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沈阳地名的由来

2023-10-10 来源:小奈知识网


沈阳地名的由来

一、沈阳地名的由来和古代城市规划建筑

据考古发掘表明:距今已有7200年历史的“新乐遗址”上搭筑的草屋,是沈阳先民们遗留下的穴居式模拟建筑,也是沈阳汉族人的始祖们--华夏人,繁衍生息、群居劳作的家园。

1、侯城兴衰

沈阳城建史始自于公元前3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燕王在此击败了勇猛彪悍的以青铜短剑文化为代表的东胡族人后,修筑长城并建立了边哨“侯城”(辽东郡),委派大将秦开统辖该城。古老的边哨侯城使沈阳真正成为了首城之始,并且也奠定了未来的城建基础。延续至秦代和两汉,沈阳渐进发展初具规模,但仍沿袭旧名称为侯城。西汉时辽东郡中部都尉治的治所,设在沈阳,是当时北部长城军事防线的要塞,其地位仅次于襄平(今辽阳)。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载,秦置辽东郡,属幽州,设立十八县。考古调查认证,今苏家屯区魏家楼子古城遗址就是西汉时期所建的高显县城;东陵区的上伯官古城遗址是东汉安帝时设置的高句丽县城;新民前当铺的大古城子遗址也是东汉安帝时设置的望平县城。三国时,曹魏统一北方后侯城逐渐失去战略地位而遭到废弃。东晋末年,高句丽族人攻占沈阳焚毁侯城,并在塔山设盖牟城。

2、沈洲城垣

辽代·太祖初年,契丹族人进入辽东,在沈阳地区设立乐郊、灵源两县及岩州。又在侯城地带修建方形土城,设置“沈洲”城,为辽·太宗的私城,属头下军州城。其后,开

始将夯土建立的方城进行了最早的城建规划。当时的土城内开辟了十字交叉大道,并通达四方瓮城门楼。并在城内外兴修了一大批佛塔和寺庙,如今塔湾的“无垢净光舍利塔”就是1044年(辽·重熙十三年)修建的13层密檐八角形砖塔;今新城子石佛寺的六角七层密檐砖砌“石佛寺”塔;新民公主屯的八角形13层密檐式砖塔(契丹·天赞三年;924年);以及辽·天祚帝时期建造传世至今的“石经幢”(大十面);此外,还有现已拆毁的苏家屯陈相屯塔山的“无垢净光塔”(1045年);新城子石佛寺七星山的“舍利塔”(1074年);沈阳古城北部的“崇寿寺”及“释迦佛生天舍利塔”(白塔;1107年)等。足以证明,佛教由辽代始在沈阳一时颇为兴盛。辽代“沈洲”城是沈阳继侯城以后大规模建造城垣之始,为后来的沈阳城发展奠定了城市历史的地理位置。

公元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辽·天庆六年),金·太祖完颜阿骨达攻克沈阳后,沿置“沈州”。金朝初年时沈州城属于节度州,是金东京(今辽阳)属下的州城。1163年(南宋·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沈阳虽仍为军州城性质,但已降落为地位次于东京的刺使州。金朝末年,蒙古军与女真族人的金军连年争斗,“沈洲”城遭受毁灭性冲击。公元13世纪初,金末元兴之际,沈州故城在兵火中消亡。辽金时期古城遗址有:今棋盘山风景区水库上游的石台子山城,就是土石混合砌筑依山傍水而建的驻军城镇;今新城子区的石佛寺城址,是一座可见“瓮城”环蔽,四角台址和旧垒建筑残留的夯土古城。此外,新民的辽滨塔城遗址(924年),沈阳西郊于洪区高花城址(928年)、彰驿城址(1143年),及苏家屯区陈相屯境内的那座辽金时期夯土筑城,明朝改为青砖修筑的奉集堡古城遗址,都是当年沈阳的门户,通往关内的军事、交通、通讯的隘口要塞。

3、沈阳路城

元朝统一后,于1266年(南宋·咸淳二年/蒙古·至元三年)重建“沈洲”城,并于1297年(元·大德元年)擢升为“沈阳路”,其路治所位于今沈阳市内。沈阳路仍旧是夯

土方城,城里十字交叉大道通达四门,为明王朝建造砖城奠定了城建模式。当时“沈阳路”统辖有二府、一司、五道;后来发展到管理五个总管府,24个千户所和14个洲。

历史上第一次以“沈阳”为地名的称谓,也是最早的历史记载,是1296年的元朝初期。今藏沈阳故宫的“城隍庙碑”详细地记录了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时,重修沈阳城隍庙的缘起、时间、地点及其功德职事等。其碑首雕刻四龙交盘,碑座龟趺,碑阳铭刻“城隍庙碑”四字,碑阴额题六字“沈阳路城隍碑”,碑身刻有“沈阳路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志”及其全文。该碑发掘验照《奉天通志》和罗福颐《满洲金石志》记述,均为我们详细地描绘了元代沈阳城的建置、城址及方位等蓝图。据此,我们清楚地知道了“沈阳”城市的名称始于蒙古族人统治的元代。沈阳城隍庙旧址位于今正阳街东侧的中街路北部。

4、中卫城市

明朝建立以后,于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在该地区设立沈阳中卫、左卫、右卫,这三卫均隶属于辽东都指挥司统辖,是军政地方机构。沈阳中卫城建设始于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当时的中卫城指挥使闵忠奏请朝廷请求改建沈阳城,改建方案是在元代沈阳路城的旧址上建筑砖城。

改建后的沈阳中卫城城墙高达二丈五尺;城墙外围的周长九里三十步;城外开辟护城河两道皆阔三丈,深八尺;城里设十字大街;城墙四面各辟一城门,起门楼,建瓮城,形成了沈阳古城规划建筑的基本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明·万历年间(1596年)重修砖城时,明军把沈阳中卫城的北门由原来的“安定门”改为“镇边门”,而且在建筑结构上进行了精心设计,成为古城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既后来所谓的“九门之谜!”。据分析,原来这是一座由九个券洞组成的两套对顶的十字形券洞式城门,分两期工程完成。1596年先将安定门的单券门改为带有瓮圈的瓮城门,形成了第一组南北过道长于东西瓮圈的十字券

洞--入城通道。改安定门为镇边门并镶嵌石刻门额;1618年接续建造北部十字券洞,并把它坐卧在城墙内瓮圈中,以此形成像碉堡式的门垛这类奇特的建筑结构。当时,正值明金萨尔浒战役后,明军为加强防御能力,设计了这套城楼下墙腹内拱券套洞的屯兵之所,并在城门之上加筑了敌台。

现存的明朝建筑有:大法寺(今八王寺),是创建于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占地30余亩三层院落的“大法禅林”;东陵的朝阳寺是正德年间(1516年~1621年)建造的。明代时又于永乐、天顺、成化年间多次对古城之内的古刹--长安寺(建成年代不详,传说“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进行修缮;今沈阳中心庙就是当年在大道交叉口修建的那座关帝庙。今棋盘山风景区的向阳寺,是明代庙宇的复建;今苏家屯区的塔山,是辽金时期的塔山山城遗址,明朝时也在此地修建了安宁寺和六角七层砖塔各一,其塔山地名由此而来。此外,明军也把先朝遗留下的古代旧城进行了修建,如沈阳北部新城子的“蒲河古城”就是《新唐书》所谓:“辽初废,明设千户所于此城,周围七百二十五丈、池深一丈、门二、辽东十八城之一”的一座隶属于沈阳中卫城管辖,用于军事战略部署的砖砌城堡;沈阳南部苏家屯的“虎皮驿”。也是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辽东总兵贺世贤和名将柴国柱先后驻防的屯兵驿站之城。

沈阳中卫城是辽东长城北部防线的中心,是辽东北部的军事重镇。如今可见沈阳市周围遗留有64

座当年明军修建的烽火台;明代的边墙也从沈阳西郊横跨延伸。沈阳砖城坚固宏伟,开辟了沈阳砖城的城建历史。(待续)

5、盛京城建

公元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到沈阳古城,使沈阳成为后金女真族人的都城。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着手创建女真族人的皇宫。清·太宗皇太极经过多年地努力建设,终于实现了努尔哈赤建设皇宫拓展皇城的心愿。1628年,在修建皇宫的同时,为稳定汉族民心,修建了一座佛庙--慈恩寺。截止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皇太极大规模改建古城的计划基本完成。其拓展工程先是把明城墙增高加厚,又把城里的十字街路改为井字大街。系列工程设计和施工依据“其制内外砖石,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女墙七尺五寸,周围九里三百三十二步,四面垛口六百五十一,明楼八座,角楼四座,改旧门为八:东向者,左曰内治(小东门)、右曰抚近(大东门);南向者,左曰德盛(大南门)、右曰天佑(小南门);西向者,左曰怀远(大西门)、右曰外攘(小西门);北向者,左曰地载(小北门)、右曰福胜(大北门)。地阔十四丈五尺,周围十里二百四步”(《盛京通志》卷十八《京城》一)。

1634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清·太宗皇太极正式命名沈阳为满语“谋克敦”(汉译兴盛京都),从此沈阳城改称为盛京。

1636年(清·崇德元年)盛京皇宫建成(今沈阳故宫),名曰“盛京宫阙”。 盛京宫阙的建筑群分原建和扩建两部分,原建经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手(1625年~1636年);扩建工程是乾隆时期为“东巡”驻跸及恭贮先朝遗物的需要而扩建。其占地面积6万余平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米,各式建筑90余座,300多间,分布于东、中、西三路,形成方正大院内纵向三段式布局的皇家宫城。

故宫的主要建筑,亦即我国现存的满族建筑。其分述如下。

东路:⑴大政殿(初名大衙门;1636年定名笃恭殿),八角重檐攒尖式结构,八面出廊,须弥座台基。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与各

角力士相连。殿堂前两边明柱各有一条金龙盘柱相对,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宝座、屏风、熏炉、香亭和鹤立烛台等一应俱全。此殿是皇宫重要场所,皇太极大典,1644年(清·顺治元年)福临皇帝登基继位,清军入关令由此发布,及诸清帝“东巡”的典礼和筵宴等。⑵十王亭,青砖灰瓦方形亭式建筑结构,位于大政殿前两侧对称分布,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事行政之所。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十王亭之南,两侧各有奏乐亭一座,是基层台式的楼阁式建筑。⑶銮驾库,是位于大政殿北部的13间库房,平面呈一字形建筑结构。

中路(大内宫阙):⑴文德坊和武德坊(东华门、西华门),位于中路南面,宫殿前方。两座牌坊制式相同,均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结构。坊额中间分别镶嵌有两块雕刻满汉蒙三种文字的牌坊名称及年号的牌匾。⑵大清门,大内宫阙正门。硬山式五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山墙饰有彩色琉璃搏风及墀头,是皇太极临朝、康熙“东巡,御门听政”之处。⑶崇政殿(金銮殿),前后出廊硬山式,黄琉璃瓦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内“砌上明造”绘以彩饰,宝座、屏风、熏炉、香亭和鹤立烛台等一应俱全。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此殿是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及理朝之处,诸清帝“东巡”于此庆贺典礼。⑷凤凰楼,是当年沈阳最高的建筑物。坐落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为三滴水歇山围廊式楼阁建筑,黄琉璃瓦绿剪边,是《盛京八景》之一,东可观日,西可观塔。⑸清宁宫,前后出廊硬山式的“口袋房”,内设万字炕(北、西南三面相连),西山墙挂神幔和佛龛。东侧右面稍间是暖阁,是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入口处有锅灶与炕相连,整个外屋面阔四间都是举行家祭的神堂,也是宴客厅房和祭祀萨满活动场所。⑹妃子寝宫,均是硬山式五开间结构,分列两侧为:关雎宫(东宫)宸妃;麟趾宫(西宫)那木钟;永福宫(次西宫;顺治皇帝生于此)庄妃;衍庆宫(次东宫)淑妃。

西路:轿马场等。⑴文溯阁,是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重檐二层硬山式结构。⑵仰熙斋,是皇帝读书之所;⑶嘉荫堂和戏台是皇帝娱乐场所。⑷西所(西宫),是皇帝驻跸的行宫建筑群。

除此而外皇宫内的其它建筑,都是乾隆年间改建或新建,带有其他民族的建筑风格。主要的有:⑴太庙,是明朝三官庙改建,1778年将位于抚近门(大东门)外的太庙移此重建。⑵东所(东宫),是皇帝“东巡”时皇太后行宫的建筑群。⑶飞龙阁,1743年改建,“恭贮”列帝御用遗物,兵器、青铜文物。⑷翔凤阁,1743年改建,“恭贮”列帝御用遗物,书画、珍宝。

1636年(清·崇德元年)建成了一座喇嘛庙宇,这就是著名的“莲花净土实胜寺”(今皇寺),是皇太极征服蒙古,专为所得的玛哈噶喇这传世金佛所建;始建于1627年的东北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教建筑群“清真南寺”同年竣工。1637年(清·崇德二年)在于洪区造化修建石质三拱式永济桥一座;1638年又在城里修筑了钟楼和鼓楼,分别位于今中街两侧。另据《盛京城阙图》载记,当时建成了十几座王府,大多围绕在皇宫的左右及北部。1641年又在于洪区马三家修建砖拱石质三孔式永安桥一座;同年,在新民县东的巨流河处建造完成了水军都督府,该府城呈正方形的夹心城墙(里面石砌,外层砌砖,只间夯土),城高7.2米,周围长近2000米,开辟东嘉定门、南拱固门、西镇西门三洞城门。沈阳城的扩建尾声是1643年(清·崇德八年)动工修建的四座藏式佛塔及寺庙,后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竣工。其分别为: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西塔延寿寺;北塔法轮寺,各塔寺院距各方向城门外五里。

6、古城终结--奉天旧貌

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政府迁都北京,盛京城成为清朝政府的“陪都重镇。”政

治地位下降,经济地位上升。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盛京城设立奉天府(奉天将军),从此,沈阳又有奉天之称。1663年(清·康熙二年)修建道观“太清丛林”(本名三教堂;今太清宫)于古城西北角。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在盛京古城(奉天府)城外增筑一圈圆形周长16公里的夯土关墙,又设八个关,开设八个边门与内城的八门相对应。其关的称谓按地名为主,即大东边门(大东关)、小东边门(小东关);大南边门(大南关)、小南边门(小南关);大西边门(大西关)、小西边门(小西关);大北边门(大北关)、小北边门(小北关)。这是沈阳奠定古城“八门八关”的城郭规制,是未来二三百年间东北地区最完备壮观的古代城池。沈阳古城城建规划由此而来初具都市规模。1684年于古城大南门外修建两进院的佛庙般若寺。1707年始建锡伯族家庙(今太平寺)于皇寺西侧,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扩建,0000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扩建。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位于新民县镇南街的清真寺竣工,原寺为土草垒苫构筑,光绪年间重建为砖木结构建筑。1803年(清·嘉庆八年)在回民聚集地修建清真东寺。后逐年扩建为经学院。如今在沈阳西部的新民县境内,可见当年清王朝修建的柳条边墙遗存。

(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