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利弊及对策

2024-09-13 来源:小奈知识网
浅析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利弊及对策

姚振宇

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会遇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对学生分离分班的过程中,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呢,还是相对分散呢?

事实上,在当今的教育现实中,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就学校层面来说, 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等各级重点层次分明。无可否认,这些所谓的重点中学在软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比不是重点的学校要好得多。这当然是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具体表现。看着家长们即使动用多年的积蓄也会对“重点们”趋之若骛,不得不对“重点”现象多了一点思考。

即使具体到某一个学校,在一个学校内,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一个学校的“清华班”“北大班”的存在,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听到的则是一些所谓的“特色班”、“教改实验班”、“重点班”。从这些称谓中,我们不难发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相对集中的现象不光是在社会,还是在各个学校内是普遍存在的。

存在肯定有它的合理性,那么这种相对集中的合理性在哪里呢?1.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声誉、宣传的需要

在外界看来,一个学校的好坏基本是看一个学校的升学率。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下,高考的进线率是衡量一个学校的硬指标。而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措施就可以理解了。对于一些在省、市、地区有名的学校来说,他们不再满足接近100%的升学率,他们之间的竞争往往在省、市、地区的高考状元的竞争上。这无疑是提升学校声誉的捷径,所以各种各样的“磨尖班”出现也就不再奇怪了。2.高分学生家长的需要

经济社会让人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带给人们的还有浮躁的心态。在浮躁的心态下,人们注重的往往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简而言之,家长们更注重学生将来能考一个名牌大学,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这本无可厚非。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家长们想尽办法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学校,占有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期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即使付出金钱等代价也在所不惜。

3.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无奈

其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现状正好凸现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无奈。没有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而现状的无奈使得校方只能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在高端发力。这种无奈不是一个学校的特殊现象,而是社会上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至于对家长、学生是否公平的想法就被摈弃在一边了。

4.社会浮躁的价值取向和学校浮躁的教学理想相结合的必然

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现象是社会浮躁的价值取向和学校浮躁的教学理想相结合的必然。尽管许多学校都说要以人为本,创建“人本校园”,但学校浮躁的教学理想不可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而学校浮躁的教学理想的根本出处是社会浮躁的价值取向。说到底,人们的观念还是停留在比较一般的层面上。在一种浮躁的风气下,急功近利是必然的选择。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的本质需求才是真正人们所要追求的。5.分层教学的需要

毋庸质疑,尽管学校承认优质教学资源相对集中的不合理性,但仍然会借口这是分层教学的需要。而且这往往是最拿得出手的借口理由。学校往往在“优中补优”上不遗余力,而往往忽视了“优中补差”。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优”说不定就是明天的“差”,而今天的“差”可能就是明天的“优”。

那么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不合理性存在哪里呢?1.不符合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

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让全体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下,又如何去谈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从出发点上来讲,首先应该是公平的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有悖于教育的宗旨,又怎能谈及教育的理想?

2.与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服务的价值取向相违背

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面向全体的。这一直是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所在。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集中无疑使得我们的教育变成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一个民族的强盛是取决于全民素质的真正提高。打个不恰当的例子,全民族的素质提高才会把我们的学生真正塑造成绅士和淑女,否则只会给人以暴发户的感觉。3.“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精英教育固然重要, 全民教育才是我们教育的理想。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集中无疑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表现。我们国家之所以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为了要整体地提高国民素质,而整体地提高国民素质才是真正我们要捡的“西瓜”。不可否认,国家需要精英,需要杰出的人才。但是离开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对教师成长的阻碍

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集中,必将有一批相对优秀的教师集中在某一个班级或某一个年级。各地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教材的更迭速度很快。那些经验丰富的所谓“把关”教师能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一个学校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对名师的培养也会是一种障碍。而对那些满腔热情却似乎“永远”也上不了毕业班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上没上过毕业班似乎是一个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没有对一个阶段的总体把握,也不利于起始年级的教育和教学。所以说,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集中其实是一种对教师成长的阻碍。4.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的成因之一

在教育优质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必然产生名牌学校和普通学校之分。在校内也必然有老百姓所说的“好班”和“差班”的区别。学校在照顾了少数精英学生的情况下,“差班”的学生的心理必然会受到不小的伤害。有的学生可能就此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从此打上后进生的烙印。而有些所谓“好班”的学生则在激烈的竞争中会患得患失,戴上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帽子。一旦尝到失败的滋味,挫折感的强烈可想而知。古语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1.加强各类学校的规范化建设

良莠不齐的学校的现状是造成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集中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有加强各类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才能由点到面提高各个学校的层次,尽力缩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当然,规范化建设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确实是缩短校际之间的差距的良方。2.统筹配备师资,实施结队帮扶工程

名校之所以强大,除了有一大批名师之外,每年实施末位淘汰制,不断地补充优秀的各类毕业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实施类似NBA的选秀政策。NBA之所以成为一个最吸引人的联盟,跟它实施的低水平球队优先挑选最佳新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试问:一个没有冠亚军悬念的联赛会吸引公众的注意吗?这种有效的平衡是不是会对我们有所启示呢?除了选秀,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实施结队帮扶工程是另一个有效的缩短校际差距的办法。在校内,两个原则也同样适用。3.建立教育经费均衡分配机制

校际差距的另一个成因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经费不均衡。不平衡的结果自然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建立教育经费均衡分配机制,才能部分地解决这一差距。只有有了资金的支撑,学校才能加强硬件建设,才能加强师资的培训,才能改善教师的待遇问题,不一而足。4.加强对各类学校的督导

不客气的说,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或默许,甚至是有力支持是产生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一个重要成因。正是因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才让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所以加强对各类学校的督导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公平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之一,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和全社会一起去努力、去践行,一定会有一天实现我们的理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