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十一章心理学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中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

2020-12-07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十一章 心理学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中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

教育科学学院 07级基础心理学专业 高慧敏 20074005019

一、中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

(一)中年人的一般特征

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多”。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充当多种社会角色, 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较大责任,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在家庭中,中年人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在事业上,中年是发挥创造力,在事业上多出成果的阶段。如果我们将中年以前的人生及以后的人生分成两个阶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前的人生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升学、知识积累、事业成就、结婚生子……但是,中年以后,人生却好像进入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健康退化,子女离家,事业发展缓慢,婚姻危机等。若遇上外界的变迁,如下岗失业,经济危机,就更加重中年人的失落与挫折感。人到中年,会发生哪些身心变化呢?

1、生理特点

人到中年最明显的特征是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高,中年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他们的精力和体能都不如以前,免疫功能下降。体重增加,开始.“发福”,头发灰白,出现“谢顶”。并且出现后背和关节疼痛、牙齿和口腔问题,而与体重增加有关的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癌症、中风的比例大大增加。此外,到中年期,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经历更年期,荷尔蒙分泌出现一定的变化出现种种生理不良症状,引起情绪起伏。

2、心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功能在这个阶段由盛转衰,心理能力则处在相对稳定和继续发展阶段,个体心理能力是最成熟的时期。

(1)认知能力

早期研究者认为中年期的认知发展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是,近来研究发现,认知功能的许多方面在中年期仍然相对稳定,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提高。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可以说中年人的智力水平处于最佳状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再加上有一定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中年人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处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阶段,因此,中年时期是事业成功的黄金季节。

(2)情绪发展

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情绪与青年人的更相像。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关系压力对中年人情绪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情绪调节与人的适应能力有关。向下比较策略和次级控制策略等心理社会资源有助于中年人慢慢适应部分功能丧失、多重社会角色的冲突以及与中年生活有关的其它挑战,从而具备良好的情绪。

(3)社会性发展

人格和自我

相关研究认为中年人的人格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人格特质等因素并不是完全不变的。自我,作为身体变化和社会压力的调节器,在中年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到中年期,会发生自我价值的重新认定。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人在中年之前,生活取向为适应和顺应外部世界,为生计而奔波,不知道自己所走的路是否真喜欢;中年之后,人的生活取向为适应和顺从内在世界,人就要寻找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将其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人际关系

中年人的人际关系通常涉及亲子关系、双亲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在亲子关系中,中年父母面对子女踏入青少年后期至成年初期。随着子女的成长、独立、升学、就业、结婚,最后成立家庭,做父母的会感到不舒服不适应,过去一、二十年付出许多时间、感情、精力在子女身上,现在他们长大,自己不再被需要,从未有过的失落感、空虚感袭来,使中年父母难以适应,或者与处于青年期的子女发生冲突,或者为子女离巢而出现焦虑、孤独、无助感。

许多中年人不得不面对自己以及配偶的父母年岁已高,逐渐衰老,甚至生老病死的残酷现实。眼见自己挚爱的父母身体渐渐衰退,患病,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照顾,但工作上又要挑大梁,颇为忙碌,难有空闲。不能给父母以充足的照顾,使中年人常背负内疚感、无助感的重负,尤其当父母最终离开人世,而使不少中年人留下了内心的伤痛。

婚姻更是中年阶段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中年阶段是婚姻最容易亮起红灯的时刻。不

少中年夫妇在以往的日子里为了建立事业、照顾子女,每天忙于应付生活,对夫妻关系及感情关注不足,栽培不够,沟通不良,待子女逐渐独立,夫妻间反而有种陌生的感觉。少数夫妇双方不满,但为了子女勉强接受,等子女长大,维系婚姻关系的纽带不再起作用,只能以离异告终。也有一些家庭,中年夫妇由于面临性生理与性心理的改变,未能及时调适,性生活不协调,婚姻不满足感增加,而踏入婚外情的陷井。

在与同事的关系中,既要处理好与老同志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年轻同志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上下级的关系。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中年人主要面临的是发展与竞争的挑战,青年对时尚与潮流适应快,领会也快。但对中年人,情况就不一样。中年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得克服困难,就得付出比青年人更多的努力。人到中年,来自事业发展和个人地位升迁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而原有地位和事业发展的现状对个人带来的边际效用又在不断减少,这使得中年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在加快,心理压力不断加大。

(二)中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和心理问题

1、心理压力沉重,心力疲惫

每一个中年人都承担着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责任,但由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断变换,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工作和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等干扰因素,抵消了中年人对工作做出的努力,因而造成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消耗,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常觉得有做不完的事,一刻也不能放松,常常会有紧迫感、压力感。在这种压力之下,人的神经细胞高度兴奋,因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食欲下降、腹胀等,如果长期不愈,就会对身体产生致命的威胁。

2、孤独感加重

深藏于内心而不便告人的孤独感是很多中年知识分子共有的心态。由于工作紧张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无暇与老朋友来往或结交新朋友以进行感情交往;有些人出于知识分子的自尊,内心深处有压力也不肯轻易表露;有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压根儿就没有朋友这个概念,长此以往,导致情感封闭,苦不堪言。

3、缺乏安全感

中年知识分子处于新旧交替的前沿地带,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会产生一种风云突变、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变得有点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少中年人坦率地承认自己常有不安全感,对自己的重大决策缺乏自信,他们害怕失败。

4、对工作有厌倦感

长年累月地艰辛工作所感到的劳累,严重时会对工作产生厌倦。当厌倦感笼罩时,会懒得做事,不想看书,不想研究问题,不想涉及一切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5、中年“空巢”心理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现今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很大的转变, 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现在许多家庭都是三口之家。随着独生子女的渐渐长大, 他们去外地求学、参军或工作,父母出现失落、焦虑等各种问题,以往在中国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而今正呈现“中年化”趋势,专家称之为“中年空巢现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占中年人家庭的80%,两口之家将成为中国家庭构成的主体。

自从我国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开始离巢, 新“空巢”家庭的出现,是未来一个家庭所必经的周期。这种新“空巢”家庭与以往的“空巢”家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相同之处都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寂寞;不同之处在于新“空巢”家庭的父母,由于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一直以来他们要比以前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更为关注,倾注的感情相对也就更多,多子女家庭中子女通常不是同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而是从大到小逐个远离父母的,这可以给父母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与之相比新“空巢”家庭的父母却没有这个适应过程,孩子上学突然离开后,致使他们感到家里突然冷清了,在心理上难以承受,从而感到精神空虚。此外,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为了学业和事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新“空巢”家庭父母在精神、感情上的失落感和寂寞感。另外,由于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娇宠惯了,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他们上大学后,父母对他们的生活问题也格外牵挂,因此容易变得焦虑,烦躁不安,经常唠叨,并进而导致新型“空巢”家庭父母的心理问题。

6、年龄恐慌

近来,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心理在中年人中弥漫开来,。心理学家指出,人到中年面临随时被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害怕自己的年龄偏大而被招聘所排斥,此种心理被称为“年龄恐慌症”。心理医生介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不少人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感到恐慌。女性多为自己的容颜渐老而焦虑;男性则为年岁渐长事业却没有多大进展而愁闷。有调查表明,多数中年人为自己的年龄恐慌过,其中7%的中年人为此担心造成心理疾患,“年龄恐慌症”开始袭击中年人。

7、心理老化

人的心理发展也与生理发展一样,要经历幼稚、成熟、衰老的过程。随着生理年龄进

人老龄阶段,人的心理也逐渐衰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生理与心理并非完全同步,有的人年逾花甲,却仍然热爱生活、豁达乐观;而有的人虽处在中年,却暮气沉沉,缺乏生气和活力。后者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老化的表现。所谓心理老化,是指一个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与其年龄阶段特征相比,整体反应水平下降,心理机能明显退化和衰老。心理老化是一个人精神上“未老先衰”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心理病态,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引起各种心理性疾病,还会埋没个人原本的才智,影响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引起精神萎靡不振、悲观失望,失去生活和做人的信心。

8、疑病症

中年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时段,也是“新老交替”身体素质开始下降的阶段,不少中年人此时易出现一种心理病变──“疑病症”。这类病人往往全神贯注于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尤其是对假想的躯体病症焦虑不安。这种病的基本特点是患者担心自己的某一器官得了不能治愈的疾病并为此而忧心忡忡、四处求医。一般情况下,此类患者怀疑自己患病的主要部位虽可涉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但以腹、胸、颈和头部为最多。而且疑病症患者似乎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能感觉到一般人不易发现的身体内部活动,如心脏跳动、肠胃蠕动等。疑病症多发生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收入较少的中年人身上,而性格内向多疑的人更易患病。

9、抑郁症

中年抑郁症,近来有蔓延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人沉重的生活压力使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得失变化无常往往让人生出无助之感。加上人际关系的愈发复杂,如果心理调适不当、不及时,很容易患上抑郁症。中年是人生的黄金期,比之于青年,他们多了几分成熟与经验;比之于老年,他们多了几分干练与活力……很多中年人除了有上述优势外,往往还有较高的薪水和良好的职位,是单位的骨干力量。中年人不仅事业成功,

压力相对比较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业两重压力,而比之青年时代,体能下降,身体素质明显不如那一时期好。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过得轻松潇洒的中年人并不太多,有不少人甚至时常深深陷入忧郁之中,所以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10、自闭症

一项心理调查表明,近70%的中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自闭倾向,表现在不愿再接触社会新生事物,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对于一些必须应酬的活动也敷衍了事。不愿敞开心扉,工作墨守成规,倾向于“守天下”,看不惯年轻人,缺乏兼容并蓄的精神,甚至压制、打击下属;在家庭生活中也缺少活力,怨言多,倾向于给亲人挑毛病;还有一部分中年人,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身体不适,到医院反复检查又查不出毛病,这样的人更关注自己的身体,而很少关注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总之,一切对他们来说似乎都失去了兴趣,严重者甚至达到抑郁症、焦虑症的程度,轻者也影响生活质量,干扰人际和家庭关系。还有一些中年人事业有成,不缺少财富和美满的家庭,却突然发现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了,发觉过去多年的奋斗是那么缺乏意义,对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感到困惑,因此出现情绪困扰和自闭倾向。中年自闭症在成功人士群中有,在下岗、提前内退的人群中也有。一些四五十岁的下岗工人,拿着有限的基本生活费,天天在家中玩牌,而没有热情“从头再来”,去重新创造光明的未来,仿佛他们的人生已经走到终点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年自闭症的原因,虽然从表面现象看是源于人到中年的保守心态,但从深层心理机制来说,却需要从整个人生历程来分析。早年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早年开始形成的性格和认知特点,以及早年经历留下的情结,在中年时期都可能会表现出来,如在“中年自闭症”中表现出的退缩、回避的心理机制和消极的认知偏差等。

11、“灰色”心理病

心理“灰色病”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赫白格教授在心理研究中发现的一种与更年期症状不完全相同的综合症。它好发于中年男性,主要特征表现为人的性格和心理发生突变,常感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缺乏决断,而自己却否认有任何毛病。

心理“灰色病”是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所致。在生理方面,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到壮年,一直是在成长中度过的。但进人中年后,身体的成长由缓慢而停止,甚至出现衰退,人变得容易疲劳,皱纹、白发的出现,形体变胖等,使人产生力不从心、无可奈何之感,从而影响心理平衡,严重者出现心理疾病。在心理上,首先产生的是对工作和生活的厌倦感。熟悉的工作,缺少变化的生活环境,使人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其次光阴消逝,当蓦然回首,想到以往岁月虚掷,再对今后自己又能有多少作为、多少成就难有期望,思前想后,心情十分惆怅,难免会产生“灰色”心理病。“灰色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三)中年人心理问题的预防

1、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生理特点。

认识中年人将面对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引起什么心理反应,对人产生什么影响,以便心中有数,早作准备。接受生理上的变化,关注自身健康,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有意识调整身体,改善饮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合理安排生活,做到劳逸结合。

对中年人来说,适量的睡眠非常重要。睡眠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7-8小时为宜,过度疲劳时可适量增加。一般以醒后精力恢复、疲劳消除、全身轻松为好。中年人在工作或劳

动1—2小时后可以适当休息,进行短暂的娱乐活动,使机体和大脑得到放松,这样既有利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

人的一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居室的宽敞、向阳、通风、干燥、设施整洁、美观大方、墙壁颜色柔和协调,使人心情舒畅,也使人的心理在优雅的环境中得到较好的放松。

4、科学摄入营养

人体摄入的营养不仅影响着身体,而且也影响着情绪。中年人特别需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摄入高脂食品,因为过度摄入可能会引起抑郁、沮丧、急躁等不良情绪。

5、心胸开阔

养成不计较小事,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都应学会尽快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保持一种稳定而乐观的情绪。情绪具有主观性,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情绪施加影响,中年人可以根据自己情绪发展的特点,结合适当的学习和训练手段,积极的适应它,以免自己陷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之中去,从而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

6、要学会处理工作的压力,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

事业上量力而行,期望适度,劳逸结合,避免身心超负荷运转。人到中年以后,应该对自己年轻时的目标审时度势地重新进行调整。要正视现实,正视中年年龄的两面性,要正确

地评价自己的实力,既不要攀比,追求完美无缺,也不要放弃自我,无所作为。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环境和条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精力状况,根据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及今后可能和可以用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更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实在、可得,也能一步一步地计划着去实现。这时会感到对事业、对生活还充满自信和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还有“走头”。会感到踏实和充实,精神饱满,满意自己。在平实的目标中去求得充实和满意的心态──这正是中年人需要的健康态。

7、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环境中,要处理好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获得亲人的理解、关怀与支持。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要以大局为重、以诚信为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结交良朋益友,要善于同性格、爱好、脾气秉性不同的人相处,这不但可得到帮助和获得信息,而且可使苦乐得以宣泄,能力得以体现,心理得以平衡。

8、培养一两种高尚的业余爱好,加强体育锻炼。

丰富的业余爱好和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弹琴、下棋、书法、跑步、打球等都可陶冶性情、增强体质。如此才能摆脱中年人的苦恼,愉快地度过中年期的每一天。体育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改善代谢,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血液,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能焕发青春活力,增强信心,以旺盛的精力去工作。

9、中年阶段性格虽已定型,但仍存在着可塑性。

良好的性格应保持和巩固,不良的性格还要加以克服。要去掉虚荣、嫉妒、冲动,培养踏

实、克制、有涵养的性格;要改变软弱、孤僻、过分内向,培养勇敢、坚韧、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减少心理矛盾冲突,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10、学会自我放松技术

比如心理治疗方法中行为疗法之一的自我调节(控制)技术:即气功中的放松功、瑜珈、坐禅、静默法和太极拳等等,如果效果还不好的话,那就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二、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

(一)老年人的一般特点

老年期,一般是指60岁至死亡这一阶段。这是人生历程中最后的、颇具特色的时期。人到老年期,身心都有逐渐衰退的表现。

1、生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期后, 身体各器官、系统就逐渐发生器质性和机能性的变化,生理机能逐渐衰退。首先表现在大脑的衰老上。人到了老年,大脑细胞减少,脑组织萎缩,脑重量减轻,脑血量比年轻时减少20%,脑细胞发生生理变化,新陈代谢缓慢,对人体活动的调节能力明显下降,出现精神衰退。心脏渐衰弱, 射血能力降低,血管弹性减退,硬度增加,血压亦随之增加。肺泡弹性与功能减退;肺通气量与肺活量减少。肾功能下降(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吸引力等),生殖器开始退化,性功能逐渐减退。肌肉逐渐萎缩,大肌肉力量减弱,60岁时的肌肉力量仅为20岁时的二分之一,筋肉紧张度高,不柔软,关节不灵活,平衡功能紊乱,行走不自如,而且由于骨中钙质丧失多,骨质疏松,脆性增大,即使是轻

微外伤,也极易骨折。颜面及颈部之皮肤出现皱纹,皮肤变色、变薄、松弛、粗糙、落屑,失去以往的光泽,有时出现老年斑,眼睑松弛,头发斑白或全白、稀疏、脱落,牙齿松动或脱落。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嗅觉功能下降、手脚不灵活、动作迟缓、行动不便,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容易腹泻或便秘。代谢水平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

2、心理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机能也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老年人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后,就更强化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认知功能变化

老年人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退化和机能障碍,首先引起感觉和知觉能力逐渐衰退。在视觉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瞳孔逐渐变小,晶状体透明度降低,囊膜增厚,出现了视力减退,老眼昏花的状态。在听觉方面,由于听力下降,他们对高频声音辨别不清,对快而结构复杂的语句分辩不清。在味觉、嗅觉方面,由于舌头表面变得光滑,味蕾数目明显减少,嗅觉细胞更新变慢,因此味觉和嗅觉灵敏度显著降低。由于神经系统的衰老,老年人的痛觉比较迟纯,耐寒能力较差,所以比年轻人较怕冷。记忆力也越来越差,由于注意分配不足,对于信息的编码精细程度及深度均下降,老年人的记忆易出现干扰或抑制。人到老年期,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有所衰退,但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等等却由于老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而往往比青少年强,因此,老年人思维的成分和特性十分复杂。

(2)智力变化

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提出要区别对待智力结构的不同成分,因为老年化过程中智力减退并不是全面性的,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效果仍处于很高的水平,甚至在不少方面超过中青年人。这是由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往往不是单一的智力成分,而是包含社会经验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分析及敏锐判断。一系列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智力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研究表明,老年期智力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生理健康、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因此,坚持用脑有利于在老年期保持较好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功能,而且活动锻练对智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动机与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的需要,而老年期各种层次的需要又有其独特的内涵。老年人的安全需要表现为主要对生活保障与安宁的要求,他们普遍对养老保障、患病就医、社会治安以及合法权益受侵等问题表示极大的关注。另外,老年人希望从家庭和社会获得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并且仍有很强的参与社会活动、融入各种团体的要求,以满足其爱与归属的需要。尽管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有所改变,但他们对于尊重的需要并未减退,要求社会能承认他们的价值,维护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人格,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过自信、自主、自立的养老生活。为使自己的价值在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老年期还有一定程度自我实现的需要。

(4)情感特点

在严格区分年龄因素及家庭生活环境因素之后,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情感活动与中青年人相比,本质特点是相同的,仅在关切自身健康状况方面的情绪活动强于青、中年。也就是说,孤独、悲伤、忧郁等负性情绪并不是年老过程必然伴随的情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

是,老年期是负性生活事件的多发阶段,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老化、各种疾病的出现、社会角色与地位的改变、社会交往的减少,以及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老年人经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应。

(5)个性变化

在年老过程中,人格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改变相对较小,而且主要表现为开放经验与外向人格特质的降低。相对来说,个性的变化受出生时代的影响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例如,许多老人被认为是个性保守、古板、顽固,这虽然与老年人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速度减缓有一定联系,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时代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知识结构与观念的迅速更新造成的。一些人格的显著改变,如有的老年人格外嗦唠叨,说话多遍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现差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小气,喜欢与孩子在一起,贪吃零食,容易生气、赌气;还有的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当然,正常老年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年人相比,已有明显不同,则要考虑其是否可能已患有老年性精神疾病。

(6)人际关系

与子女的关系。由于时代的因素,两代人对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诸方面的看法不一致,彼此之间又缺乏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子女成家后,和老人分开住。许多老年人认为,子女来看望他们来去匆匆,吃完饭就走,觉得很麻烦;而子女不来看望他们,又认为不孝顺。一种矛盾的心理,导致抱怨、争吵、指责。

与配偶的关系。俗话说的好:“年轻夫妻老来伴”,老年夫妇都健在,在生活上可以相

依为命,互相照应体贴,如果夫妻感情不合,则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大。有些老年夫妻,年轻时没有感情基础,由于家庭、社会的压力,抚养子女的义务等因素,使他们凑合在一起过日子,等子女成家后,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导致他们互相产生厌恶之情。有些分开各自随子女生活,由于子女工作忙或所谓“代沟”的原因,使老年人没有倾诉对象,更增加了心理上的压抑感。另外,丧偶使老年人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入空虚孤独、抑郁之中。

与同事的关系。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的精神属性得以健康的支柱。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单位,与同事之间的交流突然中断。交往的被剥夺,可以使老年人社会化水平下降,他们有时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程,如果没有遗憾,就能认可,接受个人生命的价值。反之,总挂记着曾经做过的错事或生活中不成功的事件,则会感到失落,被别人轻视,以至于绝望。

(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和心理问题

1、衰老无用感

衰老无用感是主观上觉得自己已经上了年纪,成为老人了的心理状态,即认为自己不中用了。人生发展有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作为老年人却极难十分客观、坦然地接受自我衰退现象。老年人随着年龄、生活的变化,身体多病和功能衰退,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无用、消沉、悲观感,生活抑郁,寡言少语,整日闷闷不乐。衰老无用感一经产生,就意味着一个人精神已经老化,失去了生活的意愿和积极性。

2、失落感

部分老人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常常无所适从。总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单位和家庭不再需要自己了。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突然手中失去了权利,出门少了车接车送,也没了前呼后拥,更是心中感到失落,生活空虚,情绪不稳定。整天心事重重、沉默寡言、足不出户。

3、孤独感

孩子既是父母的沉重负担,也是父母的精神寄托与安慰。然而一旦孩子成家立业,离开父母时,父母如释重负的同时会发现自己寂寞了。面对这一变化,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对待,产生许多心理不适的问题,出现孤独感。特别是子女常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经常回家,对老人关心不够,老人与亲朋、邻居来往较少者,孤独感就更加明显。

4、固执易怒

老年人对于新的观念或新的技术较不容易学习且吸收,相对地喜欢墨守成规,坚持传统与老办法,想以不变应万变。主要表现在对待一些问题的看法比较固执,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观点明显不符合实际,对他人的分析和意见往往也听不进去,认为自己的意见就是权威,特别是在家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后,就表现得很不耐烦,整天唠叨不停,不开心等。老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情绪变得不稳定、急躁、易冲动、变化快、喜怒无常,如同儿童一样变化多端,易因琐事而大发脾气,重者伤人毁物不计后果,有时无任何原因也表现出烦躁不安,突然发怒。

6、还童幼稚

大家知道,年老的人,会多少变得像“老小孩”。遇事容易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

反复无常。这种老小孩脸现象,女性和文化素质偏低者较为多见。这种现象,也可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卫,以较年幼的心情来看复杂的现实,也可说是一种理性境界的表现,看透了繁华的外界,只欣赏纯洁且单纯的境界。

7、怀旧心理

人是有感情的,很容易留恋过去,老人更是如此,最喜欢回忆过去。喜欢和人们谈论过去的事,特别是当谈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非常激动,虽然老人对自己讲过的东西很容易忘记,却又要一遍一遍地反复讲述,从而给人留下“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的印象.

8、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老人们常呈现的心理反应。老年人抑郁占老年人口的7%—10%。随着各方面机能衰退,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觉得无力去克服困难,对未来缺少希望。特别是退休后心理上的自我衰老,产生失落感,平时接触人少,与子女感情交流少,精神上空虚,性格内向,心胸狭小,寡言少语,久而久之发生抑郁,或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下而诱发。其表现一是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失眠头痛、腰背痛、体重减轻;二是情绪低沉、坐立不安、情感淡漠、兴趣减少、待人冷漠、灰心丧气、自寻烦恼、度日如年、自责自卑;三是自杀言行,平时有活在世上是“累赘”,活着不如死了的言论,其自杀行为无明显外露,往往被家人忽视,而出现自杀行为。

9、焦虑心理

心烦意乱、情绪易激怒,怀疑自己的能力、紧张、恐惧,因此导致头晕、头痛、失眠等精神躯体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10、恐惧心理

老年人的恐惧感主要来源于疾病和死亡的威胁,由于病痛的折磨或受他人病痛的暗示,而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对疾病的回避行为。而有些老人的这种恐惧并不完全是怕死,主要是对疾病的担心,担心患病后给子女带来负担、被人讨厌和冷落,得不到应有的照顾。有些老人能把生死看成自然规律,从而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但是也有一些老人对死亡抱有惧怕、无奈、拒绝甚至“逃避”的态度。他们或者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尚未实现,或者认为家里还有大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担忧自己哪一天会突然去世,而无法在临终前交代好后事。

11、疑病

疑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障碍。顾名思义,疑病就是怀疑或是断定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从而忧心忡忡、苦恼焦虑。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是疑病者的共同特征。60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的人可出现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身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个性顽固、执拗的人,更容易出现疑病症状,常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说。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12、幻觉、妄想状态

幻觉属于心理知觉障碍,妄想属于心理思维障碍。二者是老年人较易出现的心理障碍疾患,以女性多见,这与老年人体内器官功能退化和生理心理变化有关。幻觉本是虚构的知觉,客观环境中并没有相应的刺激,但病人却感觉到它的存在。以幻听、幻视多见,患者听到或看

到其他人听不见的声音或看不到的人、动物等。在幻听幻视支配下可做出危险动作,或产生兴奋、恐惧感等。妄想是根本没有客观事实,而病人认为是实在的事,坚信不移。妄想的内容荒唐可笑,十分离奇。其多见的为被害妄想、猜疑妄想、嫉妒妄想等。如怀疑别人要暗害他,怀疑爱人有外遇等。发生妄想的人往往有性格缺陷,如主观、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这与童年缺乏母爱,受过某种刺激,缺乏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

13、痴呆

痴呆是脑的老化、萎缩、大脑皮质高级功能广泛损害而引起的以痴呆为表现的智能障碍。一般男多于女。痴呆有两类:一是原发性痴呆,大脑皮质受累、退化、变性或萎缩的结果。早期表现记忆力和定向障碍,生活能自理。中期出现对时间、地点、定向力受累,计算力下降,生活需人照顾。晚期智能完全丧失,不能判别最简单的吃、穿等日常活动,无自主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二是血管性痴呆,由缺血性、出血性或栓塞性脑血管疾患引起,多突然发病,分段渐进性的智能衰退。

14、离退休综合症

“长江后浪推前浪”,当老年人到了适当年龄,就要离开工作多年的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这是十分正常的。但离退休的老同志却由于适应不了所处环境和生活习性的突然改变,往往出现情绪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由此引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了健康,这就是所谓离退休综合征。退休生活是人生活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个人退休后,职务、地位、身体状况、家庭责任等各方面客观上是存在着较大变化的,这些变化确实使老年人失去了许多宝贵的青壮年时期所拥有的东西,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长,退休后的老年人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往往这段时间会占到人生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段时间将如何更有意义的度过,是每一个老年人

在退休前将面临的新问题.老年人除了担心经济收入和健康状况外,更害怕晚年精神生活的单调寂宾,怕成为社会上没用的人。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于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失去了日常工作的节律和与同事交谈的机会,又不知道如何消磨时间,适应不了新的生活环境,往往变得精神忧郁,心情烦闷,甚至发生精神方面的变态和疾病。

15、老年空巢综合症

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来,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加速。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越来越突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家庭成员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在一起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而近年来城镇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建房热的兴起则为‘空巢家庭”创造了契机。医生指出,当子女离家之后,父母原来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情绪,而这种情绪又会令他们的社会交往更少、更加闭塞。而中国人一直以多子多福为乐,特别是老年人,一旦面对“空巢”,他们会觉得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觉得自己的存在对子女不再有价值,因而陷人无趣、无欲、无助的“老年空巢综合症”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做法。这此不良情绪还会导致失眠、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甚至会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16、老年人丧偶后心理

虽然人们都懂得老夫老妻不可能同日走的道理,但经历过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后,两个人正相携安度晚年之时,倘若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有的老人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悲哀、彷徨、失落、孤独、无依等情绪交织心

中,丧失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心理专家分析,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经历一个剧烈悲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有3个阶段。自责阶段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为什么过去常常对他(她)发脾气,为什么没有坚持让他(她)去医院检查,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生者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怀念阶段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常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恢复阶段在亲朋好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终于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17、老年人再婚心理

老人再婚考虑的问题,和年轻人的婚姻不同。种种疑虑笼罩在心头。一怕儿女不同意。虽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老人虽有再婚的自由和权利,但如为此闹得家庭不睦,儿女远离,日子也过不好。二怕别人的鄙视。三怕财产出纠纷。贫困户自然没这层顾虑,稍微有点家当、存项的,一旦老人故去怎么分配?再婚的另一方和双方的子女,都可能在家庭财产上有所动议。四怕老伴不如意。再婚前的互相了解与体察,能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真正同屋相处,性格、习惯、生理等问题,慢慢就明朗了。一些老人由于丧偶时间过长、情绪低落、精神失调,长期没有性生活而导致性欲淡漠、性能力衰退,以致再婚后不能引起性兴奋,这种心理性性功能障碍,常会引发新的矛盾。这时,男女双方会不约而同地要以自己以前的另一半作比较,比得不客观、不科学,念起旧情,再婚的质量就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老人老念叨原配如何如何,令新配产生不满,如果新配比原配强,原配子女会产生反感,折射到老人身上也不舒坦。五怕牵手不到头。婚姻的稳定性,在老人再婚的身上照样存在。再婚不久又分手的事,不是一星半点。这里的因素挺多,有为钱的,有称霸的,有异心的,有患病的。总之,怎么弄也合不拢。有这方面顾忌的老人,不愿意没事找事,

愿意自己过踏实的日子。

(三)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预防

1、注意保健,防治疾病

身体是否健康,常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因此,要求心理健康必须注意身体健康。如果有条件的话,老年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身体,以便及时发现疾病,早期治疗。如当发现身体某处不适时,应及时去医院作检查。在医生诊断之前不宜过分疑虑,否则思虑过多,心情抑郁,反而容易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有了病首先是不要紧张,要镇静地面对现实积极治疗。过去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癌症,只要早期发现,也有较多办法对它进行控制了。心脏病、高血压病等,只要按时服药,注意起居有节律,避免情绪波动,同样可以缓解甚至治愈,这方面的病例确实是存在的。

2、乐天知命,知足长乐

我国古代很讲究养生学。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乐天知命。知命也就是了解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乐天就是乐观地对待事物的发展。老年人应乐观对待自然现象中的规律。如正确认识“生老病死”是一条自然规律,无论谁都无法抗拒。人总是免不了要生病、要衰老、要死亡的。知足常乐是一条较适合老年人的生活哲学,知足常乐主要是指心平气和地应付出现的各种困境,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自寻烦恼。具体地讲,知足常乐就是要求老年人能宽容、体谅;能自我安慰、自我调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不要有过高的奢望和要求;也不要过分自责、自卑。知足常乐能使老年人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因事情不顺利而可能引起的种种烦恼。

3、保持良好的情绪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情绪的好坏与健康密切相关。心情愉快会使食欲增加,呼吸、脉搏、血压平稳,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愤怒、忧愁、惊慌、恐惧等消极情绪常使血压升高,食欲减退,心理上的痛苦必然导致肉体上的不适,久而久之,会影响健康,加速衰老。所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维持健康的关键之一。老年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忧愁时要释放、娱乐;思虑时要分散、消遣;悲伤时要转移、倾诉;惊慌时要镇静、沉着;过喜时要收敛、抑制;愤怒时要制怒、宽容……只有这样,才能心情开朗,才能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4、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能增强自己的体质,克服或延缓增龄所带来的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当然活动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去进行剧烈的活动,而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兴趣,有选择地、有规律地进行活动。这里的活动,指的是广义的活动,包括家务劳动、生产劳动、体育锻炼、脑力劳动以及钓鱼、养花、听戏等各种娱乐活动。适量的家务劳动, 不仅可以活络筋骨,保持人体的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而且通过劳动换来全家生活的舒适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籍,可以避免孤独感,促使情绪乐观。体育锻炼可增强消化吸收,增加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能锻炼神经系统对疲劳的耐受能力。增进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稳定。再如看书、下棋、种花草、练书法、听音乐等活动,可调节老年人的生活情趣,使其保持愉快的心境。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修身养性,保持身心健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适当交替,对于保持神经活动的平衡与健康甚为重要。

5、有规律的生活

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能够促进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行,能够有效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老年人要使自己的心理长久不衰,务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常,不熬夜,不贪睡,不吸烟、不酗酒、勤洗澡、勤更衣。饮食有节,营养合理,不贪食,不节食,定时定量,粗细粮混食,荤素搭配,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6、加强人际交往,回归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加强人际交往对老年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晚年生活的动力源泉之一。如果老人之间缺乏信息的传递,就会感到空虚、抑郁,不与人交往还会促使脑细胞衰退。老年人要避免社会退缩的不良行为,应深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积极与他人交往,主动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生活动力,参加老年教育,发展自我,为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使老年人从中体验到归属感与成就感,并提升自尊感。

7、家庭和社会的关心

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一样,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心。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睦温馨的家庭,能使老年人心情欢快,生活幸福,不良的心态自然消散。老年人要处理好夫妻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信任,互相体贴,互相关照,互相谅解,互相勉慰;努力缩小代沟,老年人要关注时代的变化发展,更新观念,两代人之间要互相理解、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关照,求同存异,积极沟通,和睦相处。保持子女孝顺、父母心宽的家境。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敬老人的

责任,要多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老年人,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增加家族姻亲间的和谐交流可增强归属感,消除孤独感,也有益于某些老年人家庭矛盾和困难的解决。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孝敬老年人的伦理大环境,减轻心理负担,使之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尊敬、关心老年人是和谐社会的传统美德和责任,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象征,让全社会广泛关注老年人事业。第一,要完善体制,使老年人依法享受保障的权利。第二,要成立相关机构,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伦理等状况。必须大力发展老年科学和教育的推广,在医学院校设置老年病医学和老年护理学等专业,加大老年病基础医学理论研究;成立老年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为老年人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第三,要建立公共设施,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政府和慈善机构要动员社会力量修建托老所,为照料和护理老年人提供餐饮、起居、护理、保健需求;在医院、门诊、保健站等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为老人提供常见病预防、保健、急救等服务;成立老年人咨询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房产、婚姻、再就业、旅游等咨询服务;建立完善文体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娱乐、学习等场所。切实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照顾中体现,给他们提供关爱、休养的场所。第四,要构筑和谐氛围,使老年人得到人文关怀。建立适合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准则,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文化,动员全社会人员给予老年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思想上树立“代际和谐”观念,使老年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获得人文关怀。

8、离退休老人的心理调适

已离退休或即将退休离岗的老年人,要正确认识离退休是我国的人事劳动制度,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任何人都要经历的。它不仅不是社会对自己的抛弃,而正是社会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离退休老人都应培养适应自己需要的情趣和爱好,学会勇敢科学

地与疾病做斗争。社会要在思想上关心离退休老年人,使他们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应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一些时事形势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参观考察活动,看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外部世界,以开阔他们的视野。

9、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

当丧偶老人的情绪极度悲伤时,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如在亲友面前倾诉或大哭一场等;把去世老伴的遗物暂时收藏起来,以免睹物思人,也可让丧偶老人到亲友或子女处小住一段时间,设法转移老人的注意力。接触外面的世界,多结交朋友,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如果这种紧张、焦虑、悲观、抑郁情绪持续1~2个月仍不消退,就应正确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求助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最后应当指出的是,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环境。无论是子女,还是亲朋好友,对他们都应理解、体谅、关怀,给以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让他们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10、再婚老人的心理调适

老年人再婚也要以爱的需要为主线。不少老年人再婚后并不幸福或速配速离,原因就是缺乏坚实的爱情基础,草草从事,结果给老年人再次造成伤害。因此老年人再婚前必须矫正不良的再婚心理动机,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才能在再婚后得到真正的幸福。老年人总喜欢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之中,在心理学上称此为回归心理。要克服这种心理,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认识到,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面对新的家庭,转移参照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消除矛盾,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以使双方逐渐和谐。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创造美满幸福的新家庭。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老人再婚后尽快了解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不同个性、性格和习惯,注意互相

尊重、互相谅解。再婚老年人常有对不起已故老伴的自责心理,可应用一些积极、愉快的活动来避免这种心理。为了减少悲伤,不妨把老伴遗物收藏起来,将注意的重点转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不要老是回忆往事。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