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0月第28卷第10期总第342期 几个主要问题。 亦不是医学人文教育专门性文件,而且只是草案,未能强制实 施。由于我国不像一些外国政府那样,通过颁布法令强制规定 2.1.1课程结构不清晰,课程类型单一,课程内容重复 从整体来看,合并高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没有按自身特点、 重要次序、相互关系进行设置。大多数合并高校没有形成比较 鲜明的层次结构,呈现零乱的状态。人文课程类型单一,没有形 成多种课程类型并存和互补的局面。在课程内容上,许多院校 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重复的现象,而且没有很好地把现代化、国际 设置人文课程来保障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也没有制定比较有 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度,使得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缺乏方向引导和 制度保障,造成随意性和盲目性,致使医学人文教育得不到有效 的落实。 2.2.2缺乏理论的指导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对医学与人文科 学的关系研究已较为深入,但是如何通过人文课程实施人文教 育,医学人文课程如何结合医学专业教育,还缺乏深入的专门研 化的科学知识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起来,把培养基本素质的公 共性人文课程与培养专业素质的专业性人文课程结合起来。 2.1.2课程门类设置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 实际上,除了“两课”以外,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 仅有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被列为选 修课。这样,各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的门类设置要么千篇一律, 究。指导理论的缺乏,使得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协调 好社会、学科与学生三者的关系,也导致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 结合度不大,造成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失衡。 2.2.3传统医学课程模式的制约 从19世纪末到现在,主要形成三种医学课程模式,即以学 要么相差悬殊。许多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的科目是依据学校的 教师的兴趣和师资情况,缺乏学科整体规范,基本上没有固定的 教材和统编的教学大纲,课程变动性大。 2.1.3课时安排和课时分布欠合理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基本上开设在第一年和第二 学年,第三、第四个学年中只设置了极少数的任选课程。另外, 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器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问题为基础 的课程模式 J。前者为传统的课程模式,直到现在还占据统治 地位,后两种课程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 医学模式的转变才出现的。在国外,以器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得到广泛的尝试。而在我国,除四 合并高校医学人文必修课程课时过少,平均只占总学时的10%, 其中又以意识形态类为主,占人文课程总时数的75%。实际上, 根据有关统计数字,医学人文课程课时比重更小。另外,人文选 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极少数院校进行过以器官为基础的课程模 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实验和试点外,其余的院校基 修课在选修课程中的比例普遍不大。 2.1.4与医学特性结合不强,没有突出医学性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 精神和情感外,还有丰富内涵,还要结合医学特殊要求E J,如要 本沿袭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模式。致使医学人文课程局限 于单一学科范围之内,缺乏设置综合课程E3 J。另一方面,由于这 种课程模式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最终结果 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医学课程门数不断 增加,这样,不断加剧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课时冲突的矛盾,直 接冲击到人文课程的设置。现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始探讨如何 培养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医德,培养医学思维方法、培养严谨求 实的科学精神等等。而我国合并高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上没有 充分反映这些要求,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之间没有体现协调性 和互补性,说明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结合性还不够 强,人文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医学性。 2.1.5没有协调好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医学面临的新挑战是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病谱的变化, 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科技对医学事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人 构建新的医学课程体系,有的院校开始注意以问题为基础的课 程模式和以器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实验。 2.2.4合并高校没有充分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 合并高校各自的人文学科发展情况不同,有的医学院校是 与人文学科较强的大学合并的,如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而 有的是与人文学科相对薄弱的大学合并的,如衡阳医学院与中 南工学院。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合并的历史不长,学校没有将此 们对医学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从合并高校的医学人文课程 设置来看,未能充分反映社会要求。另外,合并高校医学人文课 程的设置也没有体现学科的发展。再者,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没 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与兴趣,未能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 认识,只考虑到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2.1.6跟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对国外 先进经验的借鉴 国际医学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 (GMER)中列举了职业态度、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七大基本要 求,其中与医学人文课程直接相关的就有四条。与我国合并高 校医学人文课程相对照,相吻合度较低。 2.2原因分析 问题作为重点问题考虑,加之多校区的障碍,师资的缺乏,使得 医学学科与人文学科还不能很好地实现交叉融合。当代,自然 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趋向融合,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需要 改变,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通才教育。由于合并高校没有充 分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从而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制约 了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优化,导致合并高校医学人文课程类型 单一,课程门类发展受限,课程内容陈旧。 参考文献 [1]汪一江.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4,(2):20— 21. [2]陆志刚,胡盛麟,康玉唐.医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1. 2.2.1缺乏制度的保障 [3]王云贵.高等医学课程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 重庆:西南师范大 学,1999:26~28. 国家近年来才出台了一些与医学人文教育相关的文件,但 没有出台专门的制度和文件,使得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得不到政 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规范。虽然《中国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纲 作者简介:康玉唐(1952一),男,湖南新化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授,副所长,研究领域: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要》指出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未提出制订可操作的具体 措施予以落实。《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也是近年才颁布的, 收稿日期:2007—05—29 修回日期:2007—09—04 (责任编辑:徐承本) Medicine and Philosophy(I--kJn' ̄istic&SociaI Medicine Edition).Oct 2007.vol_28.№.10.Total№.3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