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学院
学生姓名:专 业:班 级:论文题目:指导教师:二级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 学 号: 1130771138 公共事业管理 公管111 论城市标志性建筑存在的管理性问题 蒋楠 教授 现代科技学院
2014年3月10日
文献综述
一、概述 2005年7月至8月,中国北京举办2008年“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北京将入选方案中选择并建成北京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同年11月,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官员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不以建造任何“标志性建筑”为目标,而希望把对人类未来深刻的思考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遗产”流传下来。这两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就是触及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的体现,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是判断一座城市的识别符号。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各自城市印象的代表和象征。近2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城市标志性建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无序的现状。最新、最高、最现代并非“标志性建筑”。那些真正的标志性建筑,是因为其作为特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而存在,与周围环境能够协调共生,并长久发挥着其效用。随着城市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城市标志性建筑必然面临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业界与社会人士之 间关于标志性建筑在建成使用前的意向与投入运营后实际感受之间的争议;另一方面则是决策者与收益者之间关于标志性建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合理地分配城市资源,以保障多数人空间上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分歧。同时,在标志性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特色的丧失、忽视历史传统及文化内涵,保护、更新和开发间发展的不协调性,标准性建筑实现过程中的盲目性等诸多问题。济南武岳庙的消失又体现了标志性历史建筑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经济和文物保护问题。 这些年,许多曾经的城市地标都成了“短命建筑”:2007年,西湖第一高楼被拆,设计寿命100年仅“存活”了13年;2009年,曾经的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但它仅“度过”了15个春秋;2010年,南昌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也仅13个年头。现在,公众对各地竞相“生长”的地标建筑都揪着一颗心,不仅心疼这一笔笔不菲的投资,也担心着它们的未来命运。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成为标志性的建筑?我们能否把城市规划指向更深层的整体文化与价值方面来呢?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及其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在此,本文将以典型事件为例,着重探讨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立与拆除问题,以便为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名片, 是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和精神文化的寄托, 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对每个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标志性建筑的建立和拆除涉及的现实背景、经济和文化发展因素、政府责任等问题研究,有利于理性认识和管理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对于这些,目前学术界都有了一些相关研究。 (一)关于城市标志性建筑基本特征和意义的研究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等在《在历史的理性中反思当今标志性建筑》(《中外建筑》2005年第6期)中,从功能、形象、位置、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标志性建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苏州科技学院吕勤等在《标志性建筑在城市文化游憩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安徽建筑》2009年第2期)一文认为标志性建筑在促成城市文化游憩活动、提升活动品质方面作用显著。山东建筑大学的侯兴华在《标志性建筑面临的尴尬误区及其缘由探析》(《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一文指出标志性建筑的两层属性:体现建筑的选址、外型风貌和技术等的物质性,以及体现建筑的内涵、精神和价值的人文性,说明了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认为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和精神文化的寄托, 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对每个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今社会标志性建筑所遭遇到尴尬现状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荥阳市规划建筑设计室王利斌等在《浅析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中华民居》,2014年第35期)一文,阐述了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城市个性风貌的体现,是城市独特价值的商标和载体。苏州大学刘晓平教授在《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比较认知与批评模式探讨》(《中外建筑》2015年第1期)中说明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梳理了标志性建筑的定义和目的,比较了五组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效果差异。 (二)关于标志性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研究 张玉坤教授指出当今城市标志性建筑所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数量缺乏控制、位置缺乏选择、忽略了时间和文化对建筑的作用、缺乏全面统筹的思考,并从社会意识等主观方面和社会经济城市管理体制等客观方面,对形成这些误区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周拥军在《标志性建筑的原生与创新》(《中外建筑》2007年第2期)中指出标志性建筑存在布局的无序,等级不明确,误以建筑的高、新、奇作为标志性的误区。 华东理工大学的沈林明等在《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的“ 豪华” 与“ 困惑”》(《魅力中国》2008年第12期)一文以上海南站为例阐述了我国标志性建筑的误区, 指出许多标志性建筑要么概念标新立异,要么造价十分昂贵,其“ 豪华” 的背后是人性化的欠缺。标志性建筑的无序性和盲从性是因为很多城市规划缺乏合理性和统一性,缺乏对城市自身经济文化特色的思考。 侯兴华总结了标志性建筑目前所遭遇到的“丧失特色、缺乏认同、追求外表、泛滥成灾、序列混乱”等种种尴尬现象, 从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管理方面简要分析了尴尬产生的原因。 江西南昌市刘上峰《走出“标志性建筑”的误区》(《人民日报》2009 年8 月11 日)指出要成为城市标志,关键在于人们能在长久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价值认同感。一些地方钟情于建造“标志性建筑”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比着玩“概念”,二是奢靡之风在作怪,三是受“政绩观”影响。 湖北工业大学何丽兰在《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变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4期)中指出标准性建筑面临城市特色的丧失、忽视历史传统及文化内涵、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的破、盲目地模仿使城市失去个性等问题。 刘晓平教授从设计逻辑角度比较当代国内外几个标志性建筑,指出标志性建筑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对其价值观和评价问题的讨论,包括建筑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及具有共识的建筑批评模式。 (三)关于城市标志性建筑发展策略的研究 周拥军从文化与技术的结合、保护与发展并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阐述了对当前城市标志性建筑发展的思考。 何丽兰从城市建筑文化角度讨论了标志性建筑发展之路:从我国古代文化积淀中寻找传承,从国际经验中汲取养分,构筑建筑文化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比如合理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适当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做法,适当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做法。 南京财经大学李娜等在《南京1912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文化符号消费分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12期)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角度,以南京1912文化休闲街区建设为例,解读历史建筑改造所展现的城市文化选择,文中提出:当历史建筑改造的目标建立在尊重历史又符合大众文化品味基础上时,急功近利的城市文化弊病才会得以革除。 浙江大学的沈杰在《历史标志性建筑的更新及功能与文化的统一---波士顿市政厅改建方案概析》(建筑学报,2009年6期)中,通过对若干个建筑更新改造设计方案的分析,说明改建的意义在于实现历史标志性建筑功能和文化意义的统一,而理清建筑的本身含义以及建筑师作品的真正意图,是对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的前提条件。 广州大学的戚路辉等《标志性建筑与地方经济关系分析》(《中国房地产》2014年7月)对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四个城市的标志性高层建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国内生产 总值与标志性建筑高度的函数,初步判定标志性建筑建设是否符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 四川大学张杨《社区居民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态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6期)一文通过分析了社区居民对这一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态度和认识, 认为提高居民对本社区的历史建筑以及保护法规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社区发展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利用国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四)关于西安阿房宫建立与拆除事件的相关研究 西北大学权东计《西安的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之关系》(《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6期)从西安周、秦、汉、唐四大遗址保护的价值分析,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提出一方面要保护好各个时期留下的历史遗产,另一方面又要为城市的发展、功能更新和居民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并说明了应处理好西安西郊应建设与周丰镐、秦阿房宫、汉礼制建筑遗址保护之间的关系。 2007 年12 月9 日,光明日报道“秦阿房宫遗址考古工作全面完成”,指出所谓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其实就是没有建成的阿房宫遗址,这个遗址在秦末战乱中并未遭到大火的焚烧。 长江师范学院的项福库在《也谈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对国人的启示》(《兰台世界》2010年第2期)提出阿房宫考古新发现说明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 徐知乾在《“被造假”的阿房宫》(《国学》2012年7期) 中告诫人们要引以为戒,持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别再把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真实历史去看待,有意或者无意地去“造假”了. 朱碧雯在西安阿房宫重塑事件调查(《中华建设》2013年8期)中说明了距阿房宫遗址200米耗资2亿建造的旧阿房宫景点建立与拆除,以及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380亿再造项目的事件调查经过。 张少康《从“阿房宫事件”看“新闻执政”方向》(新闻窗,2014年2期)由一篇《西安380 亿打造“新阿房宫”引舆论质疑》的文章惊动中央高层,陕西方面“教训深刻”的原因作简要梳理,认为利用媒体展开危机公关的意识淡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田涛在《西安市文化资源梳理及古城复兴空间规划》(《规划师》2014年第4期)中提出通过梳理文化资源、分析文化载体和控制文化环境品质等方式实现古城复兴,同时结合西安市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明确了“一核、一区、七片、八廊、十二个外围文化演绎区、二十七个长安古镇、多点”的文化空间结构,阿房宫遗址就包含在十二个外围文化演艺城区”。文中指出: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侧重展现各区县文化定位及特色,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我国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存在的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和阐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认识到了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以及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研究中,多数是建筑设计类专家学者对标志性建筑的误区和局部视角的原因分析,没有着重突出城市公共项目管理策略,历史建筑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平衡策略等结合现代城市和社会管理理念有关的研究;在改进现状的建议提出方面,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思,但真正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视角系统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路径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本文将尝试在现代城市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从古城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视角,探讨标准性建筑的建立、运行维护和拆除的管理策略,结合具体案例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相应建议,以期对城市发展中标志性建筑的建设现状的改善有所启发。 [1] 刘晓平.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比较认知与批评模式探讨[J].中外建筑.2015(1)72-77 [2] 张玉坤.在历史的理性中反思当今标志性建筑[J].中外建筑.2005(6).45-48. [3]戚路辉.标志性建筑与地方经济关系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4(7).72-74 [4] 张杨.社区居民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态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6).102-105 [5] 周拥军.《标志性建筑的原生与创新》[J](中外建筑.2007(2).54-56 [6]侯兴华. 标志性建筑面临的尴尬误区及其缘由探析 [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6),607- 612. [7] 张少康.从“阿房宫事件”看“新闻执政”方向[J]. 新闻窗,2014,(2):44-45. [8]李娜. 南京1912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文化符号消费分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 (2).72-74. [9] 沈杰. 历史标志性建筑的更新及功能与文化的统一---波士顿市政厅改建方案概析_ [J].建筑学报,2009,(6).100-103. [10] 何丽兰. 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变迁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14).80-80. [11] 徐知乾.“被造假”的阿房宫.国学[J].2012,(7).31-33 [12]项福库. 也谈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对国人的启示 [J]. 兰台世界,2010,(2).66-67. [13]徐皓斌. 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分析 [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4)29-30. [14] 张建忠. 遗址公园_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 [J].人文地理,2012,(1).142-146. [15] 朱碧雯《拆! 2亿景区作废 建! 380亿再造——西安阿房宫重塑事件调查》[J].中华建设。2013(8).14-15 [16]赵峰. 380亿再造阿房宫_文化遗址上的地产开发 [J]. 中国经营报,2013,6 月24 日第A13 版.1-4. [17]权东计. 西安的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之关系_权东计[J]. 《北京规划建设》2005,(6).108-110. [18]董长铮、张剑锋. 历史建筑改造策略与文化思考[J]. 林业科技情报2013,(1).48-49. [19]王利斌王丽娟.浅析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4,(35).358- 359. [20]陈侠. 传承与发展——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7 [21]闰龙、赵健彬.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轨迹与展望[J].中国统计,2013,(5).17-18. [22]田涛.西安市文化资源梳理及古城复兴空间规划[J].规划师.2014(4).33-39 [23] Retrofit for landmark building in Sydney[J].Engineers Australia,2008,80(10):45-45. [24] Zhang Yong.A Brief Discussion on Landmark Building[C].//Sustainable Cities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2012:116-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