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绩效评价发展综述及比较研究
摘要:绩效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是企业提高绩效、加强控制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对国外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理论综述与归纳,并对几种重要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评价。旨在揭示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绩效评价;EVA ;平衡记分卡
1引言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统计及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一套先进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以及配套的实施制度,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管理行为与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做出公正的综合评价。通过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可以帮助企业研究过去、认清现状、并找出改进与提高的方法,促使企业绩效的不断进步。
国外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历史较为悠久,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按照评价内容的变化过程,国外绩效评价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本文将一一进行文献综述及评价。
2国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根据绩效评价的内容、关注焦点以及时间顺序,国外绩效评价研究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9世纪以前的经验评价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成本评价阶段;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财务评价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经济增加值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面评价阶段。
2.119世纪以前经验评价阶段
19世纪以前企业的发展由家庭手工业、手工业生产时期过渡到工厂生产时期。此时的企业规模较小,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对绩效的考评也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故一般以观察与经验评价为主要手段。
2.2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成本评价阶段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成本评价的思想也开始萌芽、发展。成本控制的初期,体现出一种简单的将本求利的思想,统计企业生产经营中付出的成本与经营收益的关系,以期达到盈利的目的。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成熟,成本评价开始关注如何获得更高利润,在原有的评价基础上也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竞争加剧,成本会计核算已不能满足资本家最大限度攫取利润的目的。
1911年,美国会计协会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实现了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体现了人们对成本的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的进步。
2.3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财务评价阶段
随着生产进步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前的企业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此时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与财务状况开始广泛受到关注,20世纪初,美国财务评价的先驱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在《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方法;同一时期,杜邦公司创建了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1971年,麦尔尼期发现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20世纪80年代以前,财务评价几乎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企业经营
绩效的评价逐步开始形成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绩效评价体系。
2.420世纪80年代起,经济增加值评价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绩效评价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EVA( 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评价法。EVA评价法是美国思腾斯特咨询公司所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系统,EVA是一定时期企业或部门资本收益与投资成本的差额。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经营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积极谋求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基本原理是:将资本的机会成本纳入投资成本的范畴,投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则获得增量受益;否则,投入的资本就应当转移到其他方面去。具体地说,EVA就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计算一般公式为:
EVA=税后净利润-资本总成本
资本总成本=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EVA的一般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EVA=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2.5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战略性综合评价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竞争空前激烈。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具有战略性长远目标,并能够及时对环境变化和自身不足做出迅速的调整。传统的财务评价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绩效评价逐步由原来的多项财务指标进行的财务评价,发展为以财务评价为主,兼顾企业发展、管理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评价 。
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和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评价法。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两个人提出的。1992年两人在《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随后于1993年发表《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以及1996年《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三篇文章的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进行度量:财务视角、顾客视角、内部运作与流程视角、员工学习与成长。这四个视角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每个视角既包含了具体目标,也包含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体现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间的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间的平衡,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与经营业绩的平衡。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评价法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投入和产出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取样、计算及分析,用以衡量企业绩效的管理工具,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评价方法。KPI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改进绩效。
3 对国外几种主要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评价
3.1沃尔评分法与杜邦财务分析
沃尔评分法是早期较为完整的一套财务评价方法,其优点主要有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指标设置明了,对推动财务评价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沃尔评分法的弱点主要是在选取指标的合理性未做出科学的解释,这是至今仍未解决的一项问题。
杜邦财务分析法,杜邦财务评价法的最大贡献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将资本与收
益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树状结构,相较于杜邦评分法指标设置更为合理,评价客观。该方法的缺点是易于被人为控制,从而在评价中做出为提高部门绩效而有损企业整体绩效的行为。
3.2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
3.2.1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的优点主要有:
EVA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及评价的协调统一。相比较于传统的绩效评价,EVA是一个综合的财务管理系统,它使企业的生产、采购、营销等各项活动始终贯彻EVA指标,使整个企业的活动都围绕着如何提高EVA来展开,避免了传统财务评价由于多种指标引起的管理混乱状况的出现。
EVA反映了现代企业分权化的要求。EVA的客观性时期能够用于经理人员的业绩评价及奖惩的合理依据,鼓励企业的分权化,同时促使各部门经理努力提高本部门经济增加值,对公司总的经济增加值有着促进作用。EVA可以作为评价企业整体绩效及高层绩效乃至各部门基层管理者的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多元化。
EVA使企业关注长期经济利益,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EVA使企业重视长远利益,鼓励企业经营者做出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决策,避免了被短期利益所左右。
3.2.2 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的主要不足:
EVA虽然增强了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可比性,但是由于EVA评价的数据来自财务报表,而这些数据只反映了量的不同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所比较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只是片面反映企业经营结果,无法清楚的分析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EVA是站在股东的角度来评价企业业绩,这就造成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忽略,难以达到全面的绩效评价,且在面对动荡的经济环境时,EVA的理论模型在执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消除会计信息的失真,EVA对有关的会计信息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调整的数量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但是这些调整大大增加了EVA的计算难度与复杂性,妨碍了其广泛使用。
3.3 平衡记分卡
3.3.1平衡记分卡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绩效评价法。其主要优点有:
平衡记分卡将战略作为核心。战略的实施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的管理来完成,它将战略分解为四个方面的明确目标,并设定对应的评价指标一一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指标能把所有的员工拉向总体的远景规划,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行动方案,并与薪酬系统相联系,当员工确信衡量系统代表其实际绩效,就会被激励而促成目标成功,战略就会成为使所有员工都为之努力的焦点。同时应用学习与反馈使战略与经营协调统一,并及时反馈信息加以改进。
平衡记分卡使财务与非财务评价融为一体,更有力地推动企业经营实现长期利益;且平衡记分卡使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统一,有利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平衡记分卡使企业可以确定出需要优先改进的方面,因为平衡计分卡从业绩驱动因素
入手,有效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可以对需要改进的问题与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
3.3.2主要不足:
平衡计分卡只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评价的框架,而不是具体的指标体系,而设置合适的指标体系是一件庞大的工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平衡计分卡,因此,企业将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代价。
平衡记分卡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信息基础,由于其建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故对信息量及数据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企业来说是个很耗时耗力的工作。
引入非财务性指标进行评价时,缺少系统的理论框架。当各种非财务性指标之间发生冲突时,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
4结束语
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绩效评价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传统的财务评价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得需要,应将绩效评价纳入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把企业既定的奋斗目标作为绩效评价和管理的起点。通过绩效评价体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阶段性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目标,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清楚达到长期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具体执行人员懂得所担负的任务对总目标完成的影响,有效地克服在传统管理制度下,制订战略和实施战略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
企业绩效评价主体日益丰富,财务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全面战略评价已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企业绩效评价越来越重视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
科学的绩效绩效评价方法使企业更专注于长期发展,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不被短期利益所左右。
国外绩效评价发展起步较早,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比较成熟,对其发展历程与一些先进思想的研究对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 ]曹阳. 企业经营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综述及探索[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 (03):18-20.
[3 ]赵亦军.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企业家天地,2006(09):95-96.
[4 ]郗蒙浩,王慧彦,黄伟.谈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J].经济师,2007(04):190-191.
[5 ]徐永虎,洪咸友,郭亮. 西方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7(04): 90-92.
[6]孟凡龙,王文杰. 绩效评价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01): 118-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