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总结

2021-11-28 来源:小奈知识网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知识点总结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了其壮观豪放的气魄;杜甫笔下的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其雄伟神奇的景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尽现其雄奇险拨的奇景......这些美景,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地感受一番。

与谢中书书

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南朝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代表作品有《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答谢中书书》。

写作背景:《与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文学常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

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 / 3

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古来共谈美”,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问:“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代表作品有《前赤壁赋》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

写作背景:

苏轼少时即精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2 / 3

问:文章的结尾处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你,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着情绪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夜游因月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问: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