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摭谈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的价值取向与课程实施

2021-05-15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摭谈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的价值取向与课程实施

作者:段 彪

来源:《硅谷》2008年第04期

[摘要]书法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对于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基础师资重任的高师院校而言,公共书法教学更是显得任重而道远。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的实施,既与其它高校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基于转型期的师范性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师院校 公共书法教学 价值取向 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220074-01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书法艺术这一中国文化的精粹,毋庸置疑成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讲坛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对于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基础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公共书法艺术教育的推行与落实,对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素质,繁荣与传承书法艺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书法教学的实施,既与其它高校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基于转型期的师范性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

一、危机与尴尬: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的现状

(一)鸡肋之境公共书法教学在高师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缺失

上个世纪后期,学习书法曾在师范院校形成热潮,当然,这和当时整个社会境遇中书法热的悄然兴起不无关系,社会群众性的书法运动强烈地刺激了教师职业性对书写的特殊要求,作为各级师范生三笔字的书法训练被提到师范生素质培养的顶端,公共书法课程倍受垂青。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变,加之一些新设课程的层出不穷,公共书法课程不断受到挤兑,以致逐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下,书法教育生存空间愈益狭窄。公共书法课程本来就不多的课时一再减少,这样一来,书法学习的复杂性与书法教学少之又少的课时形成矛盾,甚而部分师范院校已经把原来必修课的书法教学变为周末欣赏的选修课。试想,取消了师范生三笔字的书法技能训练,高师院校的素质教育究竟还能从多少地方体现师范性?再者,即使绝大部分师范院校把公共书法课程作为鸡肋似的保留下来,但相对于普遍扩招造成的大班大课而言,他们提供给书法特定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却并不完善,根本无法满足鉴赏与技法训练的双重需要,教学质量很难得以保障。公共书法教学在高师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缺失,已经使得公共书法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形同虚设的危机境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双刃的尴尬高科技对大学生书法学习视野的优化与侵扰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的确以快速、高效等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同时也使得我们固有的学习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化和升级,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是我们进行书法教学、拓展大学生书法学习视野的有效渠道。但高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刀,便利的背后却是大学生对高科技的过于依赖而造成的手书功能的日渐下降,这对于一些行业可能无关紧要,而对师范院校书法课程的侵扰却是致命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诸多的手书文稿已经日渐被高科技赐予的各种固化了的字体模式所占有,它们吞噬了手稿、信札在大学生头脑中的记忆的同时,也慢慢地抹杀了其对书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追求。甚而有一部分大学生从实用的视角出发,认为电脑可以代替一切手工劳作,将手书功能似乎已经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更谈不上对书法技能的锤炼。试想,长此以往,我们培养的师资假使抛开了键盘,提笔忘字那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当然又何谈对高层次的书法技能的驾驭,又何以从文化的深层担当传道授业进而解惑的重任。

当然我们更不是要排斥高科技,相反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高科技造成的惰性桎梏,借以高科技的渠道使他们更好的了解书法,涵泳其间。在电脑普及率比我国要高得多的日韩两国,文科大学的习字和书法课都是必修课,他们并没有因电脑的普及而影响到书法教育。作为书法艺术的母国,我们的大学生如对手书写字、对书法麻木不仁或嗤之以鼻的话,那真是令人汗颜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在熟练掌握高科技手段的同时,对书法技能的训练更是份内的事情。因为书法训练的意义远远不止把字写好,它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对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辨证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所帮助。而这些素质的凝聚也正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新型师资的要求。

二、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型与确立

(一)技进乎道从“三笔字”到“大艺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对高等师范教育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的师资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是融专业知识与创造能力于一体、集科学精神与人文气质于一身的新型学者。因此,高师院校的公共书法教学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作为师范生“三笔字”最基本的技能培养上,而应该使学生透过书法的写字功能而发掘其后更为深厚的文化构成,培养“书写乃小技,技必进乎道”的认知观念。引导学生在写好字的同时,及时认识到书法虽是一种外观形式的和谐外,其中更是隐藏着广博的思想、意韵丰厚的诗意。所以进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大艺术”观念,要求他们在具备良好书法技巧之外,还应该驰骋涉猎于文学、哲学等各种综合学问之中,以丰厚底蕴。让他们认识到只有重学问,博修养,才能在对书法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驾驭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体现出圆熟的笔墨技巧,流露着广博的文化素养。而没有遍涉各种艺术领域修养的厚积,书法存在的意义也只能停留在器用的层面而不能得以升华。技进乎道大艺术观念的培养正是对君子不器做出的高层次回应,亦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对新型师资素质构建的综合要求。

(二)守专求博学科交融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需要高知识与高创造力相结合的人才,故而公共书法教学应在培养学生书法书写与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由于公共书法教学对象学科的复杂构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个模式一线贯穿,而是要及时地抓住书法艺术边缘性的学科特点,积极关照学生学科构成,以学生本有的学科为突破口,培养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的艺术审美态度,通过循法善诱,鼓励他们从本学科的视角切入书法、审视书法,在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在审美上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书法艺术新的审美内涵。如引导中文系同学可以从共生共荣的关系上解读书法与文学的发生情境;引导数学系同学从模糊数学领域寻找书法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性;引导教育系同学从教育史观的角度关照古代书法教育现象;引导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艺术创作心理方面探悉不同书体中的不同创作心理构成机制,如此等等。总之,在公共书法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树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而且还要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从别的视角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从而引发学生艺术感知中的创造意识。守专以求博,最终把对书法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跨学科创新研究型学习。

三、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的实施设想

(一)运用高科技多元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书法艺术的视觉造型性决定了其对直观教学的特殊要求。对于现代高科技多元化授课媒介的有效利用,无疑是实施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公共书法艺术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有关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发生发展历史情境等方面的详尽讲解之外,应充分运用幻灯、录像、影片、网络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中书法作品的及时可视性,从而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着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技法理论方面作讲解的时候,没有老师的躬身示范,很多同学最终对具体技法的领会只是一知半解,不能透彻的感知。但是面对百人的大课教学,又很难做到像专业院系那样深入的单独辅导,对摄像投影仪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以来公共书法教学所面对的这个难题。同学们无需近距离围观老师示范,通过观看大屏幕就可以对各种笔法尽收眼底并存之于心。授课中篆隶楷行草各体的笔法、章法示范、篆刻的刀法示范,均可借以摄像投影仪完成。这样,把玄之又玄的文字赘述直接转化为直观的映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对各体笔法、刀法获得了清晰的释读。进而更能促使他们从书法技法鉴赏进而迈向书法技法的实践。如此一来,学生的书法感知就会在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互证中不断促进、不断丰富深入,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良性态势。然而,课堂教学课时的有限性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书法作品鉴赏、技法训练的要求,故而课外课时的有计划安排正显示出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组织课外书法技法实践与鉴赏实践,拓展学生视野、升华教学效果

课外课时的有计划安排,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具体包括成立书法社团并能进行定期辅导、组织学生考察古代书法遗迹、参观重大书法展览等。书法社团的组织应保证每周一次的技法交流与观摩活动,这样把大课上没办法实施的单独教学应用到对社团成员的技法辅导中。辅导老师必须坚持每周一示范,每生一辅导、每周一总结的三个一原则,引导学生把向传统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相结合,把自书自评、你书我说有机结合,并积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书法赛事,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锻炼自我、验证自我、激发自我,从而在社团教学中形成友好、民主、和谐、勤奋的优良学风。

书法鉴赏实践活动的有机组织,是拓展学生视野,把书法鉴赏从书本、从课堂活用于生活的最主要的途径,其中包括有计划的利用课外学时,组织学生参观古代书法遗迹、重大书法展览等。让学生在与书法原迹面对面的交流感受中体会书法艺术的天趣神韵、博大精深。并且在参观考察过程中辅以讨论,有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进而求得在鉴赏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初步的研究意识。考察结束后趁热打铁进行书法鉴赏实践方面小论文的撰写,引导学生尽量抛开课本,用朴实无华而又独具视角的语言进行鉴赏描述。我们相信,书法鉴赏实践的有计划组织在公共书法教学中绝非可有可无的细碎部分,而是拓展学生书法视野、升华教学效果的大好良方。

总之,与我们所要实现的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宏伟蓝图相比,公共书法教育只是沧海一粟。根据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 以及书法这一学科的自身特点和要求,如何构建科学的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育教学体系,无疑是一个有待长期不断探索与充实的课题。据此,我们也更能体会到师者两字意味着的任重而道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