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

2021-02-01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0年6月 铁道工程学报 Jun 2010 第6期(总141)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NO.6(Ser.141) 文章编号:1006—21O6(20lO)O6-0115—04 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 黄永柳料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430063)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站站停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给出各种中间站布置形式 的适用范围。 研究结论:针对城际铁路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2种城际列车、采用越行模式的运输组织特点,分析计算了 不同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研究认为:本站不发生越行作业且以大站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 中问站宜采用无到发线形式;以大站客流为主、站站停列车基本不组织追踪运行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设 2条到发线、侧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选择设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以站 站停客流为主、且有其他城际线接轨的中间站宜选择设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 关键词: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列车追踪间隔;适用范围 中图分类号:U291.2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Intermediate Station Layout Form of Intercity Railway on Train Interval HUANG Yong—liu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Ltd,Wuhan,Hubei 430063,China)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s:The study is don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mediate station layout form of intercity railway on train interval in order to give the applicable scales of different layout forms of intermediate station. Research conclusion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ity railwayg traffic organization modes of train stopping at major station,train stopping at every station and train overtaking,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luence of tfnhe different layout forms of intermediate station on train interva1.From the stud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rmediate station of the intercity railway where train overtaking doesnt exist and mainly serves for the passenger flow from the train stopping at major station,is appropriate to adopt the form of no arrival and department tracks,the intermediate station of the intercity railway where mainly serves for the passenger flow from the train stopping at major station and there is basically no every—station—stopping train,is appropriate to adopt the form of side—platform with two arrival and department tracks,the intermediate station of intercity railway where mainly serves for the passenger flow from the train stopping at every station,is appropriate to adopt island—platform with 2 arrival and department tracks,and the intermediate station of the intercity railway where mainly serves for the passenger flow from the train stopping at every station and joints with other intercity railway,is appropriate to adopt the island—platform with 4 arrival and department tracks. Key words:intercity railway;intermediate station;layout form;train interval;applicable scale 。收稿日期:2010—02—15 作者简介:黄永柳,1973年出生,男,高级工程师。 1 16 铁道工程学报 2010年6月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2O20年 我国客运专线建设目标1.6万km及以上,其中城际 铁路城际客运系统由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地区扩展到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 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目前高速铁 路的建设高潮即将结束,城际铁路将是下一阶段重点 建设目标。城际铁路中间站不同布置形式与行车间隔 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布置形式对土建工程投资及 系统能力影响巨大,但城际铁路作为近几年我国新兴 的轨道交通方式,由于起步晚、发展快,其基础性研究 还相当薄弱,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见对此问题的详细 研究。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从事城际铁路设计实践以 及主持多项城际铁路科研的体会,结合城际铁路运输 特点,定量分析中间站不同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 的影响以及不同布置形式的适用范围。 1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特点 根据《城际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研究》,城际铁路是 在城市群内部为解决城市之间客流出行而修建的客运 专用快速铁路。城际铁路既要服务于沿线大城市之间 的交流,也要服务于沿线中小城市(中心镇)之间以及 其与大城市间的客流出行。根据目前在建或拟建城际 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的研究,一般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 两种城际列车,大站停列车中间不停站或仅停靠沿线 几个大站,旅行速度高,主要服务于城际中长距离运 输。站站停城际列车每个车站基本上均要停靠上下旅 客,速度相对较低,主要服务于城际短距离运输及中心 城镇与大城市之间的交流。 由于大站停列车和站站停列车之间存在较大的速 差,为保证线路通过能力及列车运行均衡性,一般采用 越行组织模式。 2城际铁路中间站的几种布置 目前,城际铁路设计采用的中间站站型主要有以 下4种:图2为无到发线车站,图3为2条到发线、侧 式站台车站,图4为设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车站, 图5为设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车站。 3 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 影响 城际铁路由于最高运行速度一般不超过300 km/h, 列车在区间的追踪间隔不是控制因素,其列车间最 小追踪间隔主要受中间站布置形式的影响。以时速 200 km/h城际铁路为例,分析不同中间站布置形式对 站站停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 注:——大站停 …站站停 图1 越行模式 图2无到发线 图3 2条到发线、侧式站台 图4 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 图5 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 第6期 黄永柳: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影响 1 17 3.1 同方向能同时接发列车 图4、图5由于车站同一方向有2条及以上股道 车站类型 表2列车到达间隔时分表 车站道岔型号 可供站站停列车停靠,同方向能同时接发站站停列车。 列车发车间隔 时间/s 3.1.1站站停列车出发间隔 列车出发间隔时间构成如图6所示。 / 1\ . . I Z Z防 I’ I l I ,盅 图6列车出发间隔时间构成图 发车间隔计算公式如下: :3.6 譬 +t发 (1) 式中 痔——车站办理列车发车作业时间(s)。 具体构成包括:车站轨道电路信号至轨道继电器 GJ及处理时间2.8 S,轨道继电器GJ至列控中心TCC 及处理时间3 s,列控中心TCC至轨道电路时间0.5 s, 轨道电路信号至ATP并生成列控速度模式曲线的时 间最大为2.8 S,办理后行列车发车进路时间暂按18 s, 司机确认目标距离和速度变化的时间5 S,合计32.1 s。 列车编组按8辆,列车长按215 m,闭塞分区长度取 1 000 m,计算列车发车间隔如下表: 表1列车发车间隔时分表 车站类型 车站道岔型号 列车发车间隔 时间/s 图4 18号道岔(限速80 km/h) 1o7 12号道岔(限速50 km/h) l16 图5 18号道岔(限速80 km/h) 109 12号道岔(限速50 km/h) l18 3.1.2站站停列车到达间隔 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构成如图7所示。 图7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构成图 _3.6 -3.6 司确 (2) 式中 到作——车站办理列车到达作业时间(s),参数 与办理列车发车相同,总时间为32.1 s。 列车编组按8辆,列车长按215 m,闭塞分区长度取 1 000 m,计算列车到达间隔如表2所示。 图4 18号道岔(限速80 km/h) 124 12号道岔(限速50 km/h) 138 图5 18号道岔(限速80 km/h) 126 12号道岔(限速50 km/h) 140 3.2 同方向不能同时接发站站停列车 图2、图3由于车站同一方向只有1股道可供站 站停列车停靠,因此,同方向不能同时接发站站停列 车。在前行车离开车站后才能为后行车办理进站进 路,最小行车间隔如图8所示。 图8列车通过车站间隔时间构成图 : +3.6 粤 盟 + +f通 (3) 其它参数同上,中间站停车时间取45 S,列车编组 按8辆,列车长按215 m,闭塞分区长度取1 000 m。 列车停站通过车站间隔 如表3所示。 表3列车停站通过车站追踪间隔时间表 车站类型 车站道岔型号 列车发车间隔 时间/s 图2 18号道岔(限速8O km/h) 232 12号道岔(限速50 km/h) 245 图3 l8号道岔(限速80 km/h) 244 12号道岔(限速50 km/h) 267 3.3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数据,中间站的不同布置形式对列 车最小追踪间隔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图4、图5,由于 同方向能够同时接发列车,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受到达 间隔控制,图4采用18号道岔、12号道岔分别为124 S、 138 S,图5采用18号道岔、12号道岔分别为126 s、 140 S。对于图2、图3,由于同方向不能够同时接发列 车,在前行车离开车站后才能为后行车办理进站进路, 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图2采用l8号道岔、l2号道岔分 别为132 S、245 S,图3采用18号道岔、l2号道岔分别 为244 s,267 s。图2、图3的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几乎 是图4、图5的2倍。 1 18 铁道工程学报 2010年6月 4 结论 城际铁路由于采用公交化的运营模式,一般要求 设计最小行车间隔在3 rain及以下。从满足设计追踪 间隔出发以及工程经济性出发,对中间站布置选择有 以下建议: (1)本站不发生越行作业且以大站客流为主的城 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无到发线形式; (2)以大站客流为主,站站停列车基本不组织追 踪运行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设2条到发线、侧式 站台形式; (3)以站站停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选择 设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 (4)以站站停客流为主、且有其他城际线接轨的 中间站宜设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 参考文献: [1]何华武.京津城际铁路科技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 2009(1):4—16. He Huawu.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on Beijing—Tinajin Inter—dty Railway[J].Engineering Sciences,2oo9(1):4—16. [2] 周厚文.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J].铁道工程学报,2009(8):96—100. Zhou Houwen.Research on the Inercity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 for Pear River Delta Region[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09(8):96—100. [3]颜湘礼.城际铁路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J].铁道工程学报,2008(4):16—18. Yan Xinagii.Discussion on Computing Method of Passenger Flow Volume in Station ofIner—city Railway at Peak Hour[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08(4):16—18. [4]何再瑜,易思蓉.铁路中间站辅助设计系统[J].铁道勘 察,2008(1):51—53. He Zaiyu,Yi Sirong.Auxiliary Design System of Railway Medium Stations[J]。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2008(1):51-53. [5] 赵钢,李映红.城际快速铁路通过能力研究[J].城市轨 道交通研究,2008(12):28—30. Zhao Gang,Li Yinghong.Research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Intercity Railway[J].Urban Mass Transit,2008(12):28—3O. [6]赵钢,彭其渊.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J].交 通科技与经济,2008(6):104—105. Zhao Gang,Peng Qiyuan.Research on Train Running Plan ofr Intercity Railway[J].Technology&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2008(6):104—105. [7]杨宇,陈刚,郑才辉.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研究[J].铁 道工程学报,2007(10):65—68. Yang Yu,Chen Gang,Zheng Caihui.Research on the Newly—built Passenger Station of Intercity Railway [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07 (10):65—68. [8]张仕雄,李俊娥.铁路客运专线列控系统的设计[J].武 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41—44. Zhang Shixiong,Li June. Control Design Plna for Railway Lines for Passengers Transportation[J]. Journai of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2008(5):41—44. [9]康维韬.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 铁道科学,2008(6):93—97. Kang Weitao. Research on Some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ssues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J]. China Railway Science,2008(6):93—97. [10] 常慧辉.基于层次分析的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选择 [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6):113—114. Chang Huihui. Selection of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Mode Based on Naiytic Hierarchy Process[J].Technology& cE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2008(6):113— 114. (编辑梅志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