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C 2 A 3 D 4 A 5 C 6 C 7 A 8 D 9 A 10 C 11 B 12 A 13 A 14 B 15 C 16 A 17 A 18 C 19 D 20 B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选出两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都不得分,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CD 2 ABCD 3 ABCD 4 AB 5 ACD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⒈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5分)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2.5分)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2.5分)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2.5分) ⒉ 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1分)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1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1分)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1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1分)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分)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1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1分)。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1分) ⒊ 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答:(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1分)价值规律是贯穿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的流通。(1分)
(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
个中心上下波动。(1分)
(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出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1分)第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分)
(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1分)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1分)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1分)其三,可能导致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出现比例失衡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1分) 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答:这句话是不对的。(2分)这是因为:
绝对真理也叫真理的绝对性。(1分)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1分)
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1分)因为:
第一,从整个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1分)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1分)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是:①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1分)②两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1分)
⒉ 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2分)这是因为: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1分)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1分)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1分)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1分)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1分)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1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2分)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⒈[答案要点]
(1)材料1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观点,材料2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观点。(1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统一的,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1分)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
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1分)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1分)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1分)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1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和对抗的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从而促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1分)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1分)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分)基本矛盾的发展、激化有个过程。我们既要坚定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要面对现实,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1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材料3的观点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分)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这是矛盾的特殊性。(1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形态的更替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而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1分)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及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1分)
(3)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1分)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1分)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分)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