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课文《水的三态变化》。下面我通过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重难点、说教学过程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模块三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作为本单元知识点的总括,以水、冰和水蒸气三者之形态、相互转化这个平台逐一呈现。本课从第一到第六以温度为媒介串成此项链,从而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变化是可逆的。能够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能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2、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各种形态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首先,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其次,跟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注意事项是最基本的环节。由学生讨论怎么做实验,再由老师进行指导,体现了实验的探究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同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挥小组合作的团队力量,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体验实践出真知的快乐!
学法:
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学理念、学习理念的转变。所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尤为重要。通过探究、合作、讨论、参与、亲历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互助、合作、探究的快乐,体验到科学实验能够解决科学问题或提供更加有力的实验证据。通过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谈话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情形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你们见过的大江、大 河的水最终流到了哪里去了?
②那大家有没有想过难道海不会有装不下的一天吗?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日常见到的自然情况但又存有疑虑的问题入手,既通俗又能引起思考,符合三年级的知识层次。
2、水的三态循环
①、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蒸发、液化、升华等具体例子,让学生判断分别属于什么形态的转变。
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同时出示板书。
教学反思:这样设计先在学生脑海里有个大概框架,很直观地感受之前所学的知识内容,为引入试验埋下伏笔。
③、活动一:水蒸发实验
实验准备:烧杯、酒精灯水盖玻片
观察现象: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后再变
成小水滴。
活动二:冰融化实验
实验准备:石棉网、烧杯、冰块 观察现象:固态冰加热变成液态的水 活动三:碘升华实验
实验准备:固态碘、碘管
观察现象:固态碘加热时直接变成紫色碘蒸气,碘蒸气遇冷后直接变成固态
设计理念: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体验到科学实验能够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④、通过碘实验引出固态、液态、气态三者之间的转化
3、水的各种形态
通过碘升华实验引导日常生活中说的三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完成57页表格。
4、新知应用
①老师利用ppt解释《为什么会下雨》学生观看后结合水的三态循环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现象。(出示幻灯片)
②课件出示题目,完成练习。 5、课堂小结
提问: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1、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
2、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条件是温度的转换 设计理念:让学生回顾本课学习知识点,告诉学生只要有心身边处处是科学,做一个热爱科学的有心人。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将知识讲“明”了,讲“透”了,更是讲“活”了。学生则是听懂了,学会了,更是会用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