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语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2020-08-28 来源:小奈知识网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情绪如何。通过观看洪水视频,学生了解了洪水的凶猛和对百姓生活造成的危害。从而能够得知大禹治水的原因。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出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提出问题:难道大禹不关心他的家人吗?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受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困难百姓,多次路过姐们而不入、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品质。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大禹不入家门的原因。我们班的学生的回答说:“他心里装着困难。”我连忙追问,装着谁的困难,他自己的吗?学生答:“是百姓的困难,百姓遇到洪水,没有家了。”接着带领学生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在这堂课中,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

  1、时间把握不好。在观看洪水的视频时,视频播放的时光太长了,有的学生都有点坐不住了,也浪费了一点时间,以至于之后练习来不及了。对这生字的描红也没来得及反馈,还拖课了。

  2、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这堂课以读贯穿全过程,虽然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互读、齐读、指名读,但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教学显得很枯燥,学生仅是反复地读,基本局限在课文资料的朗读理解上,课堂上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去思考问题,缺少让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的时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