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作者的学养与编辑的修为
韩东育
①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语言系统发生了中西杂糅的现象。中式的文言和欧美的西文经混交后形成了第三种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的话语结构总体上已西式化,而文言只能以成语等形式穿插其中时,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的不全甚至丢失,便成为论著写作过程中的习见现象。这应该是任一期刊或出版社的编辑在处理来稿时最为头痛的问题。
①理论生硬、概念不清和表述含混,也容易导致洋洋万言不知所云的尴尬。近现代中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装置,几乎都是外来的,由于它们总能以正确和时尚的面貌出现,便自然有人甘做隔空对接的理论倒也乐此不疲。他们弄了一大堆连其本人都未必弄懂的欧美框架,写文章时也总是设置出无数道概念隔离墙,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表现作者的“体大思精”。
①由此我想起了一个或许与此无关的小困惑,即关于何谓“历史”的问题。所谓“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这几乎是用概念来解释概念的“概念”。我注意到一个小孩问“什么是历史”时,他父亲回答:“历史就是你来到这个世界前人类社会发生过的能够规定和影响你当下生活和未来走向的往事。”它或许不够周延,但我至少听懂了。年轻时写论文,我喜欢拿代表“权威”的西方理论和学者语录作为某个中国史研究问题的前提或结论,结果,历史本身的前提和结论反而被我蛮横地取消了。直到读了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时,才明白就在我夙夜标榜自己是经典作家的信仰者时,其实并没有读懂他们的原著,也不想了解他们的语境。由此而养成的一味执念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舶来权威而放弃自主思考的思维情性,其实还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学术犯罪,因为“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①历史学者应该以怎样的知识结构来面对受众,显然又是一个问题。苏联碎片化的学科分类对中国学界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一体化格局已被乱刀寸断,轻则一分为三,重则一分为N。我的一个学生跟我念了几年书后,只听到一场哲学家的讲演,就告诉我说他想“老北大”和“民国范”之所以不必忌言,改学哲学了,似乎哲学可以不需烦琐考证而直奔结论。是因为他们在接受欧风美雨洗礼前,早已拥有文史哲齐备的综合知识结构和连类格义的问题解释能力。这是否意味着新生代的史学工作者需要在基础知识上做出适度的复归呢?马克思
所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的说法,或许在说历史学者应该是过往知识和历史智慧的综合掌握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单一工种的工匠。孔子是史学家、文学家、伦理学家,还是武家、数学家、教育家抑或社会学家呢?从他曾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教授者看,孔子应该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即便退一步,允许我们把知识的范围进一步收窄,至少也应该具备刘知几所要求的“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而“才学识”又何尝不是今天所说的“文史哲”呢?可是,有许多学术论文常常给大家带来的烦恼是,编辑和读者在拜读那些动辄万言的大作时,不消两三行就昏昏欲睡,不忍卒读了。这除了表明我们自己文笔不够典雅、材料不够结实和结论无所见识外,好像并不能证明历史学本身出了什么问题。
①一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还应该内藏有该问题本身的微学术史。可编辑在审稿时却每每发现,许多稿件不是把先行成果说得一无是处,借以凸显自己的“创新”能力,就是把学术史回顾与文章展开内容处理成全无关联的两张皮。一个好的学术史梳理,应该是在充分吸纳和尊重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相反。而行文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逻辑递进,也就自然展开于前期研究之“必要条件”和自我新论之“充分条件”之间了。
①在了解了编辑立场的同时,也需要体察作者对编辑工作所寄予的厚望。多年来,编辑队伍已整体学者化,这是事实,毋庸讳言。但是,曾几何时,个别编辑的自律和自省,似乎也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不懂的就是错误的”,容易堕为成见式进退稿件的潜规则。学界最喜爱的,应该是“读尽天下好文章”的编辑不拘一格的目力和魄力,以及敢于超越自我眼界的站位和勇气。否则,当有些稿件因为编辑人员的逼仄视野和主观好恶或黄钟毁弃或瓦釜雷鸣时,便不但有损于编辑本人的名声,久而久之还会毁掉一个好的杂志社或出版社。其次,编辑的学养、识辨能力和职业道德,有时比刊物的所谓级别更加重要。同时,外审制度必须要坚持,但是,外审意见不等于就是决定性意见,因为外审人员中,同气相求者有之,同类相斥者有之,应付了事者有之,不读稿件者亦有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编辑本人的判断不能介入,其对学术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①学术乃天下公器,中国史学的繁荣发展,需要编辑和学人相携而行,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动。
(本文有删改)
1.第②段中的“隔空对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有志于研究魏晋历史,以下选项最为符合本文对你的要求的是( )
A.使用古代汉语撰写论文 B.全面搜集魏晋史研究资料 C.提升对佛道思想的认识 D.运用前沿的西方史学理论
3.下列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现代中国人的语言表达需进一步规范化。 B.合格的编辑需要保持中立、拓宽视野。 C.要读懂某种理论,需要了解其产生语境。 D.学术进步需推翻前人研究,独创一家之首。 4.分析第①段列举孔子事例的作用。
5.本文按照“语言表达——知识结构——文献综述——编辑修为”的顺序展开阐述,分析这样安排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多以偏具象表现的动物图形及其变形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具有典型意义的器型有圆底钵、圆底盆、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底瓶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附着于这些器型之上的图形描绘以鱼和人面等最为引人注目。彼时以鱼为主题的图形描绘多数比较写实,常见的独立鱼纹为比较完整的正侧面形象,鱼的身体包括头、眼、嘴、须、鳍、尾被尽数描绘,少数甚至还将并不明显的牙齿描绘出来而显得狰狞。手段以直线条单独纹样居多,也可见少量局部填色的纹样,比例准确略显呆板。该时期图形描绘手法简练、形象生动、特征鲜明、变化单纯拙朴。这种直观的表现符合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追求温饱且臣服命理运数等心理状态。
多处遗址地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六千多年前的渭水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水系丰富,鱼类繁多。先民对自身不能拥有的能力心存敬畏,出于对生命安全和生存所需食物的需要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他们自然而然会把目光聚焦在适合这些基础需求的渔猎采集等活动当中。河流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命线,鱼类在水中自由灵动的生存状态对先民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彩陶描绘最有代表性的图形当然是鱼纹,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贯穿始终。这些彩陶描绘运用流畅线条进行严谨的图形设计,除了具有
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用意。
艺术是一种经验总结。经过对大自然的持续观察、思考和长期的设计绘制实践,陶工对彩陶图形的描绘逐渐程式化,形式趋于规整。鱼类纹饰的各部分被逐渐概括成几何形状,尤其以三角形和圆弧居多。常见以最具有特征性的鱼头部位为主体,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展开,以二方连续的设计格局进行描绘的连续对称图形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整体的线条描绘与局部填色的合理运用使得图形看上去虚实相间、开合有度,达到了极强的装饰效果。这种不仅对称而且基本均等划分的描绘,如果没有对维度空间的判断和精准计算是难以达到的。
仰韶文化中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器型非常丰富,在图形表现形式上由半坡时期的写实风格转而向抽象变形发展。具体以团簇表现的图形为多,由圆点、勾叶等几何图形和弧线以及曲线等综合形成的二方连续抑或四方连续图形,单纯而富有装饰意味。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在装饰图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这些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抑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能力的人才能够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彩陶图形描绘除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基础构架之外,还有很多采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流畅的线条所描绘的规律性图形,使整体器型显示出了更为严谨、庄重的艺术特征。图形当中的点、线、面搭配得当、节奏明朗,黑、白、灰层次显示了鲜明而丰富的递进关系,在彰显明朗、热烈、奔放美感的同时呈现出扑面而来的严谨、规范、肃穆气息,使观者得到愉悦感的同时接受了另一种具有理性意志的教化。
伴随着时代变迁,事物发展往往会呈现由低及高、再由高到低的抛物线似的连续状态,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发展也由繁盛的中期阶段进入了低潮。豫陕晋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彩陶(例如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数量明显减少,图形描绘疏松简单。施彩多在上腹和盆沿处。也许由此可以证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
(摘编自王丽红《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仰韶文化的彩陶常见的独立鱼纹为比较完整的正侧面形象,鱼的各个部位都被尽数描绘,少数还将牙齿描绘出来,具有宗教色彩。
B.经过对大自然的持续观察、思考和长期的设计绘制实践,陶工总结艺术经验,对彩陶的图形进行严谨的设计,不再是为了美化装饰。
C.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中数量最多、贯穿始终、最有代表性的图形是鱼纹,这与当时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有密切关系。
D.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的能力,就能完成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例,论证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图案以写实为主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引用地层关系的研究成果,论证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
C.文章阐述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图案风格由写实转向抽象时,对相关图案的形状、线条等进行具体说明,使论述更明了。
D.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先后论述了仰韶文化彩陶早期、中期、晚期图案的不同特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韶文化的彩图形描绘手法简练、形象生动、特征鲜明等特点,是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等心理状态的直观表现。
B.陶工对彩陶图形的整体线条描绘等,使得彩陶图形看上去虚实相间、开合有度,这说明陶工能判断维度空间并进行精准的计算。
C.仰韶文化中期的彩陶多采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流畅的线条所描绘的规律性图形,除了审美意义之外还有其他精神意义。
D.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不仅数量少,图形也变得简单,只在局部施彩,说明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由繁盛时期进入低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在经历“审美的复苏”“体系的探索”“现代性转换”之后,得益于视野逐渐阔大,经验不断充实,正在走进新的阶段。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试图重新找到中国文化根性,展开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在这样一个回头细看的过程中,传统文学生活中大量新事实被看见,与此同时,“中国文论”研究越来越多探向历史维度。这时出现了两组对比鲜明的趋势:一方面是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弱的理论解释力;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去西方化”,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能进去而不能出来,不能告诉我们“破”了西方之后要“立”什么,以
至于一度迷失目标。当下学界已经认识到,在大量新事实充分发现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大的理论综合,超越以往对中国文艺的阐释与解读。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这一新论述有两个轮子,一是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与新意义;一是活古化今,在解释当今文艺实践中不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譬如,一些学者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我们正进入一个重新认识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这与中国文化整体复苏和社会普遍文化自觉是相适应的。
中国文论是否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还要看它能否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中国文论的文化自觉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相通的,这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所在。同时,中国文论也面临诸多挑战。譬如,文学创作如何在中华崛起的时代,充分涵育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国身通一”的士人理念、“家国兴衰”的志士情怀,正是千年中国文论主流,即严羽所谓盛唐诗为“第一义”以及王国维所谓“屈子文学之精神”。说到底,“文以载道”的“道”既是客观历史大趋势,也是这个大趋势内化为士人身心的担当。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文学活动中起作用。正如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所说,当代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无论怎样新变,还是跳不出中华传统伦理和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胡晓明《强化中国文论阐释力》)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论视野逐渐开阔,经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几个有局限的阶段后,已经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B.中国文论从传统文学生活中发现了大量新事实,但依然缺少大的理论综合,文化自信趋强,理论解释力却渐弱。
C.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辐射力和解释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摆脱了曾经几个历史阶
段所带来的研究局限。
D.中国文论新阶段的发展应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发现新事实与新意义,二是阐释当今文艺实践,并发展出新话语。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文论研究中的两组趋势,论证了当代文论研究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B.文章以“中国文学‘文体’极为丰富的新发现”为例,主要论证了中西文论研究中所存在不同。
C.文章第四段中,引用严羽、王国维的观点,主要论证了中国文论研究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D.文末,吴文辉关于网络小说的论述,意在论证当代文学创作既要创新,又要传承传统的价值。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论与文学创作息息相关,随着文论研究的不断更新,我国文艺创作局面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文体。
B.中国文论研究不断发展,对文学边界、文学功能有了新发现,可以预见:随着研究深入,后面还会有其他新发现。
C.如果中国文论能发展出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形成新的理论论述,那么我国未来的文学创作便会发生重大变化。
D.当代文学要涵育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学要求,也应成为文学创作者的文化自觉。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艺术家与匠人
叶廷芳
①同样一件作品,可以出自艺术家之手,也可以是匠人的作为。但彼此的价值含量或艺术品位往往大相径庭。因为艺术家的天性是创造,而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创造凭借的是想象,而重复则是模式的照搬。
②艺术想象是一种智慧能量的消耗。那些不同凡响的石破天惊之作,皆出于那些智慧过
人的艺术家之手。它们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艺术韵味总是让人知其奥妙,却妙不可言。自古以来虽有无数的人画过女人的微笑,却只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让人折服不已,谈论不尽。究其奥秘,盖因它的作者是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难怪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要求建筑师掌握十一门知识,其中有的知识门类看起来与建筑毫不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等,实际上它们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大脑“灵犀”里有了多种元素的储备,就容易“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有时则经过糅合发酵,酝酿出某种未曾有过的“香醇”,一种艺术中“有意味”的韵致,这就是作品中“灵气”的体现。
③凡是有灵气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原创的美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匠人的局限,尤其是中国匠人的局限。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徒弟一般只能就地求师,很少有选择的可能性;他只许跟着师傅依样画葫芦,不敢越雷池半步。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更谈不上学习其他门类的知识,离上述维特鲁威要求的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自负的师傅还往往坐井观天,让徒弟“高山仰止”。在这种桎梏下,一个人即便有某种创造....的天性,在徒弟阶段多半就被扼杀了!于是,陈陈相因,不断重复前人,也不断重复自己,成了匠人的习性,也成为他们的宿命。只有个别的天才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例外。这也许可称为中国的“匠文化”。
④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顽固性相适应,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中国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技术人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意义上的“家”的地位。例如,我们有举世无双的木构建筑,但“鲁班”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工匠”的身份;我们有过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戏子”的地位;我们也不乏世界一流的美术家,他们照样被称为“画匠”!这种培养匠人与贬低杰出人物的“匠文化”的长期延续,造成了我国艺术家相当普遍的“匠人心态”,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识薄弱,习惯于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不敢超越,不敢反叛,从而窒息了自己的创造灵气,增添了创作中的匠气。须知,灵气乃是艺术个性的灵魂,而匠气则是平庸的同义语。纵览我国的艺术史,具有这种匠人心态的艺术家和带有匠气的作品何其多也!
⑤正是这种被动性的匠人心态,我们的艺术史少有更新换代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缓慢的、渐进式的发展。其实,更新换代才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而反叛则是这种变革的动力。一位现
代意识觉醒了的艺术家这样说:“传承是一种美德,反叛是我的责任”。这两句话看起来似乎互相矛盾,其实是一致的:传承并不在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而在于前人的创造精神。而真正传承了这种精神的,从艺术史上看,无不见之于那些敢于反传统的人之中。事实上,正是那些反传统的人才开了新思潮的先河,从而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只要回顾一下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来美术中的毕加索、音乐中的勋伯格、舞蹈中的邓肯、建筑中的高迪以及文学中的卡夫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的文学、艺术家都以重复为忌、为耻,每一件创作都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否则你就有可能沦为“匠人”的危险。 12.第①段中的加点词“高山仰止”在文中的意思是 。
13.对第①段列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事例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原创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知其奥妙而难以言传。 B.说明《蒙娜丽莎》画作因出自“巨人”之手而让人折服不已。 C.揭示多种知识门类的糅合发酵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D.表明艺术作品酝酿时间越长、创作灵感越新鲜就越有生命力。 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想象是一种智慧能量的消耗,综合知识丰富的大脑易于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B.西方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制度更容易培养出艺术家,要优于中国教育制度。 C.“匠文化”影响力强大,中国艺术家深受影响,创造灵气不足,社会地位也不高。 D.艺术家与匠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作品中是否存在灵气,因此艺术的本质在于原创。 15.文章①①两段分析“匠文化”形成的原因,两者顺序能否颠倒?请加以分析。 16.请结合文意,以《红楼梦》为例说明文学艺术“传承与反叛”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作为自然界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密切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且具有丰富文化意涵。古今中外不乏植物散文佳作,唐代白居易的《养竹记》,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等皆为可观;外国屠格涅夫的《玫瑰》纪伯伦的《石榴》等颇有韵致;中国现当代植物散文创作蔚为大观,郭沫若、冰心、叶圣陶等作家都写有不少植物散文。相比以“人”为中心的“人的文学”传统,以“物”为中心的植物散文自古以来将植物作为起兴的方式,托物言志的手段,植物的工具性、背景性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致。
植物种类繁多,但散文多写常见的树木、花草,较为冷僻的植物极少获得表现。选材时,
作家多选择具有“尖端状态”的植物予以艺术化处理,使植物特性与文章情感、思想高度统一。
古人言:“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植物散文多对植物外形特征、生长规律予以表现,通过类比、象征等方式关联人类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秦牧认为“选材,对于写好一篇散文是十分重要的”。植物散文佳作多追求思想感情与植物形象的深度融合。如果随意选材,抒发狭小的感触,格调注定不高。古人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外物能够引发作家的个人感情,感情融入实物,付诸笔墨,即成文章。
文学的特点是“以情动人”,植物散文除了描摹植物特征美、属性美,另一鲜明特点便是作家感情与植物的深度融合。散文中的植物通常被意象化,作家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守护,对故乡、童年的思念,对国家、民族、时代之情的表达,都借助植物意象得以呈现。故乡的代表性植物,可以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如孙犁的《菜花》和张洁的《挖荠菜》等;与时代政治高度契合的植物,可以表达个体的时代精神和爱国热情,如郭沫若的《银杏》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等。当植物与作家情感建立密切的指涉关系,自然属性的植物就拥有了本体之外的文化意涵。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只有深入了解事物内在的基本原理、法则,认真总结,才能得到知识,获得智慧。植物遵循自然法则,人通过对植物的观照和理解,也能够获得有益启示。植物的自然之道与人类的生存之道可以联通,人类奉行的某些准则在植物身上亦有体现。
散文“不善于对社会重大题材作正面的表现,而喜欢就日常见闻的小题目作侧面的暗示”。植物虽是“小题目”,暗示的道理却可以宏大、深刻。植物形态各异,性状不同的自然特点,往往能与人类世界的某些道理、法则相贯通,能够对人的日常生活有所启迪,推动人类理性意识的发展。植物总是向人类展现其惊人的生命力,震撼人的心灵,激发人的生命意识,加深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植物的悲剧命运、生态环境遭遇的破坏、保护植被取得的成果,都刺激了人类生态意识的发展。
当“具有特性的植物—作家的情感—植物蕴含的哲理”形成“物—情—理”叙事模式时,当一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言植物必言生态成为定法时,植物散文创作必处于观念先行的套路之中,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过度的比附与煽情,肤浅的寄寓与说理,不仅加重了植物散文的同质化倾向,也严重削弱了作品的独创性和生命力。只有明晰植物散文的特点,发扬其取材广泛、以情动人、富有理趣的长处,脱离选材随意化,抒情过度化、说理浅表化的窠臼,植物散文的格调与价值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摘编自张伟《中国现当代植物散文论》)
1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物是自然界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经常因其饱含丰富意涵而密切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B.在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给予了艺术化处理的常见的树木、花草等被作者称为“尖端状态”的植物。
C.植物的自然之道与人类的生存之道实现联通后,人类奉行的准则在植物身上会有具体体现。
D.植物虽小,但仍可以包含大道理;虽不常对重大题材作正面表现,但也能推动理性意识发展。
1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引用秦牧的话,巧妙地论证了植物散文佳作多追求思想感情与植物形象深度融合的观点。
B.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从植物散文的选材特点,蕴含的情感、理趣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C.作者论述了故乡的代表性植物能抒发乡情,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写西北笔直高大的白杨树就是此类。
D.最后一段指出植物散文创作的套路和瓶颈,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卒章显志,提出本文中心论点。
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文学是以“人的文学”作为主要内容,很少有人会用植物作为起兴或托物言志的方式和手段。
B.散文的主体形象要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才能以情动人,才能实现作家感情与植物特点的深度融合。
C.“物格而后知至”理论意味着创作时要把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了解植物的特性和个人反思总结相结合。
D.植物的悲剧命运总是向人类展现其惊人的生命力,震撼人的心灵,引起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节气准确性的追求,贯穿了整个中国天文历法史。我们熟悉的祖冲之、郭守敬等我国古代学者,都对节气的算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然,今天历法计算的基础是牛顿力学和现代天文观测。可以说,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同民族发展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最终汇聚成为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
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都有着至今都令人赞叹的闪光点。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古人勤勉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这些不可复现的历史记录为后人追溯和重现历史现象,发现长期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对于四百年以前新星、超新星的研究,中国古代记录几乎是唯一的目击资料,为现代天体物理研究者所重视。而竺可桢先生正是从古代史书和笔记中,梳理出了中长期历史物候的变迁。
科技史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象上的启迪,它拥有着更多内涵。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蒂文·温伯格在《第三次沉思》中指出,我们在研究古代科学的同时,不得不采取某种程度的辉格史观倾向,以现代标准来评判古代科学的进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及中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算法,在唯象理论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古希腊传统对比)在唯理层次上略有欠缺——中国天文学始终持“天圆地方”模型,在二维球面上用代数方法描述(拟合)日月运行,缺少了距离讨论。而古希腊天文学从柏拉图时代起,就致力于建立三维几何模型,托勒密时代提出了“地心说”,并为一千五百年之后哥白尼科学革命准备好了舞台。
这应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科学始终来源于现实问题,但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现象层次上,忘记了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未知问题的瞻望。这一点,在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上尤应警惕——科学教育不能只从书本到书本,而要鼓励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养成科学思考的方式。
对于公众而言,我们也应该对比、借鉴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理解科学发现大多数是“反常识”的。因此,相对于其他文化领城,科技领域更需要多样性观点和宽容精神,需要批评和争鸣,因为我们无法事先评判哪一种新思想是正确的,更无法通过计划书来决定原创新科学的诞生。
早在四百年前,徐光启面临中国天文历法方面的落后,就定下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的方针。其时,仅仅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使中国历法赶上了当时西方的水平。他更敏锐地意识到了西方学术先进的原因是“无他谬巧也,千百为辈,传习讲求
者三千年,其青于蓝而寒于水者,时时有之”。反观中国历史,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者数量不算多,杰出之人“越百载一人焉,或二三百载一人焉”。徐光启的忧虑如今已经得到解决——今天,中国科技事业已经翻天覆地,我国的科技人员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而随着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科技领域也必将涌现更多领军人物和战略科学家。
(摘编自孙正凡《古代科技的现代映照》)
2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整个中国天文历法史上,祖冲之、郭守敬等我国古代学者坚持不懈地追求节气的准确性。
B.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记录繁多而且珍贵,有利于后人追溯和重现历史现象,发现长期规律。
C.依据辉格史观,中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算法在唯象理论上水平很高,唯理层次上略有欠缺。
D.在徐光启的努力下,中国天文历法一改落后局面,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当时西方的先进水平。
2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古代历法为例,比较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异同,论述现代文明基础的成因。
B.文章以对四百年以前新星、超新星的研究等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记录的重要作用。
C.文章通过回顾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古希腊天文学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科技史研究的内涵,发人深省。
D.文章最后介绍了四百年前徐光启的十六字方针及其忧虑,以及如今中国科技事业的变化,并展望了未来。
2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同样的科学问题,不同民族处理的方法不同,最终汇聚成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
B.科学始终来源于现实问题,我们不是要关注现象,而是要关注问题产生的过程并瞻望未知问题。
C.“反常识”的科学发现才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秉持多样性观点和宽容精神对待原创科学技术。
D.西方因重视“传习讲求”而学术先进、人才辈出,但中国古代杰出的自然科学人才也层出不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年年初,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电视剧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火的生活。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
②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从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
③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爽点”,瞬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而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另一边,严肃文学遭受冷遇,改编数量和传播热度急剧下降。近几年,只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少数几部作品激起了收视和口碑的浪花。究其原因,一方面,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比如,小说《长恨歌》第一章就没有任何情节,全部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上海的人情世故和地域风情,这是小说成功很重要的特色。影视改编主要汲取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重视叙事和情节,而语言本身很难被改编,甚至很难被转译。正如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柳德米拉·乌里兹卡娅所说,文学作品越出色,就越难找到相一致的电影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视觉时代更偏重快节奏、浅阅读,情节快速推进、故事线条清晰成为影视剧刚需,在视频平台,倍速观看已成为人们观剧标配,这是严肃文学无法满足的。网络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影视剧所需的各种故事和情节,或是惊险离奇,或是甜蜜美好,或是神话玄幻,或是权谋争斗,精彩纷呈,取之不尽,所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
④如果把影视剧比作一道美食大餐的话,我们既需要清凉可口、沁人心脾的开胃小菜,也需要精心选材、用心烹饪的主菜大餐,尤其后者更能满足我们对食物的口腹之欲,以及对美食的品位追求。严肃文学是贴着大地和人民创作的,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并且经过作家的
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最能体现历史的经络、民族的命运和心灵的蝶变。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由此有了精神的宽度、灵魂的底色和史诗的纵深。在《白鹿原》中,我们通过两大家族的兴衰沉浮,洞察民族的历史命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平凡的世界》中,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抉择,体味时代变迁下人的命运的起伏变动;在《装台》中,通过小人物的生活镜头,捕捉日常烟火中的人性之光。
⑤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曾指出,我们的影视剧“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更不是‘堕落又光彩夺目,野蛮又魅力非常’的娱乐至死,而是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当今,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而文质兼美、炽烈凝重的严肃文学作品,可以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我们期待有更多像《人世间》这样的史诗剧目不断涌现!
(摘编自刘江伟《严肃文学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
2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遭受冷遇的主要原因。 B.《白鹿原》等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剧,具有史诗的纵深、精神的宽度等特质。 C.作家要有正确的创作观,不能无视人民的真实生活,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D.作者指出,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而是缺少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 2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从同名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这一现象入手,并略作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使用比喻论证,将影视剧比作美食大餐,把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比作其中的主菜大餐。
C.文章第①①段列举多部改编自名家名作的影视剧,阐明严肃文学改编数量、传播热度急剧下降。
D.第①段列举了网络文学的特点,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
2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因而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
B.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其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比网络文学有优势。
C.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双向赋能、双向驱动,成就卓著;当今,我们仍然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
D.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既得益于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等特点,也与视觉时代人们观剧习惯的改变有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诗歌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时代的变化,首先从语言的变化开始。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对时代之变最为敏感,可以察觉到语言细微的新变化。中国的现代性,就是从新诗革命开始的。新诗本身就是中国现代性的象征,肩负着中国现代文明的开拓重任和象征意义。可以说,诗歌维新,是新诗的特质。
②新时代诗歌更是如此,新时代诗歌处于两个大变局之中: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世界文明秩序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新诗将会在新的世界诗歌版图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崛起之势,将全面唤醒中国文化和中国新诗的创造性力量。这两个大变局决定中国新诗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在此时刻,尤其需要强调创新。新诗就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中国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是中国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③新时代诗歌十年(2012~2022年),值得注意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④第一是主题写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主题写作是一种重建总体性的努力。主题写作是世界诗歌写作的一个主潮,包括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荒原》等等。因为中国特殊的情况,诗歌写作的碎片化比较严重,中国新诗起源之后遭遇变数太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遇到解构主义思潮,一切都被颠覆打碎了,所以,主题写作是一种诗歌的深化和升华。
⑤第二是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代,生态诗歌写作,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同时也是展现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的途径。每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都有新的宇宙观出现,载人航天等拓宽了人类视野。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郭沫若的《女神》等,都是新的时代对世界全新的感受、新的宇宙观出现的征兆。新时代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宇宙,诗歌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⑥第三是女性写作。去年英国《卫报》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无论是年度畅销榜名单、
各大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女性作家都逐渐占主导地位。新时代诗歌也有这种趋势,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更加平等化等因素,女性写作势头上升。《诗刊》先后推出青年女诗人专辑、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显示了一种趋势。女性诗歌也正在形成由“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等女诗人构成的诗歌谱系。
⑦第四是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特别对中国来说,中国现代性形象就是青春形象。学者宋明炜认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李大钊的《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中,都有类似思想,强调“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青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形象。《诗刊》社的“青春诗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创新、一种希望和一种未来。新诗的主角是青年,具有更自由开放的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新诗现代性仍然在成长之中,新时代诗歌也是如此。
⑧诗歌维新,从新诗革命到新中国,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现代性正在进行之中,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正在全面开启,新时代诗歌应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创造文明的新形态。这是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
(摘编自李少君《诗歌维新:新诗、新时代与新气象》)
2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诗歌处于新的世界诗歌版图已然形成和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崛起这两大变局中。 B.创新对于中国新诗、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明都至关重要,创新是新时代诗歌的本质。 C.新时代诗歌的主题写作是1980年以来对于个人化、碎片化诗歌写作的深化和升华。 D.女性写作呈上升趋势成为新时代诗歌十年的一个新气象,女性诗歌谱系正逐渐形成。 2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由诗歌与文明的关系提出新诗对于中国现代文明的意义,进而引出论题。 B.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分论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两个方面呈对比关系。 C.文章第①段论证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时,引述学者宋明炜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D.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并指出在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 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可以敏锐觉察到时代的变化,可以参与并推动文明的发展。 B.新时代诗歌之“新气象”,体现在主题写作、生态写作、女性写作、青春写作等多个方面。 C.新时代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宇宙观,诗歌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和宇宙。 D.具有更自由开放的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是新诗的主角,其形象彰显中国现
代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是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了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恳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
面去分享它的生命。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2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之前需要有一些了解,关键还在欣赏形象本身,但人们对欣赏是有误解的。 B.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中来寻根究底,获取相关知识,这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不进入作品本身,就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欣赏是依据文艺的普遍纪律来衡量所有作品,不符合普遍纪律的就是低俗作品。 3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辨证地论证了欣赏与考据、批评的关系。 B.文章具体分析了考据癖学者的两种错误,指出文学批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考据。 C.文章在逐层深入论证基础上,得出考据与批评是真正进入文艺领域欣赏的结论。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论证时分不同角度展开,论证脉络清晰。 3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批评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但最要紧的是领略作品滋味。 B.印象派的文学批评十分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嗜好,也就更加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C.把“我”放在作品之外评判,这种批评的态度不掺杂情感,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D.欣赏或评价文学作品关键在个人的审美体验,根本就没有美丑好恶的道理可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
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3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目录学史》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后,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更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3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B.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的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C.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参考答案:
1.某些中国学者不结合中国的实际而直接搬用外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 2.B 3.D
4.列举历史人物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论证了历史学者应该是过往知识和历史智慧的综合掌握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单一工种的工匠。5.(1)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更易于读者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
(2)层层递进,符合认识问题的逻辑顺序。先从语言入手,由语言结合成知识,知识再组 合成文献,文献最后要面对读者得经过编辑,按照事物发展的流程全方位的论证文章的观点;(3)切合文章的标题“作者的学养与编辑的修为”的论述内容,从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是文章切题的表现。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理解的能力。
由“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语言系统发生了中西杂糅的现象。中式的文言和欧美的西文经混交“隔后形成了第三种表达方式”“近现代中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装置,几乎都是外来的”可知,空对接”是指某些中国学者不结合中国的实际而直接搬用外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原文“可是,有许多学术论文常常给大家带来的烦恼是,编辑和读者在拜读那些动辄万言的大作时,不消两三行就昏昏欲睡,不忍卒读了。这除了表明我们自己文笔不够典雅、材料不够结实和结论无所见识外,好像并不能证明历史学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可知,历史学本身没什么问题,若要研究魏晋历史,原文中并没有提到要用“古代汉语撰写论文”“提升对佛道思想的认识”,对“运用前沿的西方史学理论”作者更加抱持怀疑的态度,主张要“拿来主义”。 “允许我们把知识的范围进一步收窄,至少也应该具备刘知几所要求的‘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而‘才学识’又何尝不是今天所说的‘文史哲’”,可知搜集魏晋史研究资料是做研究的必要积淀,从中能提炼出综合的知识和智慧。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推断的能力。
D.“推翻前人研究,独创一家之首”错误。由原文“一个好的学术史梳理,应该是在充分吸纳和尊重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相反”可知,学术进步是需要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而不是推翻前人研究。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从作者论证与作品结构上看,列举孔子的事例“孔子是史学家、文学家、伦理学家,还是武家、数学家、教育家抑或社会学家呢?从他曾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教授者看,孔子应该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教师”,作为有力的论据佐证论点:学者应该是历史知识和智慧的综合掌握者和继承人,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不是专门的工匠。
①从效果上,举孔子的例子,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孔子作为先圣更加权威,达到文章更有说服力的目的,也增加的文章的文化底蕴。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结构思路及其作用的能力。
第一,先从语言表达写起,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语言系统发生了中西杂糅的现象。中式的文言和欧美的西文经混交后形成了第三种表达方式”,引出“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的不全甚至丢失,便成为论著写作过程中的习见现象”,最后指出“这应该是任一期刊或出版社的编辑在处理来稿时最为头痛的问题”。由编辑最头疼的语言表达问题引出话题,更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兴趣。
第二,由语言的杂糅现象进一步思考滥用西方概念和理论的问题,“近现代中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装置,几乎都是外来的,由于它们总能以正确和时尚的面貌出现,便自然有人甘做隔空对接的理论倒也乐此不疲”;再由关于“历史”问题的小困惑,反思自己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年轻时写论文,我喜欢拿代表‘权威’的西方理论和学者语录作为某个中国史研究问题的前提或结论,结果,历史本身的前提和结论反而被我蛮横地取消了……”;然后谈到“历史学者应该以怎样的知识结构来面对受众”,指出应该“拥有文史哲齐备的综合知识结构和连类格义的问题解释能力”;
第三,接着自然谈到“一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还应该内藏有该问题本身的微学术史”,但在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有些人的稿件“不是把先行成果说得一无是处,借以凸显自己的‘创新’能力,就是把学术史回顾与文章展开内容处理成全无关联的两张皮”,接着指出正确做法,“一个好的学术史梳理,应该是在充分吸纳和尊重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相反。而行文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逻辑递进”;
第四,指出编辑的修为问题,“‘不懂的就是错误的’,容易堕为成见式进退稿件的潜规则。学界最喜爱的,应该是‘读尽天下好文章’的编辑不拘一格的目力和魄力,以及敢于超越自我眼界的站位和勇气”,文献知识最后要经过出版社编辑才能面对读者,由于编辑也受西方话
语、知识的影响,导致判断力出错,影响好作品的出版,最终知识的传播和发挥作用也会受到影响。
由语言到知识到文献,再到编辑文章从这四个方面阐述,符合分析问题的逻辑顺序,论证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6.C 7.B 8.D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具有宗教色彩”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这种直观的表现符合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追求温饱且臣服命理运数等心理状态” 。
B.“陶工总结艺术经验,对彩陶的图形进行严谨的设计,不再是为了美化装饰”与原文不符,根据“这些彩陶描绘运用流畅线条进行严谨的图形设计,除了具有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用意”可知,应是除了具有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意义。
D.“就能完成”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这些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抑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能力的人才能够完成”可知,“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的能力”是完成“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的目的分析有误。文章引用地层关系的研究成果和阐述先民对自身不能拥有的能力心存敬畏和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是并列的论据,而根据文中“他们自然而然会把目光聚焦在适合这些基础需求的渔猎采集等活动当中……彩陶描绘最有代表性的图形当然是鱼纹”等可知,作者写这些都是为了论证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图案为何多是鱼图案的观点。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D.“说明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由繁盛时期进入低潮”错误。根据原文“伴随着时代变迁,事物发展往往会呈现由低及高、再由高到低的抛物线似的连续状态,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发展也
由繁盛的中期阶段进入了低潮……也许由此可以证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可知,原文只是说彩陶发展的规律,不能等同于社会发展规律,彩陶的衰落只说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 故选D。 9.C 10.A 11.A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C.“是因为它们摆脱了曾经几个历史阶段所带来的研究局限”错误,根据原文“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可知,并没有说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强大的原因,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主要论证了中西文论研究中所存在不同”错误,根据原文“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譬如,一些学者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可知,文章以“中国文学‘文体’极为丰富的新发现”为例,论证了中国文论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 C.“主要论证了中国文论研究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错误,根据原文“‘国身通一’的士人理念、‘家国兴衰’的志士情怀,正是千年中国文论主流,即严羽所谓盛唐诗为‘第一义’以及王国维所谓‘屈子文学之精神’”可知,文章第四段中,引用严羽、王国维的观点是具体阐释千年中国文论主流的内涵。
D.“意在论证当代文学创作既要创新,又要传承传统的价值”错误,根据原文“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文学活动中起作用。正如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所说,当代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无论怎样新变,还是跳不出中华传统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可知,吴文辉关于网络小说的论述旨在证明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文学活动中起作用。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随着文论研究的不断更新,我国文艺创作局面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文体”错误,根据原文“‘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我们正进入一个重新认识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这与中国文化整体“不断出现新的文体”并非以“文论研究的不断更复苏和社会普遍文化自觉是相适应的”可知,新”为背景。 故选A。
12.把师傅的手艺看作是某一行的最高水平 13.C 14.A
15.不可以。第①段说明中国匠人的局限(习性),即缺少灵性陈陈相因;第①段承接上文分析中国匠文化及其特征。第①段是第①段的前提和基础,两者顺序不能颠倒。
16.以《红楼梦》这部章回小说的创作为例,小说在承续传统章回小说的基础上(比如传承《三国演义》等小说回目的评价和叙事功能)有创新,创新之处既有双线交织的构思,又不以扁平性格符号化人物,而是在情节推进中塑造人物丰富、变化的品性,在人性的真实、典型和主旨的超越上独树一帜。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高山”使用了比喻,结合“自负的师傅还往往坐井观天,让徒弟‘高山仰止’”分析,指高水平,“仰”的意思是仰望,强调徒弟对师傅的态度——敬仰钦佩,再结合上文“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分析,得出答案:徒弟把师傅的手艺看作是某一行的最高水平,其实师傅未必是高水平。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A.“……微笑让人知其奥妙而难以言传”错,原文信息是“它们(石破天惊之作)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艺术韵味总是让人知其奥妙,却妙不可言”,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B.“因出自‘巨人’之手”错,原文信息是“究其奥秘,盖因它的作者是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
‘巨人’。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比喻突出了“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重要性,选项遗漏了修饰限制成分,扩大了范围。
D.“表明艺术作品酝酿时间越长……”错,原文信息是“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大脑‘灵犀’里有了多种元素的储备,就容易‘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有时则经过糅合发酵,酝酿出某种未曾有过的‘香醇’,一种艺术中‘有意味’的韵致,这就是作品中‘灵气’的体现”,可见选项表述遗漏了“储备多”,曲解文意。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西方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制度更容易培养出艺术家,要优于中国教育制度”错误。从原文“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来看,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匠人的局限,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依靠师徒传授制度,没有论述西方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制度更容易培养出艺术家,也没有把西方的教育制度和中国的教育制度作对比。
C.“中国艺术家深受影响,创造灵气不足,社会地位也不高”范围扩大,从原文“中国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技术人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意义上的‘家’的地位”可知,不能说所有时期的中国艺术家社会地位也不高。
D.“因此艺术的本质在于原创”错误。选项张冠李戴,原文“因为艺术家的天性是创造,而匠人的习性是重复”,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而不是原创。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由原文“于是,陈陈相因,不断重复前人,也不断重复自己,成了匠人的习性,也成为他们的宿命”可知,“匠文化”的特点是陈陈相因,习惯于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 由原文“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识薄弱,习惯于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不敢超越,不敢反叛,从而窒息了自己的创造灵气,而增添了创作中的匠气”可知,“匠文化”的特点是创造意识薄弱,不敢超越,不敢反叛,窒息了自己的创造灵气。
由原文“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与落后性是显而易见的”可知,“匠文化”形成的原因是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与落后性是显
而易见的;
由原文“中国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技术人员,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意义上的‘家’的地位。例如,我们有举世无双的木构建筑,但我们的‘鲁班’们从来没有改变过‘工匠’的身份;我们有过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戏子’的地位;我们也不乏世界一流的美术家,他们照样被称为‘画匠’!这种培养匠人与贬低杰出人物的‘匠文化’的长期延续,造“匠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培养匠人与贬低杰出人成了我国艺术家相当普遍的‘匠人心态’”可知,
物的“匠文化”的长期延续,造成了我国艺术家相当普遍的“匠人心态”。
第①段说明中国匠人的局限(习性),即缺少灵性陈陈相因,第①段,承接上文分析中国匠文化及其特征。第①段是第①段的前提和基础,两段具有逻辑关系,不可颠倒。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传承是一种美德,反叛是我的责任”大意是说传承在于创造精神,而创造的体现是反传统,艺术需要传承,所以它是艺术家的美德,传承需要创造,创造需要反叛,所以反叛是艺术家的一种责任。作答时要从“传承”和“反叛”两方面加以凸显。
《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属于传承,小说承续了传统章回小说;同时又有所创新,采用双线交织的构思,个性多面的人物性格,并通过情节推进塑造人物丰富、变化的品性,在人性的真实、典型和主旨的超越上独树一帜则属于创造,即反叛性。 17.A 18.B 19.D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A.“经常因其饱含丰富意涵而密切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因果关系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中的“植物作为自然界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密切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且具有丰富文化意涵”可知,植物不是先有丰富意涵,再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而是人们观察植物,植物影响到人们的精神面貌或生活之后才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涵。 故选A。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巧妙地论证了植物散文佳作多追求思想感情与植物形象深度融合的观点”说法错误。本文引用秦牧的话是为了论述古人对写人作品的植物选取很重视特别注重该植物能否密切关联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且“植物散文件作多追求思想感情与植物形象的深度融合”是作
者描述的植物散文的特征,并不是作者的观点。
C.“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写西北笔直高大的白杨树就是此类”归类错位,“茅盾的《白杨礼赞》写西北笔直高大的白杨树”中,“白杨树”属于“与时代政治高度契合的植物”,这是在“表达个体的时代精神和爱国热情”。
D.“卒章显志,提出本文中心论点”表述错误,非“卒章显志”,且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未在此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就提出来了:植物散文用起兴的方式、托物言志的手段将植物的工具性、背景性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植物的悲剧命运总是向人类展现其惊人的生命力……”偷换概念,根据原文中的“植物总是向人类展现其惊人的生命力,震撼人的心灵,激发人的生命意识,加深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植物的悲剧命运、生态环境遭遇的破坏、保护植被取得的成果,都刺激了人类生态意识的发展”可知,“向人类展现其惊人的生命力,震撼人的心灵”的不是“植物的悲剧命运”,而是“植物”。 故选D。 20.D 21.A 22.A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在徐光启的努力下”错,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其时,仅仅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使中国历法赶上了当时西方的水平”可知,是通过一代人的努力。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比较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异同”错。文中只是说“可以说,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同民族发展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最终汇聚成为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并没有进行比较。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不是……而是……”关系错误, 原文是“我们不仅要关注现象,也要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
C.“‘反常识’的科学发现才是有价值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对于公众而言,我们也应该对比、借鉴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理解科学发现大多数是‘反常识’的”,选项曲解文意。 D.“层出不穷”错误,原文是“越百载一人焉,或二三百载一人焉”,极言其少。 故选A。 23.B 24.B 25.A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依据第三段可知,“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只是“严肃文学影视化遭受冷遇”的原因之一,文中也并没有说其是主要原因。
C.“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偷换概念,原文第四段是说严肃文学“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的”,不等于作家要把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D.“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 张冠李戴,原文是“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并且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的观点,作者只是引用。 故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顺势提出中心论点”的说法错误。从文章内容分析,第一段中“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只是作者的一个观点,但并非中心论点,可以视为文章的论题。 C.“阐明严肃文学改编数量、传播热度急剧下降”以偏概全,文章第①段所举之例是为了论述“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这一观点。
D.“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表述是“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并不表明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 故选B。
2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选项强加因果导致曲解文意,根据文意“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与其“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同时选项中“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 故选A。 26.D 27.B 28.C
【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新的世界诗歌版图已然形成”错,变未然为已然,原文是“新的世界文明秩序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新诗将会在新的世界诗歌版图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B.“创新是新时代诗歌的本质”错,原文为“可以说,诗歌维新,是新诗的特质”,“特质”不等同于“本质”。
C.“1980年以来对于个人化、碎片化诗歌写作的深化和升华”错,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主题写作应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的一种重建总体性的努力。 故选D。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对比关系”错,文章第①段由新时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指出创新的重要性,提出新诗是创新的产物。第①到①段则进一步论述新时代诗歌呈现的新气象,前后应是递进关系。 故选B。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新时代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宇宙观”错,曲解文意,原文是“是新的时代对世界全新的感受、新的宇宙观出现的征兆”,诗歌是展现宇宙观的途径,而非“树立了”宇宙观。 故选C。 29.D 30.C 31.A
【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欣赏是依据文艺的普遍纪律来衡量所有作品”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最后说“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由此可知,文艺没有普遍的纪律。 故选D。
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得出考据与批评是真正进入文艺领域欣赏的结论”错误。文章在逐层深入论证的基础上, 得出的结论是最后一段的“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故选C。
3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也就更加容易得到美感体验”错误。文章第四段最后只是说“……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并不能由此得出“也就更加容易得到美感体验”的结论。
C.“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只说“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并未表明“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选项曲解了文意。
D.“根本就没有美丑好恶的道理可言”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最后说“……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由此可知,美丑好恶是有道理可言的。 故选A。 32.D 33.B 34.C
【解析】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后”于文中无据,第一段原文为“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其中并没有表述影响的前后顺序。
B.“缺点是强立名义”张冠李戴。第二段“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文中批评的是在这之前的整个中国目录学史,而非姚明达的《中国目录学史》这本书。
C.“《叙论》《结论》两篇虽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说法错误,第三段原文“《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由此可见,《叙论》《结论》并非这本书的主体部分。 故选D。
3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说法错误。第二段原文“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不难看出,文中例举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是为了说明使用“断代法”来写也是可以的,并不是为了说姚明达的方法不可以,恰恰相反,是明确肯定了姚明达的创新的。 故选B。
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无中生有。从文中第二段“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可知,作者在此阐述了主题分类法的弊端,但并没有说“依时代为先后”是断代法的优点,更没有说明断代法就更接近历史真实。 故选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