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年5月第11卷第10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May 2017, Vol. 11, No. 10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临床探讨
韦谱新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6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 结合其入院就诊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 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 双号设定为观察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结合常规吸氧、抗炎和解痉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急诊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动
治疗后两组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分别为:(109.4±4.8)次/min、(25.7±2.5)次/min、(73.8±6.4)mm Hg(1 mm Hg=0.133 kPa)、(54.3±4.0)mm Hg, 均优于对照组的(116.8±5.3)次/min、(30.2±3.1)次/min、(61.4±5.5)mm Hg、(62.9±4.9)mm Hg,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急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 有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治疗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33随着环境因素的多元化, 化学物质、空气污染以及职业粉尘等因素都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因素, 其本质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性病变。重症哮喘作为哮喘的急性发作, 患者在常规治疗中很容易伴随无效或者阵发性的发作, 并且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恶化, 多伴有呼吸衰竭, 对于严重的哮喘患者很容易导致其出现呼吸衰竭, 患者进行单纯的常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对患者的生命抢救效果
。本研究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不明显[1]
受诊治的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应用效果的探究, 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对此做相关报告。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接受诊治的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86例, 所有患者均确诊, 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修订版标准以及Ⅱ型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并符合医院的伦理审查。结合其入院就诊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 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 双号设定为观察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 女24例, 年龄42~69岁, 平均年龄57.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3例, 年龄41~69岁, 平均年龄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4343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57.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结合常规吸氧、抗炎和解痉方法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对症消炎治疗, 并且结合其病情状况进行氧气的吸入, 对患者进行气道痉挛解除治疗[2];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急诊机械通气, 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频率设定在12~22次/min, 并且呼吸比设定在1.6:1.0~2.0:1.2之间, 对患者进行加压间歇性通气[3]。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
计数资料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2
以率(%)表示, 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x±s)
心率(次/min)128.5±7.5 116.8±5.3a128.7±7.3 109.4±4.8ab
呼吸频率(次/min)
32.7±4.3 30.2±3.1a32.5±4.2 25.7±2.5ab
PaO2(mm Hg)55.1±5.2 61.4±5.5a54.9±5.3 73.8±6.4ab
PaCO2(mm Hg)69.4±5.7 62.9±4.9a69.2±5.8 54.3±4.0ab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伴随由多种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出现而引发的气道慢性炎症, 患者的气道出现高反应状态, 并且患者很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出现严重哮喘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对
。我国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危害[4-7]
上升的显著趋势, 患者的病程较长, 同时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作者单位:535000 广西钦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长期的迁延不愈慢性病症也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没有
得到显著改善。哮喘发病因素较多, 其中最为多见的有遗传因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患者出现严重哮喘会出现一系列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例如最为多见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加快[5, 8-11]。严重哮喘的患者需要进行吸氧、抗炎治疗。本研究中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在呼吸机的机械通气的辅助下对气道产生一定的作用, 并且尽可能保持通畅, 对患者的气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同时抑制二氧化碳的积聚, 结合机械装置对患者的自主呼吸进行调整和代替。严重的哮喘患者伴随有气道阻塞、肺过度充气, 很容易出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年5月第11卷第10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May 2017, Vol. 11, No. 10
·73·
呼吸性酸中毒、意识障碍以及呼吸肌疲劳, 因此对患者进行支气管扩张、降低气道的阻力、改善通气和氧代谢是改善呼吸衰竭病症的最终目的[6, 12-14]。机械通气在正压力的作用下进行气道扩张, 从而对支气管气道内的压力进行降低, 并且改变肺泡内的压力, 从而对肺组织的顺应性进行改善, 对气道痉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能够有效刺激呼吸中枢, 并且提高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和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从而有效增加通气量, 对二氧化碳潴留有很好的改善作用[7]。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结合常规的吸氧、抗炎以及解痉方法对急诊进行改善, 能够有效改善哮喘导致的呼吸衰竭, 对机械通气的应用让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恢复得到促进, 并且作为一种临床急诊的辅助手段, 对患者进行常规配合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掌握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有效改进[15, 16]。
本研究中, 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
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急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 有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性健康研究, 2016(1):222.
[4] 方海川.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现代诊
断与治疗, 2015, 26(21):4915-4916.
[5] 刘东伟.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
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13-14.
[6] 韦亚军. 分析急诊治疗用于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
床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7):137-138.
[7] 杨飞.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急诊治疗的效果分析. 医学
理论与实践, 2016, 29(17):3044-3046.
[8] 石佳泉, 徐招柱, 饶广浩, 等.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
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3(20):81-82.
[9] 鲁玄, 唐祁, 李峰.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
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5):83.
[10] 王祖棣.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3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2):128-129.
[11] 梁兵.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62例临床分析. 黑龙江医
学, 2014(8):948-949.
[12] 杨邦好.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8例临床分析. 中
国基层医药, 2010, 17(1):99-100.
[13] 程红兵, 叶青.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45例临床分析. 医
学信息, 2015(25):315.
[14] 徐国华.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5(33):4677-4678.
[15] 魏新宇, 潘群会, 罗晓玲.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
临床疗效探析. 世界中医药, 2016(B03):953-954.
[16] 韩玉全.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中国农
村卫生, 2016(14):18-19.
[收稿日期:2017-02-22]
[1] 刘晓玢. 重症哮喘呼吸衰竭采用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 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12):43, 46.
[2] 张俊杰.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效果评定及
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75-76.
[3] 张文革.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方法及效果初评. 中外女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和
临床疗效
陶美霞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0例。研究组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治疗,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瘤存活。研究组完全缓解时间为(3.1±0.5)个月, 短于对照组的(6.8±1.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17例(85.0%), 6例自然受孕, 11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12例(70.6%), 流产3例(17.6%), 早产2例(1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8例(40.0%), 3例自然受孕, 5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2例(25.0%), 流产2例(25.0%), 早产4例(50.0%)。研究组患者成功受孕率、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自然受孕率、人工助孕率、流产率、早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对年轻且有生育愿望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治疗安全、可行。
【关键词】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临床适应证;治疗方法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34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疾病之一, 好发于40岁以上的围绝经期女性。现阶段, 女性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的加重,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4]。传统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多采用全子宫及双附件
切除治疗, 必要情况下需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 术后需要
辅助放疗、化疗, 使患者失去生育功能, 这对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难以接受。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化程度较高、病变较局限、很少发生肌层浸润, 临床治疗预后较好, 5年生存率高达93%[2, 5-7]。对于合并不孕病史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越来越期望能够保留生育功能。本研究中,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 给予研究组20例早期子宫内
作者单位:118300 辽宁省东港市妇幼保健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