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

2021-10-01 来源:小奈知识网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

一、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组织机构:

组织人员: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 安拆班组长 安装拆卸工 起重机司机 起重机司索

二、编制依据:

1、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其他现行工程建设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关于工程建设方面的规定;

2、国家现行的有关钢筋混凝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3、塔吊的相关操作规程及安装、拆除规范要求和厂家说明书要求 4、我公司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和类似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经验。 (一)、 塔吊安装附墙概况表:为安全起见,实际附墙高度小于厂家提供高度

塔吊型号 安装位置 附墙与建筑物距离 塔机安装高度 附墙道数 附墙道数 第一道 1道附墙 QTZ100(TC6513-6) 附墙安装于混凝土墙身上 3.5 m 60m 附墙高度 29.1 m (二)、根据该工地使用情况和厂家说明书要求,塔吊与塔吊之间的高低差不小于4.5m。

三、预埋件的选用与安装:

附墙拉杆与建筑物固定点的预埋板预埋,预埋件选用待预埋点位置的砼硬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进行塔吊附着安装。 四、附墙架选用:

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砼墙体上,起着依附作用。使用时环梁套在标准节上。四根撑杆中,四根撑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内,本塔机附着架按塔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为3.5m设计的,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五、附墙的安装工具和防护用品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名称 专用扳手 活动扳手 大锤 奶子锤 规格型号 扭力扳手 10、12寸 16磅 2.5磅 单位 套 把 把 把 数量 2 4 4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橇杆 替打 电工仪表 白棕绳 千斤头 千斤头 安全帽 安全帽 绝缘套 手套 铁丝 垫木 1.2-1.5m 大、中、小 万用表 50mφ16mm 15mφ17mm 8mφ13.5mm 根 把 套 根 根 根 顶 根 双 双 4 3 1 2 4 2 20 6 20 20 若干 若干

六、塔吊附墙、安全技术要点及安全措施:

1、塔式起重机的附墙、必须由取得专业队队伍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进行监督和监护。

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鞋,工具装入工具袋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必须更换。

3、工作前应检查电气的完好性、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液压油是否能满足要求、液压油管的完好性。液压工作压力是否正常。

4、检查发现的隐患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方能进行顶升。 5、禁止向下抛掷材料及工具。 6、准备好灭火器。

7、同一道附着装置上的各拉杆安装在同一水平面内。 8、塔机的对着高度及附着的距离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

9、附着以后,在无风状态下,塔身轴心对支撑面的侧垂直度应在2‰以内。 10、工作时应设立警戒区派出转人监护。设立安全告示。 七、附墙安装程序:

1,在第一附着点1m处搭设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有栏杆,并围好安全网。 2、将所需的工具、螺栓、销轴吊到工作平台上。

3、依次将四根拉杆吊到附着点位置,用销轴将其与附着框铰接。 4、调整塔身垂直度,塔身侧向垂直度必须在2‰以内。

5、用电焊依次将四根拉杆的另一端用相应预埋板烧焊连接,焊好底面的焊缝后再加两块斜底铁板。

6、检查所有的连接销轴开口销是否牢固,连接螺栓是否上紧,焊缝是否符合要求。 7、将平台上的工具及剩余部件调到地面,附墙安装完毕。 八、塔机的附着架

(一)安装附着架

1、将环梁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包在塔身外,然后用M20的螺栓连接成附着框架,调整附着框对角上的螺杆将附着框贴紧在塔身上;并在四边打入;再吊装四个撑杆将附着框与墙面处铰接点连接在一起。

2、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的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4/1000,垂直度的调整可通过调整四根附着用撑杆与建筑物的附着位置而获得,必要时用钢丝绳将附着架挂在塔身上。

3、附墙安装完毕后、塔吊的顶升、加节也是安装中的重要环节,如不注意安全技术要求,就可能出危险。因此作业中应特别注意。 九、塔吊升高完毕后检查、调整,验收工作:

1、 检查各部机械、电器、绳轮系统是否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2、 检查个部螺栓、销子是否到位、紧固,开口销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 检查各部份的零部件、平台、栏杆是否齐全,牢固可靠。主卷扬卷筒上至少还剩有四圈以上的钢丝绳。

4、设定吊钩上、下限位器并使之达到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并且动作灵敏可靠。

5、检查塔吊自由状态下,垂直度误差必须小于2/1000。 6、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十、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电源管理、维护和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操作证”;监护人员等级应高于操作人员。

2、施工现场直埋电缆必须用铠装电缆或加保护管,深度不得低于0.7米。 3、敷设各处的临时线路绑扎牢固整齐,电气连接及绝缘可靠,防止外部受机械损伤。

4、施工用电设施除经常性的维护外,还应在雨季及冬季前进行全面的清扫和检修,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后,应进行检查维护。

5、施工用电线路及设备的检修和恢复送电严格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执行;严禁采用预约送电时间的方式,在线路和设备上进行任何工作。 十一、应急措施:

(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

(4)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 (5)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十二、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塔机附着杆参数

塔机型号 QTZ80(TC6013A-6)-中联重科 塔机计算高度H(m) 起重臂长度l1(m) 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h(m) 工作状态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 2089 60 60 1.38 塔身宽度B(m) 平衡臂长度l2(m) 工作状态时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k1(kN·m) 非工作状态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 2331.5 1.96 13 379.7 塔身桁架结构类型 方钢管

附着杆数 附墙杆截面类型 三杆附着 格构柱 附墙杆类型 塔身锚固环边长C(m) Ⅲ类 1.8 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

附着次数N 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a1(m) 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a2(m) 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a3(m) 3.5 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b3(m) 4 3.5 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b2(m) 4 1 3.5 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b1(m) 4 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0(kN/m2) 0.2 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0'(kN/m2) 0.5 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0 0.35

非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线荷载标准qsk' 值第N次附着 附着点高度附着点净高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μz 工作状态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非工作状态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工作状态风振系数βz 工作状非工作状态风振系数βz' 态风压等效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sk h1(m) h01(m) 第1次附着 29.1 29.1 0.765 1.95 1.95 1.791 1.872 0.352 0.92 悬臂端 60 30.9 0.951 1.95 1.95 1.748 1.829 0.427 1.117 附图如下:

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k

qk=0.8βzμzμsω0α0h=0.8×1.748×0.951×1.95×0.2×0.35×1.38=0.251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k2

Tk2=1/2qkl12-1/2qkl22=1/2×0.251×602-1/2×0.251×132=430.591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 Tk=0.9(Tk1+ Tk2)=0.9×(379.7+430.591)=729.262kN·m 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E=133.463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2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2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2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w=20.5RE=188.745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

α1=arctan(b1/a1)=48.814° α2=arctan(b2/a2)=48.814° α3=arctan(b3/a3)=48.814°

β1=arctan((b1+c/2)/(a1+c/2))=48.077° β2=arctan((b2+c/2)/(a2-c/2))=62.049° β3=arctan((b3+c/2)/(a3+c/2))=48.077° 各杆件轴力计算:

ΣMO=0

T1×sin(α1-β1)×(b1+c/2)/sinβ1-T2×sin(α2-β2)×(b2+c/2)/sinβ2-T3×sin(α3-β3)×(b3+c/2)/sinβ3+Tk=0

ΣMg=0

T1×sinα1×c+T2×sinα2×c-Nw×cosθ×c/2-Nw×sinθ×c/2+Tk=0 ΣMh=0

T3×sinα3×c-Nw×sinθ×c/2+Nw×cosθ×c/2-Tk=0

(1)θ由0~360°循环,当T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190.436kN,T2=0kN,T3=715.494kN 最大轴压力T1=190.435kN,T2=556.186kN,T3=0kN

(2)θ由0~360°循环,当T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190.436kN,T2=556.186kN,T3=0kN 最大轴压力T1=190.435kN,T2=0kN,T3=715.494kN 四)、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E=187.605kN 2、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2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w=RE=187.605kN。

根据工作状态方程组Tk=0,θ由0~360°循环,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189.285kN,T2=17.876kN,T3=176.223kN 最大轴压力T1=189.285kN,T2=17.876kN,T3=176.223kN 五)、附墙杆强度验算

格构柱参数 格构柱截面类型 缀件间净距l01(mm) 格构柱分肢参数 格构柱分肢材料 分肢对最小刚度轴的回转半径iy0(cm) 分肢形心轴距分肢外边缘距离Z0(cm) 分肢材料抗拉、压强度设计值f(N/mm2) 格构柱缀件参数 缀条材料 缀条截面积Az(cm2) L20X3 1.13 缀条最小回转半径inim(cm) 0.39 18a号槽钢 分肢材料截面积A0(cm2) 分肢平行于对称轴惯性矩I0(cm4) 25.69 双肢 300 格构柱缀件形式 格构柱截面边长a(mm) 缀条 300 1.96 98.6 1.88 分肢材料强度设计值fy(N/mm2) 235 210 附图如下:

塔机附着格构柱截面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A=2A0=2×25.69×100=5138mm2

σ=N/A=715494/5138=139.255N/mm2≤[f]=210N/mm2 满足要求!

2、格构式钢柱换算长细比验算

杆件1的计算长度:L0=(a12+b12)0.5=5315.073mm 整个格构柱截面对X轴惯性矩:

Ix=2[I0+A0(a/2-Z0)2]=2×[98.6+25.69×(30/2-1.88)2]=9041.465cm4

整个构件长细比:λx=L0/(Ix/(2A0))0.5=531.5073/(9041.465/(2×25.69))0.5=40.067 分肢长细比:λ1=l01/iy0=30/1.96=15.306

分肢毛截面积之和:A=2A0=2×25.69×100=5138mm2 构件截面中垂直于X轴的各斜缀条的毛截面积之和: A1x=2Az=2×113=226mm2

格构式钢柱绕两主轴的换算长细比:

λ0max=(λx2+27A/A1x)0.5=(40.0672+27×5138/226)0.5=47.108 附墙杆1长细比:

λ01max=47.108≤[λ]=100,查规范表得:φ1=0.869 满足要求! 附墙杆2长细比:

λ02max=47.108≤[λ]=100,查规范表得:φ2=0.869 满足要求! 附墙杆3长细比:

λ03max=47.108≤[λ]=100,查规范表得:φ3=0.869 满足要求!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190435/(0.869×5138)=42.651N/mm2≤[f]=210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556186/(0.869×5138)=124.568N/mm2≤[f]=210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715494/(0.869×5138)=160.248N/mm2≤[f]=210N/mm2 满足要求!

3、格构式钢柱分肢的长细比验算 附墙杆1钢柱分肢的长细比:

λ1=15.306≤0.7λ01max=0.7×50=35 当λ01max小于50时取50 满足要求!

附墙杆2钢柱分肢的长细比:

λ2=15.306≤0.7λ02max=0.7×50=35 当λ02max小于50时取50 满足要求!

附墙杆3钢柱分肢的长细比:

λ3=15.306≤0.7λ03max=0.7×50=35 当λ03max小于50时取50 满足要求!

六)、附着杆与结构连接节点验算

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连接钢板强度等级 连接板固定方式 预埋件锚筋直径d(mm) 铰接 Q235 预埋钢筋 22 连接钢板厚度dt(mm) 建筑物混凝土强度等级 连接板耳板排数 预埋件锚筋层数 20 C30 2 4 预埋件锚筋根数 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线距离z(mm) 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N/mm2) 耳孔中心至连接板高L(mm) 20 800 锚筋强度等级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N/mm2) HRB335 1.43 300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14.3 150 1、预埋件计算

各附着点所受荷的剪力、轴力和弯矩分别为:

F1=N1sinα1=190.435×sin48.814°=143.317kN,V1=N1cosα1=190.435×cos48.814°=125.402kN;

F2=N2sinα2=556.186×sin48.814°=418.573kN,V2=N2cosα2=556.186×cos48.814°=366.251kN;

F3=N3sinα3=715.494×sin48.814°=538.464kN,V3=N3cosα3=715.494×cos48.814°=471.156kN;

M1=V1L=125.402×0.15=18.81 kN.m M2=V2L=366.251×0.15=54.938 kN.m M3=V3L=471.156×0.15=70.673 kN.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第9.7.2条计算锚筋面积, 锚筋受剪影响系数αv=(4.0-0.08d)(fc/fy)0.5=(4.0-0.08×22)×(14.3/300)0.5=0.489 锚板弯曲变形折减系数αb=0.6+0.25dt/d=0.6+0.25×20/22=0.827 锚筋排数影响系数αr=0.8 附着点1

As≥V/(αrαvfy)+F/(0.8αbfy)+M/(1.3αrαbfyz)=125.402×103/(0.8×0.489×300)+143.317×103/(0.8×0.827×300)+18.81×106/(1.3×0.8×0.827×300×

800)=1881.458mm2

As≥F/(0.8αbfy)+M/(1.3αrαbfyz)=143.317×103/(0.8×0.827×300)+18.81×106/(1.3×0.8×0.827×300×800)=812.931mm2

取As=1881.458mm2

实际配筋As实际=20×3.14×222/4=7598.8mm2 As实际>As 满足要求! 附着点2

As≥V/(αrαvfy)+F/(0.8αbfy)+M/(1.3αrαbfyz)=366.251×103/(0.8×0.489×300)+418.573×103/(0.8×0.827×300)+54.938×106/(1.3×0.8×0.827×300×800)=5495.002mm2

As≥F/(0.8αbfy)+M/(1.3αrαbfyz)=418.573×103/(0.8×0.827×300)+54.938×106/(1.3×0.8×0.827×300×800)=2374.254mm2

取As=5495.002mm2

实际配筋As实际=20×3.14×222/4=7598.8mm2 As实际>As 满足要求! 附着点3

As≥V/(αrαvfy)+F/(0.8αbfy)+M/(1.3αrαbfyz)=471.156×103/(0.8×0.489×300)+538.464×103/(0.8×0.827×300)+70.673×106/(1.3×0.8×0.827×300×800)=7068.932mm2

As≥F/(0.8αbfy)+M/(1.3αrαbfyz)=538.464×103/(0.8×0.827×300)+70.673×106/(1.3×0.8×0.827×300×800)=3054.31mm2

取As=7068.932mm2

实际配筋As实际=20×3.14×222/4=7598.8mm2 As实际>As

满足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3.1条 基本锚固长度lab=αdfy/ft=0.14×22×300/1.43=646.154mm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ξa=0.8

La=ξalab=0.8×646.154=516.923mm 2、吊耳板计算

吊耳板厚S(mm) 吊耳板高L(mm) 吊孔直径D(mm) 20 300 50 吊耳板宽LDP(mm) 吊耳板圆周外半径R(mm) 吊耳板许用拉应力[σ](N/mm2) 吊耳板许用剪应力[τ](N/mm2) 125 连接板耳板排数 2 200 100 205 吊耳板

NS=max{N1,N2,N3}/2=357.747kN 吊耳板吊索方向的最大拉应力:

σL= NS/(S(2R-D))= 357.747×103/(20×(2×100-50))=119.249N/mm2≤[σ]=205N/mm2

符合要求!

吊耳板吊索方向的最大剪应力:

τL= NS/(S(2R-D))= 357.747×103/(20×(2×100-50))=119.249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