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主要分布:第一、二、三、四、六章。
2、注意:以下几点可能考到,注意浏览教材相关内容
①记忆国际音标。可能会给字让填国际音标。
②语言的结构类型(课本P20-23)a.词法类型: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
语
b.句法类型:SVO型语言、SOV型语言、VSO
型语言
③语流音变(课本P87)定义: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前后语音环境的影
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④信息结构(课本P221-228)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两者的区分与语境密切相关)、
预设信息、指示信息
⑤义素分析原则(课本P103-104)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
【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屈折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
部屈折两种。内部屈折指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的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外部屈折指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的book(书,单数)后面加上词缀-s即表示复数意义books(书,复数)。
【词根语】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
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词根语,如“我喜欢他”中“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除汉语外,数词根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语言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类与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过渡的。如“少
年、青年、中年、老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都是逐渐过渡的。日常语言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都普遍存在着模糊性。其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假如不使用模糊词语,只使用明确词语,语言交际肯定难以顺利进行。
【语言的生成性】所谓语言的生成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
的句子。语言符号的这种生成性特征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动物的“语言”就没有这种生成性。语言的生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类推性,二是递归性。
【音位】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
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音位前后一般用斜线//标记,如/a/。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质角度对音节连续进
行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所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比如rénmín(人民)可以切分为r/e/n和m/i/n,这里的r、e、n、m、i、n已不能再往小里切分,它们就是语音里的最小的单位——音素。音素一般用国际音标(IPA)标记。
【音节】音节是一种语言中的音位和音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自然单位。人们可以
凭借听觉很容易地把一段语流的发音划分成若干音节。在一个音节内部,哪一种音位在前,哪一种音位在后,在不同语言里相差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音节结构的音位配列规则。
【义素】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
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标示、语义原子等等。传统语言学分析词语的意义,
一般到义项为止,现代语言学则进一步把义项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如“男人”这个义项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其中[男性]、[成年]、[人]就是三个义素(方括号[ ]是义素的标记),这三个义素组合起来,就构成“男人”这个义项。义素是一种没有特定语音形式的抽象的意义单位。
【语义的类型】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大
类。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语汇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概念意义分为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附加意义分为评价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语体意义。
【语素及其分类】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最基本的作用是构词,所以又叫词素。语
素可从各种不同角度分类。从语音形式上,可分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语义上,可分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实语素和虚语素;从功能上,可分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
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如结构范畴、功能范畴、情态范畴。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范畴。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等方式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体,简称词形变化。
三、分析题(共40分)
1、信息结构分析 例:见课本P222
注:①新信息、旧信息
②分析时根据焦点(焦点标记)、重读(句重音)
2、双音节词的不同重叠类型分析 3、歧义句的分析
例:三个少数民族学生
注:可用层次分析法或变换方法对歧义句进行分析 4、语流音变的分析 例:见课本P87-88
注:注意记忆各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的例子 5、义素分析法
例:{叩}=[+碰击 +用头部];{敲}=[+碰击 +用手部];{击}=[+碰击 +用身体] 注:①记住步骤:确定范围、比较异同、简化义素
②记住公式: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
动词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 形容词模式:{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
四、论述(共25分,标※的题为重点)
<一>分析语言的基本关系:
语言系统中的符号与符号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但这些复杂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一)组合关系
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或句段关系。如:“小莉喜欢看电视”这个句子由四个较小的语言单位──词组成,其中每个词都是这个句子的构成成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也就是结构关系,有相同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类,就是结构类。例如通常所说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就是组合关系,也是结构类型。
组合关系在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中普遍存在。例如,由音位组成音节,音节的构成成分——音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由语素组成词,由词组成短语,也都有这样的组合关系。语义系统中,施事、动作、受事等,就是语义上的组合关系。
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较小语言单位只有按一定规则组合,才能构成较大语言单位,才能构成组合关系。如“他”“不”“来”三个词组合成句子“他不来。”词与词之间有组合关系。但如组合成“来不他”就不成话了,词与词之间就没有组合关系。
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词语组合的结果表面上看是线性的,但是成分与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通常却并不是单层的链条式关系,而是立体的层次关系。如“他不来”中,并不是“他、不、来”三者平列组合,而是首先由“不”和“来”组合成“不来”,然后“他”跟“不来”一起组合。“不”和“来”有直接组合关系;“他”和“不来”也有直接组合关系,而“他”和“不”、“他”和“来”在这里都没有直接组合关系。
(二)聚合关系
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例如:
(1)老刘 买 菜。 (2)小王 穿 鞋。
(3)陈兵 喝 酒。 上述三个句子中,“老刘、小王、陈兵”三个语言单位有相同的组合功能,都充当主语;“买、穿、喝”也有相同的组合功能,都充当述语;“菜、鞋、酒”也有相同的组合功能,都充当宾语。因此,“老刘、小王、陈兵”之间,“买、穿、喝”之间,“菜、鞋、酒”之间,都有聚合关系。
具有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一般能互相替换。如上述例子中的“老刘、小王、陈兵”,都可互相替换。不过,说能互相替换,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都能互相替换,而只是说在某种场合能互相替换。例如“老刘买菜”中“菜”可用“鞋、酒”替换,但“小王穿鞋”中,“鞋”不能用“菜、酒”替换。有时两个语言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互相替换,但是它们有相同的组合功能,仍有聚合关系。如英语many和much分别用于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一般不能相互替换,但是它们都能修饰名词作定语,因此它们仍有聚合关系。
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但聚合类有不同的层次,较大的聚合类又可分成若干较小的聚合类,不同的较小聚合类之间,聚合关系有同有异。如所有的动词构成一个较大聚合类,而动词又可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个较小聚合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既有相同的聚合关系,也有不同的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也普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子系统。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有聚合关系。语义系统中词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等,也是聚合关系。
※<二>句法变换的手段:
不同的句型或句类之间有时可以相互变换,如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疑问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以及一些特定句式之间,都有变换关系。
句法变换的基本方式有五种。 1.省略
省略是指去掉句子的某些成分,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变换方式,又称删除。在连续的话语中或对话时,各种句子成分都可省略。一般可分承前省略(又称顺向删除)和蒙后省略(又称逆向删除)两种。如:“小王站起来,(小王)对大家鞠了一个躬。”“你去买菜还是我去(买菜)?”“小王(看电视),小李看电视。”“是小王(去)还是小李去?”
2.移位
移位是改变词语的先后位置,也是很常用的变换方式,又称易位。如:
“小王骑走了自行车。”→“自行车小王骑走了。” “你怎么了?”→“怎么了,你?” “他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话都说不出来,气得。”
“他大概到家了吧。”→“他到家了吧,大概。” 有时移位会改变语句的结构方式,如第一例由主动句变为被动句,由“主-谓(述-宾)”式变为“主-谓(主-谓)”式。这种移位是句法性移位。有时移位不改变语句的结构方式,如“怎么了,你?”中“你”仍然是主语,“怎么了”仍然是谓语,其余各例也是如此。这种移位是语用性移位,一般所说的倒装,就是指这种语用性移位。
3.插入
插入是在句式变换时添加某些词语,一般是添加虚词或助动词、副词等。因为句式变换要求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如果插入一般实词,就会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也就不成为句式变换了。如“小王骑走了自行车。”→“小王把自行车骑走了。”其中“自行车”是移位,而加介词“把”就是插入。又如英语由一般陈述句变为是非问句,一般要加助动词do,如 “You know him.”→“Do you know him?”由肯定句变为否定句,一般要用do和否定副词not。如 “I know him.”→“I do not know him.”
4.替代
替代是用代词替换某些词语。如“我请了老张,可老张不肯来。”→“我请了老张,可他不肯来。”这种替代是可选性的。又如英语由陈述句变为反意问句时,后面的简短问句的主语必须用代词替代前面的主语。如“Your bike is outside, is it?”这种替代是强制性的。
5.复写
复写是在句法变换时重复某些词语或词语的一部分。如英语反意问句后面的简短问句,必须重复前面问句的动词或助动词。如“You have no classes today, have you?”汉语正反问句也是用复写方式(还有插入)构成的,如“他去北京。”→“他去不去北京?”有些汉语方言还可省去“不”,说成“他去去北京”。
从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往往要同时运用几种变换方式。如英语的反意问句往往同时运用上述五种变换方式。
※<三>述谓结构:
对句子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一般采用谓词逻辑的方法,把一个命题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但具体的分析方法因人而异。这里只谈最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述谓结构
句子的逻辑意义,在逻辑上称为命题。命题一般不包括语态、语气等情态范畴。一个命题在结构上一般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是句子的基本语义结构,一个简单的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谓项组成。谓词(V)是句义的核心成分,一般就是句子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或是某些动词(形容词)短语。如“王老师教英语。”“他很高兴。”“他从外面跑进来。”“A car is in front of the house.”(房子前面有辆小汽车)这些下面划线的词语就是谓词。谓项是与谓词发生直接语义关系的语义成分,一般是名词性成分,是句子的主语、宾语或介词的宾语。谓项又称题元、变元、主目、词项等。一个述谓结构能有多少谓项,能有什么样的谓项,是由谓词的性质决定的。如“借”必须带三个谓项,意义才完整。如“老王借给我一本书。”
1.谓词的价
根据谓词需带谓项(一般只包括施事、受事、成果、与事,不包括工具、时间、处所等)的数目,谓词可以分为一价谓词、二价谓词和三价谓词等类型(“价”也可称为“元、位、向、目”等)。必须带一个谓项的谓词(如不及物动词)是一价谓词,如“跑”、“游行”、“去”等等;必须带两个谓项的谓词(如一般及物动词)是二价谓词,如“听”、“吃”、“织”等等;必须带三个谓项的谓词(如必须同时带施事、受事和与事的及物动词)是三价谓词,如“买”、“教”、“送”等等。此外,还有很少的零价谓词。如英语的动词rain(下雨)、blow(刮风),汉语的“变天”、“开春”、“秋凉”等。这些动词的语义中已经包含了动作或变化的主体,所以句子中不需要再出现其他表示主体的词语。
所谓必须带多少谓项,是指如果不带这些谓项,句子本身的意义就不完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谓项可以省略,但可以根据语境补出来。例如“吃”必须带施事和受事,
否则意义就不完整。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施事和受事都可以省略。
2.谓项的格
在述谓结构中,谓项与谓词的语义关系,一般称为“格”(case),或“角色”。常见的格有“施事格”(A)、“受事格”(O)“与事格”(D)、“成果格”(F)、“工具格”(I)、“时间格”(T)、“处所格”(L)等。施事格表示动作或性状的主体,受事格表示受动作支配的对象,与事格表示动作的参与者或受影响者,成果格表示动作造成的结果,时间格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格表示动作的处所方位,工具格表示动作的工具材料。其中施事、受事、成果、与事一般看成核心格,其他都是外围格。一种语言中到底有哪些格,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语言学界目前还没有一致看法。
格关系有时可用某些虚词标明,一般称为“格标(记)”。格标一般是介词,如汉语的介词“被”、“把”、“给”、“在”、“用”等。“被”后面一般是施事,“把”后面一般是受事,“给”后面一般是与事,“在”后面一般是处所或时间,“用”后面一般是工具等。
一个述谓结构中的一个谓词不能带两个相同的格。并列成分、复指成分是同一个格,而不是两个相同的格。如“我和她是同学。”其中“我和她”是同一个格。“这个人我不认识他。”其中“他”复指“这个人”,也是同一个格。因为这个句子的逻辑意义就是“我不认识这个人。”用“他”复指“这个人”属于语法问题,而不是逻辑语义问题。
分析一个句子的述谓结构,一般就是找出句子的谓词和谓项,并且标明格关系。如:
他 昨天 给我 买了 几本书。 A T D V O
小王 在书上 用铅笔 写了 几个字。
A L I V F
(二)述谓结构的类型
述谓结构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简单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和降格述谓结构。
1.简单述谓结构
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简单谓项构成,谓项与谓词都有直接语义关系。所谓简单谓项,就是不包含动词的一般名词性成分,上面的例子都是简单述谓结构。
2.复合述谓结构
复合述谓结构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复合而成,也就是语法上的复句。复合述谓结构可用逻辑联结词标明各个述谓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示合取(∧)、析取(∨)、蕴涵(→)等。合取相当于并列关系,析取相当于选择关系,蕴涵相当于假设(条件)关系。如:
我 叫 刘冰, 是 中文系学生。 A V1 O1 ∧ V2 O2 或者老张 去,或者老刘 去。 A1 V1 ∨ A2 V2 如果明天 下雨, 我 就 不来。 T V1 → A V2
3.从属述谓结构
当一个述谓结构的某个谓项本身包含一个述谓结构时,被包含的部分就是从属述谓结构,前者称为主干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一般相当于语法上的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如:
小王 来 是 好事。 A1(A2 V2) V1 O 我 希望 小王 明天 来。
A1 V1 O(A2 T V2)
4.降格述谓结构
当一个述谓结构的某个名词性谓项在语义上包含一个述谓结构时,被包含的部分就是降格述谓结构,前者称为主干述谓结构。降格述谓结构一般相当于语法上的定语从句。如:
他 把 我 借 给 他 的 笔 弄断了。 A1 O1(A2 V2 D O2) V1
“我借给他的笔”只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但这个名词性短语在语义上包含一个述谓结构“我借给他笔”。由于这种述谓结构形式上已经降为一个名词性短语,所以称为降格述谓结构。
有时述谓结构的某个简单的名词性成分与谓词没有直接语义关系,而与句中另一个名词性成分有直接语义关系,就可将另一个名词性成分分析为降格述谓结构。如:
王冕 七岁上 死了 父亲(生育 王冕的 男人)。 O2 T V1 A1( V2 O2 A2 )
“王冕”与谓词“死”没有直接语义关系,而与“父亲”有关系。必须把“父亲”分析为降格述谓结构“生育某人(王冕)的男人”,才能揭示“王冕”与“父亲(男人)”的语义关系。
<四>信息结构:(该部分内容有微量精简,完全不影响复习及考试答题)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递信息。因此,语用学需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话语的信息结构进行分析。句子传递的信息,从内容上看,一般可分为已知信息(旧信息)和未知信息(新信息)两部分。已知信息是信息传递的基础;位置信息是信息传递的焦点。从形式上看,句子可分为话题和述题两部分。而话语的已知信息中,又包含预设信息和指示信息两部分。如甲告诉乙“小李的哥哥走了”其中“小李的哥哥”是已知信息,即说话人甲假定说话人乙已知小李有哥哥(预设信息),并且已知“小李的哥哥”是谁(指示信息);“走了”是未知信息,即说话人甲假定听话人乙不知道小李的哥哥“走了”走了。话语中的预设信息必须为真,而且指示信息必须确定,即指称词语必须有确定的指示对象,信息传递才能成功。假如事实上小李没有哥哥,或者无法确定“小李的哥哥”是谁,就无法断定“小李的哥哥走了”的信息是否属实,信息就不能成功传递。
(一)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
就一般陈述句而言,已知信息或称旧信息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已知的信息,未知信息或称新信息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未知的信息。如甲告诉乙:“小王来了。”其中“小王”是已知信息,即甲假定乙已知“小王”是谁。“来了”是未知信息,即甲假定乙不知小王“来了”。
但就疑问句而言,情况恰好相反。疑问句中的已知信息是说话人已知的,未知信息是说话人未知的,并且假定听话人是已知的。如甲问乙:“小王去哪儿了?”对于说话人甲来说, “小王去(某个地方)了”是已知信息,“哪儿”是未知信息。而且甲假定乙知道“哪儿”的所指。
陈述句与疑问句存在这种差别,是因为陈述句是说话人向听话人输出信息,而疑问句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向说话人输出信息,如陈述句“小王走了”,等于“我告诉你,小王走了”。而疑问句“小王去哪儿了”等于“请你告诉我,小王去哪儿了”。也就是说,陈述句的信息“小王走了”的发出者是说话人,信息接收者是听话人(我告诉你);而疑问句的信息“小王去哪儿了”的发出者是听话人,信息接收者是说话人“你告诉我”。因此,信息的新与旧,是针对信息接收者来说的。而信息接收者对于陈述句来说是听话人,对于疑问句来说则是说话人。
另一方面,不管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不管信息是新还是旧,都是以说话人的主观认定为标准的,而不是以听话人客观上是否已知为标准的。说话人的主观认定可能与客观情况不一致,如当甲告诉乙“小王走了”时,实际上可能乙早已知道小王“走了”。也可能实际上乙并不知道“小王”是指谁。同样,甲问乙“小王去哪儿了”,实际上可能乙并不知道“小王去哪儿了”。例如:
“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什么?……”阿Q诧异了。 “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 “谁?”阿Q更其诧异了。
“那秀才和洋鬼子!”(鲁迅《阿Q正传》
老尼姑认定阿Q知道“他们”是谁,但不知道“已经来过了”;而实际上阿Q并不知道“他们”是谁。
就信息结构的形式而言,一般来说,已知信息往往放在话语前部,即所谓话题(主位)部分;未知信息往往放在话语后部,即所谓述题(述位)部分。话题是说话的出发点,是说明的对象,后面的述题是对话题的说明。例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两句话,信息结构不同,所传递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客人来了”中,“客人”居于话题位置,是已知信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已知来的客人是谁;而“来客人了”中,“客人”居于述题位置,是未知信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不知道来的客人是谁。
但是,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区分与语境密切相关。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信息结构可能不同,例如“小王走了”,在一定的语境中,很可能是已知有人走了,即“(有人)走了”是已知信息,走的人是“小王”是未知信息。
在口语中,区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基本形式标志是句重音。由于未知信息是信息传递的焦点,因此一般用句重音加以突显。反过来,改变句子的重音位置,就会改变句子的信息结构。例如“老王明天去上海”,在一般情况下,句子后面的“上海”是信息焦点,也是句重音所在。但在不同语境中,“老王”、“明天”、“去”也都可能读句重音,而且哪个词读句重音,哪个词就是句子的未知信息,其他部分就是已知信息。
(二)预设信息 预设的特征
预设信息是话语信息中说话人预先假设听话人已知的背景信息,是保证话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从逻辑的角度来看,预设是命题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具有特定的逻辑特征。但预设又不是纯粹的逻辑问题,也涉及语用问题,具有特定的语用特征。 1、预设的逻辑特征
预设的逻辑特征,可以用真值条件来描述:
A预设B,当且仅当:A真则B真,A假则B真;B真则A或真或假,B假则A非真非假。
例如下面的例子中A预设B,或者说B是A的预设:
A.他知道小王来了。 B.小王来了。
当A为真时,B为真;当A为假时(即“他不知道小王来了”为真),B依然为真。当B为真时,A或真或假;当B为假时(即“小王没来”为真),A既不能说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假的。因为如果说A是假的,就等于说“他不知道小王来了”为真,这样就产生了逻辑矛盾,因为“他不知道小王来了”中“小王来了”为真。
2、预设的语用特征
但是,这种逻辑真值条件不能完全说明预设的特征,句子是否包含某种预设,还与语用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还应该从语用上说明预设的特征。
预设最基本的语用特征是预设的合适性,即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当预设是假的时,说包含该预设的语句就是不合适的。例如,祈使句、疑问句以及表示宣告、承诺等意义的语句,也可以包含预设。可是从逻辑的角度讲,这些类型的语句是没有真值的,因此无法用真值条件来断定是否包含预设,而根据预设的语用特征则可以断定。
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信息。话语中的预设往往可以作为先行语句为后续语句提供已知的背景信息出现。如上例中A的预设B可以作为A的先行语句在上文出现。当前面说“小王来了”时,“小王”是已知信息,“来了”是未知信息;而后面再说“他知道小王来了”时,“小王来了”就是已知的背景信息。当预设不在上文出现时,也可以根据话语本身推导出来。
第三,预设具有可取消性。句子的预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取消。如:
A.我绝不打我的妻子(预设:我有妻子) B.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打我的妻子。 预设与前提、蕴含
“预设”与“前提”、“蕴涵”都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预设”(presupposition)和“前提”(precondition)原本是同义词,但是作为科学术语,二者已经有了分工。“前提”用于逻辑学的推理。例如:
a.所有哲学系的学生必修逻辑课 b.他哥哥是哲学系的学生 c.他哥哥必修逻辑课 d.他有哥哥
a和b是c的前提,c是由a和b推出的结论。但a和b不是c的预设。预设是从话语自身推知的。d才是c的预设。
与预设有关的术语还有蕴涵,预设与蕴涵有本质区别。蕴涵具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可以用真值条件来描述:
A蕴涵B,当且仅当:A真则B真,A假则B或真或假,B真则A或真或假,B假则A假。例如:
a.那个人是一个单身汉。 b.那个人是一个男人。
A与B构成蕴含关系,即A蕴涵B。当A为真时,B为真;当A为假时(即“那个人不是一个单身汉”),B或真或假(既可以是一个男人,只不过结了婚,也可以根本就不是男人)。当B为真时,则A或真或假;当B为假时,则A为假。
预设关系不因为包含预设的语句受到否定或疑问而改变预设,相反会更肯定预设;而蕴涵关系则会因为包含蕴涵的语句受到否定或疑问而改变蕴涵。
预设触发语
预设往往是由话语中某些特定的词语引发出来的,这些引发预设的词语称为预设触发语。如果没有预设触发语,也就没有相应的预设了。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以下几类:
1.动词性预设触发语,主要包括叙实动词和变化动词。 叙实动词,如“知道”、“发现”、“意识到”、“透漏”、“后悔”等,后面一般预设已然事实,例如:
小王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预设:小王犯了错误)
他后悔参加了晚会。(预设:他参加了晚会)
变化动词,如“开始”、“继续”、“停止”、“学会”、“离婚”、“戒烟”、“开”、“关”、“丢(遗失)”、“卖”等,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变化,预设变化以前的状况,如:
小李学会了下棋。(预设:小李以前不会下棋) 老张戒烟了。(预设:老张以前抽烟)
2.副词性预设触发语,如“又”、“再”、“重新”、“也”、“更”、“还”等,表示关联,预设存在着同类现象,例如:
他又出差了。(预设:他出过差)
他比他爸爸更高。(预设:他爸爸高)
3.代词性触发语。疑问代词用于特指问句,一般疑问代词以外的部分为预设,例如:
谁去北京?(预设:有人去北京) 你买什么书?(预设:你买书)
4.领属性、限定性预设触发语。这种预设触发语预设存在某事物或状态,例如:
在比赛中他发挥了应有的水平。(预设:有比赛;他有一定水平) 他上大学以前就结了婚。(预设:他上了大学)
指示信息
指示信息是语句中的指称词语的具体所指对象。语句中的指称词语要有确定的指示对象,才能断定语句所传递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如果指称词语的所指对象不存在或不能确定,就无从断定语句所传递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语句本身就是不合适的。这一点与预设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人把指示信息也看成一种预设信息,称为“存在预设”。在指称词语中,有些词语的所指对象随着具体的语境(交际双方、交际场合等)发生变化,这种词语在语用学中称为“指示语”。 1、指示语的特征
指示语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指示语的具体所指随语境变化,在不知其语境时是无从确定其所指的。包含指示语的命题,只有确定了指示语的具体所指,才能断定其真假。如:
a.鲁迅是《祥林嫂》的作者。 b.我是《祥林嫂》的作者。
b中“我”就是指示语。“我”具体指谁,取决于说话人是谁。当说话人是鲁迅时,命题b为真,否则b为假。而a的真假与说话人无关,无论谁说a,都不影响a的真假。
二是指示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参照点,当没有确定的参照点或参照点为假时,指示语就没有意义了。如一袋奶粉上注明保质期为3个月,保质期的具体时间取决于参照点——奶粉生产的日期。如果没有标明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日期是假的,保质期就是无意义的。 2、指示语的类型
指示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人称指示
人称指示语指示言语交际或言语事件中的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一般都是人称代词,主要包括第一人称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和第三人称指示语,例如汉语的“我”、“我们”、“咱/咱们”、“你/您”、“你们/您们”、“他/她”、“他们/她们”等。
②时间、空间指示
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指示与言语交际或言语事件有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
高强斩截地:“我有话跟你说!” 周华看看车:“恐怕现在——”
“明天我去找你。”
明天上午透析,下午必须休息,为演出做准备。匆忙中周华简洁道:“明天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等我。”
例中的“现在”、“明天”、“明天这个时候”等是时间指示语,“这个地方”是空间指示语。
③语篇指示
语篇指示语指示语篇的上下文中某一部分,语篇指示的参照点是包含指示的句子。用于语篇指示的词语表示了这一话语与同一语篇中其他话语之间在相互位置或语义上的关系。
用于语篇指示的词语主要是指示代词或借用时间指示语或空间指示语,例如preceding、following、earlier、later、last、next、this、that、above、below等。“那是我听过的最有趣的故事”中用“那”指语篇已讲述过的部分,即前指。“我打赌你没听过这故事”中的“这”指语篇中即将讲述的部分,即后指。
④社交指示
社交指示语是用来指明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或发话人和所谈及的人(第三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社交指示体现在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中,凡是能表明发话人和受话人或第三方之间社会关系的语言形式,都是社交指示语。从中可以判别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是平等关系还是权势关系,是关系亲近还是关系疏远等。
社交指示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称指示语,它除了跟一般人称指示语一样只是语言交际或言语事件中参与者之外,还可以指示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如英语在姓氏前加上Mr、Mrs或Miss,以表示对说话人的尊敬或礼貌。称呼语也能反映出社交指示信息。交际双方的地位、职务、权势等,或是比较微妙的关系。例如:
大海 (冷冷地)他在哪儿? 鲁贵 (故意地)他,谁是他? 大海 董事长。
鲁贵 (教训的样子)老爷就是老爷,什么董事长,上我们这儿就得叫老爷。 大海 好,你跟我问他一声,说矿上有个工人代表要见见他。
※<五>论述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该部分内容有微量精简,完全不影响复习及考试答题)
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可以将这些原因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和语言内部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利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协调共同活动的目的。语言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各种认识和各种社会经验,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首先,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的交际工具的属性,决定了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必然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如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以汉语为例,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收录字条9353个(古汉语中的一个字一般是一个词),而现代的《汉语大词典》词条达35万,词数增加了几十倍。20世纪后期互联网出现了,由于网络的普及,大量的网民通过缩写、俗称、谐音、美称、数字符号等创造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及发展很显然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
其次,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也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交际的阻隔,如社会割据、人口迁徙、高山大河和湖泊森林等地理屏障,会使各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出现差异;这种语言差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方言。比如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一部分说西班牙语的人来到了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与西班牙隔着大西洋,两岸的人交往很少。时间久了,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就同欧洲的西班牙语有了差异,最后形成了西班牙语的不同方言。汉语的南方方言,也都是历代大规模移民造成的。
再次,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例如汉语曾对中国周围的一些国家的语言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都有大量的汉语借词。而五四运动时期,汉语又从日语和一些西方语言里借来大量词语,或者受这些语言的影响造出许多新词,使现代汉语的语汇大为丰富。而近20年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又形成了一个借词和创造新词的高峰。
(二)心理原因
语言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而且语言的意义并不是直接与客观事物现象相联系,而是通过人们的思维认知活动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因此语言的发展变化必然受到人们的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世界上各种语言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很多都是由表示空间的词语发展而来的。例如汉语的“目前”、“眼下”、“前天”、“后天”、“上个月”、“下个月”等等,英语的last day、next day等等。这种现象就反映了思维发展对语言的影响。因为空间是比较具体的,比较容易认知的,时间则是抽象的,不太容易认知的,而且时间与空间具有某些相似性,所以人类语言普遍先产生表示空间的词语,然后借用某些表示空间的词语表示时间。儿童学习语言也是先掌握表示空间的词语,后掌握表示时间的词语。又如汉语表示比较抽象的语法意义的虚词一般也是由表示比较具体的语汇意义的实词虚化而来的。
在词义的演变中,虽然从具体到抽象与从抽象到具体的现象都有,但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现象显然更多一些。大多数多义词的本义都比派生意义具体一些。例如“手”、“头”、“脸面”、“心脏”等等。这显然也是受思维认知因素的制约影响的。
类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现象,类推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由类推产生新词就是常见的现象。如汉语由“文盲”类推出不少新词:“法盲、科盲、股盲、电脑盲”等。类推也是造成词义演变的重要因素。如“工程”原来只指具体的建筑项目,后来通过类推扩大了使用范围,使“工程”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如“希望工程、菜篮子工程”等。古英语大多数动词的过去分词是取元音交替的强式规则,但也有一些动词的过去分词是加-ed的弱式模式。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将弱式的推广运用于强式动词,使强式动词也按照弱式动词的变化规则变化,经过类推,到现在,英语动词词根取强式变化的只剩60余个了。
(三)语言内部的原因
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因素,语言的发展变化,还取决于语言自身的内在因素。比如语言和言语的矛盾运动,口语和书面语的相互影响,语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子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语言是制约人们言语活动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系统必须相对稳定,而为了适应交际内容的需要,言语又要随着语言环境不断变化。人们会根据交际的具体需要,创造出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的表达方式。如“热”原来只是一个形容词,后来逐步出现了“出国热”、“经商热”、“文凭热”等新说法,“热”就有了新的名词意义“热潮”。又如汉语一般动宾式动词或动宾式短语一般不能再带一个宾语,但是,现在出现了大量的“登陆上海”、“进军江城”、“聚首京城”之类的动宾式动词或短语带宾语的现象。这些新现象有些只是昙花一现的临时现象,而有些则会流行开来,进入到语言系统中,从而带来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要经过言语变化阶段,而言语变
化成为语言变化要经过稳定阶段。因此,语言的社会性和稳定性与言语的个人性和多变性的矛盾运动,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重要因素。
口语和书面语的相互影响,也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口语形式由于是用于现场交际,可以利用很多现场因素,如体态、场景和声音形式等等帮助人们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义,因此语言形式可以简省一些,意义可以灵活一些。但是书面语形式失去了现场因素的帮助,为了使思想内容交流成功,保证交际效果,就必须使语言形式完整一些,严密一些。这样就形成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但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又不能过大,否则也会妨碍交际,因此口语与书面语必然会互相制约、互相影响,造成语言的发展变化。
语言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语言形式的有限性、稳定性,与语言意义的无限性、多变性时刻处于矛盾运动之中。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要求有限的、稳定的语言形式表达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这样意义必然对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造成新的语言要素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语言形式反过来又对意义产生制约作用,造成语言意义的变化。
语言发展的规律
语言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些规律是属于某一具体语言的,有些规律则是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共同规律主要有渐变律、不平衡律、相关律。
(一)渐变律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爆发式的,而是一个新的成分和手段逐渐替换旧的成分和手段的过程。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性质和交际功能决定的。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功能决定了它的发展变化不可能采取突变的方式,而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语言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如果语言的形式和意义随意改变,必然会妨碍交际,因此语言变化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例如英语由一种比较典型的屈折语变为综合-分析语,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旧的事物、现象消失,新的事物、现象产生,人的思想认识改变,都会造成语言的变化。但是语言变化具有保守性和滞后性。旧的事物、现象消失,相应的词语不会马上消亡,还会在语言中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语言不仅要反映现实,而且要记录历史。例如中国的封建社会早已结束,可是表示封建社会的事物、现象的词语还会长期存在。新的事物、现象和思想观念的产生,也不会导致语言系统的迅速改变,因为新词、新义、新用法要经受长时间的考验,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进入语言系统,造成语言系统的变化。而且,旧的成分和手段也不一定就从此完全退出,如“眼”在东汉就基本取代了“目”,但是直到现代,“目”仍旧可以作为词根语素来构成合成词。
至于语音和语法的变化就更为缓慢了,一般人在短时间内几乎感觉不到他们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时态助词“着”,是从古代汉语的动词“着”虚化而来,其演变过程大约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动词“着”原来是“附着”的意思。汉魏时期开始初步虚化为表示处所的介词,相当于介词“在”或“到”,后面一般跟处所词语。如“埋玉树着土中。”(《世说新语·伤逝》)“可掷着门外。”(《世说新语·方正》)唐代开始有了表示状态持续的用法,后面不跟处所词语了。如“挂着”、“题着”、“栽着”、“堆着”等,而表示动作进行的“着”在元代以后才逐步出现。又如时体助词“了”从形成到定型经历了数百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同“已”、“讫”、“毕”、“竟”一样出现在“动+宾+补”格式中的补语位置,表示动作的完成。到唐五代时期,“了”取代了其他四个词,在上述格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到宋代,表示动作完成意义的“了”最后定位于动词的后面,成为表示时体的助词。
(二)不平衡律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语言各子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其中语汇系统的发展变化较快,语法系统和语音系统发展变化较慢。而语汇系统中,一般语汇发展变化较快,基本语汇发展变化较慢。这是因为语汇特别是一般语汇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非常密切,而语音、语法和基本语汇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比较疏远。
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语言的发展变化速度和幅度与社会的发展变化速度和幅度密切相关。社会变化中频繁的战乱、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制度体制的巨大变革,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影响较大。如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长期战乱、魏晋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宋元时期的民族间的征战、封建社会结束后的五四运动、新中国的诞生、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动荡和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都使汉语的发展变化加大加快。
第三,语言系统中的各种变体发展变化也不平衡。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发生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在有的地方发生一种变化,在有的地区发生另一种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正是不同地区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导致汉语各方言有较大的差别。以语音为例,在声母方面,有的保留成套的古浊音,有的浊音很少,有的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有的不分。以语法为例,普通话中双宾句的词序是“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但是,有的方言中是“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例如“我送几个鸡蛋他”(湖北西南官话)、“我给书他”(下江官话)、“我拨一本书侬”(吴语)、“留张电影票我”(鄂南话)等。
第四,语言系统中的各种变体发展变化也不平衡。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会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如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和阶层变体等。由于时代观念的变化,性别、阶层变体在现代汉语中比在古代汉语中的差异要小得多,而年龄变体、行业变体则加快发展,例如古代汉语中上层社会普遍使用的尊称、谦称,对妇女的贱称等,现代汉语基本不用了。
(三)相关律
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及每个子系统的各个单位都处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之间呈现出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各种语言单位和各种语言规则,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关联着,因此,每个语言单位、每种语言规则的发展变化,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某一子系统或某子系统中的某一单位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矛盾,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语言系统内部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以达到新的平衡。
例如汉语从中古到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大为简化,中古汉语有36个声母,有3个塞音韵尾和3个鼻音韵尾,现代汉语声母只有21个,6个辅音韵尾只保留了两个鼻音韵尾。语音系统的简化造成同音词大大增加,为了减少歧义,汉语的语汇就发生了双音节化的变化。而语汇的双音节化又与语法上动补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
各子系统的内部也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以词义为例,词的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一个词的意义的变化,可以引起与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例如:“快”本来指迅速,后来产生了“锋利”的意思,于是“快”有反义关系的“慢”在一些方言中逐步产生出和“锋利”对立的“钝”的意思。另一方面,一个词的意义在反映现实现象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大致范围,如果词汇中增加了表示同一范围的现实现象的词,也会引起这个词的意义的变化。如在近代汉语中“吃”的对象原来不限于固体食物,液体饮料也可以吃,如“吃茶”、“吃酒”、“吃水”等。后来由于“喝”分担了“吃”的一部分意义,“吃”的对象就仅限于固体或半固体食物了。有些方言中现在仍然有“吃茶”、“吃酒”、“吃水”之类的说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