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满分叙事作文800字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那段温暖的回忆
一段温暖的回忆如同一罐蜜糖,想到就甜;一段温暖的回忆好似一坛美酒,念到便醉;一段温暖的回忆就像心中所爱,需永远的珍藏……
脑海中的时光追溯到几年前的那个冬天,依稀记得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每天早晨去上学都害怕出门,即使只是从宿舍到教室这一段短短的距离。酷冬的风嘶吼着很吓人,那刺骨的寒冷令人生畏。
因为那年冬天特别冷,所以我的手一天比一天红肿,以前每年手上都会有冻疮,但却没有那年严重。这手放在外面冻得生疼,戴上手套取暖又痒得难受。
天一天比一天冷,手上的冻疮由红肿的块状,发展为破裂开血红的口子并随着手部的运用不时的从血口子里流出脓水来。手一热,又奇痒难忍,但又不能挠,实在忍不住就用两只手背使劲蹭,那种又痛又痒,想挠又不能的情形让我欲哭无泪。这种痛苦无奈的表情被几个同宿舍的好朋友捕捉到了。
晚自修结束回到宿舍后,大家都跑来向我支招,他们手上拿着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小A说:“我听别人说,有冻疮手痒时,用生姜切片擦擦,止痒会有效果的!"小B给我一瓶甘油:“你的手那么干,才会裂的,甘油擦了之后会防止开裂的。”说完,她便坐在我身边,小心翼翼的给我的手擦起甘油来,时不时会问我疼不疼。小C也拿出一盒似药膏的东西说:“这是冻疮膏,我擦冻疮挺有效的,但不知道你这么严重的会不会有效,总之试一试。”看着她们给我的这些东西,心里顿时温暖无比。我不停地点头向她们致谢,“谢谢,谢谢……”她们都笑着摇头。
过了一会,小A又走过来对我说:“你的课堂笔记应该还没整理好吧,我帮你整理,你的手刚擦完甘油,也不方便做什么事。”于是,小A便坐在台灯下认真地帮我整理着笔记。心中涌动的温暖淹没了我手上的疼痛。
宿舍外的风仍在嘶吼着,但从宿舍内传出一阵阵的欢笑声盖住了这风的吼声,黑夜的寒冷穿不透宿舍的墙壁,因为这是用爱筑成的壁垒。
在那个寒冬,在我最无奈之时,她们用爱为我编织了一段温暖的情谊,时至今日,变成了我心中难以忘却的温暖回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题记
古语早有云,教师似蚕、似蜡炬,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只为在我们的未来道路上多一缎华丽的锦皋,少一片阴沉的黑暗。但我始终都无法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爱,他们有时批评我,有时对我要求很高,我迟到了还罚我站,但就在那天,我的看法彻底地改变了,那天,老师给了我们一黑板歪斜的字,一黑板的记忆,一黑板沉甸甸的爱??
初三期中考试前,凌厉的寒风如刀般彻骨入髓,有“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感觉,冷风渗入头脑,把我从半醒半睡的状态下激醒。我们一边打哆嗦一边等着早课的来临。
不一会儿,教室的门缓缓地打开了,语文王老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王老师怎么了?”“咦?”
不断有同学脸上都浮现出惊疑的表情,王老师和平时不一样了,脸上经常洋溢着的红光被惨淡的白色取代,脚步虚浮,好像随时都会摔倒似地,还带了一个银色的保温杯,毋庸置疑,王老师病得很重。她坐在讲台前,顶着沙哑的喉咙说:“今天,我们上??咳,第二十课,翻开书??”那一个个的汉字就像
是被用力推出来的一样,虽然很轻,但是却能听见。心疼夹杂着一股凉意直袭我们的心头。老师开始在黑板上写字了,老师慢慢站起来,左手撑着桌子,右手开始在黑板上无力地跳跃、滑动,一个个如老妪般缺少气力的字渐渐浮现在黑板上,她一向清秀的字荡然无存了,老师为了让我们能看清楚,写得更用力了一点,左手在桌子上不停地颤抖。此时,我心底貌似有什么东西涌上了,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有点??像母爱的感觉??
下课了,老师用模糊的口音对我们说:“祝大家??考个好成绩,同学们再见??”之后老师就踱步出了教室。
教室里依旧是鸦雀无声,看着那一黑板歪斜却可分辨的字,我们无语凝咽,老师走了,却留下了这一黑板的字,迟迟地,没人起身像平常一样去擦黑板,都静静地坐着,它们象征的不是别的,而是那沉甸甸的教师之爱啊!这一黑板的字,虽然能擦掉,但这黑板上的记忆,会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永世难以抹去!
考场上,我们个个奋笔疾书,我们的动力不是别的,只是因为那黑板上的记忆,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我们,它比和煦的阳光还要温暖数十倍!
三年考卷应过万,三年辛苦该过千。可心底里总不十分踏实。初三的学生,时间如金,可能有夸张,不过也是实情。
明天就是挤独木桥的日子,我在“题海”中忙碌着,蓦然发现:“忙”也。
可分三六九等。忙的时候叫踏实,很忙的时候叫充实;忙得脚跟打后脑勺的时候那叫无所适从,真忙到气都不能喘时,反倒不气急败坏。心里骂着万恶的应试教育时,嚷嚷着:“孙子才考重点中学呢!”可偏偏还得干孙子才做的事。老爸进来了,手里拿着几支派克:“小子,换换你的装备吧!”我默默地接过笔,感觉好像接过救生艇的桨。老爸拍了拍我的肩,无声地笑了笑,当我以为老爸的“临考动员”已“千呼万唤始出来”,不料竟“犹抱琵琶半遮面”。“好好考吧!”相对无言,心里觉得比长篇大论还要令人心情沉重。
老妈也“粉墨登场”,端着碗小米粥,叫我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一边心疼地摸着我的手:“手都生老茧了。”老妈拍了拍我的头,便走出了房间。
敲9点,表哥夜自修归来,发现我仍在奋笔疾书,便先放下手头的活儿,等我先完成。当我停下来准备漱洗时,他脱下那只Nike的新款手表,扔给我:“拿着,注意把握好答卷的时间!”我无语,默默地道了句:“Thankyou!”
拿着碗,握着笔,摆弄着手表,发觉自己竟已落泪了,还有什么比得上在考前得到父母兄长的关爱更令人感动的呢?我遥望着星空,想想明天就是中考,三年的艰辛在这一考,成王败寇就看明天,我相信只要老爸老妈老哥的心与我同在的话,明天的挑战我就一定能赢!
那一次,我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阳光灿烂的鲜艳,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迷惘的我默默地踩着树影回家,暗暗梦想着我的将来。
蓦地,一瓣残花飘落到我的肩上,顺着我的身子滚落车轮下,我被这一点点的苍凉牵动了心弦,竟下了车子推着前行。不远处有一棵不高的花树,它正竭尽全力地开放着最后的花朵,同时那些曾经美丽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萧风的呼唤“零落成泥碾作尘”。我扶着车子瑟瑟地走向那树,冥冥中似乎觉得那
“那把伞去哪儿了?”妈妈急切地问到。
妈妈说的是一把淡蓝色的伞,那把伞陪伴了我五年,是在我六岁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所以它对我来说很重要。
“你找伞干嘛?”我一边穿鞋一边满不在乎地说“外面又没下雨,晴朗的很!”“可天气预报说下午要下雨!”妈妈一边翻动手机一边说“再说了,我晚上要加班很晚才回来。万一你淋雨了怎么办?”
“哎呀,你烦不烦呀!”我不耐烦地说到“哪儿那么多万一呀!”
“可......”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拎起书包朝学校跑去。
早晨的天空美丽极了,随处都可以看见雪白雪白的白云;中午的天空刺眼极了,火红火红的太阳肆虐的照在大地上;下午的天空死气沉沉地,调皮的白云遮住了太阳。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雨从天空上落下来。
我双眼盯着窗外,雨无情的拍打着树叶,树叶被打的“哗哗”地响。唉,早知道如此,就应该听妈妈的话,把伞拿着的。晚上回家一定要变成落汤鸡了!“叮铃铃——”放学铃响了,教室外的家长一窝蜂地挤进教室,去寻找自家的孩子。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随着家长一个个地把孩子给接走,教室变得空荡了。又过了许久,教室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从左走到右又从右走到左,焦急不安。“要不我自己走回家吧!”我喃喃自语“好,就这么定了!”
我把书包顶在头上,手抓紧书包的带子。全副武装后,我朝家的方向跑去。雨越下越猛,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雨水顺着书包的带子往下流,一直流到我的眼睛里。我的视线顿时间模糊了。
过了许久,我感觉雨水没有再滴下来,就将书包放下来,把头一回。可我顿时惊呆了!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妈妈?!
“妈妈,你怎么来了?”我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你不是加班吗?”妈妈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说:“早就知道你要淋雨,就做了个车赶了过来。”妈妈的声音很小,脸庞更加憔悴、蜡黄。
我扑到妈妈怀中,紧紧的抱着她。妈妈的怀抱依旧是那么温暖!
妈妈,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您在我身后;每当我焦躁不安的时候,您在我身后;每当我缺乏自信的时候,您在我身后。
妈妈,如果有机会,就让我在你身后一次吧!
元宵,它乘载着泉州人对家庭团圆和圆满的愿望,也乘载着家人之间的温暖。
元宵本是北方的吃食,却在一座南方的沿海城市出现,让人奇怪,可泉州的元宵与北方的元宵又大有不同。
北方的元宵是咸口的,而泉州的元宵是甜口的。泉州的元宵是用水煮,北方的元宵则是用油炸,而且吃的时间也不一样,在北方元宵是在除夕那天吃的,泉州的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吃。严格地说,北方的元宵叫汤圆,是糯米粉加入馅料搓成圆形状;而泉州的元宵圆则是用“敲”和“滚”出来的。但两地元宵虽大有差别,但都包含着家人之间的美好祝愿。
元宵节的前几天,泉州大街小巷中的作坊都开始为滚元宵做准备。其中准备最为繁琐的,也最为重要的就是做馅儿了。元宵馅儿中有五六种食材,花生、芝麻、陈皮、冬瓜糖,猪油、白糖,一样不能落,否则吃元宵时就会少了一层味道了。
将花生、冬瓜糖、芝麻磨成细小颗粒,分批倒入锅炒香,千万不能混在一起炒,容易炒糊。趁馅料还是热乎的把猪油、白糖、陈皮倒入快速翻拌均匀。特别说一下,一定要加猪油,才有粘性不会散掉。把拌好的馅料用勺子加入特定的铁制的模具中,压实,拿起铁榔头开始敲打,叮叮咚咚,一声高过一声,打出了结结实实的元宵馅,也打出了浓郁芳香的年味。
在做馅的同时滚元宵也在火热的进行着。大盆里盛着过好筛的糯米粉,将成型的馅在清水中过一遍,用漏勺捞出,抖干多余水分,再在糯米粉中均匀裹上一层米粉,再次放入水中,又再捞出裹粉,这样一个相同的动作要重复十几遍,一个白白胖胖的元宵才能诞生。
水开,元宵下锅,一个个晶莹雪白的胖子,随着气泡上下翻腾起伏。待元宵上浮便是煮好了。我早已等候多时,勺起两个白白胖胖的元宵,沉在汤底,它们相互慵懒地倚着,仿佛饮尽了玉液琼浆。一口下去,多层次的浓郁香盈满口腔,让人否难以忘怀。
这两年,疫情影响,不能回到家乡,也吃不到正宗的元宵。但正月十五的早餐,妈妈仍要嘱咐我们每人吃两枚元宵,寓意着好事成双。
家乡的元宵,承载了多少记忆?多少思念?多少祝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