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08-25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京中医药2oo8年7月箍27鲞第! 壁 edicine.July,2008.Vo!.27,No.7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 临床疗效观察 李建文- 李娅 曹洪歌 【摘要】目的观察 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五针刺法提供临床疗效依据。方法将307 例患者随机分为五针刺+TDP组(A)、封闭组(B)和非甾体药物+贴止痛膏组(C)。除外脱落病例9例(计人该组不良反应统计), 最终得到298例,即A组102例、B组98例、C组98例。A组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B组间隔5天,治疗1次,3次为1 个疗程;C组采用常规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患部贴止痛膏,7天为1个疗程。各组均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A组和B 组的治愈率为75.49%和80.61%,有效率为94.12%和96.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的治愈率与有 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例(0.98%),B组13例(12.62%),C组35例(34.31%)。A 组与B组、C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选择5针刺+TDP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是比较理想的疗法之一。 I关键词】腰椎;棘间韧带损伤;五针刺法;封闭疗法;非甾体类药 急性腰椎棘间韧带损伤在临床常见,常用的治 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各种治疗性不良反应也较多 触压痛程度等表现拟定。轻度:腰痛较轻,棘突间压 之述疼痛,腰椎前屈度小于正常并I>45。。中度:腰痛 见。笔者从1996年6月一2004年9月,对307例腰 椎棘间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实施五针刺+TDP、局 部封闭和内服非甾体类药物(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外贴止痛膏进行了临 较重,腰椎前屈度<45。>15。,棘突间压之述疼痛伴有 痛苦表情(皱眉),伴有腰肌紧张。重度:腰痛剧烈,难 以忍受.强迫体位或腰椎前屈度<15。,棘突间压之述 疼痛.伴痛苦表情和声音及身体因受到强痛刺激引 起的反应动作,或棘突间压之有塌陷感,伴有骶棘肌 和臀肌痉挛。各组患者棘间韧带损伤节段分布和病 情分级情况见表1。各组之间在例数、性别、年龄、病 程、病情和病位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i组棘间韧带损伤节段分布和病情分级情况[例(%)】 床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07例患者均经门诊专科检查确诊。其中男193 例,女114例,年龄19—68岁,平均47.8岁。病程1h一 6天,平均2.1天。既往有慢性下腰痛史177例。采用 完全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有5例因在 封闭治疗和4例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 反应,而停止治疗或改换其他疗法,视为自动脱落病 A组B组C组102 21(20.6)72(70.6)9(8.8)31(30.3)59(57.9)12(11.8) 98 16(16.3)78(79.6)4(4.1)35(35.7)54(55.1)9(9.2) 98 22(22.4)68(69.4)8(8.2)34(34.7)51(52.0)13(13.3) 例,最终得到298例,即针刺+TDP组(A)102例,男 67例,女35例;年龄22—67岁,平均46-3岁;病程 1h一5天,平均2.4天。封闭组(B)98例,男65例,女 1.2诊断标准 33例;年龄19—62岁,平均45.4岁;病程2.5h 6天, 平均3.2天。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患部贴麝香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和《实用颈腰背 痛学》 的有关诊断标准拟定。①有腰扭伤史或劳损 史,不正确的弯腰劳作、长时间的不良体位和腰部受 风寒史。②腰痛剧烈或明显,活动受限,翻身坐立和 壮骨膏(C)组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19 68 岁,平均48.9岁;病程1h 3天,平均1.9天。 病情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腰痛的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I 】中腰椎前屈功能受限程度和棘突间 作者单位:1.100088,解放军总参作战部测绘局门诊部 2.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 行走困难,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③腰肌和臀肌紧张 痉挛,可有压痛,脊柱生理弧度改变。④下腰段棘突 间有明显或剧烈压痛。⑤无下肢放射痛,腰韧带张力 试验(+),直推抬高试验(一),下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 7月第27卷第! 旦 g』 Q£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2 1 0J.21, :2 常。⑥疑有腰椎骨折、腰椎问盘突出症、腰椎脱滑、结 核或占位性病变等,经X线片、CT或MRI检查排除。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腰椎棘问韧带损伤诊断标准。②年 龄在l9~68岁之间,性别不限。③急性发病6天以 内。④未用药物和其他方法治疗,或停止原治疗两天 以上.临床表现仍符合诊断标准者。⑤知情同意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腰椎棘间韧带损伤诊断和纳入标准者。 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并发心血管、脑血管、造血系 统、肝、肾、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 者。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治疗部位皮 肤有感染或皮肤病者。⑤因某种原因不能坚持或不能 接受本方案者。⑥就诊前用过镇痛药、膏药、局封、针 灸等其他治疗方法可能影响结果判定者。 1.5脱落与终止标准 ①为完成治疗而中途退出者。②未按规定方案 治疗或并发、改换使用其他疗法或服止痛药物而无 法判定疗效者。③在治疗中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 良反应而停止或改换疗法者,只计入该组不良反应 病例统计。④重症患者用本方案治疗3天,症状体征 无改善,如本人提出不能继续坚持或放弃治疗者,计 入无效病例统计。 2治疗方法 2.1针刺+TDP组(A) 病人取俯卧位,腹下垫一薄枕,确定受损伤的棘 间韧带位置,做好标记。选用0.45mmx75mm不锈钢 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皮肤、针具常规消毒。 首先于棘间韧带中心直刺1针,然后在其上方和下 方再各直刺两针,针距约3mm,针刺深度约2.5cm. 使5针在该棘间韧带分布成“:・:”,运用快速捻转小 幅度提插手法,使每针迅速出现明显的针感。再用 TDP照射患区,温度以舒适感为宜,留针30min,期 间不行针。每日治疗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 2.2封闭组(B) 配制醋酸强的松龙12.5mg+2%利多卡因2.5rnl 混合液。患者俯卧位,做好受损棘问韧带中点标记, 皮肤碘酒、酒精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用5号较 细长针头,按标记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再缓慢边进针 边注药到韧带中,先注药量的l/3,然后将针退至皮 下,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向斜上方和斜下方进针各注 入l/3的药量,注意防止折针、断针和误入脊椎管 内 进针与注药时应注意掌握好深浅和范围,尽量使 药液浸注整个病变区。注射后,无菌纱布覆盖针眼 处.3天内不要水洗。间隔5天治疗1次,3次为1个 疗程。3次无效停止治疗。 2.3口服药物+止痛膏组(C) 患者于餐后口服非甾体类药布洛芬0.2g或消 炎痛25mg,每日3次,患部贴麝香壮骨膏,每日更换 1次,7天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尽量避免做引起疼痛 或疼痛加重的动作。各组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 自拟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腰痛消失,腰部活动 自如,局部压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显效:腰痛明显 减轻,局部压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显著改善,对生 活无明显影响。有效:腰痛减轻.腰部活动有改善. 局部压痛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 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三组患者总疗效比较和不同病情程度疗效比较 见表2、表3。 表2 i组总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显率总有效率 表2显示,A组与B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比 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和B两组与C 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提示A、B两组的疗效优于C组。 表3 3组不同病情程度疗效比较【例(%)】 表3显示,三组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临床治愈 率经卡方检验,A组与B组的轻、中、重病情的治愈 率进行比较,P>0.05,治愈率无差异。A、B组与C组 的轻、中、重病情的治愈率比较,P<0.01,A、B组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京中医药2008年7月缝22鲞蔓 治愈率明显优于C组。 3.3治疗性不良反应情况 (1)A组有1例(0.98%)于针刺后,在针孔处出 现有痒感的红色丘疹,继续针刺治疗,并在治疗期间 口服扑尔敏4mg,每日3次。症状及皮疹消失,该反 应属金属过敏症。 (2)B组有8例(8.16%)经1次治疗后,出现局 部不同程度疼痛加重.尚可耐受,并均在2—3天后疼 痛减轻或消失。加上5例经1次治疗即疼痛严重,需 服止痛药来缓解的患者(其中2例患者要求改换针 刺治疗)。本文用封闭治疗出现的治疗性不良反应, 共有13例,占12.62%(13/103)。 (3)C组有18例(18.37%)在服用药物治疗期 间,主要出现胃肠道、头痛、头晕等反应。贴膏药引起 局部皮肤皮疹瘙痒13例(13.26%),合计31.63%, 但均可坚持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加上4例因皮肤 过敏反应较严重而停止治疗者.该疗法共发生各种 不良反应35例.占34.31%(35/102)。 4讨论 腰椎棘间韧带损伤一般依据棘突间的压痛就可 以明确诊断,治疗多采用局部封闭为主 、使用非甾体 消炎止痛药、活血化瘀中药及膏药、针灸、理疗等方 法,对于棘问韧带损伤致纤维束断裂、穿孔、坏死、钙 化、囊性变等,虽经治疗可使症状减轻,由于韧带失去 原有张力而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仍常伴有下腰 痛,只有极少数损伤严重的患者需手术治疗13]。 本病属中医学“伤筋”范畴,因外力等因素致伤.筋 肉、脉络损伤,气滞血瘀、经络瘀阻为患。笔者临证对痛 证施治,每嫌单针针力不足,经多年临床探索总结出治 疗软组织损伤压痛点(区)的多针刺法[5,61。 阿是穴、压痛点、以痛为腧为病所按之快然或痛处 者,通常被认为是病变部位和病理变化的应答点(区), 故刺之针对性更强,可取得比针刺固定腧穴更为明显 的效果171。《内经》有“九刺”、“十二刺”等记载。其中,“报 刺”是重复针刺阿是穴。“齐刺”、“扬刺”、“傍针刺”等均 属同一部位多针刺法。皆为增强针感.泻“分肉溪谷间” 邪气而设。针刺治疗棘间韧带损伤,其效果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得气(酸、胀、沉、麻)反应,即“气至速而效速”, “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畅通病变之筋脉”。针刺具有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疼痛组织生理功能活跃、改变病理 状态、消除或减轻炎症、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与镇痛等作 用。采用5针刺法能使刺激量(治疗能量)得到增强圈. 不仅扩大了受刺穴位的作用区域。扩展了治疗的有效 范围,而且可促针引瘀滞之气血更快疏散.达到疏通经 ino"Journal of Tm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络、调理气机、行气止痛之目的,辅以TDP照射更是相 得益彰。A组有74例经两次治疗达到显效,占 72.55%,33例经过3次治疗达到治愈效果,占32.35%。 醋酸强的松龙能够抑制致炎物质产生与激活,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利多卡因能改善局部血液循 环.促使炎性介质排泄。阻断感受伤害性信息的传 人,并减轻神经源性神经肽介导的炎性反应。采用封 闭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痛苦少,见效快,操作简便,适 于临床上应用。有的患者一次封闭后即恢复正常,B 组有63例经1次治疗后恢复正常,占64.29%。局 封后因激素的局部刺激性.出现的疼痛反应程度与 配置的可的松类药物浓度有关[31。 C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较低,一是可能与非甾 体类药物对局部损伤的是间接阻断炎性介质而起到 消炎和镇痛作用,或与损伤组织中炎症性成分较少 有关。其胃肠道等副作用不容忽视,必要时宜适当应 用胃黏膜保护剂。二是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很差,外 贴止痛膏的作用与个人皮肤的阻值大小相关.部分 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从而产生疗效差异。 总之,五针刺法+TDP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具 有见效较快、疗效肯定、治疗周期较短、安全性高、操 作简便、成本低、无副损伤和副作用之虑的优势。此 外,让患者了解发病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坚持长期增 强腰背肌和腹肌肌肉力量的锻炼,减轻韧带、筋膜及 脊椎后关节的载荷,也有利于脊柱的保护,可有效降 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4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 京大学 版社,1994:186—189. [3】 邵宣,许兢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 版 社,1992:320,330. [4】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下册,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 版社,2005:2 950—2 953. [5】 李建文.多针斜刺法治疗慢性骨骼肌劳损fJ】.中国临床医 学杂志,2001.8(2):186—187. [6】 李建文.多针斜刺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216例fJ1.中国 针灸,2000.20(2):94. [7】 周建伟,张凡,赵菁菁,等.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急性软 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1):753—756. 作者简介:李建文,男,51岁,主治医师。研究方 向:针刺、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 (收稿日期:2008-02—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