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7-16 来源:小奈知识网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前, 虽然绝大多数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但是,仍有一部分农民由于种种原因, 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贫困中,逐渐形成孤独、自 卑、敏感、忧虑等不良心理。 这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农村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敏感自 卑。 农村贫困学生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 对他人的反应较为敏感。 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学生敏感自卑的最主要因素。 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 不少贫困户子女在寒暑假外出打工, 他们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一二岁。 大多数贫困学生经常帮父母干农活、干家务,过早地担起生活的担子。 经济上的困难,生活水平偏低,这与家庭富裕、 吃穿无忧的同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于经济条件差,贫困学生精神状态不好,不愿和别的同学、老师交流,参加集体活动也少,久而久之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2.孤独胆小、自 我封闭。“我觉得很孤单,许多同学不愿和我说话,父母打工每天回来很晚,我很害怕,总是一个人偷偷的哭, 想着父母早点回家和他们一起吃饭多快乐。”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话。 大部分贫困学生的父母亲为了生计,长时间在外奔波,或者残疾,或者是单亲,或者文化程度不高, 他们很少和孩子沟通,缺乏关爱,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受到挫折时, 无处诉说, 长此以往, 就产生孤独感。 在学校里,他们情绪冷漠,胆小退缩。 主要表现为课堂上不主动回答问题,或者说话时声音很小;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常常把自 己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 以独来独往的方式来捍卫他们认定的那些所谓“自尊”,最终导致他们没有朋友,形成交往障碍。

3.焦虑偏激。 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他们的精神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当中。 他们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考虑家庭生活的困窘,然而迷茫的他们不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命运?渴望摆脱贫困,像别的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生活, 但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这种矛盾使他们焦虑不安,自卑悲观,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也由于孤僻自闭、 缺乏交流, 他们的心灵非常脆弱,慢慢的在性格中融入偏激的色彩。

二、 解决农村贫困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全面贯彻落实自 治区的“三免一补”政策,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 农村贫困学生都有一种早日摆脱经济窘迫的渴望, 因此帮助贫困学生摆脱心理压力, 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精神解困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学校调查摸底,建立贫困生档案,制定帮扶贫困学生计划。定期同村组、乡镇民政部门联系,根据有关政策,帮助解决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读书。对特困家庭的学生,学校积极争取企业、 单位及热心捐资助学的个人,进行重点帮扶。

2.用爱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校要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真正树立起自 尊、自信、自 立、自 强的精神, 正确看待贫穷, 让他们认识到贫穷并不可耻, 只有勤奋学习, 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才能改变贫穷的状况。 用师爱关注贫困学生是矫正他们不良心理最有效的途径。 课堂上教师多同他们沟通交流,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 推选他们做班团(少先队) 干部, 在班会上表扬他们刻苦学习、独立自强的品德;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走访他们的家庭,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用感恩心接受社会的爱心, 要有回报社会的坚定信念。

3.营造平等、和谐、温馨的班集体氛围,让贫困学生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出发,才能打动人心。 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孩子融入集体, 消除抑郁孤独具有积极的作用。 要教育学生扶贫济困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 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要正确看待贫穷、困难、挫折。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可组织学生行动起来,成立帮贫济困学习小组, 加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发扬贫困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 要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民主、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逐步消除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

4.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使他们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冲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心理辅导教师可通过个别心理咨询、 举办讲座、 心理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 学校还要多方面多途径地对贫困生进行人格、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关爱他们, 通过各种渠道,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运用各种方法教育他们, 使他们克服不良心理, 快乐健康的成长。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