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把数学课标理念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2024-06-08 来源:小奈知识网


如何把数学课标理念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如何把数学课标理念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粗浅见解:

1.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育已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从这一总体目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了,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首先观念的转变: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有先进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在观念上都不能转变,从何谈改革课堂教学呢?因为不同的观念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过程也不同,对课堂的评价也不一样。本来我是不想谈这点的,但我发现有的教师观念是如此的陈旧,可怕、可悲。

2.教材的使用(整合化、弹性化)。我们除了用心去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内涵,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整合教材。有些教材远远落后于教学改革的形式,以前教材编写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其内容是按照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编写的,而课标中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的双边活动,既是教师的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我们所要做的是怎样用活我们手中的教材,使静态枯燥

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活情境,转变成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材料。一是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二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①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改变教材顺序:教材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做到教材为我所用,不是照搬、照抄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做教材的化身,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教材,才会有说服力,才有吸引力,才会体现“教必有法,教无定法”。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预设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的教法,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法。学法研究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我们的教法不一定适应学生的学法,应“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

3.教学过程(生活化、人性化)。我认为既然有“教材弹性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弹性化”。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方式不同,有时可能会出现与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不相符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是因为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而预设的,没有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我们预设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未必能适应。这时我们也不一定要把计划的内容塞给学生。另外内容的呈现也不一定要按着预设的顺序呈现,可以随着学生思维的生成来呈现。比如我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设计的是先把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再按着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但一位学生按着他的思维方式把分子通分,一下就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因为我还要解译“通分”,只有化成同分母分数才叫通分,这里只能说是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这样我又要让学生说说什么是通分?又如,我在教学“圆面积”时,渗透“极限思想”是放在后面一个环节呈现的,谁知在探讨“公式”时,学生就提出来了。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按着我们预设的顺序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这时,我们老师是否能按着学生的思维过程、顺着学生的思路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向下进行。这也是尊重学生想法,人性化的一种表示方式。因为小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他一想到什么、发现什么马上就要说出来,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充分预设,同时也要根据课堂上的生成随时改变教学计划。

4.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特别重视”情感”的投入,任何一节课都是为学

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设计的。如果学生不喜欢你的课,你设计得再好也没用,他不参与呀!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策略。我认为不论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今天的素质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我们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良言意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课堂上我们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对话,用民主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射线和角”这节课时,学生画出“~~曲线”。如果在以前,有的教师就擦去,现在这位教师用商量的口气对学生说:“曲线我们暂时不研究,先擦去可以吗?”“你是怎样思考的,愿意把你的思考告诉全班同学吗?”……对待一些学困生,我们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当同学们纷纷举手之时,我们可以说:“其他同学都说了自己的见解,你不想试着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即使说错了,仍要表扬他:“你能站起来发言,老师和同学感到很高兴了,没关系的,慢慢来。”或者说:“先想想,再回答好吗?”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语言至今仍然存在“谁来说给我听听”、“看老师怎么做”、“谁能说得更好”、“看谁更聪明”等不该用的语言。恰当的发挥教师合作者的角色,课堂上需要教师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力求服务与指导相结合。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