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1.1 基本概况
煤化工业园位于东经111°22′-111°24.6′,北纬29°33.6′- 29°34.3′,火电厂南偏西,隶属新坪村、双星村,园区规划面积约5km2,属丘陵地形,最高海拔150m,最低为65m。年平均气温16.7度,平均年日照1580.9小时,平均年降水量1354.9毫米。园区内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中心离县城约2km,交通十分方便。 1.2 主要测绘任务
1、建立一、二级GPS控制网 2、四等水准测量约10km;
3、1:500地形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约5平方公里。 4、1:2000地形图编绘5平方公里。 1.3 已有起始资料情况
在园区范围内有2008年1月以华中精化似大地水准面GPS成果B级1894、C级U041(皂市)、U042(新安)(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起始点的D、E级GPS网成果IV29、IV28、IV26三点,该三点位置较合适,标石保存完好,可以作为该园区一、二级GPS控制网的平面起始点。园区附近有2008年2月建立的石门县县城四等水准网点I-116、I-158(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标石保存完好,可以作为该园区高程起始点。 1.4 坐标系统的建立与高程系统的选择
1、依据《城市测量规范》,平面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为原则,本圆区位于东经111°22′-111°25′,平均高程85m,最大Y坐标值为39km,投影长度变形值相对误差
△s/S=Ym²/2R²=0.00002=2cm/1km,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 统一的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1°。
2、高程系统选择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GJJ8-99);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1);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程》;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6、行业标准《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7、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8、行业标准《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9、行业标准《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10、行业标准《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11、国家标准《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三、作业组织计划
3.1 主要作业流程及作业计划 流程顺序号
工序名称 人 数 计划作业时间 1
1 2 3 4 5 6 资料收集、踏勘设计 一、二级GPS选点埋石 一、二级GPS观测、平差 等外水准观测、平差 1∶500地形测量 1:2000地形图编绘 检查验收 2人 4人 2011年2月11-13日 2011年2月14-20日 12人 2011年2月21-25日 2011年2月25日至2011年4月2日 2011年4月3-6日 2011年4月7-10日 12人 4人 3人 3.2仪器设备投入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仪器名称 GPS接收机 RTK 全站仪 计算机 扫描仪 水准仪 绘图仪 复印机 数码照相机 交通工具车 型号 单位 台 台 台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8 2 4 4 1 1 1 1 1 1 备注 3.3主要作业人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姓名 职称 职务 备注 2
四、一、二级GPS测量 4.1一、二级GPS选点埋石
一、二级GPS点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机,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过15。;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离高压电线距离不小于50m;附近无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大型建筑物体等;地基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标石埋设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灌,地面规格为:标石面20×20cm,下底20×20cm,深40cm。房顶标石规格为:上面15×15cm,下底20×20cm,高15cm。标心规格统一采用Ф≥12mm,长≥12cm的螺纹螺钉,螺钉上刻“+”字。上刻点名。一级GPS、二级导线点点编号为Ⅰ-360、Ⅰ-361…………Ⅰ-446. 4.2一、二级GPS布网与观测、平差
4.2.1 一、二级GPS网采用边连接,起始控制点位于网的两侧或中间部位。 4.2.2 一、二级GPS点的平面宜采用检定精度为10mm+10ppm以上的GPS接收机采用静态观测模式进行观测。
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技术设计指标 卫星高度 有效观测 等级 角(°) 卫星总数 一级GPS ≥15 ≥4 时段中任一卫星 观测 观测时段 数据采样点位几何强度 有效观测时间时段数 长度(min) 间隔(s) 因子(PDOP) (min) ≥15 ≥1.6 ≥40 10-30 ≤8 高程采用不低于DS3水准仪观测或GPS高程拟合。 4.2.3 观测要求如下:
‘①天线安置应在安置好接收机后进行,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对中误差应≤3mm。
②开、关机前后,作业员量取天线高,两次量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③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一个时间段落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或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④观测完毕后,应先按文件记录FN键3秒钟以上,关闭记录,再关闭电源。 ⑤GPS测量各等级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小于6。进入观测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强度因子等内容。
⑥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作业的接收机的台数,GPS网形设计及卫星预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点名及接收机号等,观测时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须修改调度表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⑦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或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⑧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于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4.2.4平差计算
①同步环检核:采用单基线处理模式时,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的基线解,
3
D、E级GPS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应分别小于9×10-6、15×10-6。同步时段中的多边形同步环,可不重复检核。
②异步环检核:由一组完全的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W应满足:
Wx≤2n δ Wy≤2n δ Wz≤2n δ W=Wx2+ Wy2 + Wz2 ≤23n δ
其中Wx、Wy、Wz为坐标分量闭合差,n为同步环边数,δ为相应级别的精度,计算公式为:δ=a2+(bd)2 a=10mm,b=10pmm,d为相邻点间平均边长。 ③外业数据质量检核时,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10%; ④当各项要求符合标准后,应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数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Δx,vΔy,vΔz)绝对值应不大于36。
⑤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基础上,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dvΔx,dvΔy,dvΔz)应不大于2б
⑥测边检核: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ds≤2n δ 4.3 一、二级GPS高程测量
4.3.1 四等水准
以2008年基础测绘四等水准网为基础网,增加节点I-160,在节点I-158与I-160之间测设一段四等水准,该段水准路线将此次一、二级GPS网中的中心及附近或四周GPS点共约20点列入其中。路线长度约10 km. 水准观测使用仪器精度不应低于DS3型的水准仪,并使用与水准仪配套的水准标尺。水准仪、水准标尺使用前应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第5.2条表4的要求进行检验。
水准观测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第3、6、7款执行。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四等水准测量记簿可采用常规的记簿方法,也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电子记录应提供观测原始数据。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要求及观测限差 附合路线最大视线前后视距每站的前后视黑红面读黑红面高差检测间歇点高视线高度 长度(km) 长度(m) 较差(m) 距累计差(m) 数差(mm) 的差(mm) 差的差(mm) 15 80 ≤5 ≤10 三丝能读数 ≤3 ≤5 ≤5 水准网中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附合路线长度不应超过上表规定的0.7倍。
注:当成像清晰、稳定时,视线长度可以放长20℅。
读数取位规定
4
中丝读数法 视距丝 1mm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 偶然中误差M△ ≤±5 全中误差MW ≤±10 中丝 1mm 视距丝 1mm 光学测微法 平分丝 0.1mm 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 ≤±30Li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m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平原丘陵 ≤±20L 山区 ≤±25L 注: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Li为检测段长度,均以km计。 平差计算前应进行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改正;由于测段间距较短,纬差较小,其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值很小,故不进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
对纳入了此次I-158与I-160四等水准路线原基础测绘四等水准网重新进行统一严密平差。
4.3.2 GPS高程拟合
未纳入四等水准网一、二级GPS点可采用相当于等外水准GPS拟合高程,拟合高程采用本次施测的四等水准高程作为GPS高程拟合的起算数据,已知点数不得少于6个,且应均匀分布于GPS网中。
五、1:500地形图测绘
1:500地形图测绘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0.5米。
5.1 一般规定
地形测量采用全野外、全要素数字化测量。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996年版《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及《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1)地形图符号码按图式执行。对图式中没有规定的符号,或不能适用于计算辅助绘图的地物、地貌符号,应请示甲方统一协商解决,并在技术总结中注明。
(2)地形图平面精度(单位:图上mm)
地 区 分 类 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和 设站困难的旧街坊内部 点位中误差 ≤±0.5 ≤±0.75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0.4 ≤±0.6 (3)地形图高程精度
城市建筑区和平坦地区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为0.15m,其它地区以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5
地形类别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平地 ≤1/3 丘陵地 ≤1/2 山地 ≤2/3 高山地 ≤1 (4)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放宽50%。
5.2 图根控制测量
5.2.1 图根点的布设
图根点在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外围空旷区采用RTK布设,山上隐蔽区布设光电测距图根导线。图根点的数量为80点/km²,复杂地形区,隐蔽地区以及建筑区,应视情况适当加大密度。
图根点的点号为:A××××,B××××,C××××,××××为顺序号,从0001—9999。
图根点均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标志。埋石点应选在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上。每幅图埋石点(包括等级点)不少于2点,且两点间应互相通视。
图根埋石点采用混凝土现浇、刻石与埋预标石相结合,现浇标石规格:12cm×20cm×40cm,标心可采用Ф≥12mm,长≥12cm的钢筋或螺纹螺钉并刻“+”标志;位于水泥及沥青路上可采用刻石,刻石点规格为15cm×15cm的正方形,标心采用Ф≥12mm,长≥12cm的螺纹螺钉,螺帽上刻“+”标志。
5.2.2 RTK的施测方法
RTK作业采用GPS接收机1+2台套作业,一个基准站,两个流动站,其实时动态标称精度为:平面10mm+1ppm,垂直20mm+2ppm。每个RTK点必须双观测,RTK结果打印双观测值对照表,取双观测值的中数作为图根控制点的最终成果。
5.2.3 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采用测距精度不低于5mm+3ppm、测角中误差不低于6″的全站仪施测图根导线。观测方向多于3个时应归零。
图根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级别 导线 长度 (km) 1.2 0.7 平均 边长 (m) 120 70 测回数 测距 1 1 测角 DJ2 1 DJ6 2 1 18 ±24L ±40L 1/5000 1/3000 测回差 方位角闭导线全长相(″) 合差(″) 对闭合差 一级 二级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图根导线水平角技术要求
仪器类型 DJ2 DJ5 测回数 1 1 半测回归零差 18″ 24″ 两个半测回同一方向较差 24″ 36″ 图根点高程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定,图根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控制点
6
上,垂直角应对向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应量记至毫米,高差较差在限差内时,取中数组成路线与平面坐标进行统一平差。
图根导线垂直角技术要求
仪器 DJ2 DJ5 垂直角测回数 1 1 垂直角指标差较差 15″ 25″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0.4S(m) 0.4S(m) 路线闭合差 ±40D (m) ±40D (m) S为边长(km),D为路线总长(km) 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支导线、引点。但支导线、引点的总数不应超过控制点总数的30%。
图根支导线布设时不应超过3条边,总长城区不应超过160米,平坦开阔地区不应超过300m。
水平角观测:用不低于J6型全站仪观测,测站观测方向超过2个时,用全圆观测法观测;只有二个方向时,应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大于40″。
垂直角观测等同图根导线执行,图根支点可观测一测回后,变动觇标高度不少于0.2m后再测一测回,两次高差较差不大于0.4×D mm[D为边长(km)]取中数,计算资料必须完整反映。
5.2.4 图根点的计算和成果整理 用RTK作业时,采用随机软件解算。用常规导线作业时,采用清华三维NAWS95或测量平差及管理应用系统软件进行简易平差。计算结果需编制图根点成果表。在图根点成果表上对图根点进行埋石、刻石情况描述,同时制作控制点分布图。 5.3 野外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理
5.3.1 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采用数字化成图方法,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具体作业步骤如下:
(1)使用全站仪于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施测碎部点坐标和高程,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观测数据、野外绘制草图、记录观测点号和相应地物。
(2)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要小于5mm。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应不大于0.1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0cm;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3)碎部点测绘
测绘杆形地物如电杆等的有效观测值要进行偏心改正;对于隐蔽无法放置棱镜的界址点,可以使全站仪处于RL(无棱镜激光测距)测距模式,以降低棱镜不能放置到点位而对点位精度的影响。
外业测绘时要认真对地物属性进行调查区别,同一地物的属性要有唯一性。涉及几个作业小组的同一地物特别要注意地物属性的统一性和正确性,不能确定时要共同到实地调查落实。单位名称的注记,以权属调查资料为准,单位名称过长时可依习惯注记简称;道路、广场、特殊地物以及自然地理名称等的调查要得
7
到多方验证或公开确认,有民政部门资料的以该资料为准。
测量内容及取舍,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第4.6节的规定。施测时不能人为打断同一地物,如交通、管线、水系等。
测距最大长度与高程注记点间距(m) 比例尺 1∶500 测距最大长度 地物点 160 地形点 300 高程注记点间距 丘陵地 15 平地 22 将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将数据格式转换为南方CASS7.1成图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测点号,参照草图绘制数字化地形图。根据规范和设计书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道路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角和相应地面、管道检修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5.3.2 居民地和垣栅
(1)楼房应注记层数,平房不注层次,房屋和建筑物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2mm时可用直线连接,楼顶小电梯间可不表示,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类型、用途在外业测绘时应进行标注以便成果数据建库时使用。
(2)建筑物应注记材质。砖(石)木结构房屋按“砖”表示,混合结构房屋按“混”表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按“砼”表示。
(3)落地阳台应和楼房绘成一体表示,悬空阳台绘虚线表示。在住宅楼悬空阳台下加盖的小房不表示。悬空阳台与围墙或房边线重叠或交叉时分别表示。大的台阶应表示,院内的台阶可择要表示。吊楼按阳台绘虚线表示,其廊柱应逐个表示,外接楼道要表示,进楼道口的小雨罩不表示,檐廊不表示,外部门厅(廊)表示,居民地院内小简易厕所不表示,正规的厕所不细分墙体、房墙一体表示并注“厕”字。
(4)一栋整体房屋有两个以上层数时,应测绘出分层线并分别注记层数,分层线用房屋分割线表示。高层建筑的阳台等尽量表示,当与低层建筑线重叠、交叉时,可只表示高层的主体结构线。若是房屋有地上附层(指净空高不大于2.2米的车库等),则在层数后加上“+地上附层数”,若是有地下附层,则在层数后加上“-地下附层数”。
(5)围墙应施测作为界址线的一侧,并量测围墙宽度,作图时依比例尺表示围墙,伸缩门的较宽部分按围墙表示,居民地测绘中应注意表示院落的封闭性,尤其注意简易房屋、砖结构房屋搭建在围墙上时,围墙要连续。
(6)有基脚的栅栏,施测作为界址线一侧的外边沿线,用不依比例尺表示。 (7)郊区居民地小型室外楼梯不表示,走廊式房屋不表示走廊和支柱,只绘墙体外围。
(8)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
②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5.3.3 独立地物及管线
8
(1)电力线6KV以上按高压表示,6KV以下的按低压表示。空旷地区各种电线应连线,地物密集区、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要标出线路方向。低压线和通讯线成系统或支线在3根以上的均要表示,线路入地时绘入地符号表示,电线支线终点入房处应连入建筑物。杆上有两种以上线路的按伏数高的表示。
(2)各种市政设施如消火栓、电力井、煤气井、检修井、污水井、上水、下水井、通讯井、雨水篦子、不明用途井盖等要表示,小区及单位内部只表示通车道路上的。路边较密集的小污水篦子可不表示。雷达测速站不表示。
(3)独立的大型广告牌、宣传窗、避雷针、微波塔(天线)、人防洞室的入口、通气孔、碉堡等应表示。大型单柱式广告牌借用图式“环保监测站”符号表示。
(4)学校、机关院内的旗杆应表示。 (5)正规的垃圾池应表示。
(6)架空的、地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实测表示,并注记传输物质名称,架空管道直线部分支柱密集应择要表示,拐弯处应实地测绘。当管线和围墙等线状建筑地物重合,输出地形图时管线可移位表示。
(7)空旷地处的独立树、机井、大口井、坟等要表示,并测注高程。 (8)大型城市雕塑依比例尺测绘范围并加符号,小型的测绘中心点加绘符号。
(9)各施工区、堆料区、垃圾堆等以地类界圈绘范围,能测高程时应测注少量可代表地面高度的高程点。
5.3.4 道路及附属设施
⑴、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层交叉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不绘,桥墩或立柱用虚线按比例或符号表示。
⑵、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⑶、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公路应在图上每隔15-20c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国道应注出国道路线编号(如G(322))。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和土路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碴、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⑷、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图内高程注记点密度为10—12个/dm2。
⑸、大车路可取平均宽度绘出;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宽位置绘出。高速公路应绘两侧围建的栅栏(或墙)和出入口,注明公路名称,中央分隔带需表示。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等绘出。
(6)单位院内、封闭的小区内均按内部道路表示,不注记铺面材料。 (7)垂直挡土墙可绘实线不绘挡土墙符号。
(8)过河桥梁实测桥头、桥身、桥墩和桥上人行道。码头应实测轮廓线,
9
有专用名称的加注名称,无名称者注“码头”,码头上的建筑应实测并以相应符号表示。
(9)道路两侧有盖板的污水沟、电缆沟宽度在0.5m以上的用虚线表示。 (10)道涯线按照实际使用的边线测出。 5.3.5 水系
(1)河、湖、水库、池塘、沟渠、泉、井等及其他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尽量测注塘底高程。
(2)实地宽度大于0.5米以上的河流、水渠依比例尺表示,应适当测注比高和渠顶高程。河流在图上宽度小于0.5mm,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
(3)干沟应表示并测定沟底高程。河流、溪流、水库等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注明日期,以分数表示高程和日期(分子和分母),当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
(4)水渠应测注渠顶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井台高程。
5.3.6 地貌及土质
⑴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⑵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⑶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1:500小于0.5m、1:2000小于1.0m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⑷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
⑸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⑹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表示。
⑺地形图中曲线的处理必须使用轻型多义线(LWPOLYLINE)进行拟合生成。 ⑻线状地物以及描述地貌的等高线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曲线部分作圆滑处理。
5.3.7植被
⑴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耕地、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⑵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土地。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符号的配置应规范。
⑶田埂宽度1:500地形图在大于0.5m、1:2000地形图在大于2.0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上述规定的用单线表示。每块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
(4)街道两侧行树首末位置要实测,中间配置符号表示。若行树与其他主要地物符号重叠时,行树可不表示。
(5)宽度大于2m绿化带应表示,高度小于0.5m的绿地护栏不表示。 5.3.8 地理名称注记
地理名称均应以地名资料为准。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包括市镇的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进行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各机关、企事业、学校单位名称能区分清的可简化注记,如“××县××厂”可注为“县××厂”,但图面较空旷时应注全称。一个院内有多个名称时,可选择重要的注记,街道、小区名称均应以标准地名门牌为准。
5.3.9 高程注记
(1)高程注记至0.01m,比高注记至0.1m。
(2)在城区主次街道(宽度大于4m)的中心线和道路交叉口处应测注高程注记点。当路较宽,快车路与人行道间有树岛分割时,人行道上要测注高程。
(3)建筑物墙角、单位门口、桥面、地道桥下、路的变坡点、较大庭院内、涵洞(顶、底)等处要测注高程。建筑物墙角的高程点,特大型建筑物可根据高程点密度适当测注和取舍。
(4)铁路轨顶图上10cm左右测注一个高程点,曲线段测内轨顶。 5.3.10地形图上各种要素配合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或缩小1/3表示。
⑵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⑶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坎坡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坎坡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0.3mm表示。
⑷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⑸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⑹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
⑺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其它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0.3mm绘出。
⑻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5.3.11境界调绘:
境界的调绘在甲方派员现场指界的基础上进行,只进行乡、镇界线的调绘表示。
5.4内业编辑
内业编辑用软件为南方开思7.0版(CASS7.0)。地形图图式符号使用在CASS7.0软件的统一符号库(点状、线状地物),各种线型、分层应按石门县规划管理局的要求进行,字体注记采用gbcbig.shx字体,其高度、角度应按图式
11
要求进行,数据格式为AutoCAD2000的dwg格式。
内业编辑分块完成后,应进行合并与标准图幅的分幅裁剪。 内业编辑成图的基本要求如下: (1)注记要求
描述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字符串的文字标注应作为同一个注记实体,不得分离。
注记字高要求 (图上mm)
类 别 县政府驻地 乡镇政府驻地 行政村名 自然村名 说明注记 工矿企业单位名称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街巷 数字注记 公路等级代码 主要河流 次要河名、沟渠名 山 名 字高(mm) 7.5 5.5 4.5 3.75 3.0 4.0 4.0 2.75~3.5 2.4 4.0 4.0~4.5 2.4~4.0 4.0~4.5 注:当地名作为图名时,其字级大小提高一级。
(2)层设置 层 次 控制点
线 型 实线 层次说明 12
建筑 交通 管线 水系 境界 植被 地貌土质 高程点 图廓格网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点虚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实线 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相关注记 交通及附属设施、相关注记 管线及附属设施、相关注记 水系及附属设施、相关注记 境界范围线、相关注记 植被范围线、相关注记 地貌和土质以及(碎部)、相关注记 高程点及相关注记 参考 附录C的图廓整饰样式 (3)图廓整饰 1:2000按整公里数分幅,图名取图幅内具代表性的地名,图号为西南角坐标,如“3275.0—537.0”。
1:500地形图的图名采用图幅内相对重要的地名为图名。
图号以图幅西南角坐标取小数点前后两位数组成,如“78.50—97.25”。 地形图电子数据以图幅为文件单位存储,其数据格式为AutoCAD2000的dwg格式。
地形图电子数据的命名采用以图幅西南角坐标取小数点前后两位数组成,如“78.50—97.25.dwg”
地形图的分幅采用(50cm*50cm)正形分幅。
图幅整饰时,其各种字体、字形,按图式执行,其注记内容统一如下:
图 名
① 图 号 ⑤
②
③
1:
13
③ 1:500或1:2000 ④
①为图幅接合表,以图名形式表示 ②竖注:湖南省地矿局四O三测绘院 ③200×年××月数字化测图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0.5m 1996年版图式
④处注 作业员:××× 绘图员:××× 检查员:××× ⑤秘密
六、1:2000地形图编绘
6.1、展绘图廓、坐标网格 (1)、按整公里数对1:2000地形图分幅。
(2)、按标准图幅绘制好5×5dm的坐标网格。
6.2、对基本资料进行镶嵌、拼接、检查 (1)、本次1:2000地形图编绘基础图为石门县城规划区范围1:500数字化地形图。 (2)、按前述1:500地形图分幅表收集齐1:500基础图电子文档资料,并仔细检查确保无遗漏。 (3)、在南方CASS7.0软件中将1:500地形图逐幅插入1:2000图框中,检查接边情况,如有问题按《规划》的接边要求处理。
6.3、地形图编绘
(1)、确认底图无误后开始编绘作业。在南方CASS7.0软件中选择更改比例尺功能,将比例尺由1:500改为1:2000,并选择自动改变字体、线型、符号等大小选项。
(2)、对生成的1:2000地形图进行检查,对软件中不能自动改变符号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改,修改中应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①、道路 普通公路1:2000地形图编绘时应按1:2000地形图图式做相应的更改,宽度小于2米的乡村道应改用单虚线表示。 ②、水系 1:2000沟渠宽度小于1.0米的应改用单线表示。
③、土质地貌 基本等高距1:2000应改为1.0米,当坡、坎比高小于1.0米或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
④、园林植被 1:2000田埂宽度小于1.0米时应改为单线表示。 ⑤、管线设施 重要管线如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或交叉时,只表示主要的,但应交接清楚。
6.4、接边和图廓外简要整饰
(1)、1:2000地形图编绘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接边处理。
14
(2)、在南方CASS7 .0软件自动生成标准图幅,仔细填写单位、坐标系统等内容。
6.5、对编绘原图进行审查、验收
(1)、由各作业组相互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2)、由专职质检员对图纸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随检查记录一起上报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 6.6、晒蓝
内部检查合格后,采用惠普宽幅打印机将1:2000编绘图打印在专用晒图薄膜纸上,晒制蓝图。
七、技术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技术质量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质量方针及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本项目质量管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 和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测绘项目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人、材料、设备、方法、环境。院长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确定本项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签发质量手册;建立本项目的质量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对提供的测绘产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院总工程师作为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签发有关质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组织编制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书,并对设计质量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和质量争议;审核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审定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项目经理作为院法人代表的委托人,全面执行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围绕院制定的本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方针努力开展工作,是该项目质量的第一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是该项目质量的第二责任人,主要是围绕院制定的本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方针制订该项目技术、质量工作方案与工作计划,组织并参与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及时掌握项目的技术、质量动态,及时纠偏,确保该项目质量达到初期所定的质量目标。质检部是该项目产品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质检部的质量检查人员,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负责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编制年度质量计划,贯彻技术标准及质量文件;对作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处理质量问题;组织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工作。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对其所检查的产品质量负责,并有权予以质量否决,有权越级反映质量问题。各作业组严格按照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与作业技术指导书,认真仔细工作,及时检查每一个环节质量是否达质量要求,对于达不到的,按规定予以返工等,坚持作业小
15
组自检、内部互检制度,作业小组长检查认为合格后,提交给作业大组长再检查,合格后才提交给质检部门检查。
本项目在承接时,实行合同评审(或项目评审)、设计输入评审等制度。保证具有满足任务要求的实施能力,并将该项任务纳入质量管理网络。评审结果将被记录并作为技术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在测绘任务的实施中,我院严格坚持先设计后生产,不允许边设计边生产,杜绝没有设计进行生产。所有技术设计书全部经甲方或按测绘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经过审核批准,方可付诸执行,并在设计书中对主要技术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所有测绘任务实施前,均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技术设计书及有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对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进行检验和校正;对生产中用到的计算机软件及需用的各种物资进行检验,保证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投入使用。为保证质量和进度,在测绘任务实施前,制定完整可行的工序管理流程表,加强工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以便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在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设置必要的检验点,实施工序产品质量的现场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非合格品,应及时进行跟踪处理,作出质量记录,采取纠正措施。非合格品经返修纠正后,应重新进行质量检查。本项目建立了内部质量审核制度,经生产单位过程检查的测绘产品,必须通过院企管部的最终检查,评定质量等级,编写最终检查报告。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质量评定,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内部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生产单位对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到底,努力把各类缺陷消灭在作业过程中;质检部对测绘成果质量负责;各级检查人员对其所检验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上工序对下工序负责;作业人员对其所完成测绘成果的作业质量负责。
项目部对自己的测绘成果经200%的内业检查,并根据情况进行外业检查后由生产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专职检查员进行过程检查,过程检查必须做到100%全面检查,过程检查中发现有不符合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或其他有关技术规定的测绘成果时,应及时填写质量记录,提出处理意见,交作业员进行改正;院质检部在过程检查的基础上,对测绘成果进行规定比例的最终检查,抽样检查比
16
例不少于10%。最终检查发现问题较多或性质比较严重时,要加大抽样检查的比例或退给生产单位进行返工。各级检查人员应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所有成果资料经项目质检部检查合格后,提交院总工办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后才提交石门县国土资源局组织最终检查验收。
2、检查验收
本工程的院级检查验收工作,由院总工办负责实施。各作业单位在各工序施工完毕并经自检、互检、作业小、大组长检查、项目部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向院总工办提出《测绘产品验收申请表》,申请进行产品质量检查。院总工办审定项目部提交的技术总结报告。
本工程实施三级检查二级验收制,采用过程检查与最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各工序的检查内容与检查比例,一般情况下按下表序列进行,如存在不合格项,则该工序、该作业员产品视情况进行检查强度的追加。院总工办内部检查验收比例如下:
工 序 检 查 内 容 ①标石质量、埋石 ②观测手簿 ③计算资料 ④点之记 ⑤外业观测 ①标石质量、埋石 ②观测手簿 ③计算资料 ④点之记 ⑤外业观测 ①观测手簿 ②记算资料 ③外业观测 ①埋石 ②观测手簿 ③计算资料 ④外业观测 ①数学精度 ②表示方法 ③线型、层次、字体 ④地名调注 ①表示方法 ②线型、层次、字体 检 查 比 例 ①100% ③100% ②100% ④50% ⑤10% D、E级GPS测量 一级GPS与一级导线测量 四等水准联测 ①30% ②100% ③100% ④50% ⑤5% ①100% ③5% ②100% 图根控制 ①20% ②100% ③100% ④5% 外业巡视30% 外业设站20% 内业检查100% 内业检查100% 1︰500地形图 1︰2000地形图 八、应提供的主要测绘成果 1、控制点成果表 2、1:500纸质地形图
3、1:2000纸质编绘地形图
4、1:500、1:2000地形图电子光盘 5、技术方案设计书
17
6、技术总结报告
7、甲方要求交的其他资料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