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胜县委 武胜县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中省市驻县单位:
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水平,确保“十二五”时期目标圆满完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适应过程,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与集约高效利用的现实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加速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的有效途径。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事关我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几年来,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工业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不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与全省、全市相比差距较
- 1 -
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刻不容缓。当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出台,为我县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以“两化”互动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重大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港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为载体塑造全省“两化”互动发展的“广安特色”,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互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积累了经验。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要求,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两化互动”的新成效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和城镇的支撑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开创武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注重规划先行、规划引领、规划统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通过规划整合人口、土地、环境、资源等生产生活要素,科学指导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 2 -
互动发展,形成产业与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工业对城镇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科教,做实民生。
坚持改革创新。以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
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切实避免“千城一面”和产业同构,打造一批产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充满生机活力的城镇。
坚持民生优先。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民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加就业、改善环境、改进服务,使人民群众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成果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全县工业化率提高到50%,城镇化率达到 42%。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工业总产值比“十一五”末“翻两番”,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8%;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10亿元,年均增长25%。规上企业数量突破12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0户以上、超5亿元企业20户以上。以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25万人口现代中型城市为核心,街子50平方公里产业新城、“白坪—飞龙”新
- 3 -
农村示范区、万善物流新城为依托,“三组团、多节点”城镇为基础,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格局。
到 2020 年,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格局,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三、优化发展布局
(四)统筹规划。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等规划衔接,加快构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统一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县城和规划人口5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按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探索编制覆盖城乡全域的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四个集中”。加快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实现“四个对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对接。
(五)统筹城镇体系与工业发展布局。以建设现代中型城市和“一枢纽一基地两示范”为目标,根据“一主一副三组团多节点”的城镇发展战略和“3125”工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城镇群与产业集群(基地)联动发展的格局。
大力实施“一主一副三组团多节点”城镇发展战略,拓展县城规模,以“沿口—旧县
- 4 -
—华封”片区为主中心,推动县城“拥江发展、南拓北扩”,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25万人口现代中型城市;以“街子—中心”片区为副中心,打造工业新市镇,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产业新城;优先发展“白坪—飞龙”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建设区域性产业市镇;有序发展宝箴塞、龙女、礼安等特色旅游乡镇,金牛、乐善、赛马等重要交通节点乡镇,八一、清平、万隆、真静等边贸乡镇,设立边远困难乡镇发展专项资金,有序化解乡村债务,推动31个乡镇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3125”工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汽摩配、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三大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街子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和中滩桥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基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
四、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和城镇建设
(六)抓好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使工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支持重点小城镇发挥产业比较优势,集中发展配套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园区。按照“一区多园,一园一业”的思路,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中滩商贸加工园,打造中国西部纺织服装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商贸物流城、“总部基地”;做强街子机械电子制造园,打造成渝地区汽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配套基地。培育支柱产业。依托银钢凸轮集团,引进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以汽摩配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重庆西永微电园,发展电子信息零部件制造业,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农产品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做优华润雪花、天兆食品、安泰丝业等龙头企业,培育食品加工及轻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上广安核电,支持东西关电厂扩能。全县新拓展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
- 5 -
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构建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依托中心城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七)加快城镇建设。加快县城总规修编,建设集山水、生态、文化、运动等特色于一体的江湾湖畔旅游休闲城市,打造“一心四片”功能区,建成“一环三横四纵”路网骨架;融入重庆城市群,发挥城市规模效应,提升武胜城市竞争力;开展特色小城镇创建活动,打造一批乡村嘉年华、滨江水乡等风情小镇,整体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供水、排水系统和污水、垃圾处理系统,新(改)建公共厕所,实施城镇风貌整治,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和滨江会客厅,打造一批标志性城市景观和人文小品,改善人居与发展环境,形成宜居宜业的城镇新格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建立科技支撑、重心下移的城镇管理机制,实现城镇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五、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域产业、城镇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水、电、油气、通信、铁路、公路、港口、防洪排涝、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增强基础设施对产业和城镇的支撑作用。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产业园区和农村延伸,逐步形成城镇与产业园区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体系。
(九)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启动实施一批功能性项目,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应急处置系统,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体系。小城镇和乡集镇要加强公益性社会福利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
- 6 -
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加大民生类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城镇和社区管理
(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适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需要的新型户籍办法,适当降低和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和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进一步放宽小城镇、中小城市户籍迁移政策。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体制,确保人口合理、有序流动。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进城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尽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逐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水平。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解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打造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十一)加强城镇和社区管理。创新乡镇以下行政管理体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将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村改设社区,探索县城和城镇规划区内的村(社区)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小城镇管理权限和职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调整乡镇、村组建制规模,积极稳妥推进撤乡建镇,促进区划合理布局。创新城镇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完善社区基本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探索建立科学反映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镇管理制度。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安城镇建设,以社区管理为平台,充实和整合基层力量,强化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城镇社区在维护权益、调解矛盾等方面作用,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 7 -
七、创新体制机制
(十二)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在区域、城乡、产业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挥政府对资源要素配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提高土地、水、电力、油气等资源在地区、产业间的集约利用程度。
(十三)构建“产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套、适度超前的要求,坚持以城镇规划为龙头,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建立城镇和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完善集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功能园区、现代服务体系和现代居住区于一体的城镇功能。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配套公建标准的前提下,可根据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置配套公建。新建居住区的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十四)构建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及功能区之间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实现利益合理再分配。补偿资源开采区生态修复。积极向中省市争取电力、天然气等资源补偿、提高资源本地留存比例,促进资源就地转化。
八、完善保障措施
(十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推进技术标
- 8 -
准创新。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选择地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能源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支持民间资本以合作、参股等方式进入油气勘探、开发、储运等领域。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应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落实好进口贴息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以广安被纳入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质量兴县、商标兴县、品牌兴县战略。加快发展商贸、餐饮、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通信、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
(十六)提高土地供给保障水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优化产业和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用好用活土地存量,提高城市的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防止城市低密度蔓延和扩展。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优先保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重要基础设施等用地需求,确保农用地转用年度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鼓励合理利用未利用地,未利用地用于工业用地的出让金最低标准,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 10%—50%执行,适当降低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基准地价。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建设。严格规范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因地制宜推进林权、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十七)加大财政税收价格支持力度。建立城乡统筹的财政分配制度,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用好用活省财政对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支持的政策,加快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发展。积极争取中央、省和市级财政性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建立创业基金,为个人和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能
- 9 -
力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及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省政府规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内,制定相应的土地等级税额标准,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积极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积极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对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其他资源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对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以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对鼓励类服务行业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实行同价。支持资源地群众便捷使用质优价廉的煤气电。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合理确定城市供水价格,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加强对涉企收费项目的监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十八)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创建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办金融业务,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建立城乡统筹的金融体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通过资本金注入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等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合理的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建立银行、担保、保险、风险投资联贷机制。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探索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地方发展。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
- 10 -
(十九)完善投融资体系。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积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实光明公司及工投、农投、城投公司,培育符合条件的企业组建集团或上市,鼓励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加快市政公共事业改革,完善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有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价格机制,形成城镇建设、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开放作业市场,建立健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市政环卫设施、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及园林绿化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的市场运作机制。创新资金筹措、运作模式,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建设管理。
(二十)强化环境支撑。积极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为工业发展提供环境容量。加强城镇污染整治,改善环境治理,防范环境风险,提高城镇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资源型企业按规定提取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税前扣除。
(二十一)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用好直供电政策,争取提高地方电力留存量,形成合理电价水平。完善天然气输送管网,积极争取地方用气指标,满足生产生活尤其是重点项目用气需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高信息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质量。
(二十二)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在旧城改造、征地拆迁中,坚持依法依规、就地就近安置群众,解决好相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征地拆迁安置房要纳入城镇整
- 11 -
体布局,原则上要与商品房统一规划,总体上要达到商品房标准,保证建设质量,使之成为现代化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十三)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在领导班子配备中,要注意选拔一批懂工业、懂城镇建设、懂金融的人才。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重点加强市场经济、工业、城建、投融资知识的培训。加强规划专门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水平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引进一批急需人才。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对贡献突出的要给予政治荣誉、社会地位和物质奖励。
九、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工业、城镇建设、金融的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经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金融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经信局,由县经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每年安排1000万元“两化”互动工作专项资金,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重大工程、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补助和奖励。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及机构,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二十五)强化沟通协调。建立“两化”互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两化”互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照建设创新型和效能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两化”互动发展环境。
- 12 -
(二十六)制定贯彻意见。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贯彻实施意见和具体配套政策。
中共武胜县委
武胜县人民政府
2012年 月 日
主题词:经济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发展 意见
中共武胜县委办公室 2012年 月 日 印
(共印60份)
- 1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