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忠(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需不断深化实践,拓展和完善旅游服务专业群的建设内涵。明确一流旅游服务专业群建设逻辑,探索其发展动力,分析其建设路径,有利于培养适应旅游行业变革和市场需求的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关键词:专业群;旅游;路径1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1.1内涵专业群是一般由1~2个核心专业(强调重点或特色)及其所在服务或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集合,借鉴产业集群思维,依据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广泛的职业面向,相互融合促进,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能应用人才,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专业群建设着重“群”的构建,依据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创新出可重组的发展机制,共享教学实践资源,强调可持续发展成长,促使师生终身发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专业群的内涵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1]。1.2意义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不断深化产学研,完善产学研发展体系,强调多专业多领域交叉融合和多产业多区域集聚效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对知识技术创新需求和产业人才的供给需求,为其贡献重要力量,实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专业契合产业链核心部门,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出适应产业变革和市场变化需要的专业人才。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手段,很难应对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需求变化。这将要求教育教学应基于当前及未来的市场实施教学改革,发挥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便于校系根据自身行业变革趋势及地方经济服务需求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利用整合多方资源,发挥专业集群效应,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促进相关专业提升、提升办学整体效益,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迁移力与后续的持续发展提升力。2专业群建设的发展轨迹
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发展是国家教育部门政策推动的结果,其发展轨迹主要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时期,从2006年开始,大致经历了基金项目: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地铁客运服务》课程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舒忠(1985-),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收稿日期:2019年1月23日。把景区的茶文化氛围增强起来,能够有效的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3“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3.1聘用具备互联网营销思维的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员工专业素养的高低是企业经济发展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互联网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拥有创新性思维的员工,是茶文化旅游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组建一支拥有创新性思维的互联网营销队伍,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行业的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促进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茶文化企业对互联网人才的储备是不够的,大部分的企业员工缺乏互联网方面的知识技能,而又无法全部依靠招聘任用,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人员配置的重复,也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忠诚度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企业通过聘用具有互联网营销知识的人才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准备。3.2制定科学规范的系统性发展规划针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混乱,改变过去分散式的经营发展,提高行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制定科学规范的系统性发展规划尤为重要。茶文化景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直接存在冲突,这就要求企业正确处理景区开发与实际运营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规范的发展计划,能够很好的提升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保障之一。3.3政府加强对传统的文化类产业的支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文化日益泯灭而不为人所知,在失去后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互联网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同时也为茶文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传统产业相对落寞,造成新兴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产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了改变茶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的落后,政府到位的扶持力度,是解决茶文化旅游行业生存的关键。3.4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拓展旅游项目游客的满意程度,是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的重要66
因素。游客对景区最直观的感受体现,是游客满意度高低的关联因素。因此,完善茶文化旅游景区服务设施,改变单一的旅游项目是最直接的途径。完善的服务设备,可以最大程度的迎合游客的需求,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可以使游客获得更多的汲取茶文化的知识,充满茶元素文化的景区环境可以是游客充分了解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历程。休闲娱乐、消费购物以及文化体验的结合,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最佳途径。3.5寻求合作,打破区域限制区域性的发展制约了我国茶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散式的个体经营,造成了市场的混乱,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个体经营不便于行业直接的交流沟通,发展理念与规划也不尽相同,虽然仍然保存着地区茶文化旅游的特色,但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合作与沟通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有效方式。4结语“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茶文化旅游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企业生存问题。目前我国的茶文化企业严重缺乏拥有互联网知识技能的员工、地域性的发展、项目的单一以及不完善的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茶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茶文化旅游企业经济发展中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提高行业竞争力,才能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创新茶文化的旅游发展的模式,才能够更好的迎合大众的需求,为大众提供最好的服务,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参考文献[1]杨玉雪“.互联网+”背景下贵州茶产业加快发展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7.
(下半月),[2]武佳斌.试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旅游纵览2015,(05):59-61.
[3]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04):78-80.
[4]王京传,赵修华.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06):22-23.
2019年第06期8各年地。教出育台部政门策及文件高职主院要校有在国教高〔家2006高职〕示14范号校和建设16号的、春教风高〔下2010,积极〕8探号索等专,业群建设,如湖南的示范性专业群建设、广东的品牌专业群建设、江苏的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等[2]。第二阶段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渡时期,从2014年开始,大致经历了2年。出台政策文件主要有国发〔2014〕19号、教职成〔2015〕6号等,确定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定位职业教育发展,密切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强调专业群的建设应“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着重内涵建设。第三阶段是“双一流”和“双高”建设时期,以国发〔2015〕64号文出台揭开序幕。2017年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国家出台职教20条,这些文件为高职教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面,找准了定位,各省市积极落实文件精神,确定行动方案,明确实施项目,开始一流的专业群建设工作。3一流旅游服务专业群建设逻辑和发展动力3.1建设逻辑旅游产业链中各产业部门的角色、地位和功能不尽相同,直接影响着专业群的构建。旅游服务专业群的构建,应基于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原则、效益,依据旅游产业要素逻辑关系,以核心部门对应的重点/核心专业来整合与旅游相关的其他专业。由此构建的专业群在行业基础和学科基础方面的相近性较高,有利于整合利用教学资源、集成创新知识技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满足广泛的职业面向,“领头羊”效果较强。3.2发展动力一是政府主导。为了发挥各院校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将专业群建设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引导和推动。各院校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国家文件精神,依据统一的原则调整专业规划,构建自身的专业群,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二是职教改革。现阶段,现有的部分高职专业存在内涵交叉重复、岗位定位不准、无法跟进市场变化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无法顺应市场需求。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形成规范的专业群建设环境、良好的专业群发展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三是院校需求。一流专业群可大大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院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高质量生源的保障,争取重点项目建设的动力。因此,一流专业群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显得格外重要。一旦失败,也可能形成新的发展阻力。四是产业发展。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建设一流专业群的根本动力。培养人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产业变革发展必将对专业人才的提出新的需求。厘清职业岗位及其内涵的变化,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适应产业的新变化,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的必然要求。4一流旅游服务专业群的建设路径分析
4.1秉承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依靠技术创新和竞争合作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和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建立共赢的合作机制,确定均衡化的产出分配,将专业群与产业群进行有机融合,技术与知识、人才与市场、资源与利益,及时分享反馈、协作运行管理,才能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4.2构建一流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高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模式。专业教研室的建设地位不突出、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突显专业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行业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应借鉴企业运营管理经验,设置“校、系、专业(群)、教学团队”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3],将教学团队作为最基本的单位,以专业为基点,定框架明职责,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4.3创新多元融合全面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行、社多元融合,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证书、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资源对接生产资料、专业文化生态旅游对接企业文化的全面对接机制,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掐准人才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并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多方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4构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专业群建设的效果评价应涉及其主要要素,逐步完善其评价标准。主要可从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实训教学体系、数字化教学资源、双师型师资队伍、显著性教学成果等七个维度进行,各维度又细分出若干评价指标,每个指标又为多个等级,独自打分,再以权重折算总分,界定建设成效。辅助形象化的图表直观显示各指标的建设情况,便于后续的持续改进。4.5制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产业转型和行业变革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调研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框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专业的特点,灵活探索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多能力、多主体、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4.6以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应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着眼于核心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依据宽基础、活模块的设计理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便于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提高专业群建设成效。4.7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从资源共享共建的角度出发,在专业群协同管理环境下设计,体现“新手”到“老手”的递进式分层教学理念,即技能点训练-专项技能实训-生产项目型实操-创新型实体构建。主要涉及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等几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4.8建设线上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强调共享性和实用性,在校师生使用的同时兼顾社会群体的应用。这需从群资源、专业资源、课程资源三个层面构架网络学习空间,组建在线资源协同开发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建设主体作用,协助学习者(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群体)进行个人知识技能的考核管理和自主性学习监督。4.9组建一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群建设需要教师发展这一软实力作支撑,师资队伍建设应充分发挥集群效应,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建立长效的研修机制、支持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组建“政校企”联盟、优化师资结构和培育机制、搭建优师名师共享资源平台等多路径、多维度实现双师型队伍的科学协调发展。4.10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专业文化对接优秀的行业文化和精神,把它融入到校园文化,引入到课程体系,渗透到教学场地及教学过程,利于打造双师型教师,培养企业化学生,实现学生到员工的无缝转换。优秀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突显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实现学生的“零距离、高质量”就业。5一流旅游服务专业群的建设趋势
以智能化理念为先导,设计现代化旅游服务专业群结构,优化教育布局;以个性化、终身化发展为内核,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以健全机制功能及评价体系为保障,完善教育教学条件,拓展办学视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手段,校企共建共用数字化资源,提高专业群建设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吴翠娟,李冬.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3):14-16.
[2]朱厚望,龚添妙.我国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建设的发展轨迹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21):47-51.
[3]高葵芬,黄振杰,辜跃辉.高职院校“校、院(系)、专业(群)、教学团队”教学管理组织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44-47.
2019年第06期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