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住屋形式与门窗木雕装饰艺术的研究杨峥峥,李晶源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灿烂深厚的纳西族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探讨纳西族的传统院落式民居建筑形式以及优秀的木雕装饰艺术,加深对纳西族建筑装饰的文化研究,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全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关键词】纳西族;院落式建筑;木雕装饰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122-02
一、绪论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创造了深厚的纳西文化。纳西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变迁中,吸收了众多民族文化与元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技术的提高,纳西族在建筑方面也有其独特的风格,除木构建筑以外,纳西族也非常重视建筑上的装饰纹样,多表现在纳西族房屋的门窗隔扇、照壁、天井、梁柱等,木雕纹饰多种多样,样式设计质朴繁多,纳西族建筑上的木雕设计不同于其白族的剑川木雕,纳西族木雕的装饰纹样也同样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在深入研究纳西族木雕装饰纹样的同时,也是对纳西族文化的认可,有益于纳西族建筑文化的深远流长,对现代融合民居的装饰设计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深刻影响。二、丽江纳西族住屋形式
(一)井干房井干房又被称作为“木罗子”或“木楞房”。井干式民居多分布在云南的滇西北地区,丽江、宁蒗、中甸、漾濞、洱源地区多为居住,居住井干房的少数民族主要为纳西族,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有居住,有普米族、独龙族、彝族、怒族、傈僳族等聚居。整年高居寒冷林区的纳西族,木楞房是他们主要的住屋形式,取材也便捷,而且木结构房屋冬暖夏凉,丽江又在地震多发带上,木结构房屋的榫卯结构,更是有效地降低了地震给纳西族百姓所带来的影响。史书记载:“用原木纵横相架,层而高之,至十许尺,即架椽桁,覆之以板,石压其上。”[1]井干式房屋基本使用圆形木材层层堆砌而成,井干房屋的整栋房子不用一根钉子、不用一块砖瓦,整个房屋均以木结构相交叠加,这样的墙体既可以起到围护作用,又可以承重耐受。井干房屋的木顶以及压顶石,材质肌理相间分布搭建,使整个井干房屋的外观形态看起来有着协调统一的韵律美感,是纳西族人智慧的结晶,更是表现出纳西族和谐自然、质朴的建筑住屋文化。在《中甸县至稿》卷下记载中说道:“其房屋建筑苟简,间架狭隘,每每各厢独立,不相连络,墙垣门户不讲整齐,不求坚固,亦有桌几,惟寻常多席地而坐,聚餐多在火塘周围。”[2]从所记载中也可以了解到井干式住屋的建筑外观形态以及相关的室内陈设布局和家庭生活的情形。(二)三坊一照壁现如今,在丽江古城中,古老的木楞房逐渐地退出了人类的视野,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人均以“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的住屋院落形式所代替了原始的木楞房,据资料记载考证,是从清朝的雍正元年改土归流以后便开始逐渐演变居住形式,丽江古城的“三坊一照壁”,吸取了汉、白、彝、藏等民族建筑形式以及住屋文化,但大大地保留了纳西民族自己的许多特色。在“三坊一照壁”中的三坊即是正房一坊、左厢房、右厢房两坊、再加上正房对面的一个照壁,这些共组合而围成一个三合院。“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族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现在的“三坊一照壁”是土木结构的楼瓦房,盖瓦用石灰固定,墙用土基砌成,四角用砖修饰,楼的上层背面有隔风火板,桁梁两端还安有装饰图案的“垂鱼”。[3](三)四合五天井纳西族民居中的“四合五天井” 是纳西族住屋形式中另外一种最常见的型式,其中“四坊”即是正房、下房、左厢房、右厢房四坊,四坊多为三间二层,厢房和下房也有一层的,这四个房屋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中间则有一个很大的近似正方形的天井,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者漏角,在四个漏角小天井中必定有一个用于大门入口,大多朝向东或南设置一个门楼。在四合五天井中,勤劳的纳西族人会在天井中装点很多各种颜色的花卉、植物、盆栽、挂饰等,如在丽江古城中,很多民居、客栈都沿玉龙雪山留下的清澈流水两边而建,门庭外面栽种各种花卉植物,还会在天井中设置供人休息的座椅,也会在天井中引入流水,修建水池,鸟语花香,把天井中装点的格外漂亮、引人瞩目。三、丽江纳西族门窗的木雕装饰
门和窗在建筑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建筑的整体造型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门窗的作用之大,不仅可以避寒保温,也可阻挡灰尘风沙,还可以隔音,隔绝外界一切噪音。门窗美术视点
123
的形状尺寸、比例大小、造型设计、装饰纹样,也影响着建筑内部的光线、整体布局与建筑的艺术效果,所以研究建筑也自然离不开门窗的造型以及装饰纹样。在纳西族建筑中的纹样表现多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来源于自然花卉、虫鱼鸟兽、历史故事、生活场景等,这些纹样图案朴实,内容丰富,让人由衷地赞叹纳西族百姓的聪慧头脑和美好品质,表现纳西族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植物纹样在纳西民居门窗木雕装饰中,植物纹样运用得也比较多,纵观丽江古城的门窗木雕装饰中,植物纹样类的题材所占所有纹样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最常见的属花卉类,比如:牡丹、莲花、兰花、石榴、菊花、梅花、竹子等,这些图案寄托了纳西族人家淳朴的内心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古代刘禹锡诗人曾描绘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他说的国色,乃是大唐时期最美的颜色,牡丹在古时就已成为国花,牡丹花的艳丽繁荣、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被纳西人所喜好,运用在纹样上,也象征着纳西族百姓追求富贵、繁荣昌盛的生活。兰花也是经常出现在古城的门窗的纹样上的,兰花味道淡雅清香,颜色干净素雅,自古以来,兰花就有极高的盛誉, 颜师古在《幽兰赋》一文中称她为国香,在纳兰性德的《点绛唇·咏风兰》中更是写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兰花的香味与众不同,没有一丝一毫的艳丽浮夸。这些都是古人对兰花的极具赞美,兰花坚贞孤傲、宁静幽香、品味高雅,所以兰花的品格深深扎根于纳西族人民心目中,像兰花一样不愿世俗所生活,更多了一分宁静、坚贞、古朴清幽。石榴,在中国可谓是多子多福的美好象征,同时,石榴花盛开绽放的时候,如火一般,又被人们当作是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象征,寄托着纳西族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石榴的“榴”以往是“留”字的,多出现在古城的木雕纹样之上,赋予石榴为“留”下之意,喜迎四面八方来客,留下尊贵友谊。(二)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在木雕的装饰纹样上也是经常见到的,一般这些动物纹样多和植物纹样、几何纹样联系在一起,比如:龙、凤、麒麟、仙鹤、孔雀、鱼、喜鹊、鸳鸯、金鸡等,纳西族人民通过这些动物纹样表现在木雕装饰上,传递了深层次的寓意,除此之外,也是借助这些飞禽走兽,赋予自己权力与力量,勇敢地与邪恶作斗争。龙,是中国从古至今都常见的一种图腾纹样,龙的纹样图案在古代,常见于帝王的衣服、金殿的柱壁、皇宫庭院以及各种皇家所用的器皿,被赋予权力和尊贵的象征。龙,同时也是喜庆、吉祥、如意的象征,百姓也通常会借助“龙”来表达美好的寓意与希望,“龙凤呈祥”寓意美好、祥和、太平盛世;“龙生九子”又表达子孙繁荣、后代聪慧;“望子成龙”又表达着长辈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美好成才;“九龙献寿”寓意着晚辈对《戏剧之家》2019年第05期 总第305期
老人的祈祷,希望老人可以多福多寿、健康长寿;“二龙戏珠”也常见于纹样的雕刻,表达着安泰、吉祥、平安顺遂之意。仙鹤,被称为 “长寿之王”,在古代有着“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之称,寓意也十分吉祥,象征着富贵、延年益寿。松鹤通常还与松柏相搭在一起,有松鹤延年之意。鹤纹与鹿纹的组合纹样装饰于纳西族格扇门中,鹤纹与鹿纹组合在一起,“鹿”谐音“六”,鹤谐音“合”,“六合”有天地四方之意,寓意为“六合同春”,这是一种对天下充满春意、生机、平和的美好祝愿,指普天之下春色遍布,万物欣欣向荣,可谓天地同春[4]。(三)故事纹样在木雕装饰纹样中,还有一种经常看到的就是故事纹样,纳西族百姓把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生活场景、人物姿态通过木雕装饰表现出来,例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八仙过海等,构成一幅幅连载的画面,其中一些故事的表现,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人物的刻画也生动形象,这些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表现在木雕装饰上,传递了纳西人们的愿望和追求,也是纳西族百姓的美好夙愿与精神的寄托。(四)其他纹样除了丰富的植物纹样、动物纹样、故事纹样以外,纳西族的木雕装饰纹样数不胜数,各种纹样都集中的表现在木雕艺术中,还有几何纹样、文字纹样、博古纹、静物纹样、暗八仙等。几何纹样又分云纹、回纹、连线纹、菱花纹等;文字纹样又通常有“卍”字纹、“福”、“寿”、“禄”、“喜”等文字纹样;静物纹样通常有一些几案、桌、椅、琴、棋、书、画等。无论是什么纹样,都是纳西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当看到一幕幕丰富的木雕纹样展现在眼前的时候,会由衷地赞叹纳西族超高的艺术造诣以及被她们的优秀的创造力所折服。四、结论
纳西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为我国的艺术宝库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艺术文化。从古至今纳西族的住屋文化也是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重点,建筑艺术以及装饰艺术也在研究的范围内,本文初步探讨纳西族的住屋文化以及门窗的装饰艺术,更进一步了解纳西族的建筑与文化的结合,才可以让纳西文化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下去,作者相信,在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建筑文化发展的兴起,在保留最原始的纳西文化的同时,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纳西族的建筑文化会在建筑的艺术宝库里熠熠生辉。参考文献:
[1]明正德朝《云南志》卷十一,《丽江府·风俗》.[2]《中甸县至稿》卷下.[3]欧之德.三坊一照壁的百年辉煌[J].海内与海外,1999年第12期.[4]胡倩.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