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研室编
目 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智慧 2、哲学与时代精神
3、科学与人生:“科学是把双刃剑” 4、学术与道德:“学术道德应从本科抓起” 5、邪教与自焚:“法轮功”痴迷者的新生
6、就业与价值观:17岁的马克思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7、市场与道德:“道德滑坡”或“道德爬坡”?
8、科学与社会变迁:知识经济与终身学习 9、千年伟人马克思
10、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哲学?
11、对“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的质疑
第 二 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对物质认识的演进 2、关于运动的几种观点 3、人脑与电脑 4、人脑与意识
5、一流大学的就业率为何排名不甚理想? 6、怎样看待“虚拟”生存中的实践活动? 7、宇宙大爆炸理论与时空无限性问题
第 三 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逻辑上的破绽——缠绕悖论 2、证实与证伪——方法论的争论 3、科学发现与“逆向思维” 4、软黄金与沙尘暴 5、SARS是一场什么危机 6、如何看待中国的贫富差距
1
第 四 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解读当今“斯芬克司”(Sphinx)之谜——人类基因组计划 2、理论与实践中关于功利主义和“功利”问题的价值评价 3、如何看待实践过程中的失败和错误? 4、尊重权威,但又不迷信权威
5、关注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实验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6、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接经验的功能和作用是否将逐渐萎缩?
7、阻止“克隆人”是否会影响科学研究的发展?
8、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新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 五 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 2、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 3、关于环境问题
4、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命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5、小康社会要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第 六 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科学价值观的不同观点 2、社会阶层 3、小康社会
4、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 5、人的主体性的表现 6、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制衡 7、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8、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9、关注人的精神境遇
10、靠什么解决腐败易发多发问题
第 七 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人的历史作用 2、武训现象
3、小农经济
4、网络文化的优劣
5、全球化的利弊
2
6、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恶是历史发展动力” 7、群众路线和群众利益 8、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价值理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案例1
一、案例名称:哲学与智慧
二、案例适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案例来源:(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亚里士多德:①这里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家以来阐释事物的原因与原理的所谓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观感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生产部门的知识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因为,我们正在寻求这门知识,我们必须研究“智慧”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果我们注意到对于“哲人”的诠释,这便可有较明白的答案。我们先假定:哲人知道一切可知的事物,虽与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感觉即人人所同有而易得,这就不算智慧);又,谁能更善于并更真切地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被施为,他不应听从他人,智慧较少的人应听从他。①
材料2:冯友兰:②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死,他都在人生中„„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这种思想,所以为之反思的,因为他以人生为对象。
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中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的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
无论我们是否思人生,谈人生,我们都在人生之中,也无论我们是否思宇宙。是否谈宇宙,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过哲学家说宇宙,物理学家也说宇宙.他们心中所指的并不相同。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当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至大无外”。所以,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应当看作宇宙的一部分。当一个人思想宇
3
宙的时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③
材料3:罗素:④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他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迄今为止仍未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思辨的心灵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像他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为心和物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从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独立的能力呢?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规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地在一个渺小的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着呢?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他同时是两者吗?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生活方式全是虚幻无谓的呢?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就是哲学的业务了。① 案例问题与思考:
(1)比较材料1、2、3的观点和论述,试分析亚里士多德、冯友兰、罗素三者哲学观的异同。根据您的所学和理解,您比较赞同谁的观点,试说明理由,或者,据您所知,还有谁关于哲学观的论述,您认为是有启发的。
(2)根据材料1,论述亚里士多德是怎样推论出:智慧是关于原理与原因的知识。假如说,智慧就是关于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它应具有哪些特征?
(3)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要求,“哲人应施为”。材料l中的“哲人”仅仅指哲学家还是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专家”呢?如是,如何理解这一论断的意义?
(4)冯友兰先生在材料2中所说的“思想我们的思想”,主要的含义是什么?您能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思想„一·思想”的特征吗?或者,您从材料2中找到关于“思想„„思想”句法的应用。
(5)根据材料2中冯友兰的论述,哲学就是关于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能否得出结论,哲学就是人生观。是,为什么?不是?应怎样理解?
(6)凡是科学和神学所不能解决的,就应该诉诸于哲学,这是罗素的观点吗?罗素在材料3中的论述,是否可以得出,罗素是一个无神论者的结论呢?
(7)根据材料3最后一自然段,关于属于哲学提问领域的论述,请您给哲学下一个定义,或简要地说明,“哲学是什么”;“何种提问,是神学提问”;“何种提问,是科学提问”;“何种提问是哲学提问”?
4
案例2
一、案例名称:哲学与时代精神
二、案例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三、案例来源:(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邓小平: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①
材料2: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最近,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也就是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② 问题与思考: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的暗示,是否可以得出“创新是今天的时代精神”或“创新是今天时代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的结论呢?为什么?
(2)根据您的理解,谈谈创新与发明的区别。谈谈您对“捍卫昨天比创造明天的风险更大”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材料1的论述,邓小平对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应该得出什么结论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4)根据材料2最后一自然段的论述,请您查一查有关的资料,谈谈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理论上、制度上,都有哪些创新?在这些创新中,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案例3
一、案例名称:科学与人生:“科学是把双刃剑” 二、案例适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案例来源:《博士制毒的台前幕后》《晨报周刊》,2003年2月16日 四、案例内容
假如坚守住了一个研究者最起码的良知底线,此刻,上海一研究所27岁的 博士黄小庭已经踏足美国,开始其博士后的求学之旅。遗憾的是,他没有坚持,而是利用所掌握的化学技术参与了浙江省最大的一起氯氨酮制毒案。2003年 2月,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法院以制造、贩卖、运输毒品案为由,判处黄小庭有期徒刑8年。
1976年,黄小庭出生于湖南茶陵县农村。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带着年年三好学生的骄人成绩,17岁的黄小庭便考上湖南某大学。1997年,2l岁的黄小庭又考入上海某研究所,开始5年的硕博连读。2001年,在他即将毕业前一年,踌躇满志的黄小庭被引入了人生的歧途。
直接将黄小庭带入这场罪恶交易的是浙江台州商人王敬祝,这起制毒案的主角之一。他的身份是台州一化工厂老板。
王敬祝曾在杭州某大学进修过几年化工专业,懂得些化工知识。王敬祝在毒品的试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工厂没有生产能力。2001年11月初,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的黄小庭。
随后,王敬祝找到黄小庭做技术顾问。两人相见后,王当即拿来做氯胺酮主要原料的结构式给黄小庭看,问黄能不能生产出来,黄立即答应。按照王的要求,黄小庭马上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整理后交给了王敬祝,当时王敬祝就给了黄小庭1500元,并许诺,如试制样品成功会支付他15万元的酬金。
之后,黄小庭为了试制样品,经常深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并先后12次从上海到椒江、三门等地化工厂进行具体指导,积极为王敬祝提供技术服务。 案发后,黄小庭周围的人根本不相信这是事实。 _ 那又是什么促使黄小庭放弃良知铤而走险?
解剖黄小庭犯罪历程,复旦大学顾教授认为,除了金钱的诱惑之外,功利心的满足在黄小庭的犯罪过程中占据着很大成份。
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华东政法学院陈副教授则认为,技术本身是把双刃剑,服务社会还是危害社会,取决于掌握该技术的高智商人是否理性,因为当这些高智商人面对功利金钱等诱惑的时候,与一般人在心理上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这些人利用特殊的手段去犯罪比一般
6
的人来得更容易,各种诱惑对他们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搞研究的人,只是关注发明什么东西,至于别人怎么用他是不管的,这是一种科学意识形态。长期在这种意识环境里面生活的人就会变得糊涂,只做科学工艺的部分,至于如何使用,会产生何种社会影响,他根本不知道,也缺乏这种法律和社会责任意识。
思考与讨论:
(1)读了材料1后,您感觉作者在材料中所说的“良知底线”,主要指的是什么? (2)在材料1中,作者在探讨犯罪者犯罪动机时,大概讨论几个方面,您认为这些动机是导致犯罪的根本动因吗?
(3)根据材料1的暗示,知识或学历的水平与一个人的道德境界成正比吗?通过博士制毒这一案件,您认为我们大学的教育还应做哪些改进?
(4)根据您的认识和理解,请您谈谈人生观与科学观的关系?
(5)为了扩大我们的思考视角,请您进一步搜集有关“科学是把双刃剑”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谈谈您对这方面的进一步的认识。 案例4
一、案例名称:学术与道德:“学术道德应从本科抓起” 二、案例适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案例来源:(1)楚舟《“剽教授”后面必然有一批“剽学生”——学术道德应从本科抓起》中国教育综合网。2003年4月7日。 四、案例内容
进入21世纪,关于学术规范以及学术道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术界》杂志专门开辟了“学术批评”专栏,讨论学术道德问题。下面是网上的一篇文章,呼吁学术道德要从本科抓起,摘录如下:① 编辑老师
我怀着沉重而焦急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这些日子,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们这些本科生会不会变成将来的“剽博士”、“剽院士”、“剽教授”。
这不是危言耸听,下面我就把我所亲耳听到的和亲眼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系列的剽窃抄袭事件报告出来。
考试作弊,算是第一抄。作弊和考试好像是孪生姐妹,形影相伴。一次调查表明,54%的大学生在考试中有过抄袭的行为。
作业抄袭,可谓第二抄。按照老师的选题要求,“编造”出一篇篇高档次的论文——这就是师兄师姐们传下来的被我们认为是合情合法的“剪刀+浆糊=论文”模式。
“学术先知先觉派”的论文创作,第三抄。在洞悉到了在大学期间发表一两篇论文就可
7
以大大增加自己就业、考研机会的先知先觉者们,这里暂时称之为“先知先觉派”。悟出玄机,费九牛二虎之力,用视死如归的精神东抄西抄,一旦摸熟了路数,就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第四抄。某高校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57%的大四学生都是在工作“尘埃落定”以后,才在系里的催促下,着手自己的毕业设计的。为了给自己的大学四年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些大四的学生又不得不采取立竿见影的“上策”——抄。
我们本科生中的“四抄”现象与社会风气的浮躁,学风道德教育的缺乏、学术制度不规范,学生的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不无关系,但我们大学本科生自己也该做到严谨而诚实地对待我们的学习和学术行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真诚地向主管部门呼吁,学术道德教育应该从我们本科抓起。 思考与讨论:
(1)请您注意一下,您所在的学校,这种“剽”、“抄”的现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请您思考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您是否认为,“剽教授”与“剽学生”必然存在这样一种线性的因果联系呢?还是除了相关原因之外,还有其各自产生的独立的成因呢?
(3)在您所熟悉的群体中,所谓的“四抄”现象是否存在?存在是否严重?如果很严重,杜绝这种现象的根本措施应该如何构建?
(4)文中对“剽”、“抄”原因的分析,主要是浮躁、功利和道德教育匮乏,这些原因您是否认同?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5)请您思考,在高等教育系统出现的“剽”、“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产生何种消极后果。
(6)您是否同意文中的关于“学术道德应从本科抓起”的观点,如果同意,请您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的设想。 、 案例5
一、案例名称:邪教与自焚:“法轮功”痴迷者的新生 二、案例适用:社会意识形态
三、案例来源:(1)王进东:《愚昧。死亡。新生》、《新华每日电讯》2003
年4月8日
四、案例内容
王进东(51岁)是原“法轮功”痴迷者,曾参与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最终从邪教的泥潭中走了出来。以下是其自述摘录:
1996年10月的一天,我的好友薛红军给我送来一本书,名叫《转法轮》,他告诉我如果能按照这本书的要求去修炼,就“开功、开悟”“得正果”。
日复一日地练功,我的内心生起了为捍卫“大法”不惜抛弃自己生命的念头。
8
2001年元月6日前后,刘云芳给我一张手抄的“师傅”的“经文”,大意是:一个佛可以为捍卫他所在的宇宙及这个宇宙里的众生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及生命。我内心就产生一种为弘扬、捍卫“大法”而不惜牺牲我这个肉体之躯的想法,决定到天安门广场自焚。 元月16日,我们到北京„„元月22日早上,我和刘云芳到门口的杂货店买了4个10升的塑料桶,到加油站装满了4桶汽油。10点左右,我和刘云芳在刘秀芹家阳台上装汽油,因怕渗出用了3层袋套住。
元月23日大年三十,我们7人起得很早,吃了早餐直奔刘秀芹家,约好2点半左右各自行动。郝惠君、陈果、刘春玲、刘思影下楼后坐出租车先走了,我和刘云芳、刘葆荣乘出租车直奔天安门广场。车子开到人民大会堂南侧停下,我们慢慢地向广场走去。
下午2点半左右,我把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单面刀片隔着毛衣把瓶子划破了,丢下刀片后拿出打火机。按下打火机,顷刻间大火把我淹没了。这时,不知警察用什么东西往我身上泼,我两次拒绝为我灭火„„警车飞速驶向积水谭医院,到医院后我躺在急诊室的活动床上,过了一会儿,陈果被推进来了。又过了一会儿刘思影、郝惠君也被推进来了,都无声地躺在同一间房子里。
人院后第3天,医生把我送进手术室为我烧伤的双手植皮„„我的伤处在医生们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得很快。
11月7日,我和刘云芳、薛红军被送到河南省郑州监狱。我所在的九监区李区长和我谈心。尤其是12月25日,监狱组织我们观看傅怡彬残杀亲人的电视节目,使我很受震惊,憎恨和悲痛之心情难以平静。我写道,自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决不能盲从犯下更大的错误。我在极痛苦的徘徊之中。“师父”啊,如果修炼你的“大法”是这样“圆满’’的
结局,弟子王进东情愿放弃这样的“圆满”。
12月26日下午,干警通知我和家人见面。我们坐在一起互相谈论着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政府对我们多么的关心,多么的爱护,我们一家要不是政府的关怀肯定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2月27日,我毅然决然写下了《要与“法轮功’’组织彻底决裂书》。 思考与讨论:
(1)您读了这篇资料之后,有什么感想?
(2)请您思考如下特征,判断该组织的性质:宣布教主为现世真神,法力无疆;以治病、练功、体验奇迹以及“行善’’等方式为幌子,聚众传教、秘密结社:以自杀、自焚、自残乃至杀人等方式护法;对信教的痴迷者进行身心控制;以传教的方式敛财;传播世界末日论以及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虚假价值观。
(3)您对邪教及其危害有了解吗?请您查阅中国反邪教网,了解下列邪教组织的基本特点和危害:
a·人民圣殿教 b.科学教派 c·奥姆真理教 d.真理之友教
9
(4)思考一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对防止邪教侵袭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6
一、案例名称:就业与价值观:17岁的马克思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二、案例适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三、案例来源:(1)《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四、案例内容
“一个人突然爱上某种职业,并不仅仅是由于虚荣心的缘故,恰恰相反,我们自己用幻想把职业美化起来,这种幻想使职业变成人生所能够得到的无上幸福。我们并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轻重和它使我们承担的伟大义务,我们只是从远处来观察它,而遥远的距离是会使人发生错觉的。
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依靠自己的理智,因为它没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观察作基础。我们可能为感情所惑,由于幻想过多而误入迷途。但是,我们的眼光应该瞩望何方呢?当我们丧失理智的时候,又有什么人来挽救我们呢?
我们的心在暗示我们说,能够挽救我们的就是父母,因为他们已经久经沧桑,他们对人世辛酸已经有了深深的体验。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衡量了它的全部轻重,了解到它的一切困难之后,我们仍然对它恋恋不舍,我们仍然想要爱这种职业,认为自己适合于它,到那时候,我们才能选择它,到那时候,我们才不致受兴趣的欺骗,才不致因为匆忙而误入迷途。
但是我们往往不能选定自己觉得合适的职业,因为在我们对社会开始发生影响之前,我们的社会地位老早大体确定了。” 。
“假如他只为自己而劳动,当然,他也可能变成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是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宗教也教导我们说,大家努力实现的理想是为人类而牺牲自己——有谁能否认这一类的箴言呢?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少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而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① 思考与讨论:
(1)请您思考,一个人的职业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以及价值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吗?
(2)请您概括,马克思职业观的价值标准是什么?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职业与幸福的关系的?
10
(3)您认为马克思的职业观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吗?根据您对马克思经历的了解,您认为在青少年时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4)在您的人生经历中,思考过关于未来的理想吗?做过“我是谁?”的自我提问吗? 在您关于未来的理想的思考中,曾经有过谁或哪本书对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呢? 您曾树立过人生的信条吗? 如果有,经过现在的思考,是否考虑过想要修改呢?
(5)如果有可能,请您调查一下,您生活半径的人关于职业或人生理想的类型和特点,对之进行分析,思考一下,职业乃至人生理想构建的时代性与历史性以及共性和特性,总结一下其中的规律性和具有真理性的建议。 案例7
一、案例名称:市场与道德:“道德滑坡”或“道德爬坡”? 二、案例适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三、案例来源:(1)李时权等:《经济人与道德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四、案例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道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市场经济是与道德建设冲突的,还是与道德建设兼容的?在国内一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究竟应该如何下判断呢? 编者提出了下面关于“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两种不同的看法。需要说明的 是,这里所选编的关于上述两种看法的观点,不是对这两种观点的全面概括,只是一家之言,提供大家思考的“资料”。①
“道德滑坡论”:道德观念变异(如一些优秀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道德评价错位(如真、善、美与假、恶、丑混淆不清);道德心态扭曲(如缺乏是非感、荣誉感);道德理想淡化(如只看眼前物质利益,不求远大理想)。反映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出现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爱情道德、社会公德等的失范,而且拜金主义有所抬头,以至发展到贪婪、掠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犯罪案件增加,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黄、赌、毒丑恶行为有所蔓延;在一些权力机关中,官僚主义严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已引起群众不满;在人际关系中,出现了社会冷漠,人情淡薄,甚至见死不救等等。
当然,这种“道德滑坡”现象表现很不平衡,有的地方、有的行业比较严重,有的却不太严重。
“道德爬坡论”:事实上,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许多的个人和集体不仅没有“道德滑坡”,而是在进行着可贵的“道德爬坡”。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先进群体以及平凡岗位上的好人好事。至于广大群众、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社会主义道德仍在他们的心中和实际行动中。他们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各种丑恶行为十分痛恨和反感,并且在各种场合以不同形式进行抵制和斗争。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正在不断深人人心,社会公德质量在不断提高,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心于社会公益
11
事业活动,更主动、更自觉地投入社会公益和扶贫事业里。人们追求的精神品味不断提高,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更丰富,个人生活从过去理想梦幻和单调枯燥刻板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去追求更美好的精神生活。科技立国、教育为本,成为举国共识,人们除了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努力工作以外,还追求服饰美、仪态美、环境美。旅游、时装、美容、书法、集邮、摄影、录像也成了人们休息时的高品位时尚。 思考与讨论:
(1)根据您的理解,您是否同意上文关于道德滑坡论的观点,或者您是否认同上文关于道德滑坡论具体表现的举例。如果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您认为还有哪些表现? (2)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对一些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传统道德的冲击,您认为是必然的吗?即使是必然的,您是否同意用“道德滑坡论”来概括?
(3)根据您的了解,您同意上文关于道德爬坡论的概括吗?如果存在着道德爬坡的事实,您是否认同上文关于道德爬坡各种现象的概括?
(4)根据您的理解,判断道德滑坡或道德爬坡的根本标准和相关标准是什么?
(5)根据您的理解,请您思考,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面,究竟应该如何概括,并论证您所持的概括标准。
(6)讨论提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①
案例8
一、案例名称:科学与社会变迁:知识经济与终身学习 二、案例适用:科学技术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案例来源:(1)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四、案例内容
表1①三种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
农业经济 1.科研的重要性 科研经费占国民经济总值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平均文化程度 不大 0.3% 10% 不大 1%以下 文盲比例很高 工业经济 后期 大 l%~2% 40% 大 2%~4% 高中 知识经济 大 3% 80% 极大 6%~8% 大专 12
①资料来源: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3.产业结构 信息科学技术产业 3%~5% 15% 生命科学技术产业 2% 10% 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学技术 2% 10% 产业 海洋科学技术产业 2% 10% 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 1% 5% 新材料科学技术产业 空间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 5% 4.劳动力结构 农业 50% 10%一20% 10% 工业 15%一20% 30%以上 20%以下 5.高科技产业 10% 40%以上 估计寿命 36 60~70 70 业余时间 3 12 19 6.人口增长率 高 低 极低 7.城市化水平 25% 70% 8.宣传工具的作用 不大 大 极大 9.社会组织水平 简单 复杂 极复杂 1 0.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 低 较高 很高
表2①若干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比较表
科学发现 年份 技术发明 年份 孕育过程 摄影原理 1782 照相机 1838 56年 电机原理 1831 发电机 1872 41年 内燃机原理 1862 汽油内燃机 1883 21年 电磁波通讯原理 1895 第一个公共广播电台 1921 26年 13
涡轮喷气机原理 发现抗菌素 雷达原理 发现铀核裂变 发现半导体 提出集成电路的设 计思想 光纤通信原理 提出无线移动通讯 设想 多媒体设想
1906 1910 1925 1938 1948 1952 1966 1974 1987 涡轮喷气发动机 制出抗菌素 制出雷达 制出原子弹 制出半导体收音机 制出第一个单块集成电路 制出光纤缆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多媒体电脑 1935 1940 1935 1945 1954 1959 1970 1978 1991 29年 30年 10年 7年 6年 7年 4年 4年 4年 思考与应用:
(1)通过表l与表2的比较分析,横向指标与纵向评价的综合比较,它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横向指标在农业、工业及知识经济社会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这能否说明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的社会? (3)通过表2关于技术发明周期的缩短,对人的素质都提出了哪些要求? (4)根据您所了解的情况,是否可以说,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 (5)您对现在的大学教育对培养终身学习的人才有哪些建设性的意见?
(6)请您进一步思考,在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的社会里,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居于何种地位?
(7)请学习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有关论述,讨论知识经济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以及学习型的社会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结构优化以及素质提高的关系等问题。
(8)通过查询学习型组织以及学习型社会相关的知识,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条件,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案例9
一、案例名称:千年伟人马克思
二、案例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案例来源:(1)《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靳辉明:“马克思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四、案例内容
在20至21世纪之交,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这就是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
14
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Intemet)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的。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于爱因斯坦。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
稍后,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1999年12月19日的《澳门日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并刊登了三位千年伟人的照片。该报说:“这样的调查当然不能十分科学地反映广泛的事件,但这次调查可以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的想法。,’台湾某媒体报道类似的评选活动时指出:“马克思有关资本累积及资本集中的说法,放在当今大购并潮的背景之下似乎更具意义,苏联瓦解、中国大陆也已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多年,这么多学者肯定马克思,的确有些出人意表。,’还说“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洞见应该再度获重视,他不应为其他人对其学说所作的引申背黑锅”。
西方思想界所开展的这项活动和澳、台报纸的报道,应该说是客观、公允的。尤其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活动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传媒,而是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世界工人阶级来说,最大的喜讯莫过于此。这是千年之交,时代赠予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最值得纪念的礼物!①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 ;研究在知识界和学术界又逐渐悄然升温,这突出表现为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大型国际性会议相继召开。1993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讨论了“在国际观点的全球化危机中,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问题; 1995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上千人参加了会议,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法国《人道报》和《解放报》分别以“马克思引起了轰动”和“马克思没有死”为标题对这次大会进行了报道;1996年4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社会主义学者研究讨论会,以“欢呼乌托邦:对社会主义的再展望”为主题,探讨和肯定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现代意义;1996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学会第五届国际学术年会,以“通向社会主义之路:改革还是改良、市场还是计划”为主题,讨论了从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路径问题;1996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96 马克思大会”,为期一周,与会者的人数达到6000人;1998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国际大会,以“如何取代资本主义?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为主题;1998年9月还是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资本主义、批判、斗争、抉择”为主题;2000年9月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反思马克思主义》杂志主办的“马克思主义2000”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 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当今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的社会主义问题、本民族的社会主义发
15
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展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风貌。
这一系列大会的召开,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相反,它的生命力正在进一步显现,它在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当代世界的理论穿透力,是其他任何一种理论所不能比拟的。当代一系列杰出的思想家对此获得了共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活
动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文化的真正核心,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德国伟大思想家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认为:“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因此有必要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思此天命。马克思在基本而重要的意义上从黑格尔那里作为人的异化所认识到的东西,和它的根子一起又复归为新时代的人的 无家可归状态了。这种无家可归是从存在的天命中在形而上学的形态中产生,靠形而上学巩固起来,同时又被形而上学作为无家可归状态掩盖起来。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①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马克思理论体系认为,是技术的变化产生了这种不适应性,但这种变化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以实现。”②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则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思考与讨论:
(1)您是如何看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这一现象的?
(2)有一些自由主义者激烈反对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张消灭自由和个性,您同意这种对马克思的看法吗?为什么?
(3)同时,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马克思的思想仍具有巨大的当代意义。为什么对马克思思想的看法会存在这么大的反差?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能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什么?我们应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案例10
一、案例名称: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哲学? 二、案例适用: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关系
三、案例来源:(1)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四、案例内容
这是一个广泛实行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通
16
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免要问,既然市场决定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没有什么市场价值的哲学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市场经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与西方经济学取得的成就分不开的。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理性经济人的确认和逻辑拓展,为资本主义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展开生产方式,提供了理论前提。可以说,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同一个过程,双方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这一个过程,离开哲学的指导是不行的。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斯密是个颇有造诣的哲学家,而斯密的朋友哲学家休谟在经济学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西方经济学史上的一系列伟大作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哲学家。从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经济学之所以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是与其在各门社会科学中突出的经验科学的形式有关的。而经济学之所以能够作成这么一种严密的经验科学的形式,则与哲学的推动有密切关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是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发动的启蒙运动的结果。这一运动高扬人的个性和个人的理性能力,从而推翻了宗教和专制政府的权威。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演绎法,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直辩论不休的主题。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即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批判理性主义的理论支撑的。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思想界之所以能享有盛名,是与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哲学的分析和批判分不开的。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又可称为“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在这本著作中,从实践观的辩证思维方式,从他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对西方经济学及其哲学前提的宣战,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所陷入的困境,当代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日益恶化,当代人的发展的日益单向度化,是与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西方人类绝对中心论观念、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信念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过去它在批判极端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并对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西方经济学的自由主义色彩大为降低,今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以更加完善的形态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与之相关的观念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需要高扬人的主体性。我们看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经济活动中,有的人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却遭到了失败,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人们可能会归咎于专门知识和实际经验,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仍然会产生重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会把之归结为机遇。但是,常言道,机遇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那总是进行广泛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香港一位记者采访青岛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问他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应具备何种素质,张瑞敏的回答是,首先要具备哲学家的素质吧。①这确实发人深思。 思考与讨论:
17
(1)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应如何理解哲学对西方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这是个重大的复杂的理论问题。需要思考的是,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批判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人们经常看到,当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总会有人提出,让市场来说话。但是,市场到底是怎么自己说话的呢?
(3)你怎么看待企业家“首先要具备哲学家的素质”的观点? 案例11
一、案例名称:对“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的质疑 二、案例适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案例来源:(1)梁振华《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24日第8版。 四、案例内容
眼下正在多家门户网站连载的长篇小说《陶瓷娃娃》,引起文学圈内外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网络上下议论的热点之一。据5月10日《中国青年报》所载《谁是那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一文报道,这篇出自于“新生代”作家易术之手的小说,“勾勒了一段残酷且悲伤的青春故事”,且提出了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应答的“尴尬命题”——关于一代年轻人正在遭遇或即将面临的“陶瓷化变异”。
借文学作品传导一个时代的焦虑或一代人的困惑,并以文学的方式吁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已成了许多的“国产作家”孜孜不倦的情感取向和价值追求。文学是否应当载此重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列。我所关注的是,文学文本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究竟来自于作者真实的体验还是天才(或天真)的臆想——如果是前者,这信息所附着的“问题”,当然值得热心人士报以关注;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对这一类管窥蠡测的“伪问题”的探究便显得很可疑。不该忘记,混淆生活和艺术的界线,曾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可谓触目惊心。 年轻的易术告诉我们:“在绝好的物质条件下,仍有这样一群孤独而悲伤的„陶瓷娃娃‟。”他对“娃娃”们脚下的木板忧心忡忡,担心有一天它被抽离,漂亮光鲜的“娃娃”便会发出一阵碎裂声,垮得七零八落,然后跌入尘土。他笔下的主人公认为“青春有很多狗屎”,并怒气冲冲地宣称:“生活赐予我们太多呕吐物,我们要加倍地还给生活。”读到这里,我不得不陷入迷惑之中。我迫切想了解刚满20岁的作者,其内心的“黑色、沉重与忧郁”究竟来源于哪里?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伤害了这一群“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对于相当一部分“80年代生”的少年作家来说,灰色、颓废和冷漠,似乎成为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观察生活的结论。这种情形不免令人吃惊:难道这就是年轻一代的中国“新青年”真实的精神状态?据报载,有一种声音煞有介事地告诫我们:“陶瓷娃娃”们“人生意义的丧失和病态生存方式”不能视同为年轻一代的自甘堕落、咎由自取,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社会应负的责任”。 然而,就我读到的《陶瓷娃娃》而言,却并非这样的情形。我不得不说,小说里那一帮“陶瓷娃娃”一样漂亮、光鲜而又脆弱的孩子对青春的憎恶、对社会的厌弃,也许仅仅来源于作者天才的想象。这些孩子迷失于青春与幻想的森林,完全出于自主、自动、自发的选择,实在没有理由归咎于“霉迹斑斑”的青春和这个演进的时代。在KTV尖锐的唿哨、酒吧舞厅缭乱的光影中,他们的眼神是迷狂而轻佻的,他们获得的快感实实在在;相较而言,那些支离破碎的失落已经无足轻重。因此,“陶瓷娃娃”们的痛苦,看上去还是像一种置身世外的痛苦——这种痛苦,与他们的追求和理想无关,与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处境无关;或者说,这种痛苦实际上是一种他们乐此不疲的姿态,看上去容易惹人怜惜,但于他们而言,这更像是
18
一种怡然自得的炫耀与悠闲。
在学界,在传媒界,在市井、民间,我们满耳听到的是“救救孩子”的呐喊和对传统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思想铺天盖地的质疑。这固然是出于对青少年的一种人文关怀,是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切实体现。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对青少年现代人格残缺、道德意识阙如、价值观念紊乱、自律能力匮乏的“内因”的探究在哪里?青少年对自身行为失范的严格意义上的自省又在哪里?对于那些已经具备清醒的主体意识和行为自主能力的十八九岁的“孩子”,是否他们的一切思想行为依然要由“社会”来负责?脆弱不堪、精神颓败的“陶瓷娃娃”,我们对他们的保护、荫护和辩护还要持续多久?难道他们不需要栉风沐雨的历练?
即使在一个糟粕盛行的时代,萎靡和放纵在更大意义上也属于人的个体选择。“陶瓷娃娃”的出现,固然离不开脚下“木板”的存在;但“陶瓷娃娃”的脆弱,终究源于它自身的锻造。哪怕现实世界坚硬如磐,“娃娃”们也依然有成长的空间和选择的可能。从回避文学的视角来看,我们不希望看到“陶瓷娃娃”们对自身脆弱无休止的叹息和把玩——真正坚韧且富有生机的,是恰风华正茂的朝气和热情,是清醒的意志力和向上的行动力;真正易碎的,只会是昏睡的灵魂和一颗颗年轻而躁动的心。
思考和讨论:
1、 对《陶瓷娃娃》这部“残酷青春”类型小说有何看法?
2、那一帮“陶瓷娃娃”一样漂亮、光鲜而又脆弱的孩子对青春的憎恶、对社会的厌弃?您周围是否有类似的人和事存在?其原因有那些? 3、《陶瓷娃娃》的主人公被评价为“比洁白的芦苇还要纯洁的孩子,他不具备20岁应该有的生存能力”。你认为20岁青年人应该具有那些生存能力? 4、《陶瓷娃娃》提出了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应答的“尴尬命题”——关于一代年轻人正在遭遇或即将面临的“陶瓷化变异”。 “社会应负的责任”是什么?。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案例1
一、案例名称:对物质认识的演进 二、案例适用:唯物主义物质观
三、案例来源:(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洛克:《人类理智新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泰利斯
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大都仅仅把物质性的本原当作万物的本原。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因此他们认为,既然那样一种本体是常存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产生和消灭了„„
这一派哲学的创始人泰利斯就把水看成本原(因而宣称地浮在水上)。他得到这个看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
19
物从而产生的东西,就是万物的本原)。他得到这个看法可能是以此为依据,也可能是由于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① 材料2:洛克
所以物体中的性质,如果正确地加以考察,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物体的各个占体积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些性质,不论我们知觉到它们与否,都在物体里面;如果它们大到足以被我们发现,我们就能借它们获得了事物本身的观念;在人工制造的东西方面,这是很显然的。这些性质我们称为第一性的质。
第二种是一个物体里面那种根据它的不可感觉的第一性的质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从而在我们心中产生一些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的不同的观念的能力。这些性质通常称为可感觉的性质。
第三种是一个物体里面那种借自己的第一性的质的特殊构造而改变另一物体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使它以不同于以前的方式作用于我们感官的能力。例如,太阳有使蜡变白的能力,火有使铅熔化的能力。这些性质通常成为能力。② 材料3: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①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多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② 思考与讨论:
(1)从材料1亚里士多德对泰利斯哲学思想的转述中,您是怎样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所谓的“本原”的?泰利斯把水作为万物的本原,其根据是什么?您认为这样的根据可靠吗?为什么?
(2)在材料2中,洛克概括了物质的三种不同性质,请谈谈洛克的这种概括是否揭示出了所有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共性?
(3)比较材料1和材料2,您认为泰利斯和洛克对物质的认识是否存在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对物质的认识上他们的思想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
(4)阅读材料3,谈谈应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讲的“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这些论述?
(5)比较材料1、2和3,您认为恩格斯所讲的物质和泰利斯、洛克所讲的物质是一回事吗?恩格斯对物质的界定在思想方法上与泰利斯、亚里士多德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6)不同历史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存在明显区别,这一现象说明什么?您认为我们能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根据您掌握的哲学知识和具体科学知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作一简要评价。您认为它是否还能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
20
案例2
一、案例名称:关于运动的几种观点 二、案例适用: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1)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变”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 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河流。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① 材料2:芝诺:“飞矢不动”
飞着的箭是静止的。因为,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② 材料3:恩格斯:“运动即矛盾”
当我们把事物看作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彼此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⑧
思考与讨论:
(1)怎样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这一格言?后来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克拉底鲁把这一格言发挥成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否有区别?请具体说明。
(2)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这一命题与人们观察到的客观现实相悖,您认为他对此所作的论证是否能够成立?为什么?
(3)细读材料2,芝诺说,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这里的“静止”应作何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它就不能动了”?
(4)比较材料1和材料2,赫拉克利特和芝诺对事物存在状况的看法截然不同,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5)材料3中,恩格斯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里的“矛盾”具体指的是什么? (6)比较材料3和材料2,恩格斯和芝诺都谈到了机械运动,但观点根本对立,请谈谈他们分歧的焦点何在?我们是否能用恩格斯的观点解开芝诺悖论之“谜”? 案例3
一、案例名称:人脑与电脑
21
二、案例适用: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和联系
三、案例来源:(1)伍旭升主编《百年科技利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图灵的惊人之语
英国著名数学家图灵在1950年出版的《机器能思维吗?》一书中说:“机器如果在某些现实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致使问答在相当长时间内误认为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认为是能思维的。”① 材料2:引人注目的人机大战
1997年5 月,在美国组约举行了一场“世纪之战”鼠际象棋对抗赛。比赛的一方是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IBM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上的国际象棋对弈系统“深蓝”(Deep Blue)。双方的较量于5月3日开始,共进行6局,持续至5月11日结束。结果“深蓝”以3.5对2.5的总比分获胜,赢得7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赛后,卡斯帕罗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对今天的表现,我感到十分抱歉。我已经没有力气了。”② 思考与讨论:
(1)在材料l中,图灵认为可以根据机器与人脑有某种相似的功能而肯定机器是能思维的,您是否赞同他的观点?机器和人脑除了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外,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别?衡量某物能否思维的标准是什么?
(2)图灵所讲的“机器”与人脑表现出某种相似的功能,那么“机器”的这种功能从何而来?它与人脑是什么关系呢?
(3)您对材料2中卡斯帕罗夫和“深蓝”的比赛结果有什么看法?您是否感到人类的智慧因此受到挑战?人类的尊严因此受到威胁?
(4)联系材料1和材料2,您是否认为卡斯帕罗夫和“深蓝’’的比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图灵的观点,并且还预示着电脑将胜过人脑而最终支配人类?您对此有过担忧吗?为什么?
(5)上述两则材料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人脑和电脑的关系问题,人类思维和人工智能的关系问题。请您从哲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两对关系的看法。
案例4
一、案例名称:人脑与意识
二、案例适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三、案例来源:(1)李淮春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四、案例内容
22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斯佩里,用精确的实验证明,人脑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陛关系和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它具有语言(包括书写语言)的、理念的、分析的、连续的和计算的能力„„在一般功能方面,它主要是分析,犹如计算机一样。”在控制神经系统方面,左半球比较积极,起着主导作用。“右半球则与知觉和空间方面有关,处理单项的事物而不是数的排列。它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鉴别能力。”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左半球受到损伤,那么他就会失去记忆,失去抽象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右半球没有受到损伤,他的形象思维、空间识别能力依然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失去了抽象的分析计算能力,但却依然可以正确地确定各种坐标方位。因此,他离开了家,还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右半球受到了损伤,他会失去空间识别能力。一旦他走出病房,离开床位,他就很难再回到他的床位;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正常记忆与数的运算,因为他的大脑左半球依然健在。总之,人的大脑结构与他的思维功能具有对应性。
日本心理学家高桥尚武用图表的形式对人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进行了对比①:
大脑左半球 通向意识的联络脑 语言中枢的机能 观念的构成 分析性机能 时间连续性感觉 算术性机能(计算机机能) 大脑右半球 不是像左侧那种通向意识的联络脑 几乎是非语言性机能 音乐 图画或图形的感觉 综合性 整体性 几何学的、空间的机能
思考与讨论:
(1)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的人脑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功能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人脑的结构与人的思维功能具有某种对应性?您认为这一发现有什么哲学意义吗?
(2)如果把上述科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用来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观点的佐证材料,您认为这是否恰当? 为什么?
(3)哲学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对于人脑结构和人脑功能等的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您对此是否有所了解?您能否提供某些材料,并从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和概括? 案例5
一、案例名称:一流大学的就业率为何排名不甚理想? 二、案例适用:关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23
三、案例来源:(1)《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5日 四、案例内容
2003年4月初,中国教育部公布了其直属高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全国74所部属高校根据就业率的高低被划分为6个档次。就业率在95%至100%之间的为第一档,有24所学校;就业率在90%至95%之间的为第二档,有28所学校;就业率在85%至90%之间的为第三档,有1l所学校;就业率在80%至85%之间的为第四档,有6所学校;就业率在70%至80%之间的为第五档,有4所学校;就业率在70%以下的为第六档,有1所学校。令人关注的是,一些名牌大学排名不高,如一向在各项大学排名中位于前列的清华大学仅仅处于第三档次。①
教育部排名公布后,在社会及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国内一流大学就业率排名仅处中游水平,更引得众人议论。教育界人士,如教育部官员、清华大学主管领导等纷纷就此发表谈话。② 思考与讨论:
(1)在考虑就业时,择业者的主观愿望往往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相互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愿望、耐心等待或寻觅机遇,还是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为什么?
(2)大学生择业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有些学生毕业于名牌大学,所学专业和本人素质都不错,但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另一些学生,各方面条件似乎并不怎么优越,却较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3)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是否具有启发、指导意义?请对您的观点作具体说明。 案例6
一、案例名称:怎样看待“虚拟”生存中的实践活动? 二、案例适用:实践的主体和实践客体之间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1)刘红军《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实践》,《哲学动态》2000年第1期。
(2)殷正坤的《“虚拟”与“虚拟”生存的实践特性》,《哲学动态》2000年第期。
四、案例内容
观点1,赋予人类实践以新的特点
这种观点认为,电脑网络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一种新型生存方式—— “虚拟”生存的形成。“虚拟”生存揭示出实践除了具有劳动特性外,还具有虚拟的本性。以往我们理解的实践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而劳动又指生产劳动。以劳动为实践的内涵,把人的生存置于
24
自然物质世界的基础上,人的生存世界就是物质实体的世界。而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实践活动则是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基础上的文化生存活动。人在电脑网络中的活动方式主要有:收发电子邮件、万维网浏览查询等等,由此人们在网络里进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种实践活动方式的特点是:计算机自动完成bit虚拟过程,具有空前的虚拟性,即超越自然性和人类生存的自我超越性,由此构成对人类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冲击和变化。以前的两次技术革命之所以没有达到“虚拟”生存,是因为还仅仅作为人的技术工具,没有像电脑那样衍生出诸多人类活动,构成一个新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把自己从现实社会中相对独立开来,构成人类生存方式的自我突破。① 观点2,没有改变实践的根本特点
这种观点认为,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形式,任何劳动过程都包含着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都包含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劳动方式进行的生产实践是最基本、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实践。目前电脑网络和能量的消耗仍然是人脑的延伸,主要代替和拓展了人的脑力劳动,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操作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使用甚至依赖于电脑网络技术进行生产,一点也没有改变实践以劳动为核心的特性,并没有任何虚拟性。电脑网络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尽管虚拟生存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人类以往的生存方式,但它并没有改变实践的基础,仍然以生产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为其核心。因为“虚拟”生存首先是建立在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电脑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并以电脑网络技术作为主要的生产操作手段来体现人类劳动的新特征,所以,“虚拟”生存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出现,既是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实践的结果,也是人类一种新的劳动方式。② 思考与讨论:
(1)科学技术是人创造的,同时它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电脑网络的出现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请谈谈这种生存方式从哪些方面影响着人类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人通过电脑网络进行的诸多活动,如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能否称作实践?试比较它与人类其他实践活动形式的异同。 (3)观点1是如何推出电脑网络I的出现使实践活动具有虚拟性特点这一结论的?您是否同意文中的推理和结论?人在电脑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的活动是否受制于现实社会?您怎么看待它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4)观点2根据什么认为电脑网络的出现一点也没有改变实践以劳动为基础这一特点?您是否赞同这一看法?为什么?您认为观点2与观点l的主要分歧在哪里?
(5)您认为关于“虚拟实践’’的讨论对我们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有什么启示?请您展望一下人类实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案例7
一、案例名称:宇宙大爆炸理论与时空无限性问题
25
二、案例适用: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白光润主编《当代科学热点》中“宇宙大爆炸”——总起源的猜测与证实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四、案例内容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宇宙学理论之一,由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最先提出的。它的主要论点是:时间、空间和物质起始于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我们今天的宇宙即由此而生——在某种整体膨胀、徐徐冷却,并不断稀释的状态中诞生和演变。爆炸之初,宇宙是一个充满辐射的“地狱”,它热得使任何原子或分子都不可能生存下去。数分钟后,它便冷却到足够形成最简单的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了。及至数百万年以后,宇宙才冷却到足以形成第一个原子,不久又形成了简单的分子。然后,只是到了数十亿年之后才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使得物质凝聚成恒星和星系,此后又形成了稳定的行星环境。在那些行星上(地球是其中之一),发生了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一些过程,孕育了种种复杂的生物化学产物。
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后不断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这些证据主要来自三方面。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对遥远星系光线特征的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测量了18颗恒星发来的光,发现它们全部都存在着红移。根据多普勒效应,如果光源朝向我们(观察者)运动,移动就朝向可见光谱的蓝色一端,称为蓝移;反之,如果光源离开我们而去,移动就朝向光谱的红色一端,此即红移。所以哈勃得出结论,这些恒星一定相对于我们在后退,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
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第二个观察证据出现在1965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偶然地检测到弥漫在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辐射。这种辐射以相同的强度从空间的各个方向射向地球。它的光谱线与达到某种热动平衡态的熔炉内的发光情况精确相符,而且其相符程度非常之高,因而不可能是一种巧合。对它的测量表明,它的有效温度大约比绝对零度(约等于-273%)高3度。只能将微波背景辐射解释为这是宇宙大爆炸阶段的直接遗迹,把它看作宇宙诞生时灼热火焰的余辉,是从大爆炸散落的残余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而冷却所具有的。实际上,当初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假说的科学家就曾预言,如果宇宙始于过去遥远的某种既热又密的状态,那就应当留下某种从这个爆发式开端洒落的辐射。
第三个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观察证据是宇宙至今的化学元素的丰度,与理论计算值极为吻合。科学家们逆着时间回溯,思考在温度和密度随时间流逝而下降的背景中物质的化合与分解如何表现。对天文学家来说,只要知道今天热辐射的温度,很容易计算出宇宙诞生后各个时间段的物质合成。大爆炸理论预言,今天的宇宙应当由大约76%的氢和24%的氦组成,这与对太阳和其他天体物质的观察结果吻合得相当好。①
如果整个宇宙果真是以大爆炸为起点,那就意味着,时间和空间就都是有限的。对此科学界也有不同的解释。当代英国伟大物理学家霍金提出了4维平滑球面宇宙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从北极开始不断向外增大的纬度环代表宇宙空间的膨胀,而北极本身就代表大爆炸即
26
创世时刻。但是在极点上没有奇点,我们只是从那里开始度量时间。同样道理,地球的北极是我们开始度量纬度的地方(虽然我们通常把赤道定义为纬度0。,但同样可以从极点开始度量),这并不表示在极点有奇点。没有比北极更北的地方,但这并不表示在那里有一个空间边界。没有比t=0更早的时候,但这并不表示时间从那里开始。创世时刻t=O现在只是一个用于度量时间的合适标记。霍金的解释显然有别于大爆炸理论。② 思考与应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大爆炸理论面临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譬如:大爆炸的起因是什么?大爆炸如此巨大的能量来自何处?宇宙能不能从虚无中产生?大爆炸理论所说的宇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宇宙是否存在区别?作为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果真是以大爆炸为起点因而是有限的吗?请您应用所掌握的哲学理论及相关科学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 入思考和分析。
第 三 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案例1
一、案例名称:逻辑上的破绽——缠绕悖论 二、案例适用:唯物辩证法
三、案例来源:(1)张驰:《创新思维》,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一:
古希腊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一条鳄鱼从一位年轻母亲怀中抢走了她的小孩。它对万分悲伤的母亲说:
“我问你一个问题,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答对了,我就会把孩子归还给你。” 妇人思考了一会儿说:“你想吃掉我的孩子!”
鳄鱼兴高采烈地说:“如果我把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可以吃掉你的孩子。” 孩子的妈妈立刻说:“不! 不!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我说对了,你该信守诺言将孩子还给我。”
母亲的回答令鳄鱼左右为难。交回孩子,母亲的话就说错,它可以吃掉小孩,可吃掉他却又证明母亲的话对了,这又得让它把孩子无伤害地交出来,唯一的选择只能交还孩子。母亲利用悖论这一奇特的自相缠绕的逻辑救了孩子。 这就是有名的“缠绕悖论”。 材料二:
传说古希腊的一个国王,有一次在处死一批囚徒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怪念头:“我要和死囚们开一个玩笑。让他们自己挑选一种死法——被砍头或是被绞死。”(当时的死只有砍头和绞死两种)
27
国王就对囚徒们宣布:“我让你们挑选任何一种死法,你们可以随意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就给绞死,如果是假话就给砍头。”
这批囚徒的命反正操纵在国王手里,难免一死,所以很多囚徒都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话,于是有的被砍头,有的被绞死;有的说半真半假的话也被看成假话,照样砍头。
在这批囚徒中,有个叫达令的聪明人。轮到他上刑时,他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听了左右为难起来:如果真的砍了他的头,那么他说的话是真话.而说真话的就应该被绞死;如果他说的是假话,假话是应该砍头的,于是他的话又变成了真话。他的话也让国王既不能绞死他,也不能把他砍头。
国王只得挥挥手:“那就放你一条生路吧。” 于是达令身后的那群囚徒也都因学说这句话而得救。 材料三:
两个15岁的学生找到他们的希腊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老师稍作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 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老师反驳道,“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先洗澡了呢?” “干净人。”两个学生改口道。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又反驳说。 然后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谁洗澡了呢?” “脏人!”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老师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怎么样,到底是谁洗澡了呢?”
“那看来就是两个人都洗了。”两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澡,”老师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不满意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
“正是如此。你们看,这就是诡辩!”① 问题与思考:
(1)阅读材料一,母亲是怎样用悖论救孩子的?缠绕悖论的特点是什么?
您觉得在日常思维活动中出现逻辑思考上的破绽正常吗?它能否成为获得真理的有效手段?
(2)阅读材料二,您觉得达令聪明之处在哪里?在思维或语言交流中,经常会碰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现象,您认为这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应该力图避免克服的呢,还是
28
如材料二所说的,利用它可以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绝处逢生,却使对方哑口无言,陷于两难境地?
(3)阅读材料三,请分析辩证法与诡辩论有哪些主要区别?您认为诡辩方法能成为人们认知活动中取胜的手段吗?怎样识别和驳斥日常语言交流中出现的诡辩?请举例说明。 案例2
一、案例名称:证实与证伪——方法论的争论 二、案例适用:唯物辩证法——科学思维方法
三、案例来源:(1)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年英文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科学哲学的第一个完备形态——逻辑实证主义在西方流行。以德国哲学家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哲学家从经验的证实原则出发,主张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他们认为,科学是经验的逻辑语言系统。只有感性经验才是科学的基础,才是科学理论得以确认的标准,才赋予理论以意义;而理性仅仅是经验的形式或符号。因此一个命题只有在它被经验证实或否证时,才具有意义,否则就无意义。他们认为演绎法提供的是永真的“逻辑真理”,但它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仅仅因为它只是同义反复,只是把真理从前提传递到结论中,我们从结论中得到的知识决不会比前提多。因此它的作用只在于使经验形式化、系统化、简明化。要取得新知识,只有靠经验归纳。由归纳法得到的全称命题(科学理论是由全称命题构成的)虽然不具有必然性,因为任何经验都是有限的,但却可以具有逻辑或然性或者概率的正确性。我们无论观察到多少天鹅是白的,多少次太阳从东方升起。都不能断言“凡天鹅皆白”、“明天太阳也一定从东方升起”,但过去的经验重复得越多,“凡天鹅皆白”、“明天太阳也一定从东方升起’’的可能性就越大,概率就越高。科学的进步正是通过被经验证实的或然性真理逐步积累而发展的渐进过程。 材料二:
正当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在“经验证实”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理论大厦时,大厦的根基却受到了一位强有力的反对者的猛烈炮击。这位反对者就是新一代的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著名代表波普尔。
波普尔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方法和经验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理论的。他认为归纳法没有任何根据。从逻辑上说,它不仅没有必然性。而且没有或然性。因为任何经验总是过去的,从过去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不能推断出“明天太阳也一定从东方升起”;而且经验总是有限的,不能从中归纳出无限的全称命题。经验可以证实单称陈述命题如“这只天鹅是白色的”,但任何数量的有限单称命题同构成科学理论的全称命题如“凡天鹅皆白”相比,其概率只能是零(因为任何有限数除以无穷大,其极限都是零)。因而“经验证实原则,,是站不住脚的。①由此波普尔提出了著名的“经验证伪原则”。他认为
29
这里存在着一个“逻辑不对称性”:任何有限数量的单称命题都无法证实一个全称命题,但证伪一个单称命题都可以同时证伪一个全称命题。我们无论观察到多少只白天鹅,都不能证实“凡天鹅皆白”,但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就可以证伪“凡天鹅皆白”。波普尔以这一“经验证伪原则”取代了证实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即一切命题只有能被经验证伪的,才是科学命题;否则就是非科学的。 材料三:
恩格斯说:世界上的任何归纳法都永远不会帮助我们把归纳过程弄清楚。只有这个过程的分析才能做到这点。——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我们不应当在两者之中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高高地抬上天去。我们不应当力求在其适当的地位来应用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而要做到这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问题与思考:
(1)读材料一,请您谈谈归纳法的要求以及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您认为逻辑实证主义者对归纳主义科学方法的重视有根据吗?
(2)读材料二,按照波普尔的观点,当一个普遍命题遇到反例时它就不能成为真理,就一定是非科学的,您认为这种界定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合理吗?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方法和经验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创立了 “经验证伪原则”,为什么经验只能被证伪却不能被证实呢?波谱尔的立论根据是什么?
(3)读材料三,根据恩格斯的论述,请您分析“经验证实”和“经验证伪”方法论原则在思维方法上的作用和不足。 案例3
一、案例名称:科学发现与“逆向思维” 二、案例适用:科学思维方法
三、案例来源:(1)张驰:《创新思维》,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哥白尼推翻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创立了“太阳中心说”, 牛顿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创立牛顿力学理论, 爱因斯坦突破牛顿的经典力学创立相对论, 达尔文推翻物种不变论创立进化论,
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创立导致了一场化学革命,
爱迪生留声机的发明被称为是继贝尔发明电话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
马克思以“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和重新探讨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在批判的审视和探索中,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发现„„
这些具有伟大的科学成果和思想成果的产生,除了当时已具备的条件外,科学家、思想
30
家们的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那就是他们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善于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他们注重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敢于推翻原有的荒谬学说和过时理论,或突破原有理论的限制把科学引向新的领域,从而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导致科学革命的出现,实现新旧理论的更替。这种思维方法称为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与传统思维完全相反,专家通常把传统思维称之为“思维定势”,即在思考问题时,片面、错误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从而阻碍了科学的创新思维。在探索科学真哩的过程中,逆向思维是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逆向思维不等于创新思维本身。只有经过艰难探索和长期不懈的苦斗,才能思人类所未思之题,解人类所未解之谜,创人类所未创之业。
逆向思维是辩证否定的过程。没有知识基础的逆向思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逆向思维不是简单地抛弃一切,而是以批判地继承为前提的。知识基础越丰厚牢固、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独创的见解就越深刻,对“异端’’作出的判断就越准确。当然积累知识不仅仅靠书本,还要善于去“阅读”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两部永恒的、没有页码的大百科全书,并努力在知识的博、深、精、活上下功夫。① 问题与思考:
(1)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与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有关,逆向思维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是逆向思维呢?为什么说没有知识基础的逆向思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您看来,逆向思维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在常规考试中,通常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来评判您对知识的掌握。如果您的思维结果与标准不一致,就意味着考分减少。您觉得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人的思维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您是怎样看待传统思维的?
(3)“由结果向前推”、“换位思考”都属于逆向思维,您会尝试着用这些方法思维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吗? 案例4
一、案例名称:软黄金与沙尘暴 二、案例适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案例来源:(1)2000年5月25日和2002年3月21日《文汇报》。 四、案例内容
羊绒因其“轻、软、暖”被誉为“软黄金”,因为山羊年产羊绒仅为200克。从国家环保部门的媒体获悉,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密度,20世纪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随之而来的是被啃光牧草的土地沙化为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成为沙尘暴扬起的沙源。再看看另一个旗,由于产羊绒利大,牧民
31
靠多养山羊增收, 111余万公顷的草场,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万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空。这个旗虽然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超载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退化、沙化。
“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环保界的这句话确有强烈的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深层本质。1992年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深刻地道明,地球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
2002年3月20日,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达1.3亿。
初春某日的北京城,清晨逐渐变成黄昏。能见度明显下降,天空混浊,一片桔黄色。远方物体土黄,太阳从苍白色变成淡黄色,能见度在百米左右时,天空中漫天黄沙,气温明显下降。11时,在阵阵呼啸的大风声中,北京城已完全被遮天蔽日的沙尘所笼罩。马路上汽车小心翼翼地行驶着,行人呼吸困难,举步艰难。14时,天安门广场上很空旷,行人稀少。一张口,马上扑人满嘴沙土,风声呜呜,从广场西南国家大剧院工地上,北看看不到天安门城楼。15时过后,昏黄天空中有了些许白色的亮光。透过重重的沙尘已可以看见的太阳,却没有丝毫光辉。16时,风小了些,但依然是没有方向的乱吹。停在路边的汽车已落上了一层厚厚的沙尘。冲过重重沙土的太阳努力发光,天空中也终于有了白色的轮廓,但周围昏黄依旧。
沙尘暴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北京及其周边环境的关注,北京“绿色奥运”的任务艰巨。①
问题与思考:
(1)读了上面的材料,请您分析羊绒业的发展与沙尘暴之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联系?为什么说羊绒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它造成的直接的、最严重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环境保护观念?
(2)当今世界,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中心概念。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必然会引起了我们对“发展”概念的新认识。按照哲学教材的说法,发展指的是客观世界自身前进性或上升性的变化。然而我们何以判断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是上升还是下降呢,“发展”的概念是否需要赋予它超越传统的新内涵呢?有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发展观念在满足时代需要、引导时代前进中,暴露出某种局限性,因此需要把标准、目的即价值内涵于发展概念之中,并把它视为发展概念最核心的涵义。您觉得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发展观念有什么不同?就您 的理解,在本章中还有哪些概念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使之更有时代气息? 案例5
一、案例名称:SARS是一场什么危机
32
二、案例适用:生态环境与辩证思维方法 三、案例来源:(1)《燎望》2003年第3期 四、案例内容
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作为2l世纪第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未知流行病,它给人类带来的是一场重大灾害和一场突发性危机。
所谓“危机”,即国家安全或局部出现天灾、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政权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SARS是一个什么样的危机呢?
观点1,SARS是一场全球性危机。
作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天灾”,从一国迅速传播于全球五大洲。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布伦特兰所言:“这是我在担任WHO总干事的整个任期内,首次遇到不知道病因的情况”。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凯特林·哈本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SARS了解不够
无法确定是否有任何公共卫生体系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病毒的传播。它可能就像传染性感冒一样不管在哪一个国家都会传播,同这个国家的公共医疗体系是否发达没有直接关系。SARS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无论何种恶性传染病,从经济学上看,是因其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加上病源的传染性特征,无论原发于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它都具有全球性的特征,给这些地区甚至全球带来巨大灾难。SARS也是一种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内流行病,而是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科学家们认为:随着人口增长规模愈来愈大、人口流动迁移愈来愈广泛、人员往来愈来愈频繁、城市发展速度愈来愈快、人口密度空前加大,在一国内部爆发的传染病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由一国的危机传导为全球性危机。所以SARS危机不仅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的危机,也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大敌,也是人类健康的共同大敌,抗击SARS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任务。如世界卫生组织 (WHO)总干事布伦特兰所言,SARS是\"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传染病,需要全球通力合作,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以防止SARS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传染病和人类的负担”。 观点2,SARS是一种“良性”危机。
所谓“良性”危机是指危机形态特征“非政治化”,基本上不涉及颠覆国家政权、变更核心价值观、危及政治稳定、破坏社会秩序,是属于“非结构性危机”。不仅不会出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对立、冲突和对抗,而且政府能够充分利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的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社会资源,以达到有效地控制危机、处理危机、化解危机的目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说,SARS“危害”同时又会转化为“机遇”:表现在对于大幅度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的 “公信力”和领导人的威望的积极作用上,在我国人民抗击SARS病毒中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是继1998年抗洪救灾后的第二次空前全民大团结;表现在对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
33
推动力上,正如胡锦涛所说,要夺取同疾病斗争的胜利,最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利用全球化,主动与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合作,有效提高我们战胜传染病的能力是我们战胜SAILS的重要手段;表现在它催生着对“危机”研究的科学应运而生。对 “危机”研究的科学包括危机管理学和处置危机的机制,其中涉及到在危机到来前
的危机意识、制订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的预案;危机成为事实时的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政府的公信力;处理危机过程中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发挥专家作用的程度。这是我们在抗击SARS危机中值得总结的经验。① 问题与思考: ’
(1)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村,面对我们的生存世界的恶化、面对人类生命遭受的病毒侵入,我们应该怎样从哲学的整体性、联系性的层面对这场全球危机进行冷静的思考,并对此作出客观的判断?
(2)怎么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认识危机的“危害”和“机遇”? (3)2003年中国人民抗击SARS的战斗给您最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 案例6
一、案例名称:如何看待中国的贫富差距 二、案例适用: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案例来源:(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调研报告。 四、案例内容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描述贫富差距程度的宏观指标,这个系数介于0和l之间。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O.3以下为(Best)最佳的平均状态。在O·3---0·4之间为(Normal)正常状态,但超过0.4就算(Warn)警戒状态,达到O.6则属社会动乱随时发生的(Danger)危险状态。
近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作了一次严格的PPS抽样,从人户调查问卷的数据作出的计算,中国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高低收入差之比)为0.434,同时按城乡家庭收入分组计算基尼系数为0.445,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基尼系数正常的安全线。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1970年美国基尼系数为0.31,1968年英国基尼系数为O·32,1963年日本基尼系数为0.31,1964年台湾基尼系数为O.32(另有报道1953—1961年台湾基尼系数为0.55),1954—1964年印度基尼系数为0.40(另有报道1961—1964年印度基尼系数为0.46),1962年法国基尼系数为O.50。1964年联邦德国基尼系数为0.45。
该中心按照“五份等级”的测算方法测出:中国最贫困的20%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的4.27%,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美国20世纪90年代有关数据显示:最贫困的20%家庭收入占社会的4.6%,最富有的20%家庭收人占社会的44.3%。
34
在几次民间组织的类似调查中,老百姓的感觉与基尼系数不太一样,调查人员反映:中低收人家庭的调查比较可信,而高收入家庭往往打折扣,他们有隐匿收入的倾向(深怕遭“收入来路不明”调查)。 问题与思考:
(1)有社会分工,就有贫富差距。我们这里所说的贫富差距,经济学家称为“基尼系数”,在哲学上就是质、量、度的问题。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社会目前代表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 (2)有贫富差距,就有贫富矛盾。贫富矛盾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积极的,勤劳致富,智慧致富;一是消极的,嫉富、仇富,“均贫富”。您认为哪种解决途径更有利于解决贫富矛盾?社会上出现的“仇富”现象有其合理性吗?
(3)怎么用矛盾分析法来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老板们发家致富的问题?
(4)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那么坚持不懈地追求合理合法的阳光财富会不会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和矛盾呢?
第 四 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案例1
一、案例名称:解读当今“斯芬克司”(Sphinx)之谜——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案例适用:实践和认识
三、案例来源:(1)2003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四、案例内容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 1991年,美国建立第一批基因组研究中心。
1998年,中国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l%的测序任务,成为参与这一计划的惟一的发展中国家。
2000年6月26日,中、美、日、德、法、英等六国科学家宣布首次绘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
2003年4月14、15日,中、美、日、德、法、英等六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目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这是生命科学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与其说这是一个句号,毋宁说它是一个逗号。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只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小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位中国专家如是说。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成功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方
35
面是要寻找不同人群之间的基因差异,另一方面是要破译不同基因的功能,以取得更多的数据,为人类战胜疾病、提高生命质量提供更多的参考。 问题与思考:
(1)以上材料是否表明:人类对某一客观事物认识的一定阶段的成功,是下一阶段新的认识的开始?因此,人类不可能获得对客观事物最终的、全面的认识?
(2)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除了表明“科学无国界”的道理以外,还蕴涵着哪些意义?
(3)您是否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千百年来破译“斯芬克司”(Sphinx)之谜的延续?在科研选题方面,人类对人自身的研究更为执著和迫切,这是否反映了科学研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
案例2
一、案例名称:理论与实践中关于功利主义和“功利”问题的价值评价 二、案例适用: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三、案例来源:(1)穆勒《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003年7月10日《文汇报》。
四、案例内容
材料l: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学说,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J.边沁和J.S.穆勒。边沁认为,人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所谓合乎道德的行为,不过是使个人快乐的总和超过痛苦总和的行为。边沁认为,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上,达到“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是道德活动的唯一目的,而社会利益的基础则是个人利益。因此,个人利益是现实利益,社会利益只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穆勒继承和发挥了边沁的理论,于1863年出版了《功利主义》一书,在此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功利主义”这个概念,确立了谋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道德原则,提出要以功利作为道德的基础。穆勒认为,人类行为的惟一目的是追求幸福,因而把是否幸福作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也只有在行为的结果具有重大意义时,才应当区分道德上的是与非。他还认为,人应该以追求精神快乐为主,反对以行为者的一己幸福为道德标准,而以与行为有关者的幸福为道德标准。
材料2:在我国传统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有过各种不同的义利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唯利无义”、“利人为义’’和“重义轻利”。概括地讲, “唯利无义”认为,一切为己、利己,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人的行为准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与人根本没有道德可言。 “利人为义”提倡的是“兼相爱,交相利”,要傲“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他们把“利人”还是“害人”作为划分“义’’与‘‘不义’’的基本标准:“利人乎即为,不利于人即止”,总之,“义者,
36
利也”。“重义轻利”是在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义利观,把人之“有义”视为人之为人的本性,竭力倡导“行义”、“为义”,要求人们遵循封建的宗法等级道德。而为了使人们的“行”归于 “义”,又主张要“克己”、“节欲”;“去利”、“灭欲”,以至于“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存天理,灭人欲”,把“重义轻利”导入了极端。
材料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的范畴。他指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①这表明关于功利主义以及“义”和“利”的评价,不能简单地、机械地一概批判和反对。
材料4:“考证热”正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一道“风景线”,不少大学生已成为这考证大军中的“生力军”。有人说这是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素质要求的表现,也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为了将来在人才市场上应付竞争增强一些“筹码”,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除了考托福、考GRE、考计算机,现在还考驾驶执照、考外语口译等等,只要是社会上有什么证书开考,就有大学生积极备考。这不,自从2003年7月初,全国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报名以来,各报名点场面火爆,报名人数已突破千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报名者当中,持“多考张证书,就多条就业门路’’这样想法的也不在少数。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顾小姐坦言:“现在上海的社工资格考试刚刚开始,入门应该不难,多张证书对自己找工作应该会有帮助。”另一位沈小姐则说,“目前我的企业效益并不理想,随时都可能关门。希望能多考几张证书,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筹码。”而一位民政部门的负责人明确表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踏实、诚实、有魄力等,其精神实质是“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他人摆脱困境,走向自立恢复尊严,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这位负责人强调: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不仅仅是通过资格考试,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一种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① 问题与思考:
(1)比较材料1和材料2,谈谈东西方关于功利主义和“义”、“利”之辨不同的价值评价的主要特征。
(2)结合材料2,联系您掌握的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演变过程,谈谈为什么会形成“重义轻利”,乃至“存天理,灭人欲”,完全抹杀个人欲望或功利性要求的价值导向? (3)结合材料3,联系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谈谈为什么不能全盘否定功利主义或人们的自身利益要求?材料3的基本原理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4)结合材料4,谈谈当前大学生的“考证热”,有无理论渊源和依据?社会上为什么对“考证热”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您也是“考证大军”中的一员吗?您是否也认为持“多考张证书,就多条就业门路”?您是否认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报考 “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人群
37
中,都是为了自身眼前的功利性,而缺奉献精神?大学生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追求自身功利要求能否达到价值评价上的统一?
(5)结合材料1、2、3、4,谈谈如何科学地、辩证地认识理论上的功利主义和实践中的功利性行为? 案例3
一、案例名称:如何看待实践过程中的失败和错误? 二、案例适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案例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道: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是成功之母”;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等等。
恩格斯曾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②
邓小平也说过,“我们着重于检查过去的缺点、错误,正确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整个建设的部署,安排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③
问题与思考:
(1)“吃一堑,长一智”,犯了错误能“自然而然”地获得智慧吗?如果不是的话,又如何理解以上的论述?
(2)以上的论述是否表明:吸取教训和总结犯错误原因的作用,比学习科学的理论更重要、效果更明显?
(3)您是否认为,既然失败和错误在人们的实践中无法避免,那就应该容忍失败、允许失败?既然失败和错误有其自身的价值,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失败和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 (4)个人成材,是大学生的理性追求。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太注重经常地、比较自觉地总结个人阶段性的学习、成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往往多看重自己的成绩,而不“忍心”挖掘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不太善于从不足中确立努力的方向。您认为应该如何在实践中改变这种思想方法?
(三)现象分析 案例4
一、案例名称:尊重权威,但又不迷信权威 二、案例适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8
三、案例来源:(1)王选:《破除迷信,勇于创新》,2003年4月8日《光明日报》。
四、案例内容
全国政协副主席、两院院士王选认为,破除迷信,勇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加入WTO后,这一话题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特别是破除对杰出科学家的迷信,更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他强调: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尊重权威并虚心向权威学习,但是决不能迷信权威,因为,权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权威(包括著名的权威)的论断并不全都是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要有挑战权威的决心和信心。王院士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用许多生动的事例就此进行了说明: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反对玻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解释,甚至断言:“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得能量”。核物理学奠基人之一艾·卢瑟福也说过,“谁企图研究从原子转换中获得能量,那他是在干一件荒唐的事。”
·19世纪末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洛德·开尔文是一位极富革新精神的物理学家,但晚年却宣称“x射线将会被证明是一种欺骗”、“无线电没有前途”。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强烈反对交流电,要求完全禁止使用。
·海王星的发现者西蒙·纽科姆曾断言:“空中飞行是属于人类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1956年6月,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观点,当即遭到了不少权威的反对:曾获得1954年诺贝尔奖的泡利(W·Pauli)愿意押任何数目的钱来下赌
“宇称一定是守恒的”,他还认为吴健雄做此实验是浪费时间,不会有什么结果;195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布洛克(F·B1och)则说,“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下不守恒能得到实验证明,我愿意吃掉我的帽子”。④
问题与思考:
(1)某些权威作出一些比较偏激和武断的结论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以外,是否还有个人思想认识方法方面的原因?
(2)以上现象是否表明:大科学家都不可避免地会作出错误的判断?某些权威作出的个别与事实发展不相符合的结论,是否会影响其声誉和已有的科学贡献?
(3)以上现象是否表明:既有的真理既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但又同时会束缚人们积极地创新进取?
(4)以上现象给大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有什么启示?如何看待学术权威?您能在实践中做到坚持崇尚真理,但又不迷信权威吗?
案例5
一、案例名称:关注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实验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二、案例适用: 非理性因素与理性认识
三、案例来源:(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
四、案例内容
.发明炸药的科学家诺贝尔为了解决硝化甘油的运输安全问题,曾设想最好用一种其他物质将硝化甘油吸收进去。于是,他就先后用纸、木粉、砖粉、煤、干土、石膏粉、木炭粉等做实验,但结果都不理想。他昼思夜想,却茫无良策。有一次,他突然看到硝化甘油从容器里一滴一滴地掉在含有硅藻土的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个意外的收获触发了诺贝尔的灵感:“如果将易爆炸而运输有困难的硝化甘油注入硅藻土里,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他立刻用笔把这个思想的闪光记录下来。以后,诺贝尔从这个思路出发,不仅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而且又研制出了一种安全、爆炸力更强的新型炸药。
.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曾长期探讨苯分子的化学结构。他曾经先后设想出几十种可能的排法,但都被否定了。有一天,他睡觉刚醒,朦朦胧胧之中他仿佛看到原子在眼前晃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一个个在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咬住自己尾巴,轻盈地旋转着。他马上联想起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可能也像蛇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排列,最后首尾连接成环状。经过进一步的证明,他确定了苯(c。H6)的6边形环状结构式。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为了说明磁的变化生电的情况,想像并提出了一个磁场的新模型。这个模型不但说明了磁的变化会产生电流,而且也预言了电流的变化会产生磁场。后来,他把这些观点加以完善和发展,又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此后,他
又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即电磁场基本方程)。他依靠创造性的想像力,把奥斯特和罗兰实验中围绕电流及变化的电场周围的磁场的闭合磁力线缩成一个点,把法拉第实验中围绕变化的磁场周围的电场的闭合电力线缩成■个点。这样,就可以得出把空间任何一个点以及任何时刻的磁场和电场的变化连接起来的定律。
问题与思考:
(1)您是否认为科学研究的成功,并不是非得在实验室里获得?
(2)以上的材料所提及的灵感、联想、想像等非理性因素,是如何转化为科学家的重大科学发明的?
(3)您是否在课余时间留意科学家们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事例,能否例举一些非理性因素在推进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科学研究的事例?并就此与同学们交流和讨论? 案例6
一、案例名称: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接经验的功能和作用是否将逐渐萎缩? 二、案例适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三、案例来源:(1)2003年《光明日报》 四、案例内容
当今时代,称之为“知识爆炸”或“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
40
新成果层出不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大约每3年翻一番。国内也有专家认为,不仅知识的量在飞速增长,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60年代,、知识倍增的周期是8年,20世纪70年代减少为6年,20世纪80年代缩短成3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是1年就增长l倍。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可见,当今信息和知识的增加、更新、换代十分频繁。人们已经无法对所有的认识都采用“事必躬亲”的方式,更多的是依靠获取信息“间接”地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这也客观地要求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如果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就无法及时地利用这些信息,也就无法适应“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问题与思考:
(1)有观点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网络
以及接受教育等途径和手段,因此直接经验的功能和作用将逐渐萎缩;而有人则不同意这样的结论,认为:尽管身处“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年代,直接经验仍然有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您同意哪一种观点,或者您有什么其他看法? (2)作为当代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去实际从事实践活动,以获得某些直接经验? (3)您是否参加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您是否作过一些课题研究?您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否有帮助?
案例7
一、案例名称:阻止“克隆人”是否会影响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案例适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案例来源:(1)《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2000年11月8日《文汇报》。
(2)《克隆人降生将是个悲剧》,2002年4月11日《文汇报》。
四、案例内容
1.自199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地克隆出“多利”羊以后,有关克隆技术进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以至于国外有人竟要进行克隆人的实验。目前,科学界把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两种。前者是利用胚胎干细胞克隆人体器官,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问题,这是国际科学界都支持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用于治疗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这一界限。而对于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说的克隆人,由于它在总体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原则,所以,科学界的主流意见是坚决反对的。① 2.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认为,“如果克隆人出现,那完全是个悲剧。”“为
41
什么是一个悲剧?”陈竺院士指出,“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婴儿是否是一个健全的人。从技术角度看,克隆动物的失败率非常高,‘多利’羊本身是克隆227个绵羊胚胎后唯一的结果,即使最后成功了,也以不健康、畸形的居多。这种残次品,如果发生在人身上,谁对他负责?”陈竺还指出,克隆人“对现有的家庭关系、血缘关系都是一种挑战,跨越了人类恪守的禁区。科学技术应当有利于社会进步,而不能违背人类的根本利益。”②
3.2002年全球人类基因组“上海会议”于当年4月14日召开,会议达成了三点共识:
——主张在生命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伦理学”不可“缺席”。“它绝非是科学的紧箍咒,而在维护人的尊严方面扮演了积极角色”;
——主张尊重各国的生命伦理立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不同,没有必要达成一个统一的伦理原则;
——主张“科学无禁区”,而“行为有禁区”。科学家有创新的权利,但应对这种创新负起社会责任。① 问题与思考:
(1)人们在深化认识、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所谓的“禁区”?
(2)对克隆人采取严肃和谨慎的态度,是否认为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和负责,也是对科学的尊重与负责?
(3)强调科学研究的伦理价值,是否会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既然都是采用克隆技术,为什么治疗性克隆得以扶植,而生殖性克隆则受到反对? (5)“科学自由”与“伦理道德”是否是截然对立的?能否达到内在的统一?
案例8
一、案例名称: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真理性的认识,也要在新实践中不断发展 二、案例适用: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三、案例来源:(1)江泽民:《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四、案例内容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42
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问题与思考:
以上两段重要论断,蕴涵着哪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哪些事物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客观规律,对我们大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储备创新能力,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有什么重要指导意义?
第 五 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案例1
一、案例名称: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
二、案例适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三、案例来源:(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孟德斯鸠:
“因此热带民族的怠惰几乎总是使他们成为奴隶,寒带民族的勇敢则使他们保持自由,这应当说毫不足怪。这是一个出自自然原因的结果。这一点美洲也是如此:墨西哥和秘鲁的那些专制帝国是接近赤道的,而几乎一切自由的小民族都靠近两极。”
“一个国度土地肥沃,就很自然养成一种依赖性。构成人民主要成分的乡下人,是不那么渴望自由的:他们太专注于个人的私事,私事也太多了。一个殷实的乡村害怕抢劫,也害怕军队。西塞罗向阿提柯说:“什么是良民?岂不是那些商人和农民吗?我们不要以为他们反对君主制;对于他们来说,什么统治都是一样,只要能保平安就行。„„因此,单独一人的统治最常见于土地肥沃的国度,而若干人的统治则见于不肥沃的国度:这有时是一种补救办法。”
“这些肥沃的国度处在平原,平原上的人不能与强者争,因而向强者屈服;一旦屈服,就不能恢复自由的精神了;土地的财产,乃是忠诚的抵押品。但山区则不然,人们是能够保持其所有物的,他们也没有多少可保持的东西。自由,也就是人们所享有的统治,乃是人们唯一值得保卫的财产。因此艰苦的山区享有自由,胜于得天独厚的地区。”① 材料2:汤因比
如果在文明的创造里,种族和环境在一处起作用而在另一处完全不起作用的话,我们也不会感到惊异。„„ 我们现在准备承认,即使我们完全正确地掌握了全部种族的、环境的以及全部别的什么足以供给科学研究的材料,我们还是无法预料这些材料所代表的力量在发
43
生了交互作用之后,会产生什么结果。这种情况正像一个军事专家知道了敌对双方参谋本部的全部计划和兵力以后.还是无法预料战果。„„(因为)“内幕知识”是不足以准确而肯定地预言结果的,因为“内幕知识”并不是全部知识。有一个因素即使对消息最灵通的旁观者 来说也始终是不可知之数,因为参加战斗者或玩牌者本身也没有办法知道;而这个因素却是想做这个估计的人所必须解决的最重要条件。这个不可知因素就是在挑战真的到来的时候,当事人的那种反应。这些心理上的突现状态,„„却正是在发生遭遇的情况下起关键作用的决定力量。
如果文明的起源不是生物因素或地理环境单独发生作用的结果,那么一定是它们两者之间某种交互作用的结果。① 材料3:魏特夫
他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认为,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发明出民主制度,源自于他所说的“雨水农业”。东方的专制主义传统则根源于“治水农业”:“这种社会形态主要起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这类地区,只有当人们利用灌溉,必要时利用治水的办法来克服供水的不足和不调时,农业生产才能顺利地和有效地维持下去。这样的工程时刻需要大规模的协作,这样的协作反过来需要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要有效的管理这些工程,必需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于是便产生了专制君主、“东方专制主义”。② 思考与讨论:
(1)材料1提出,气候和土地的肥沃程度等因素能决定一个民族的性格及命运等,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2)阅读材料2,您是否认为它所阐述的观点与材料1上的观点有区别?请具体说明您的理解和分析。
(3)从材料可以看出,魏特夫认为,西方民主制度源自所谓“雨水农业”,而东方专制主义传统则根源于“治水农业”。您认为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东西方政治制度上存在的差异的原因究竟何在?
(4)结合以上材料,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环境条件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思想。 案例2
一、案例名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 二、案例适用:人的全面发展
三、案例来源:(1)汉斯一彼得·马丁与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
进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齐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4
四、案例内容
失业的增长已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充分就业是不再可能的了。
[统计数据] 根据联合国1992年颁布的《1991—1992年欧洲经济概览》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0年颁布的《主要经济指标:1961—1988历史统计》、1992年颁布的《就业展望》的材料,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及英国,其失业率从1965年至1985年逐年上升,1991年、1993年虽有回落,但依旧远高于1980年之前。1970年到1989年之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失业人数从1000万增加到2500万以上,而且失业的性质在过去二十多年发生了变化,长期失业的人数(失业时间超出一年以上)增加了2倍,达到940万。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国家长期失业人数的比例平均说来大约是总失业人数的1/4,但到20世纪80年代结束时,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大约1/3。可见,尽管这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经济有了复苏和扩张,但长期失业的人数还是增长了。在1996年的德国,有600万以上希望工作的人找不到固定劳动职位,其数目之多是联邦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据联邦共和国高级企业顾问罗兰德·贝格尔预言,在未来的10年内仅在工业中至少将有150万劳动岗位被继续消灭掉。此外,在中级行政管理机构中大概有1/2的工作岗位被消灭。在奥地利,据其官方机构的消息,就业数目也越来越少,平均每年有l万个工业劳动岗位被消灭,因此其1997年的失业率为8%,几乎是1994年的2倍。
[学者论点] 1.齐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提出,历史正在发生另一次“伟大的转型”,就是资本主义正在从以福特制为代表的“沉重的”资本主义向后福特制的“轻灵的”资本主义转化。他分析了资本个性的这一转变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如劳动、市场、国际政治与军事以及新技术的拓展方向等方面带来的重要影响。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是,软件时代的资本已经终于从沉重资本主义时代所必然要求的与劳动的紧密结合中摆脱了出来,不再是被固定化的,不再意味着庞大的工厂建筑物、机器、持续被束缚的劳动、工厂条例和呆滞的时间,也就是不再受劳动的束缚了,同时却保持了它对雇佣劳动更有力的控制。 2.两位德国《明镜》著名记者汉斯一彼得·马丁与哈拉尔特·舒曼在《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一书中,第一章以“20:80的社会——世界杠杆正转向另一种文明”作为标题。这一章的开头就描述了1995年的一个重要的,可以称之为“全球智囊团”的圆桌会议,它是由戈尔巴乔夫邀请的500名重要政治家(乔治·布什、舒尔茨、撒切尔、布热津斯基等)、经济界领袖(包括特德·特纳、约翰·盖奇、帕卡德等)和科学家在旧金山组成的聚会。这个聚会非常一致的结论是:在依赖技术实现增长的市场内,无论哪一个领域,都不再会充分提供大量新的、正式支薪的劳动岗位了。未来的数量关系是20:80,也就是说,在21世纪,要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只要启用20%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就足够了——“在下一个世纪,启用有劳动力能力居民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将弃置不用。’全部谋职人员中仅用其中的五分之一就足以生产出供世界社会享用
45
的全部商品,提供它所需要的第一流服务。”①。这个会议研究“劳动未来”的小组非常确定地断言:无论在什么国家,将会有80%希望工作的人没有劳动岗位,而他们的谋生方式将依赖于布热津斯基提出的“靠喂奶生活”(tittyainment)这种方式。据说如果把消遣娱乐与充分的食物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受挫的人群保持好心情;或者按照罗伊教授的观点,花少量的钱就可以提高自愿社区服务——包括邻里救济金、慈善捐赠等等——活动的社会影响,从而促进广大居民的自尊。无论如何,“未来世界的模式将遵循‘20比80’的公式。‘五分之一的社会即将到来,在这个社会中,只有让被排挤出局的人靠喂奶过日子才能使其安定下来。’这一切难道是危言耸听吗?”②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1.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③ .
2.对于人的发展来说,社会剩余劳动量的巨大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代资本主义大生产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无需让其全部社会成员在谋生上花费很多时间的地步:“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多余劳动„„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多虽然其动机只是为了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以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只要一旦废除对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巨量的剩余劳动就化为未来社会成员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充裕的自由时间。
3.“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
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①
4.消除了异化的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能获得这种性质:(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的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②马克思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最终不仅生活在自然必然性的王国内,人的创造性的、“个性的劳动”同时也表现为感性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即“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此时,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在这种自主活动和物质生产相一
46
致的地方,自由王国才会出现。“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在这个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的统治,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发展。”③ 思考与讨论:
(1)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您是否认为,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技术和知识不仅在消灭“费力气的活”,而且也在消灭着“工作’’(work)?
(2)您如何看待“全球智囊团”的圆桌会议提出的所谓‘‘20:80的社会模式”?这一模式对人类而言是福还是祸?它可能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3)您认为劳动失业问题将会在哪些方面对当代发达国家带来冲击?失业问题能否在现有资本主义社会框架内得到彻底解决?怎样看待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 (4)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对于人的发展来说,社会剩余劳动量的巨大增长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这一论断?巨大的社会剩余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这一转换的实现需要具备什么社会条件?
(5)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劳动会发生哪些变化? 这种变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谈谈您对马克思这些论述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3
一、案例名称:关于环境问题 二、案例适用: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案例来源:(1)龚枫,万小艳《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运行研究》WWW。POPINFO。GOV。CN 发布2002年1月4日。 四、案例内容
环境是当今世界共同遭遇的难题,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问题不仅是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坚持还是放弃“人类中心主义”?
在保护环境的共同立场上,国内理论界形成了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和反对 “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的争论。后者认为,由于人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从而导致了环境危机,只有放弃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尊重自然本身的价值,才可能解决这一人类难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类不可能放弃自我中心的立场,自然本身不能成为目的,因而环境保护只有坚持以人类为中心,服从、服务于人类,才可能得到解决。在国外,也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的不同和争论,站在各自的理论立场上,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质、出路都作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47
当然也有不少偏激的观点和做法,比如说国外有些反人类中心主义者提出 “返回到森林去”的主张,并成为积极的实践者,也有不少的人对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性持十分悲观的看法。但无论如何,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各方面的认识却是一致的。 2.是悲观还是乐观?
在对环境问题的态度上,存在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乐观论者认为,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人们不能因噎废食,通过放弃发展来保护环境。因为,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由于人们的某些意愿而改变,其次,保护环境实际上仍然是为了发展,再次,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因此这个问题还要由社会发展来解决。
悲观论者的论断反映在“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的预测报告中。他们认为增长与极限始终是一对不可缓和的矛盾,要避免这种局面,就必须使人口静止下来,限制资本的增长。但是我们知道,要在短时间内使人口增长绝对停止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按照他们的悲观估计,人类只能走向毁灭;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关系永远不可能走向协调。悲观论的立足点是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单向的、直线的、简单叠加的过程,否认了矛盾的对立同一性,从而否认了它们走向协调的可能性。
不过,罗马俱乐部学者米都斯在发表了他的名著《增长的极限》后的20年,最近又发表了新著《增长的新极限》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人类发展的三种方案的曲线组,认为在第三种方案中,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按照这种模式发展,约在2030_2040年,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并且在此以后世界人口总数能够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只要人类节俭地耗用资源,保证充足的食品,爱护大自然,那么人将依靠挖掘自己的智慧来生存和发展。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是无计可施,而是可以有所作为的。① 思考与讨论:
(1)有学者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有关,您是否同意这一看法? 理由是什么?
(2)由对“人类中心主义”讨论提出的另一问题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请简略回顾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析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并对未来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您的见解。
(3)请阅读有关材料,看一看在环境问题上“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您认为什么态度才是正确和可取的?
(4)建议组织一次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活动,或者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举行一次以“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为正反题的辩论会。最后由主持人总结,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原理,谈谈对当今环境问题的看法。
案例4
48
一、案例名称: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命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案例适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三、案例来源:(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四、案例内容
马克思曾指出,追求全球化是资本的固有属性。“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②“资本一方面„„要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③资本时代是一个造就“世界历史”、“统一的世界体系”即全球化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到处打破民族的壁垒,将分裂的人群和孤立的地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性工业体系、世界市场体系、世界消费体系、全球交往方式、世界性文学和文化,亦即从物质生活的世界体系到精神生活的世界体系,这就是全球化的基本构架。全球化的核心、动力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产阶级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因此,资产阶级必然把自己的制度安排、政治经济军事秩序、“理性尺度”即“文明”、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全世界。但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世界体系也日益造就两大对立阶级的冲突,在冲突中全世界无产阶级日益联合起来,用世界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全球化的统治。因此,共产主义就是由大工业造就“世界历史”即全球化的必然结局。
如今150多年过去了,由于当代科技革命的强势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推进。信息网络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基础,信息网络化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它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改变了企业经营环境,世界性的企业管理和全球化的产业分工正在成为现实;它也从根本上改造了金融,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球化的集中体现。 思考与应用:
根据你对全球化和当代科技革命的理解,谈谈对当代全球化运动和反全球化运动的看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进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当代全球化进程引起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哪些重大改变?它是否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 案例5
一、案例名称:小康社会要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二、案例适用: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案例来源:(1)王满船 www.studytimes.com.cn 2003 年
四、案例内容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果说一个社会从没有解决温饱到解决温饱再到基本实现小康,更多地是表现为一个以经济为主线的线性增长过程,那么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其发展之路则大不相同。因为在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分化,也就是说,一方面,人们不再只是关注物质生活
49
的改善,影响人的自我发展的其他非物质因素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甚至成为更为重要的目标,如得到尊重、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另一方面,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需求表现出差异。因此,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社会的发展应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扩展完善,是一种在保持协调基础上的整体性的提高。 构成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的要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四种资产或者四种资本。一是人造资产,即作为人类生产成果的物质产品,如机器、建筑、基础设施以及金融资产等。二是自然资产,即各种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藏、水、空气、土壤等。三是人力资产,即具有一定技能、知识、才智的人。四是社会资产,指通过社会生活形成的人际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共同的价值观等。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福利的持续改善是以这四种资产的积累和合理使用为前提的。尽管有些资产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这种替代是有限度的。如塑料制品在很多方面可代替树木使用,但是,树木的很多用途是塑料制品或其他人工产品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其中某一两种资产的增加,而必须对四种资产都给予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往往片面追求人造资产的增加(人造资产的增加与GDP的增长直接联系在一起),而忽视其他资产的积累,甚至以大量牺牲其他资产为代价来换取人造资产的增加。如通过大量砍伐原始森林、开采矿藏带动GDP的增长。这不仅削弱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在某些方面,直接对人们的福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世界银行2000年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在上个世纪的发展趋势所做的研究表明,尽管GDP的增长有助于一些社会福利指标(如婴儿存活率、预期寿命、人均摄入热量)的改善,但是,对于像中学入学率、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之类的指标并未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指标则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森林覆盖率则下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GDP的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53。污染排放的增加不仅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等问题,增加未来发展的成本,而且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因而直接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我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增加人造资产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增加人力资产、自然资产方面,我们的成绩也不小。例如:根据第三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23.5%降到2000年的6.7%,减少文盲人口超过1.5亿;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599人上升到3611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1年的3年多增加到2002年的7年多;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12%上升到90年代末的16.55%。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人力资产、自然资产和社会资产重视得不够,导致这三种资产的积累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些方面甚至遭到比较严重的削弱。例如:在人力资产方面,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1995年以后出现了差距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在自然资产方面,尽管我国耕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耕地减少、林地流失的现象仍十分突出,由于不合理采伐、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原因,每年有150万公顷的森林变为无林地、疏林地或灌木林地,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地退化,而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加剧的趋势也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在社会资产方面,虽然由于研究不够我们尚没有适当的指标和确切的数据来具体描述,但是,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缺乏、社会信用的偏低,乃至部分群体道德水平的下降等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方面的不足对今后社会发展和福利提高的制约已经开始表现出来。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扭转以往只重视增加人造资产的片面观念和做法,对四种资产的有效管理和积累要给予同样的重视,否则,小康社会的目标便难以实现,或者即使如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难以持续下去。在此仅以小汽车进入家庭为例予以说明。随着我国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50
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购买小汽车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2400万辆,即每千人18.5辆,其中小汽车不到30%。如果按平均每辆车每个月使用150升汽油或柴油来粗算的话,那么2400万辆车需要使用4.2亿桶原油所加工出来的成品油。由于我国11亿桶的原油年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原油进口量一路上升,2003年预计可能超过8000万吨,占国内需求量的30%以上。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每千人150辆左右,其中小汽车占50%以上。我国是个贫油国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有240亿桶。如果届时每辆车的汽油消耗量不能大幅下降,无论是我们的石油资源还是经济能力(为支付进口石油的成本)显然都是难以承受的。
我们并不是要因此而反对汽车进入家庭。但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诸如此类的制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更好地规划小康建设的目标和步骤,更加注重人造资产之外的其他三种资产的积累,如加大对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加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通过对四种资产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才能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思考与应用:
如何理解在基本实现小康之后,社会的发展应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扩展完善,是一种在保持协调基础上的整体性的提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如何理解和实施经济、社会、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中国实际说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及解决办法。
第 六 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案例1
一、案例名称:科学价值观的不同观点 二、案例适用:关于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来源:(1)[美]米都斯:《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美]贝尔:《后工业社会》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悲观主义的科学价值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问题越趋严重。一些学者认为,其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将使人类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罗马俱乐部对人类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的结论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①
51
材料2:乐观主义的科学价值观
20世纪50年代,一些思想家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正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称信息社会。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理论知识组织起来的,理论知识是新技术、经济增长和社会阶层的划分的轴心。“理论知识正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战略源泉,即中轴原理。而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等汇集和充实理论知识的场合则成了未来社会的中轴结构。”②
托夫勒认为,可以生产的技术过程为标准,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的变革,是历时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的变革,是工业文明的兴起,至今不过是三百年。今天的历史发展甚至更快,第三次浪潮的变革,可能只要几十年就会完成。”①在工业社会“技术专家的权力控制了‘组织手段’,并以此掌握了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权。”②在信息社会,传统的生产资料和资本的重要性下降了,知识已成为世界范围权力斗争的关键因素,“新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 材料3: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价值观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③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④机器大工业使“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⑤“这里包含的,不仅是科学力量的增长,而且是科学力量已经表现为固定资本的尺度,是科学力量得以实现和控制整个生产的范围和广度。”⑥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⑦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⑧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⑨ 思考与讨论:
(1)材料1的结论的根据是什么?您认为这一预言会变为现实吗?您对悲观主义科学价值观是怎样看的?
(2)材料2的观点的根据是什么?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是什么?您对乐观主义科学价值观是怎样看的?
(3)材料3的总体结论是什么?它与材料1、2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1、2和3,谈谈您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知识经济的看法。 (5)您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是如何理解的? 案例2
52
一、案例名称:社会阶层
二、案例适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毛泽东在1926年曾根据其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及经济状况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了分析和划分:(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即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阶级。(2)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3)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者,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4)半无产阶级,包含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5)无产阶级,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6)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以及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①
材料2:马克斯·韦伯提出以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序列。他提出了一个由阶级、地位和权力组成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其中,阶级是经济上分化的结果,是经济能力和财富的标志;地位是社会上分化的结果,表现为家庭出身、生活方式、教育水平、仪态风度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差别;权力是政治上分化的结果,是个人或集团在社会角逐中战胜对手的实力。他认为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是经济分化的唯一原因,而经济也不是社会分层的唯一标准。②
材料3:陆学艺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其中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和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陆学艺根据他的标准将我国社会成员分为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和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者阶层。① 思考与讨论:
(1)请分析材料1、2、3的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1和2、3对社会分层的依据是否存在区别?请具体说明。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
53
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请您根据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社会阶层的论述,谈谈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分层的目的和意义。 案例3
一、案例名称:小康社会
二、案例适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社会发展道路 三、案例来源:(1)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四、案例内容
(1)“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老止,汔可小康。”此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其含义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不断被扩充发展。在西汉,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的“小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模式。在那时,“小康”与“大同”相对应。“大同”指尧舜所代表的原始公有制时代,那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尧和舜能将帝王之位禅让给遴选的贤者,整个社会也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寡废疾有所养,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小康”则是“天下为家”的社会状态或理想,世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总之,那时的小康社会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2)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他的“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
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在 “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①
(3)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② (4)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③
54
(5)小康社会的现代社会结构。一个现代化的合理的社会结构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中等收人阶层在政治上与执政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在政治上是支持政府的力量;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主体和稳定的消费群体;中等收入者阶层是文化的投入者、消费者和创造者,也是社会的“稳定器”。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讲了,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人阶层国外称“中产阶级”,一般占人口的40%~50%。要让我国38%左右公民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我国的某些社会体制必须改革,如城乡结构、户籍制度、社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等,以利达到合理的社会结构。
大学要进一步扩招,孩子上了大学就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了。①
(6)七类人率先奔小康。今后无论干什么职业,只要具备一技之长,受过良好教育,有开拓奋进的精神和守法敬业的道德水准,通过自身努力,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都可能成为中等收入者。从现在的就业热点、行业景气和职位市场价格指数来看,专家学者认为,至少有七类人在不久的将来构成中等收入者群体,七类人是:科技发明人和科技企业家;金融服务等热门行业或效益好的企业管理人员;“五师一工”,即律师、分析师、会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和高级技工;学术团体或机构中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外企和外企服务机构的高中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家和农村工商业者等。许多专家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比物质文明的成长要困难和复杂得多,这是我们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时不应忽视的一个方面。② 思考和讨论:
(1)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含义是永恒不变的,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2)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您是如何理解的? (3)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4)您认为在今天实现小康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准包括哪几项?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关系?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关系?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结构有什么关系?与中等收入阶层有何关系? 案例4
一、案例名称: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 二、案例适用: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
三、案例来源:(1)2003年2月24日《北京晚报》。 四、案例内容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城市开展了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讨论,部分城市的部分市民提出了城市应具有的精神和形象:
上海市: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艰苦创
55
业、顽强拚搏、务实创新、敢为人先、海纳百川、崇尚科学的精神风貌;文明守法、平等互助、公平竞争、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七不”: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乱穿马路、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七要”:要尊重每个人、要按规则办事、要尽心做好每件事、要说到做到、要微笑待人、要学会勤俭生活、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 广州市:求真务实:少说多做创造奇迹 恪守诚信:千年商都昌盛之基 勇于创新:不老广州活力之源 率先开放:对外前沿风气之先 渴求新知:充实自我追求完善 热心参与:爱市如家甘于奉献 和气生财:宽容大度与人为善 见义勇为:大智大勇铁肩道义 ‘ 乐善好施:扶弱济贫乐于助人 移风易俗:推陈出新引领新潮
重庆市:“红岩精神”是重庆市的“城市之魂”。融“红岩精神”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中,以“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为核心,不断催生出重庆人审视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的崭新精神风范。 南京市:开明开放、博爱博雅、纯朴诚信、创业创新;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锲而不舍,舍生忘死。 西安市:文化城、文物城、人才城、知识城;千年古都,科技重镇,区域中心,山水城市。
长沙市:城市精神:独特浓厚的湖湘文化色彩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以文化交流为先导,以商贸、旅游娱乐为支柱,具楚汉遗风,融长、株、潭于一体的科教性国际文化交流的山水商都。
深圳市: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锐意进取的改革胆略、乐于奉献的全局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兼容并蓄的先进文化、昂扬向上的生活情操。
澳门:重乡土爱祖国的情结,仁爱观念与和谐的社会风尚,民俗事象求善的道德内核,淡泊胸襟与文化的包容性。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要培育城市精神和塑造市民形象? (2)城市精神与现代化建设有何关系?
(3)城市精神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关系? (4)城市精神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的关系如何? (5)城市精神与传统文化有何关系?
56
(6)您认为城市精神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
(7)您认为应该如何来培育城市精神和塑造城市形象、市民形象?
案例5
一、案例名称:人的主体性的表现
二、案例适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
三、案例来源:(1)陈胜云:《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现代哲学》2001年第一期。 四、案例内容
观点1:人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在现实的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们越是追求自己的主体性,就越发觉自己对物的依赖。① 观点2:网络主体具有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它对传统主体观念的单一性、确定性、僵硬性提出了挑战。②
观点3:网络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以多边性、全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质,使人类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及结果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③ 观点4: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空间浓缩,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隐匿等特点,它在使现实主体性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却又使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主体性畸变、主体批判性缺失、网络背景中的主体性控制和奴役。④ 思考与讨论:
(1)观点1分析了在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您认为该如何理解在现实社会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该如何理解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2)观点2、3和4分别分析了在虚拟社会中虚拟生存对人类主体性发展的不同影响。您认为虚拟生存对人类主体性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类应该如何消除其不利影响,而又促进其积极有利的影响?
(3)为什么某些人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社会中?
(4)虚拟社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何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案例6
一、案例名称: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制衡 二、案例适用:社会的政治结构。
三、案例来源:(1)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年
57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四、案例内容
观点1: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提出,国家政治机构的职能应当划分为三个部分: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
观点2: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提出了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权分立。他主张立法权应由议会掌管,执行权由政府掌管,在君主制国家中,国家通过任命大臣掌管执行权和对外权。其中,立法权高于一切,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任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作后盾,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①而当一批人拥有立法权时,必须避免“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②。
观点3: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能够实现“以权力约束权力”,以保证人们的自由平等。反之,“当立法权和执行权集中在同一人手中,或在同一个管理机构手中时,那里就不可能有自由了„„。同样,如果司法权不是与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那里也没有自由。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臣民的生命和自由就暴露于专断的控制之下;因为那时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与执行权合并,法官也许会用暴力和压迫来行为。如果同一人或同一机构,无论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机构,来行使这三种权力,即颁布法律的权力、执行公众决定的权力和审判个人案件的权力,那么一切都完了。”①
观点4:马克思在谈到分权问题时指出:“在某一国家里,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夺统治,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会是关于分权的学说,人们把分权当作‘永恒的规律’来谈论。”②
观点5: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要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使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要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
58
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搞三权鼎立、多党轮流执政,就会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对中国人民是一个大灾难。 思考与讨论:
(1)认真阅读前三种论点,试比较它们关于权力分立和制衡的看法有什么区别?它们对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些什么影响?
(2)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的实质是什么?它对实现阶级统治有何利弊? (3)仔细阅读第四种观点,谈谈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持什么立场? (4)观点5关于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我国为什么不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案例7
一、案例名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二、案例适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案例来源:(1)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年
四、案例内容
朱镕基: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购买力,是扩大和培育内需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①
江泽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② 思考与应用:
上述两段话表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说“三农’’问题的解决会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什么说“三农”问题的解决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我国的“三农”问题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的建设有何关系? 案例8
一、案例名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案例适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1)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年。
(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四、案例内容
59
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①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思考与应用: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上述两段话之间的关系?两者的联系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案例9
一、案例名称:关注人的精神境遇
二、案例适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案例来源: 中央党校理论刊物 四、案例内容
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人的肉体组织决定了人类永远无法脱离世俗生活世界,也决定了人类增长技艺、开拓自然、发展生产的原初动力。而人又是不满足于吃饱喝足的动物,人还有超脱于世俗生活之上的更高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正是人的高尚、神圣的精神生活,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正是由于人有高尚的精神需求,正义、道德、良知、价值关怀、人生意义、人性之爱、美才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类精神生活世界的不断充实和拓展才成为一个时代进步的重要尺度。可以说,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起,人类就在追求灵与肉的统一。由于时代的艰辛和生存的需要,人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把大量的时间更多地消耗在世俗生活层面上了,而对内在精神生活的追求则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本应自觉地使内在精神世界更加繁荣起来,以使世俗生活世界与精神生活世界能够得到平衡发展。令人深思的是,现代人类在生产技艺和物质财富上取得的伟大进步,并没有普遍地带来精神生活世界的完美和发达。灵与肉的矛盾一直困惑着现代人。20世纪被称为是效率的世纪。科学技术方面的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发现,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人类社会沿着不可改变的进步趋势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一些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后,精神却极度空虚,甚至发生畸变,“物质与精神失衡”的现象成为现代社会的严重问题。世俗物质生活世界与神圣精神生活世界的严重失衡给人类造成了
60
严重后果。
精神世界的匮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伟大灵魂的震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承担起了拯救现代人的灵魂的艰巨任务。营造精神绿洲、构筑精神家园成为20世纪世界性的时代课题。纵观20世纪人类出现的精神困境,其原因是很多的,但有两个方面是应当特别引起人们重视的:一是新旧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的严重冲突,二是人类没有自觉地把营造精神家园看作是一种至少与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世界一样重要的使命。西班牙思想家阿特嘉疾呼:没有丰富的、神圣的精神生活世界,即使物质生活再富足,一种“失业似的生存”对于生命的否定,比死亡的境地还要可怕。人类对现代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为人类营造精神的绿洲提供了深层启示,而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并存与冲突又给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既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既是物质层面的变革,也是精神领域的变革,实质上是人类生存模式的变革。在这个伟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分配方式多样化了,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也多样化了。这种社会变化从总体来看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得到了加强。我们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精神世界所出现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境遇,我们会发现,中国目前的精神境遇是结构复杂、意涵厚重的,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我国精神领域巨大的变化就在于社会文化由单一转向多元,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各类文化并存。主调明朗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同各种亚文化呈现出共同发展的局面。有人曾经用“实用性、直接性、短期性、刺激性”来概括社会上流行的“文化快餐”现象。然而,“文化快餐”毕竟属于大众世俗生活的延伸,它追求的是浅层而短促的感官需要和心理满足,不可能为人们提供稳定的文化价值向导。人作为“希望的存在”(布洛赫语)和信仰的存在,总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寻求稳定的精神家园,以寻求灵魂的安宁和精神的愉悦。精神家园的迷失往往比物质生活的艰苦更加难以承受,它会带来心灵的痛苦和挣扎,长此以往,会使人感到焦虑、彷徨、苦闷,甚至出现各种不健全的诉求,比如,为了寻求生命的超脱,一些人竟陷入邪教的陷阱而不可自拔。面对如此众多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在这观念与体制聚变和整合的过程中,在新与旧的痛苦冲撞与合理的对接过程中,在这风险与困难骤增、机遇与希望同在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现代人在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如何营造精神的绿洲,使人们实现灵与肉的统一?
回顾20世纪人类的精神境遇,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精神状况,我们要以理想的情怀为人们营造精神的绿洲,为人们的灵魂提供一片栖身之地,使人们在21世纪,不仅感受到科学进步的辉煌和物质财富的繁荣,更能够体会到精神世界的神圣和内在信仰的高尚。
思考与应用:
你赞同西班牙思想家阿特嘉观点吗?他认为:“没有丰富的、神圣的精神生活世界,即
61
使物质生活再富足,一种“失业似的生存”对于生命的否定,比死亡的境地还要可怕。”
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并存与冲突又给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人在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是否就获得了幸福,神圣的精神生活世界是否是一种多余。
现代人在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如何营造精神的绿洲,使人们实现灵与肉的统一? 案例10
一、案例名称:靠什么解决腐败易发多发问题
二、案例适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三、案例来源:(1)刘志大 刘宾:《学 习 时 报》 人民网 四、案例内容
从1993年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向全党发出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号召以来十年多的实践证明,腐败的遏制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加大人工工作的力度。腐败易发、多发势头虽然在加大人工工作力度形式下有所遏制,但工作稍有放松又呈易发、多发的态势。从贵州省近几年查办案件的几个特点中,便能反映出党的监督能力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从1993年10月至2002年底的近10年间,党政主要负责人违纪违法案件数居高不下。近10年贵州省共立案查处地厅级干部103人,其中党政“一把手”54人,占总人数的52.4%。耐人寻味的是,1993年10月至1998年9月的五年,违纪违法的“一把手”占总人数的55%;1998年至2002年底的四年多,违纪违法的“一把手”下降至48.8%;但2003年后,违纪违法的“一把手”现已超过立案查处同级干部总人数的60%。这种高、略降又反弹的现象说明,对“一把手”监督乏力的基本原因,在于党内民主发展不充分,我们还没有按照邓小平同志生前提出的“书记只有一票”的要求,切实解决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问题。
二是腐败分子所以能够结成对抗反腐败的既得利益集团,在于现行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利于党内民主的发展。被查处的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省税务局原局长罗发玉、省出版局原局长姚康乐等几个重大案件,都具有内外勾结、上下勾结、共谋贪污受贿、相互掩盖的团伙作案特点。在查处卢万里一案中,我们十分震惊地发现,卢从1996年出任厅长接受第一笔贿赂至被“双规”止,长达6年多严重违纪违法而得不到及时揭露,不是因为群众对卢没有反映,而是因为“反映的不知情,知情的不反映”,因为在省委有原书记刘方仁给卢罩着,在省政府有分管工作的原副省长刘长贵为卢护着,在省检察院有反贪局原局长刘国庆替卢包着。上级与下级之所以能够结成对抗反腐败的同盟,在于上级拥有支配下级意志的权力,而下级对上级缺乏强有力的民主与监督的权力,下级需要上级提供“保护伞”,上级需要通过下级谋取私利。在利益驱动下,使他们结成同盟。
三是民主与法制不能分离,没有民主就没有法制;即使有了法制,如果不发展党内民主,腐败分子也能肆意践踏国家法律。卢万里、姚康乐等案件都是利用建筑工程项目大肆贪污公款的,又都是发生在国家颁布施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之后。这说明:金钱不仅可以掳去人格的尊严,也能买走人的民主监督权力。民主与监督一旦被金钱腐蚀,纪律和法律也会变成一纸空文。
四是只有把党政领导干部置于广大党员的有效监督之下,才能及时揭露腐败分子。卢万里所以能长期作案的另一个原因,按他的自供话说:“我是一个人格分离的人。我一方面背着人大搞贪污贿赂,另一方面又在拼命工作,尽量把工作做好,让工作成绩来掩盖我的罪行。”罗发玉长达几年通过贪污税款包养“二奶”,他在“双规”后自我招供说:为了掩盖罪行,
62
他采取拼命工作,逢会必讲反腐倡廉,下基层不住高级宾馆,尽力搞好职工福利以收买人心的四种做法,蒙蔽了广大职工,骗取了组织的信任。这说明,单靠组织考察,是难以识别和揭露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的。
五是当广大党员行使民主权力保障不充分的时候,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的德才兼备状况;当自律不管用的时候,廉洁自律对照检查便会被腐败分子用来作秀。在2000年的一次民主测评中,卢万里、罗发玉均获得高票通过。诚如一些群众所说:腐败分子“没有一个是民主测评‘测’出来的,没有一个是靠填表‘填’出来的。”
通过上述几点说明:党的监督能力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加强党的监督能力建设,不仅要加大反腐败的工作的力度,更重要的要加大党内民主的发展力度。
党内民主的发展,与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强弱、号召力大小密切相联。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某些群众对反腐倡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令人忧虑的冷漠和麻木情绪。其原因一是“狼来了”的负面效应。频频曝光的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刘方仁、程维高等大案要案,已使某些人产生了高官政要腐败不足为奇的思想,甚至还产生不健康的联想。二是在他们的民主权利得不到有力保障,屡遭打击报复之后,挫伤了他们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三是由于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诉求、愿望、建议等不能畅通地传达给决策机关和决策者,进而萌生了无可奈何的思想情绪。四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已严重滞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我们的民族历来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传统。倘若民主权利缺乏制度保障,党内监督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不尽快恢复,将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是说党的监督能力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加强党的监督能力建设,不仅要加大反腐败的工作的力度,更重要的要加大党内民主的发展力度。
2、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某些群众对反腐倡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令人忧虑的冷漠和麻木情绪,产生了高官政要腐败不足为奇的思想,说明了反腐倡廉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生死存亡的大事,从制度保障上解决反腐倡廉是十分必要的。对此,你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意见?
第 七 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案例1
一、案例名称:人的历史作用
二、案例适用:人的价值与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案例来源:(1)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萨特:《方法问题》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威尔逊《论人类本性》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四、案例内容 材料1,卡西尔
人不再单纯的生活在一个物理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①
63
材料2,萨特
这并不是说,作为人对历史的实际作用的那种行动不存在,而只是说,其达到的结果——即使符合人们自己提出的目标——当人们把它放到总体化的运动中去的时候,根本不同于它在地方范围所出现的那样。
人就是这样创造历史的,这就是说,他在历史中把自己客观化,又在其中把自己异化;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它是一切人的全部活动的特有的成绩——对人显得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在整个客观的结果中认不出他们的行动的意义(尽管局部地看来他们的行动是成功的)。
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对某种情况的超越,在于他能够做到对别人在他身上所实现的东西反过来有所作为,尽管他从来没有在他的客观化中认识到自己。
对现存的关系说来,实践是否定性;不过它永远是否定之否定;对所指望的对象说来,实践是肯定性;但是这种肯定性是通向“不存在”,通向尚未存在的东西的。
个人之所以把自己客观化而且参加历史的创造,就是因为他超越现存的情况而趋向可能的领域并且实现所有的可能性之中的一个:于是,他的计划就具有一种现实性,虽然本人可能不知道它;同时,这种现实性,由于它所表现和它所产生的矛盾,影响着事变的进程。 真正的任务并不是描述一种从来不曾存在的抽象的人的实在性,而是不断地向人学提醒所研究的过程的存在的各个方面。人学只研究种种对象,但是,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由于它,“变成的对象”又归结于人。人学如果用对‘变成的对象’的各种过程的研究去代替对人的对象的研究,这才配得上它的名称。它的任务是把它的知识建立在合理的和有理解力的“非知”上,这也就是说,如果人学用自我了解来代替自我不了解,那么历史的总体化才是可能的。自我理解,理解别人,存在,行动:这是一个唯一的和同一的运动,它把直接的和概念的知识建立在间接的和理解的知识之上,但是永远不脱离具体,也就是不脱离历史,或者更正确地说,它理解它所知的一切。④ 材料3,威尔逊
人类的心灵并非一块纯净的白板,在这上面经验可用点和线绘出最复杂的图画;毋宁说,心灵乃是一部自主的决策机和机警的环境扫描器。它首先接近某些而不是其他的选择,并驱使身体按照灵活的时间表投入运作;正是根据这一时间表,每一个人自动地从婴儿逐渐走向老年。
人类的社会进化是沿着双重继承的轨道向前发展的;文化继承和生物继承,文化的进化是拉马克似的,非常迅速的,生物的进化则是达尔文似的,通常是缓慢的。② 材料4,马克思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有人来 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 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①
64
思考与讨论:
(1)材料1中的“符号”一词为何意?您能举出身边的文化符号吗?人是怎样通过符号走向文化之路的?
(2)材料2谈到人在历史中的“实践是肯定性;但是这种肯定性是通向‘不存在,,通向尚未存在的东西的”,您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说:“自我理解,理解别人,存在,行动:这是一个唯一的和同一的运动”?
(3)自己查找资料,来理解何为材料3所说的“拉马克似的”变化和“达尔文似的”变化,材料3中第一段话与第二段话有何关系?
(4)材料4谈了人与环境及教育的关系,人与其环境及教育到底是何种关系?何谓“变革的实践”?
(5)材料l—4分别强调了人在历史中作用的不同方面,请归纳这些方面,这些不同方面的关系是什么?其基础是什么? 案例2
一、案例名称:武训现象
二、案例适用: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三、案例来源:(1)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四、案例内容
清朝末年,有一个人,名字叫武训,生活极其困窘,以至于流落到乞讨的境地。但武训在乞讨时仍然没有停止思考,他在寻找穷苦的原因。他认为,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任人盘剥。而没钱上学又是穷人不识字的原因。由此,造成越穷越不读书,越不读书越穷,陷于恶性循环。
因此,要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武训认为当务之急是为穷人的子弟兴办大量不收钱的“义学”。于是,武训想方设法四处乞讨,讨来的钱自己分文不用,全部用来兴办义学。为了积累兴办义学的资财,武训想尽了一切办法,付出了他可以付出的一切代价,甚至只要给他钱,可以给人下跪等等。最后果然办成了很多义学,解了很多穷人不识字的苦,清政府也很满意,封他为“学圣”。
武训确实是一位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武珈入穷。但没有自暴自弃,他勤于思索,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想到的依然全都是别人。不仅如此,一旦他想定的东西,他就义无反顾、百折不回地去做,而不是仅说说而已,这里又有古之圣者的风范。但同时,这里面好像还
有某些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人总结道:武训所兴办的义学,教的仍然是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思想,而这些思想恰恰是农民愚昧贫困的根源,说到底武训所宣传的是维护落后反动的、将被时代所抛弃的地主阶级的文化,是站到了农民的对立面,怪不得他得到了清政府的奖赏。武训生活在清朝末年。清朝末年正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5
的时代,武训不去参加农民起义,却去向地主等反动派乞讨,以取得自己所本来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权力,从而站到了历史、阶级和真正道德的对立面。 思考与讨论:
(1)武训做的事有价值吗?能达到效果吗?我们怎样评价武训?
(2)从道德角度,武训确实是一个好人,但同时,这里面好像还有某些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3)有人说:“武训所兴办的义学,教的仍然是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思想,而这些思想恰恰是农民愚昧贫困的根源,说到底,武训所宣传的是维护落后反动的,将被时代所抛弃的地主阶级的文化,是站到了农民的对立面,怪不得他得到了清政府的奖赏。武训生活在清朝末年。清朝末年正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代,武训不去参加农民起义,却去向地主等反动派乞讨,以取得自己所本来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权力,从而站到了历史、阶级和真正道德的对立面。”您如何看这段话?
(4)从武训的例子,讨论到底怎样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案例3
一、案例名称:小农经济
二、案例适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三、案例来源:(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四、案例内容
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视点”(或说“立场”),每一个视点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视角”。第一个“视点”的两个“视角”是:“从外向内看,与“从上往下看”;第二个“视点”的两个“视角”是:“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官语”指官僚气十足的大话、套话,“译语”指食洋不化,与现实相隔膜的学究气语言——引者注)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小农经济四大特点:一是各农户主要还是与土地相交换。这就是说,以家庭劳力与承包土地为主的自给经济依然占据很重的比例。在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乡村,各农户从事农业经济的主要目的在于粮食自给。二是利用血缘与情感维系的非市场的人情交换。虽然各农户在
66
经营各自的狭小农场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自给自足,但总有一些事务非单家独户所能解决,这便是各农户都要维持与巩固一个亲友关系网络的原因。他们用人情关系、礼尚往来维持一个非市场性质的物资与劳务交换网络。三是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民只有与周围集市相交换的经验,从来没有与国内大市场相交换的经验。由于农民交换经验规模过于狭小,能向市场提供的商品量很小,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过于高昂。因而各分散经营、独立决策的农民根本无法与大市场相衔接。„„四是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农民的基本特点是他们无力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形成共同利益,缺乏共同利益的意识,也就不可能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建立共同的合作组织,并通过有约束力的章程与领导来解决自己的共同事务。
承包制下分散经营的农民退到宗族共同体以形成一种“组织”或“势力”,是否出于一种寻找相互保护与安全的紧迫需要呢?面对着陌生且充满风险的 “市场经济社会”,他们需要有一个“关系网”,面对地方政府的名目繁多的杂税,他们需要有一种自我保护。但他们无法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创立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故而依习惯与传统退回到宗族“组织”,这是否农村宗族势力复生的两大基本原因呢?看来,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在中国出现类似于西方的,以私人产权、个人主义与社会关系普遍化、契约化为中心的“市民社会”,因而也很难产生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与法制。小农的生产方式,世代繁衍而形成的村落集居方式,使得血缘地缘关系及建立其上的村民行为方式将长期发挥作用。当然,这套传统的行为方式将会改变其形式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外部环境,但其内容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①
思考与讨论:
(1)文中第一段谈论了观察社会的几个视角,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视角?不同视角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社会现实?
(2)文中第二段谈论了小农经济四大特点,什么叫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您想象的与之相对的“大农”是怎样的?
(3)文中第二段谈论了宗族共同体,为什么近年来农村的宗族共同体会兴盛?谁最需要宗族共同体?
(4)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分析文中第二段与第三段的关系。
(5)文中第四段说:“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在中国出现类似于西方的,以私人产权、个人主义与社会关系普遍化、契约化为中心的‘市民社会’,因而也很难产生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与法制。”“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参考有关书籍,谈谈您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6)作者得出结论说:‘‘小农的生产方式,世代繁衍而形成的村落集居方式,使得血缘地缘关系及建立其上的村民行为方式将长期发挥作用„„其内容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联系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谈
67
谈您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案例4
一、案例名称:网络文化的优劣
二、案例适用: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 三、案例来源: 四、案例内容
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显著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当中,它对人类所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所前所未有的。当我们觉得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时候,我们明白网络时代来临了,网络文化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应运而生。网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网络这个大概念的组成部分,虽然各种网络的功能、服务对象、内容范围各不相同,但其核心都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无限制的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和通讯传输系统把各网络互联而成的开放型的网络,它实现了各网络资源上的更广泛的共享,目前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即是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是在传递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文化也正是从这种技术中诞生的。对网络文化的作用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1:网络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网络文化区别于其他网络的主要特征就是它是一个开放型的网络文化,这是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网络文化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互联构成的,在有难以计数的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正在把自己的文化自由地源源不断地加入到网络当中实现共享时,可自由地登录想到的网站,自由地享受网站的各种信息服务。它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它不再被某些利益集团、某些特殊人所垄断,它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便可尽情地分享来 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并把各种观点思想随时随地加入到网络中交流,让其他人 共同分享。时间与空间、风俗与制度、主流与边缘等等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 网络的开放性为全球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传播交流空间。 网络文化使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全球村”之中,“信息高速公路”是人们对网络的一种形象的描述,从而建立了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它更是社会的全球化、更是文化的全球化。网络化的另一特征是主客体的兼容,个人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是使用者。同时它又是网络的主体,是信息的创造者。正是由于干百万个节点的存在,才形成了“没有起点、亦没有终点”的网络式交往,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交往。 观点2:网络文化是浅薄的文化
网络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强大渗透力用“无孔不入”形容也毫不过分。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网络传播的内容信息有些是不再经过审阅编辑而直接上网传播,由于个人素质、道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信息真实与价值,我们在享受精品的同时,也被网络文化中粗
68
俗、平庸、浅薄的文化垃圾所毒害。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文化的传播连用纸和印刷的环节都省掉了,传送一条信息到地球的另一端只是转瞬之间的事。发表作品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做到。于是,文化进一步大众化,人们的欣赏口味进一步发生变化,又一次被大量兑水。 思考与讨论:
(1)试举数例说明独特的网络文化的存在。网络文化是如何改变您和您身边人的? (2)您是否同意观点1 ?从什么意义上说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网络文化是否只有开放性没有封闭性?
(3)您是否同意观点2 ?网络文化的哪些方面具有粗俗、平庸、浅薄的特征?哪些方面具有高雅的特征?
(4)网络文化的积极意义大还是消极意义大?您更同意观点1、还是观点2 ? (5)从哲学意义上说,网络文化的普及是人类交往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您认为历史上我们共有哪些交往方式?交往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中起何作用?
(6)您认为人们在网上的交往与网下的交往有何不同?这些不同有何深远作用?交往方式的改变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影响?是否会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案例5
一、案例名称:全球化的利弊
二、案例适用:社会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
三、案例来源:(1)陈铭:《民族性与全球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作为当代世界历史基本进程的全球化,是系统化因素作用的结果。是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种族、文化诸要素的结合,其中,科技(生产力)作为最内在的动力推动着整个过程,其他因素在各自的层面上也推动着或制约着全球化的发展,综合作用使得全球化表现为一个历时展开的过程。全球化的渐进性首先在于科技(生产力)的渐进性,也在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发展曲折性,90年代,全球贸易、金融的巨大进展,全球传媒的一体化传播,导致普遍性全球意识实质性增强,文化全球化的号角已正式吹响。以环境保护运动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作为一个物种共同体的人类关注大大增加,可以预见的后果是,随着互联网一代的出生,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将全球化,思想一体、制度一体、生活方式一体的世界共同体,即全球化时代,正在形成。结论是:全球化发轫于现代化时期,最终超脱之,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期。全球化由历时展开(全球化过程)在我们时代转变为共时存在(全球化时代)。关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利弊有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1:全球化是历史必然趋势,利大于弊
69
作为现代化伴生物的全球化过程必然引致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全球化促进了多种文化学说、风俗传统、意识形态、认知参照系的大规模交流过程。自1840年开始,中国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全球化过程,并将内在于全球化时代。当前,要思考的正是这种内在性,即中国是如何已经、正在或将要融合于全球化之中的。在过去(1840—1949年),正是全球化使中国从一个古老的文明体系演变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尽管代价惨重,但它使中国顺应,而不是背逆了世界历史进程。现在面对全球化时代,我们也仍然只能顺应,而不是背逆,以取得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利益整合。站在这个高度,才不致抽象地、外在地谈论利弊。归根结底,所谓利弊,并没有中立的标准,既然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性,其本身就是利弊的标准,在这里,是需要一些历史理性的。①
观点2: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弊大于利
全球化把世界60亿人口推向了两极分化,比任何时候都暴露出资本主义剥削和残忍的本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可怕的陷阱,其发展结果一定是社会结构的全面崩溃。全球化使各人和民族主体性陷入危机,给人类带来无以名状的不安。全球化导
致如此不公平的体系是不能长久运行的,它终将崩溃。1997年对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来资本主义全球化内在的深刻危机。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覆盖全球的经济网络系统,使得金融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已经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股票、债券、货币的交易已经远远超过有形商品的交易额,美元在其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美国在这种投机活动中攫取暴利,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包括中国在内地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深受其害。① 思考与讨论:
(1)试举数例谈谈全球化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2)您是否同意观点1 ?说全球化是当代历史的基本进程是否正确? 这一进程与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规律有何关系?
(3)您是否同意观点2 ?说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是否正确 ?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
(4)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您更同意观点1还是观点2 ?为什么?
(5)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相互适应的关系层面,您如何更加辩证地分析上述观点1和观点2 ? 案例6
一、案例名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恶是历史发展动力” 二、案例适用: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案例来源:(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四、案例内容
关于历史进步的评价,存在着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不同尺度。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之
70
争,其实质是对“恶是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解问题。
“恶”作为“善”的对立概念,其所指包含一切人性负价值因素在内。关于 “恶是历史的动力”,恩格斯指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② 思考与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发展,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不少丑恶现象,对此,您怎样评价?您如何从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来把握它?当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不一致时,您作何取舍?如何做到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统一? 如何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来把握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 从历史发展规律角度,论述如何减少以至消除社会上各种不符合道德的丑恶现象?
案例7
一、案例名称:群众路线和群众利益 二、案例适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案例来源:(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四、案例内容
邓小平: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①
江泽民: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② 思考与应用:
上述两段话表明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利益与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请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您如何理解为什么党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马克思一方面指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这是不以人转移的历史规律;同时又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自觉能动的创造者,您如何理解这两方面的统一?这两方面的统一对我们理解上述两段
71
话有何意义? 案例8
一、案例名称: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价值理念 二、案例适用: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三、案例来源:晏辉:www.studytimes.com.cn 2003 年 四、案例内容
人类正走向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具有无法剥离的价值二重性:既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平台,又制造了新的不平等;既造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又需要新的正确的价值理念为指导。 国际公正价值理念。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其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组织方式的普遍运用。初看上去,国际市场是一个平等对话的空间,似乎具备了通过博弈过程形成普遍有效的市场规则的能力,实际上,国际间的公正还远未形成。
全球化过程的首要问题就是建构国际公正理念。它要求在国际间公平分配话语权力,不允许少数国家或组织独霸经济、政治和文化话语权力。在实际的运作中,很多领域却无法实现这一价值理念。其一是资源分配不合理。市场经济是从西方发轫、发展起来的,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后发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不过几十年的历程,有较大的时间距离,然而它们又都在同一空间结构里。先发国家就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强势集团,它在科学、技术、资本、设施等方面占据优势,后发国家则成为弱势集团。从形式上,每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都有权进到国际市场,通过资源配置达到各自目的。但它们用以交换的资源却是不同的,强势集团主要通过资本和技术,弱势集团则主要是原料(有些是不可再生资源),前者获得的是更具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后者得到的多半是技术和成品。这是物质形态或要素意义上的不平等。其二是创价与代价分配不公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几乎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需要辅助原料或手段,如水、土地、空气等等,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换言之,都需要最低的成本。创价与代价原本是统一的。强势集团可以通过资本与技术的形式将创价与代价分离,或到别国进行生产,或把废弃物转嫁给邻国,拿走的是价值,留下的是代价。这便是经济帝国主义或经济殖民现象。
文化安全价值理念。全球化进程不仅具有经济、政治问题,还有文化问题,而文化安全则更具有生存论意义。任何一种交换都是一种互通有无的过程,它一定是以差别为前提的,尤其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公共物品。生产技术及其规则、产品质量及其检测可能是国际的,但生产者的价值理念、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民族的、地区的,是个性化的东西。经济全球化并非就是文化一体化。 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为国际市场交换产品的丰富化提供了精神基础。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性格是规避经济、政治和文化殖民的关键因素,经济、政治冲突背后乃是文化冲突。经济、政治和文化霸权是阻碍全球化进程的最大障碍。文化安全理念并不是民族狭隘主义,它是民族性格与民族胸怀的统一。任何一种文化类型都是特定民族在其久远的历程中沉积下来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智结构,是应对特定境遇的谋划,是全球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它会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以特有的方式发挥作用。坚持文化安全理念不是要拒斥一切,自我封闭。它是借鉴与生成的统一,是一种返本开新的过程。后发国家在借鉴或引进先发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隐藏在这些方式背后的文化理念。在借鉴先发国家的教育模式时,找到一个消化这种模式的路径甚为重要。没有任何批判和消化,一味地引进甚至照搬是不足取的,它会造成一种文化殖民。文化殖民本质上是一种替换,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用一种文化类型替换另一种文化类型的过程。中华文化必有其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推敲的价值,但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将一种民族的文
72
化价值理念渗透到可交换的文化产品中,或通过诸多领域里的游戏规则推向国际市场,无疑是维护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思考与应用:
西方一些学者和政客认为: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你认同吗?
你是如何理解和认识经济全球化并非就是文化一体化。文化安全价值理念。全球化进程不仅具有经济、政治问题,还有文化问题,而文化安全则更具有生存论意义。
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并存与冲突又给民族的文化价值理念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如何保持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特色。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