染绿的最美的美玉一团!

再见,敦煌!

(有删改)

1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对敦煌早有所闻,因对其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唯恐对敦煌文化的认识有所遗漏,故迟迟没有成行。

B.在前往敦煌的飞机上,作者驰骋想象,勾勒出一幅幅中西文化交流的具体场景,丰富了文章的历史内容和画面形象。

C.张骞出使西域将中国的物产带了出去,也带回了西域的苜蓿草、葡萄等,这些植物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D.作者出于对绿色植物、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喜爱,所以在飞机上关注的是沙漠绿洲,一下飞机,最想触摸的也是绿洲。

1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洋洋洒洒,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材料翔实,作者又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描写生动形象。

B.作者调用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叙述之后,加以恰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突出主旨的作用。

C.文章语言或质朴流畅,既给人清新自然、耳目一新之感;或繁丽华美、炫人眼目,给人历史厚重感。

D.文章最后两段写与敦煌告别,将逐渐消失的绿洲幻化成一块绿意漾动的美玉,照应了标题,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19.文章多次引用外国学者的有关记载,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1

20.“一团美玉”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简析。(6分) 【答案】 17.D 18.C

19.①作者引用马可·波罗和斯坦因关于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记述,丰富了文章内容,有力证明了中国古代发明造纸技术的真实可信,也自然证明了古代敦煌造纸业的兴盛。②引用劳费尔的记述,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桃、杏传播到外国的事实,从而证明了敦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20.①敦煌所在的、祁连山南的绿洲,历史悠久,生机勃勃,如一块美玉镶嵌在戈壁滩上。②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和中西文明的交汇地,至今许多文化遗存如美玉一般仍然散发着熠熠光辉。③“团”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沙州”“回鹘”“于阗”等向唐宋统治者进献美玉的数量单位,暗含着古代西北民族与汉族的交融史。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作者出于对绿色植物、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喜爱”错,作者出于对敦煌历史文化的喜爱,是想看看葡萄、苜蓿这些西方传入的文化标志在敦煌的存在。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质朴流畅”“繁丽华美、炫人眼目”对文章语言特点概括错误,文章语言特点应该是准确、凝练、生动、传神。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首先找到文中引用外国学者的有关记载,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文章引用了美国人劳费尔著《伊朗中国编》中的内容,中国的桃和杏就是借由这个通道传到了外国。劳费尔说:“尽管出产野杏树的地带从突厥斯坦一直延伸到逊加里亚,蒙古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但中国人从古代起就最先种植这种果树,这却是一件历史事实。”引用劳费尔的记述,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桃、杏传播到外国的事实,从而证明了敦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文章引用了马可·波罗和斯坦因关于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记述,“马可波罗曾经写下他在中国见到的造纸方法:‘取下某一种树的皮……纸张造好了时,便裁成大小不同的块。’”“1907年,斯坦因就在敦煌地区的汉长城遗址中发掘出了汉代的纸——八封干干净净用古窣利文字体写在纸上的书函。他把这些纸带回欧洲请造纸史权威进行

22

了研究,‘证明这些书函的材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古的纸。’”这些引用的内容都是关于中国造纸术的,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有力证明了中国古代发明造纸技术的真实可信,也自然证明了古代敦煌造纸业的兴盛。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题目“一团美玉似的敦煌”,首先把敦煌比喻成了一块美玉,文章描写在飞机上看到的敦煌,“雪水顺着清晰的沟岔流下,有些流进了绿洲……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要亲手触摸到融雪水滋润的绿色,要到绿树环绕、田畴整饬的绿洲上走走看看”,描写翠绿葱茏的敦煌对作者的巨大吸引力;文章结尾也写道“这时的敦煌,在我眼前幻化成一块美玉,绿意漾动,悬挂在黝黑、赤红、金黄的色块相互交织的大戈壁胸前。敦煌就是那些东来西去的植物染绿的最美的美玉一团!”,因此题目的浅层含义是,敦煌所在的、祁连山南的绿洲,历史悠久,生机勃勃,如一块美玉镶嵌在戈壁滩上。再看深层含义,作者说“敦煌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中转站,是一个国际性的文明集散地、文化中转站”,这里有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苜蓿和葡萄,有从中国传到外国的杏和桃,有最古老的造纸术,先进技术也从这里流传向四面八方……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文化的交汇之地,至今许多文化遗存如美玉一般仍然散发着熠熠光辉。“一团美玉”的“团”来自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敦煌常遣人向唐,向五代诸国,向宋进献美玉。那时用的一个关于玉的计量单位是团。公元924年,‘沙州曹议金进玉三团’。932年‘沙州进玉三十六团’。965年,‘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及瓜州皆遣使朝宋,献玉五百团’。”“团”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沙州”“回鹘”“于阗”等向唐宋统治者进献美玉的数量单位,暗含着古代西北民族与汉族的交融史。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