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草木诗经
第一次看到《一个人的草木诗经》是在我室友的桌面上,她从网上淘来的,我随手一翻就爱上了这本书,有点爱不释手的境界。恰好我那个室友不喜欢这类书籍,于是这本书在我枕头边放了三年,也不是每天 都看,偶尔翻一翻,感受她那诗一般的语言,心就会无比地安静。为一百种草木,写一首诗歌,谱一篇传记,拍二三倩影。
我喜欢花草,可惜又叫不出几样草木的名字,常常为此感到沮丧。作者选择了100种草木,为每一种草木拍两三幅照片,写一则小传,再赋诗一首。正如她在序言中说的,她要做的是“挖掘和彰显草木的性情,抵达草木与人的共通之处。”她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确实写了本独特的书,这独特不在于她配了诗,而在于她在给每种草木撰写的小传中投入的情感以及传达出的独特感悟和全新发现。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目光。一位哲人艺术家说过这样的话,读着这本书更让我由衷地觉得这句话的真谛。小时候在乡野间结识的好多野花、野草,如蒲公英、车前草,在书中也多有再现,想不到那些随处可见的植物竟有这么诗意盎然的名字,原来这就是诗经里的植物啊!品读着隽永的文字,欣赏着精美的摄影,不禁有种与老友久别重逢的欣喜。继而感慨作者子梵梅创作此书的独辟蹊径:撷取100种花园绿地随处可见、却常被忽略的植物,以“本草拾遗”解读其前世今生、文化意象,邀请知名博物学者、摄影家莫非一起拍下它们最绝美的瞬间,并为它们写下100首楚楚动人的现代诗,与古诗古文相映成趣。何其妙哉! 其实还有好多植物还没有写进去,有点失望。
我现在都不爱看类似于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类的书,文字优雅,字里行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哀愁思绪,白落梅的也不喜欢看。看来我是已经过了这个年龄段了。下面一段话摘自《读者》:桃树没有因灿烂的花朵坠落而悲痛欲绝,它在等待叶子,它知道自己生
命长久的岁月里,是平常的绿色和饱满的果实,而非粉红色的一时惊艳。
白玉兰浓郁的芬芳,让人陶醉地闭上了眼睛,忽略了对它美丽的花形的欣赏。某种特征的过分张扬,对其他优长是无情的遮蔽:一俊遮百丑,一美掩千娇。
芭蕉拼命地扩张自我,叶子变得阔大肥硕,成为雨水的河床、蚂蚁的滑梯,还有人手中生风的扇面。自大的结果是常为人所利用。
含羞草的含羞,源于人注视下的触摸,否则无羞可言。世上许多事,应该检讨的是人的目光与手段。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草木的一生,经过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繁盛,最后到秋的瓜熟蒂落,四季轮回,演绎了生命的乐章。而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草木是一秋,人生也就一世。在这短短的人生旅程中,若是能有一个人能安然地与你携手风雨人生,共赏春花秋实,也不枉为这一世的草木人生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