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吕坤简介

2022-06-21 来源:小奈知识网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现在宁陵有吕坤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 吕坤的先祖是元末菜农,因向明军报信而立功,得到朱元璋奖赏,并诏其回乡安居,然而朱元璋在手诏中误将“吕”姓写作“李”。至吕坤时,方上奏将“李”姓改回“吕”姓。嘉靖四十年(1561年),吕坤中河南乡试第三,万历二年(1574年)殿试中三甲第50名,同赐进士出身,出任山西省襄垣知县,1576年-1577年任大同知县。1578年-1588年任山东省右参政,1589年-1592年任山西按察使、巡抚、陕西省右布政使、山西巡抚。1593年-1594年任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1595年-1597年任刑部左、右侍郎1597年上《忧危疏》劝明神宗励精图治,随后称病退休。1618年病逝于家,之前将其未刊行的手稿焚烧。死后葬宁陵县东南。1621年追赠为刑部尚书。

  为官处事

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五月,上书陈天下安危,劝神宗励精图治,言词慷慨激昂,忧国爱民之情溢于言表。疏中云:“今天下之苍生贫困可知矣。自万历十(1582年)以来,无岁不灾,催科如故。臣久为外吏,见陛下赤子冻骨无兼衣,饥肠不再食,垣舍弗蔽,占藁未完;流移日众,弃地猥多;留者输去者之粮,生者承死者之役。君门万里,孰能仰诉?今国家之财用耗竭可知矣。数年以来,寿宫之费几百万,织造之费几百万,宁夏之变几百万,黄河之溃几百万,今大工、采木费,又各几百万矣。”吕坤在疏中言“采木”一事云:“以采木言之。丈八之围,非百年之物。深山穷苦,倘遇险阻,必成伤殒。蜀民语曰‘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哀可知也。”吕坤在疏中言采矿一事云:“朝廷得一金,郡县费千倍。”疏中还向朝廷发出“奸臣当道,举朝无犯颜逆耳之人,快在一时,忧贻他日”的警告。在边防上,吕坤亦高瞻远瞩,提出:“倘倭夷取而有之,籍众为兵,就地资食,进则断我漕运,退则窥我辽东。不及一年,京城坐困,此国家大忧也。”在疏中还提到“抄没法重,株连数多”的祸国殃民问题:“诬以多赃,则互连亲识。宅一封而鸡豚大半饿死,人一出则亲威不敢藏留。加以官吏法严,兵番搜苦,少年妇女,亦令解衣。臣曾见之,掩目酸鼻。”吕坤在疏中对万历皇帝严加指责:“陛下不视朝久,人心懈弛已极,奸邪窥伺已深,守卫官军不应故事。……章奏不答,先朝未有。”“臣观陛下……不知天下之财止有此数,君欲富 则天下贫,天下贫而君岂独富?今民生憔悴极矣,乃采办日增,诛求益广,敛万姓之怨于一言,结九重之仇于四海,臣窃痛之。……臣老且衰,恐不得复见太平……”

疏入,不报,又遭给事中戴士衡诬告,于是吕坤愤然称病乞休,结束了他26年的做官生涯。吕坤引退后,杜门谢客,授徒讲明心学,以继往开来为己任,学者称他为“沙随夫子”。“所著述,多出新意。”《呻吟语》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是吕坤积30年心血写就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部著作谈哲理,抨时弊,探求人生,思考宇宙,举凡人之修养、处世原则,人际交往,居家过口等等,真知灼见,时时闪现,警句妙语,不一而足。这部著作不失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这里面凝聚着吕坤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探幽发微的哲思。如“无屋漏工夫,做不得宇宙事业。”“名心盛者必作伪。”“处世常过厚无害,惟为公持法则不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

  逝后追赠

吕坤是一位方正质朴、学识渊博的哲学家。他的诗文,语言通俗而又巧发奇中;文风峻峭而不失浑厚。他曾潜心研究音韵学,所著《交泰韵》不拘泥前人而另辟蹊径,是一部颇有创见的音韵学专著。吕坤一生著作颇丰,除《呻吟语》外,还有《去伪斋文集》等。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八日(7月28日),吕坤病故,享年田岁,葬于宁陵西北吕坟村,其墓冢称之为吕坤墓,至今保存完好。

天启初,赠刑部尚书。

声明:本网页内容整理于互联网并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站务信箱:11247931@qq.com。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