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旧毡帽们”的内心世界
作者:许婷婷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2期
许多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入了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看似平静的结局,看似平淡的描述,却给小说抹上了一层浓浓的哀伤。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在主题上折射出当时处在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农民的真实处境,还在于小说通过人物活动场景的变换,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呈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它是一部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悲喜怒哀的舞台剧。本文重点探究从人物的语言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选择万盛米行作为故事发生的第一个表演场所。这个米行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规模不小。作者希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更能够增添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面前占卜他们的命运。
用“戴旧毡帽的”来称呼米行粜米的农民,这样写的好处,是便于突出某种普遍性。这是这篇小说的特殊功能,它反映的不是某一个地方的某个人,而是社会底层人物,这是体现人物身份的符号。这一段不难看出农民们迫切想要知道他们的米能否卖到好价钱。无形当中,有一只手操控着“旧毡帽们”的命运。
接着以人物对话展开,这个对话中的话语权显然是在米行老板手中,无论怎样哀求,米行先生们都是冷面黑心。“美满的希望忽然一沉”,由丰收的喜悦急转直下,跌到失望的谷底。收成好本该卖个好价钱,结果却是:
同样地,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入秋以来望着沉重的稻穗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 在糊里糊涂中,在将信将疑中,“旧毡帽们”卖掉了他们唯一的希望,陷入了悲苦的泥潭。对他们来说,到了米行就等于上了屠宰场的猪,任人宰割。即便多收了三五斗,换到手的只是被压榨得所剩无几的钞票。
多与少的矛盾,在这篇小说中充分地展现出来。鲜明的比照,也是这篇小说之所以经典的理由之一。米行粜米,展示出“旧毡帽们”不想低价卖出又不得不卖的矛盾心理,最终没得选择只能向现实妥协。
在第二个街头购物的场景中,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来写旧毡帽朋友原来有很多精打细算好的预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租,还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得多余吧。 这里连用两个“大概”,再次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解读为粮食丰收了,今年手头应该比去年的要宽裕,他们甚至想买一个热水瓶。这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对生活他们充满了美好期望。
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一块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你们看,我们这么一把年纪,谁用过这些东西来!”这啰嗦也就够受了。
这一段写出了“旧毡帽们”没钱买很窘迫却又自我安慰,用这种阿Q式的精神疗法来掩饰他们内心的窘迫,借此给他们极度失望的心理以感情上的缓冲。生活还是要继续,得过且过是他们的生存状态。
在计划中买的必需品与口袋中的窘迫之间的矛盾中,“旧毡帽们”已经失去了憧憬未来的能力,他们不得不再一次降低自己对生活的那么一点期盼,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小说最后一个场景是人物船头对话,这时大家借着酒劲发泄着内心的苦闷。在你言我语中道出了苦水:种田人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米,缴租立即借新债,他们为生计而发愁,为哪里是条活路而争论,此时他们的内心世界泛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澜。虽然“散乱的谈话当然没有什么决议案”,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在寻求出路所在和路路断绝的矛盾中,“旧毡帽们”的反抗意识正在崛起。只是现实道路充满荆棘,“旧毡帽们”如何被逼上绝路,又是如何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了小说留给读者的一个个问号。
作者为写这篇小说,亲自实地去万盛米行观察“旧毡帽们”的生活,仔细揣摩他们的心理。所以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能够洞悉农民们的内心世界,愤怒着他们的愤怒,哀伤着他们的哀伤,矛盾着他们的矛盾。从文学的艺术创作来说,作者很好地运用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正如孙绍振所说,矛盾是内在的,尤其是经典作品,往往是天衣无缝的,因而关键不在于分析矛盾而在于揭示矛盾。作者紧紧抓住“旧毡帽们”生存状况中的种种矛盾,把矛盾引向极端最终却又归于平静,看似平静的世界暗潮涌动,预示着最终汇于社会大洪流之中。三个场景布置,两层对话推进,最后一层自我透底,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这里。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