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月》舞蹈构图的隐喻分析
作者:齐晓冬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舞蹈隐喻以及舞蹈构图隐喻等多方面理论内容的分析与整合,充分说明舞蹈构图隐喻对于提升舞蹈作品观赏价值、深化舞蹈作品表达思想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汉宫秋月》为研究案例,从《汉宫秋月》舞蹈的空间构图及调度构图的具体展现情况与隐喻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到通过舞蹈构图隐喻方法的运用不仅可在丰富《汉宫秋月》的作品本身内容的同时,激发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使作者的内心想法与观众之间形成共鸣。
关键词:《汉宫秋月》:舞蹈构图;舞蹈构图隐喻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78-02 一、引言
隐喻修辞主要研究的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区别。舞蹈作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达,无论是舞蹈的动作、构图还是完整舞蹈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意义指向,都存在与事实较远的舞蹈化处理。这样就使得舞蹈作品本身与生活原型存在相似性,却又区别于生活原型。 舞蹈构图隐喻是舞蹈创编者营销舞动意象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形成多种舞蹈图形结合舞台上的多样化调度,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在舞台上形成一种视觉化的冲击,营造创编者想要表达的意象空间。
舞蹈作品《汉宫秋月》是表现汉代宫女生活的群舞,编导以汉代宫廷中老年宫女的回忆为线条,将历史故事搬上现代舞台。其通过舞蹈调度以及空间上的变化,逐步的将舞蹈作品的内容加以展现。故而,本文以《汉宫秋月》为例对其舞蹈构图隐喻中的空间构图隐喻及舞蹈调度隐喻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其静态构图及动态构图的隐喻表达形式及效果。 二、《汉宫秋月》舞蹈空间构图的隐喻 (一)《汉宫秋月》空间构图基本情况
《汉宫秋月》编创者在空间构图方面选用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点与线之间的关系与动静结合,配以独舞及群舞等综合的表现手法,在充分体现出舞蹈隐喻具体内容的同时也将《汉宫秋月》的作品思想及内涵切实的表达给了观众。
总体而言,在《汉宫秋月》中空间构图隐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在作品中间部分,老宫女蹲在方形队伍的群舞舞者们面前,从空间的角度给观众一种时空穿梭的错觉,由此引入老宫女对自己年轻时代的回忆与遐想,随后,结合老宫女蹒跚的脚步与强装笑颜的表情,隐喻老宫女在年轻的时候也与那些年轻宫女们一样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景,但与此同时也从“时空”的变换说明了老宫女当前生活的凄苦。由此可见,舞蹈创编者通过方形构图与独舞舞者之间的对比,引导观众从视觉的角度在体会到老宫女当前生活境况的同时,将作品情节推向“回忆”阶段,进一步深化老宫女在观众心目中的人物形象。
其次,在作品后半部分,编导通过老宫女与年轻宫女共同擦地动作之间的对比,形成空间层次上的比较,其表达思想一方面在说明老宫女自身身体状况欠佳、生活境遇不良,另一方面也通过老宫女与年轻宫女在同一空间、不同动作形态这种表达形式说明老宫女在皇宫中度过的生活十分艰难。可以说,作者通过老宫女扭曲、缓慢的动作与年轻宫女快速、干净的动作之间从空间层次给予在年龄的角度形成暗喻,在引领观众感受老宫女当前生活不易的同时也带给观众“岁月不饶人”的感叹。 (二)空间构图的隐喻分析
空间结构是舞蹈作品本身必不可少的表达要素,而舞蹈空间应当包括舞蹈的基本调度及物理视觉所能造成的空间,此时,舞蹈作品所能给观众心理上带来的冲击则更为重要。通过前文对《汉宫秋月》空间构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发现,编创者首先通过方形群舞与独舞之间形成空间上的对比,正如方形带给人严肃、整齐的感觉,与独舞形成了对比,一方面隐喻老宫女在此时此刻的无助心情,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老宫女在城墙之内无法摆脱封建社会带来的束缚,以至于度过悲惨的一生。
不仅如此,从新老宫女之间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作品编导的良苦用心,一方面,老宫女身着白衣与年轻宫女身着红衣之间的对比为舞台空间结构起到了较为良好的辅助作用,在彰显年轻宫女充满活力的同时进一步表明老宮女的年龄。另一方面,编导通过新老宫女“擦地”的形式,表面上是新老宫女在体力以及能力上的对比,实际上也隐喻着老宫女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如此充满活力过,再一次从空间的层次将观众引入对老宫女过往的遐想中,甚至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那些充满年轻活力的新宫女未尝不是老宫女曾经的再现。
综上所述,《汉宫秋月》编导通过清晰的空间构图形式不仅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作品的历史背景、表现内容,还引导观众发自内心的进行思考,让观众在观赏舞蹈作品的同时,深入作品本身富有的内涵,深入的体会作品中老宫女的心态与状况。可以说,舞蹈编创者通过这种依靠空间构图进行隐喻的方式,让作品的价值已经不再停留与表面当中,更多的则是在思想层面
上激发观众内心的感受,让作品的艺术观赏价值从表面意境向内心情感之间进行有效转换。正如空间构图是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必备要素之一,那么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不妨在利用空间构图的同时,通过良好的构图方式结合作品表达的情节意思,起到深化作品含义的根本作用,使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美感的同时具有更高级、更深层的观赏价值。 三、《汉宫秋月》舞蹈调度构图的隐喻 (一)《汉宫秋月》调度及其变化情况
从《汉宫秋月》整部作品来看,其动态构图最多采用的是“S型”构图以及圆形构图,不同的调度变化贯穿于整部作品当中,不仅引导着作品情节的不断变换,也通过调度的变换带给观众不同的内心感受。
在舞蹈的最初阶段,编导首先通过斜线调度隐喻宫墙,开篇点题直接表明老宫女在皇宫之内已经被困一生。随后,通过群舞调度运用碎步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圆形,进一步深化了老宫女在皇宫之内所面临的困境,加之此时音乐的转换,让观众深切的感受到老宫女的凄凉之情。舞蹈的高潮阶段,编导选择将圆形拆分成为斜边的三组形式,此时形成年轻宫女与老宫女之间的对比,在这一阶段结合老宫女面露苦笑以及年轻宫女天真无邪的舞蹈表情,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老宫女此时此刻面对年轻宫女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引发观众深思。
最后,编导将调度转变成为双半弧形,形成缠绕,群舞舞者通过碎步的形式一方面继续将的老宫女围绕起来,同样结合老宫女蹒跚的舞步、绝望的表情、悲壮的音乐等多重形式,向观众表达老宫女无法摆脱封建制度所带来的苦果,将在皇宫之中度过自己余生。
此外,S形构图也是《汉宫秋月》创编者采取的重要构图方式之一,从视觉的角度来看,S形构图蜿蜒绵转,可带给观众循环往复的感觉,为此,编导通过S调度的应用,以流线的形式结合舞者的表情与动作说明老宫女的命运将会循环往复的发生在年轻宫女的身上。不仅如此,舞蹈创编者最初利用“斜线调度”表坚硬的城墙,随后通过“城墙”形状的转变也在间接的表现着无论老宫女如何努力都无法逃脱深宫的悲惨命运,也更为直观的让观众们感受到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与摧残。 (二)调度及其变化隐喻分析
舞蹈调度的不同变换形式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能力,也就因此可帮助舞蹈作品产生不同的舞台效果,通过调度及调度间的转换,不仅可推动舞蹈作品本身情节的转换,也可在讲述舞蹈内容的同时,以调度为主线突出舞者情感的转变,进而在保证舞蹈作品本身完整性的同时,为观众带来视觉以及心理上的冲击。
在《汉宫秋月》中,编创者主要通过圆形以及S形的表达手法,在丰富舞台表达内容的同时,与舞者的面部表情、舞蹈动作等充分结合,对“老宫女”深处的环境进行表述与挖掘。一方面,圆形从视觉的角度来看比较柔和,可从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亲切的感觉,通过圆形调度的展现,可达到舞蹈作品中美观价值的体现。与此同时,独舞者“老宫女”在舞蹈作品中或是被圆形所包围,或是在圆形之外,但始终没能完全的脱离“圆形”所隐喻的环境。舞蹈编创者通过圆形不仅代表着“老宫女”本身所处的重重困境,也同样暗示着老宫女无法逃脱生命的束缚,新宫女无法在深宫这个“圆”中逃脱开来,这种悲惨的命运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无法摆脱。 其次,舞蹈编创者通过S形的运用也充分的向观众暗示了“老宫女”曲折的人生。S形的展现可从视觉上带给观众峰回路转的感官体验,与此同时在结合舞蹈动作以及相应表情的基础之上也可让观众感受到“老宫女”曲折的心理感受。因此,舞蹈编导通过S形的表现手法在暗示老宫女曲折的生活境遇的同时,进一步呼应“圆形”调度所要彰显的困境,使舞蹈作品中的隐喻性更强,更能激发人深思。 四、结语
本文对舞蹈构图隐喻的基本含义及表达方式等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从中发现,隐喻”作为一种在文学领域中常见的表达形式,如果在艺术领域内加以应用可起到丰富作品内容、深化作品内涵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以《汉宫秋月》为研究案例,从该作品空间构图以及调度构图等两角度出发,探讨其舞蹈构图的主要形式及隐喻的实际内容。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作品编创者首先通过方形调度、以及舞者之间动作等层次上的对比,形成一定的“时空效应”,在直观表现作品历史背景及表达内容的同时,引发观众对于独舞者经历的思考,用“不言而喻”的方式起到了点明作品主题的根本作用。不仅如此,编创者通过圆形以及S形等调度的应用,表面上对观众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增强了舞台美感,也同样在暗喻着作品中人物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升华作品主题。 参考文献:
[1]高鸣.舞蹈创作中“隐喻”的运用与表达[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8. [2]王陽文.影视剧中的舞蹈隐喻[J].艺苑,2018 (01).
[3]施萌.舞蹈的隐喻功能及其形态编创[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4]于平,黄惠民.隐喻的舞蹈启蒙的剧大型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J].舞蹈,2017 (04).
[5]徐佳宁,叙事舞蹈作品的隐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6]赵惠霞.舞蹈隐喻略论[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02).
作者简介:齐晓冬,女,辽宁人,现就读海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