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存在厌学语文的情绪,在厌学情绪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引领下,语文课上这部分学生就出现了“混日子”的状况,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发言。为了真正落实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语文中来,现做计划如下:
一、使学生养成上课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得到提高
1、首先,我要努力建立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自尊自爱心理有关。当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受到激励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所以在教学中,我要严格恪守这一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做到相信学生,用善意的鼓励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在提问的设计上,要考虑各类学生的思考与理解水平,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问题,提供思考的“阶梯”,使学困生思维也活跃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都有发言的欲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发言习惯起到十分大的作用。儿童勤奋主要来源于兴趣,愉快的内心世界是产生力量的源泉。要把学生吸引到有兴趣的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吸取知识、增长能力的渴望,使他们对学习语文入迷,从而对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能力。
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课内阅读:
(1)说话做到语句通顺连贯,结构完整;
(2)去掉口语毛病。
课外阅读:
(1)默读,用双眼看书,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出声,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速度。
(2)边读边想,善于积累语言。
(3)广泛阅读。
训练措施:
第一阶段:提高认识,启发自觉。在第一阶段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用浅显的道理、具体的事例讲清每一项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形成一种内驱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使学生既有信心又乐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小学生认识提高了,并形成内驱力,才具有按一定方式行动的坚强决心。
第二阶段:严格要求,具体指导。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必要时还要给予示范。其次,要深入调查了解,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有的矢。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用良好学习习惯去根除与之对立的不良习惯。第三阶段: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有更多的仿效机会。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其次,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另外,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情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