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本著作的⼀个总结及⼼得体会,⼀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览著作的好奇⼼,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对作品的理解能⼒,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起,悲伤和幸福的⽂字产⽣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学在对著作进⾏⼀个美好的⽂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内⼼的呼吁。欢迎参考店铺读后感范⽂。
中国近代史我看了好⼏遍了,我看的是徐先⽣的删减版的,虽然内容不是那么充⾜,但是在这⾥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盲⽬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常值得⼀看的书。 ⾸先,这本书突破⼀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到了400年,成了⼀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个⼤历史观,看到⽆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位的因素。⽽这⼀点,向来是本⼈认为中国⼤陆⼀般⼈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崇拜,认为西⽅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
⽽这本书恰恰是在这⼀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于两种⽂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两种⽂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影响了历史本⾝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战争以及⼆次鸦⽚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并⾮从其主体出发,从⽽进⼊下⼀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的主体性。最后⼀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其领袖⽑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的⼀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的主动性。这⼀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这⼀命题之下。但是另⼀部分的解放,即个⼈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最近看到的⽐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的《中国⼤历史》侧重于介绍⼀种历史的观点,⽽⽐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读后感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