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析冷战格局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2020-07-26 来源:小奈知识网


简析冷战格局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的格局,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冷战。

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后冷战达到高潮,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争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平共处的思想,提出并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新中国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在此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生存外交”。我国起初实行了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为我们赢得了苏联的肯定、支持和与援助,获得了广泛的同情和理解,成功地打破了帝国主义阵营对新中国所采取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使新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得以站稳。

冷战期间,对于美苏而言,中国是一支强大而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入到哪一方都会带来其实力质的变化,不利于国际形势的稳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调整了70年代“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坚决贯彻执行了独立自主、真正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抓住了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为中国外交提供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中国在80 年代初确立的独立自主对外战略经历了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国际舞台上的风风雨雨。这个战略方针实际上在冷战结束之后仍然指导着中国政府处理新时期的对外关系,特别是处理中国同世界上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

冷战结束使国际社会摆脱了美苏两霸造成的战争威胁。维护持久和平、实现共同发展、推动世界进步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但由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原两极格局掩盖着的矛盾与冷战结束后新产生的矛盾相互交织,世界各地因民族、宗教、资源、价值观、战略利益等因素引发的对抗和冲突此起彼伏,涉及中国国家安全、主权与尊严的重大事件时有发生。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政治激进势力、反文明反人类的邪教势力沉渣泛起,恐怖主义和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非对称性威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各国在安全领域中的利益共同性与合作的必要性较前增多。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群体继承了原有的外交战略思想:“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国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立场。”

总而言之,冷战格局使新中国的外交在实践中遭受不断的挫折与磨练而逐步走向今天的成功。今后,我们相信中国外交会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完全有能力在新的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应对种种严峻的考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