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淡淡寒波生的意思是什么

2022-12-15 来源:小奈知识网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解释: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诗词名称:《咏荆轲·燕丹善养士》。本名:陶渊明。别称:陶潜。字号: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出生时间:公元352(壬子年)或365年(乙丑年)。去世时间:公元427年(丁卯年)。主要作品:《命子其三》《赠羊长史》《停云其一》《乞食》《杂诗其三》等。主要成就: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淡淡寒波生”的详细介绍:

一、《咏荆轲·燕丹善养士》的全文 点此查看《咏荆轲·燕丹善养士》的详细内容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京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二、赏析

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陶渊明的这首诗显然是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报,报复、报仇之意),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也就同时紧紧地系在读者的心上。 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概,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 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采而又有分量的结尾。 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

三、注解

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强嬴:秦国。

荆卿:指荆轲。

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燕京:燕国的都城,在近北京地区。

素骥:白色骏马。

慷慨:情绪激昂。

雄发:怒发。

冠:帽子。

猛气:勇猛之气。

缨:绳。

饮饯:饮酒送别。

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

渐离:高渐离,燕国人。

宋意:当为燕太子丹所养之士。

萧萧:风声。

淡淡:水波摇动的样子。

商音:商声,商声凄凉。

羽奏:羽声,羽声激昂。

不归:不在返回。

且:将。

名:指不畏强暴、勇于赴死的名声。

飞盖:车子如飞般疾驰。盖,车盖,代指车。

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

图穷:地图展开至尽头。

豪主:豪强的君主,指秦王。

剑术疏:剑术不精。

奇功:指刺秦王之功。

其人:指荆轲。

馀情:不尽的豪情。

四、背景

这首诗同《咏三良》、《咏二疏》是陶渊明三首著名的咏史诗,三篇体制大体相当,当为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但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当时陶渊明五十岁,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

五、陶渊明其他诗词

《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一》

六、译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京英。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相同朝代的诗歌

《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苦寒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艳》《气出唱》《陌上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咏荆轲·燕丹善养士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