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4-05-21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署;敖研究 MODERN EDUe I现代教育科学 ON SCIENCE 2008年第1期 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姜丽桑青松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高中生的认知能 力和智力水平都达到了最佳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1-0043-02 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进入了发展的最佳时 记忆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其记忆力;第四,在培养高中生 期,这些为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聚合性思维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指导学生 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考虑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 一、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途径;第五,要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想象习惯,关注他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为适应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 们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 发展变化的需要,破除原有事物的不适成分,并在此基础 (三)坚持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配合的原则 上,综合主体与客观现实各种发展变化的新因素,产生新 强调实践性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是创新 颖、独特、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事物的能力。rzl而用在教 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育方面,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是指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突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发现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 破落后观念、旧有规则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探索、发现问 从谈起。创新能力是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 题,提出自己新的思想、见解,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 锻炼和提高的,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丰 题的办法途径,甚至创造出有社会价值或是个人价值的、 富的体验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 新颖独特的事物的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是高中生创新能力发展 (一)坚持面向全体与突出个性相统一原则 的前提 首先,要正确理解“教育平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应转变不合时 新的可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宜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改变错 其次,要突出高中生的个性,鼓励高中生独立人格和 误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 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 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 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索、求新求异、拥有坚 其次,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观。我国学生的实 强的意志和自信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逐步形 践能力、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 成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坚毅不拔的人格。 教学长期以来有“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学生能力的发 (二)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原则 展依赖于人才观的定位。在正确的人才观指导下,学生会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第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找到适宜自己发展的环境,充 一,要培养高中生做到集中注意力去清晰的感觉周围的事 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物,并专心的思考而不被其他的事物干扰;第二,要培养 再次,树立主动建构的知识观。传统的知识观使得学 高中生养成浓厚的观察兴趣和主动观察事物的习惯,从而 生把所学知识看作绝对真理,学习者扮演着知识的接受器 深人细致的观察并感知事物;第三,帮助高中生进行增强 的角色。教师应把学生看作为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把知识 收稿日期:2007—10-08 作者简介:姜丽(1982-),女,山东青岛市人,安徽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及学习心理学; 桑青松(197l-),男,安徽肥东人,安徽师大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研究。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传授过程看作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 (二)营造创新氛围,是高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外在动力 的权威性。师生之间也仅仅是一种直接的传递与接受的关 首先,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 系。因此,在创新课程中,教师要试着与学生转换一下角 展。要教会学生有开辟新路径的探索精神与无畏勇气,不 色,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 惟书本、不惟教师,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促 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让他们积累更多 其次,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给他们插上想象 的实践经验。教师应该给学生展现课本之外的奇妙世界, 的翅膀。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学生所受教育程度越高,想象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欲。 力就越匮乏,不仅视角狭窄,思维也很单一。教材给学生 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只要给学生一个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终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 E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究会点燃起创新思维的火花。 【2]陈家耀.创新能力的心理学分析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新问题的创 【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 新能力。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 [33] 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 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想。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 学出版社。2002. 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 [4]崔立中.创新心理学[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o3.55—6l (三)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是高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 [5]姚本先√L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 重要途径 版社.2002. 首先,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营造民主自由、 【6]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 轻松愉快、有张有弛的课堂气氛。研究表明,在情境教学 (1O):4O--43. 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可以有效的训练感觉,培养直觉, 【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创造。 出版社,2005. 其次。教师要与学生转换角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责任编辑求 实 (上接第98页) (四)以教师为本,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3.奖惩分明。严惩师德败坏者。我国近代教育家张謇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学校领导层首先要为教师营造一个 先生提倡严格教育,认为“凡教之道,以严为轨;有害群 宽松、和谐、民主、活跃、平等的工作环境,同时,学校的 者去之,无姑息焉”。日很明显,他主张对于那些师德师 管理工作要体现民意,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让每一位 风低下的教师,必须毫不姑息淘汰掉。为此学校应严格实 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从而增强教师 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败坏的害群之马,要严惩不 群体的凝聚力。只要教师的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校的 贷,绝不姑息。总之,做到奖惩分明,这将无形的成为激励 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其次在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合法 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催化剂。 权益、减轻教学压力的同时,更应该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和 (三)加强校内外教师流动 心理需求,最大限度的给予其广阔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使其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表明:适度的流动可以使教师在新 增强主体意识,勇于探索。第三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教师 的环境中重新定位自身形象,产生正向效应,从而使其永 的创造性,真正做到相信、尊重、理解教师,给予老师更多的 保教育激情。当一个教师长期在同一所学校工作,长此以 人文关怀,使学校的每—个老师都激发起主人翁意识。以饱满 往,就会对环境失去兴趣,对工作缺乏激情,由此产生教 的热情投人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总之,对教师的管理 师的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其流动就有一定的必要性 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的权力,理解教师的情感;尊 和合理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长期的不流动正是引 重、信赖教师,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 发一些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事实上,一直以来。人们关注 才会让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工作有劲头;只有这样,才能从 较多的是教师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教育外部系统,而忽视 “以师为本”的角度缔造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才 了教师在教育领域内的流动。其实在教育系统内部,教师 能为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奠定竖实的思想基础。 也需要合理的、有效的、规范的流动。例如:“日本中小学 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已实行40多年,凡在一校连续任教1O 参考文献: 年以上以及新任教师连续任教6年以上都必须进行调整、 [1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 交流”。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l的工作积极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8. 性、增强了教师的育人观念。 责任编辑星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