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 of the Yi Nationality李11凡1,廖天赐2LI Zhao-fan1, LIAO Tian-ci2(1.桂林理工大学;2.沈阳中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Shenyang Zhong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摘要】云南地区彝族传统聚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质朴原始,没有受到现代气息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作者
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的方法,从城子古村的聚落整体布局、农田景观、建筑景观、宅旁景观、宗教景观、生活景观所蕴含的
生态智慧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总结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生态智慧具有和谐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对新农村生态型人居环境的建设提
供资料。[Abstract]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 landscape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Yunnan are primitive,
which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modem atmosphere and contain rich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ading
and field research, the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wisdom from the settlement overall layout, the farmland landscape, th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the ruderal landscape,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and the living landscape of the Chengzi ancient village, and it summarizes that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of the Yi nationali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rmony and
regionality 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ountryside.【关键词】彝族聚落;生态智慧;自然景观;文化景观[Keywords]settlement ofYi nationality; ecological wisdom;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1引言覆盖,夏季较炎热,冬季温和,昼夜温 3彝族传统聚落自然景观的生
现今,在滇东南地区的彝族传统聚
差大,全年降雨量较少,最高温度可达
态智慧落文化,没有被城市技术文化所破坏,
3ir,最低气温为or,背靠飞凤山, 3.1彝族传统聚落整体布局的生态智慧保留自身传统的文化信仰、独特的生产 村前临护城河,由东向西经过入村处, 城子古村建在飞凤山腰上,村前临
生活习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高效的产
生产生活水资源丰富。飞凤山上主要被
一条护城河。背山面水,这是村落风水 出。维护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了人居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覆盖,有杉 选址时的最佳布局。光照充足,水源丰
环境的质量。树、桃树、梨树等。农作物以水稻、小麦、
富,洗衣、洗菜、灌溉的水,可取自于 南瓜、油菜等为主。民居是彝族典型的
护城河里。城子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城子古村的概况土掌房,户户相连,远看如一片黄色的城 区,飞凤山可挡住冬季从西伯利亚来的
城子古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永宁乡堡。这里的居民是由青藏高原上的古羌族 寒冷气流,而夏季可以受到西南季风温
内,北纬24°,被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
迁徙演变而来,与当地的土著融合为彝族。暖气流的影响,村前的护城河、池塘等
81技术与应用iTechno loav and ADDlication水面还可以调节微气候,一方面,有增
湿的作用,另一方面,夏季增温,冬季
室内温度。夏季,由于高热阻性,夯土 土坯墙的黄色和植物的绿色搭配,显得
宁静雅致,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乐趣,而旦,
可以阻隔室外热量的传入,还能吸收室
升温。虽然,城子古村的彝族祖先并不知
内环境的热量。冬季,夯土可以阻止室
内热量散失,反向室内散热。石材用来
村民可就近采摘霊要食用的蔬菜,保证
了食材的新鲜,还可以节约去集镇购买
道万有引力定律,但受到“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谚语的影响,先人将村落
整平土掌房的台基,石材吸水性弱,耐 蔬菜的时间。水性强,抗压强度高,土掌房的屋面大
建在半山腰上,村里的生活污水,顺着 多使用沙木、松针、柴草、泥土等。当
4彝族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生
山势,沿着房屋旁的沟渠,快速排出村外, 不需要营造复杂的排水设施,可节省人
力以及保持村庄的快速自洁。3.2彝族传统聚落农田景观的生态智慧滇东南的彝族以农业为主,在云贵
高原上,平地资源较少。城子古村的彝 族祖先为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将村庄
建造在半山腰上,山顶处为树林。形成
\"树林 村庄 农田”的垂直结构。
树林能拦截雨水、涵养水源,聚落没利 用到的雨水资源在万有引力的定律下,
可顺着房屋边的沟渠向下流,灌溉农田,
形成了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当平地资源不足以满足农业种植,
彝族先民在村寨边开辟梯田,层层叠落,
与附近层层叠落的土掌房相呼应,形成 了独特的美景。村民们洗菜、洗碗等产 生的氮磷物质也就近流入附近的梯田,
被水稻分解、吸收,净化生活用水,还 为梯田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梯田里的
小鱼、小虾、小虫,将鸭子吸引到梯田
捕食,鸭子得到饲养,同时,鸭子的排 泄物也让梯田的土质获得了养分。3.3舷传统聚落建筑景观的生态智慧土掌房的墙面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夯
土,就地取材,是农田里多年使用的泥
土制成,遇水不易被溶解,具有很强的
可塑性和粘性。夯土的隔热保温性能好,
有较强的热慢辐射作用,能较好地平衡
82房屋废弃后,这些材料可以消解在自然
界中,还可以再二次利用。土掌房一般
在春季或冬季建造,结构简单,工期
为10天・30天,节省建造时间、人力、
财力。土掌房的外墙与土顶一般会空隔一
定距离,质量轻的热空气会向上流动至 室外,引起空气对流,调节室温。有两
种处理方式,一种将内部的木构架起屋
顶悬空,木构架承担屋顶荷载。另一种
屋顶由墙体承重,墙体之上用木构架起
屋顶。屋顶到土坯墙金棚约50cm距离。
虽然土掌房厚重的外墙会阻断室外热量, 但是如果完全没有空气的流动,室内不
适宜人居住。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城子古村的
土掌房采用垂直式的空间布局,屋顶的 平台作为饮食、聊天、表演歌舞、晾晒
粮食的场所。在储物间的屋顶平台上设
计出洞口,平时用平整的石板盖住,晾 晒粮食后,将石板移幵,将粮食从洞口
投入到储藏间里,提高生产工作效率。 几乎屋顶之间都有联系,相邻间距较高
的两平台间几乎有约5个踏步的木梯相
连,地面不但是人们的交通通道,而屋
顶也是人们的交通通道。3.4彝族传统聚落宅旁景观的生态智慧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蔬菜、 果树,形成景观绿化空间,修饰民居,
态智慧4.1彝族传统聚落宗教景观的生态智慧城子古村的彝族宗教信仰景观主
要以原始宗教信仰景观为主,其中,包
含自然信仰景观、祖先信仰景观、土主 信仰景观、图腾信仰景观等。自然崇拜
中,认为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树有树
神,譬如天、地、风、水、雨、雪等都
有神灵,这些神灵都在主宰着世界,只
有祭祀崇敬神灵,才能得到他们的保佑,
农业才能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获得丰收。 不然,他们将会惹怒神灵,遭到神灵的
惩罚。在城子村的附近有小龙树林,当地
居民每年都会在此处进行祭拜,称为“祭
龙树\"、“祭山神\",这里的梨树被认为是
树神,进行保护,不能随意砍伐。因此, 当地山体的植被覆盖率高,并且增加水
源涵养量,减少滑坡、泥石流,保护彝
族人们的家园。彝族人民崇拜火神,火塘是人类空
间与神灵空间的相交点,火塘内的火, 长年不能熄灭,不能将水倒入火塘内, 不能将垃圾放入火塘内。火塘是在屋内
凹下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小坑,在坑里立
有石头,放入木柴烧火。火塘位于堂屋
的北部,所有的活动空间都围绕火堂举
行。在经济落后的背景下,当地昼夜温 差大,冬季气温较低的背景下,人们能
◎特色城镇◎用火塘做饭,取暖照明,升高室内温度,
节省电能,并防止室内细菌滋生。5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生态智慧 经济性、生态性;建筑景观就地取材、 利用物理性能,是地域性建筑景观;宗
的特点5.1和谐性彝族传统聚落生态智慧的核心在于
彝族居民认为动物也有神性,比如 蛇、老虎、老鹰等。他们将这些动物当 做神灵祭拜。彝族先祖打猎时,不会猎
教景观是生活生产的理念,万物高于人;
生活景观中,人们物尽其用,减少能源 消耗。改造小城镇时,学习和利用彝族
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还能与自然 捕居住地附近的动物,并且禁食蛇肉、
兔肉等,不得猎杀怀孕的动物、刚产子 的动物、处于幼时状态的动物。保护了
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了生物资源的可持
续性发展,促进了人与部分动物的和谐 共存。4.2竝传统聚落生豳观的盘智慧在城子古村里的厨房,常常能见到
陶瓷罐。居民用陶瓷罐腌制咸菜,一方 面将吃不完的菜蔬放入罐中腌制,减少
浪费。另一方面在农忙时节,没有时间
烹饪时,可只将腌制食品和饭食用。村 民常食用骨头参,这是当地咸菜,味道
咸、辣,钙质和蛋白质丰富,将骨头剁细,
用盐巴、辣椒、姜腌制而成。这采用了
物尽其用的生态智慧方法,在彝族先民
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将原本不能使用的
骨头保留,制成咸菜,也补充了人体所
需的营养。腊月期间,常常能看到城子古村厨
房上空悬吊的腊肉景观,是彝族人们传 承的文化景观。古时候,部分居民将自
家圈养的猪宰杀,做成杀猪饭,为了感
谢平日里亲友的帮助,邀请他们到家里 品尝,吃过饭后,将部分猪肉送给亲友, 剩余的猪肉无法在短时间内食用完。在
没有冰箱保存的情况下,将炒过的热盐 涂抹在肉上,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这
样腌制的腊肉可存放数年,不但将剩
余的肉保存住了,还制作成另一种美味 佳肴。和谐共生。彝族聚落不开凿山体建屋,
而是依照山势,垂直布局整体聚落规划, 节约农业用地,利用屋顶作晒场、表演 舞台、聊天聚会场所等。彝族先民敬仰
万物,将万物奉为神灵,不轻易宰杀动
物,不随意砍伐植物,保留了生物多样性。 彝族先民利用自然、生态的方法获得生
存的保障,同时也保护了当地动植物资
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5.2地域性彝族先民建造村寨时,就地取材,
选择当地农田里能隔热保温的泥土建造
房屋。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选择独特 的房屋结构体系和营建手法,选用独特
的食物保存工艺,制作当地的美味佳肴。
正由于彝族传统生态智慧的存在,让彝 族传统聚落形态文化拥有区别于城市形
态的文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和牟福利,出现 了千村一面的格局,而彝族的传统聚落 保留了先民的传统智慧,保留了自身的
文化和物质特点。6结语彝族传统生态智慧不但利于彝族人
们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人
们提高生产改善生活。彝族人们构建敬
重自然的生态观念,规定取之有度的资
源利用乡约,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制
定物尽其用、就近利用的原则。聚落空
间因地制宜;农田景观和宅旁景观兼顾
聚落的生态智慧,与自然和谐统一,创 造适宜性生活空间,营造生态、大自然 的氛围,传承景观营建技术,让现代技
术与传统生态智慧相结合的景观营造方 法,创造适宜性人居乡村环境,传承地
域生态文化。参考文献[1] 刘国栋,田昆,袁兴中,孙晋芳•中国
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一以丽江
古城水系为例[J].生态学报,2016, 36(2):472-479.[2] 魏成,王璐,李骁,肖大威•传统聚落乡
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一以云
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J].中国园 林,2016, 32(6):5-10.[3] 王绍增,象伟宁,刘之欣.从生态智慧
的视角探寻城市雨洪安全与利用的答案[J].生态学报,2016,36 (16):4921-4925.[4] 颜文涛,象伟宁,袁琳.探索传统人
类聚居的生态智慧——以世界文化遗 产区都江堰灌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
划,2017, 32(4):1-9.[5] 颜文涛,卢江林.乡村社区复兴的两种
模式:韧性视角下的启示与思考[J].国
际城市规划,2017, 32 (4) :22-28.[6] 张秉福.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
值[几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2): 120-125.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