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12:38
金墉城李密称西魏王,济宁王薄称知世王,济南唐璧称济南王,山后刘武周称定阳王,河北李子通称凤鸣王,亳州朱粲称南阳王。
相州高谈圣称白御王,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江陵萧铣称梁王,凉州李轨称大凉王,明州张金称称齐王,兖州徐元朗称鲁王。
苏州沈法兴称上梁王,楚州高士达称冀州王,湖广雷大鹏称楚王,河南王世充称洛阳王,夏州窦建德称夏明王,沙沱罗呼罗国王称突厥王。共有十八路反王。还有六十四处烟尘,为首的是杜伏威、张善相、薛举众英雄。
扩展资料
七世纪初隋炀帝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徭役、兵役甚为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大规模的农民。大业七年(611),炀帝为征高丽做准备,征发全国兵、民数百万,尤其是山东、河北地区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加上水旱灾荒,隋末农民大的序幕首先在这里拉开。
当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率民众,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人民反对辽东之役,农民纷纷参加义军。同时,山东、河北一带反隋义军相继起兵。
有平原(今山东陵县)刘霸道、鄃县(今山东夏津)张金称、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孙安祖和窦建德、渤海(今河北阳信西南)高士达、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翟让、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杜伏威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义军队伍逐渐壮大,斗争区域扩大到江淮地区。大业九年(613),统治集团内部发生*,贵族杨玄感借农民之机,起兵反隋,虽很快被*,但消耗了统治集团的实力。
十年(614),全国各地义军已达百余支,人数达数百万,并逐渐形成了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夏军)和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吴军)三支大的军。瓦岗军在李密的策划下,联合附近各支义军,力量逐渐壮大,大败隋骁将张须陀及他所率 2 万劲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八路反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12:38
关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说法,比如洛阳王王世充、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北平王罗艺等等,这里每个说书者都有自己的说法。《兴唐传》按照四明山一役来说的十八路反王,而且可以看出这些反王要么是山贼草寇要么是隋朝*迫而反,这些人都是不得不反。这些人的志向并非要建立基业,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大魔国虽然打着推翻隋朝的旗号,但程咬金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其它的各个王都是聚集了一批人,举个旗号,要见识没有见识,要野心没有野心,充其量也就是个土皇帝。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失败也是预料之中的,兵不强将不广财不足智不够野心不大如何能够成气候?在锤震四明山之后,唐国公李渊举旗反隋定号唐,夏明王窦建德定号夏,北平王罗艺反隋但也只是大魔国分支,大魔国国王程咬金退位,洛阳王世充反隋,李密登基定号西魏,至此形成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反隋的义军-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军、窦建德为首的夏及以李世民为中心的唐。翟让作为瓦岗山创始人而留名青史,历史学家更推崇翟让而不是程咬金,而在《兴唐传》中,翟让只是一介武夫,外号小霸王,才智平平,这与历史有些不符,同样李密也是一样,这里就不深研究了。
十八路反王对隋朝江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想想各地烟尘四起,到处举旗造反,隋朝耗用国力剿灭匪患,必然大伤国力,再加上隋炀帝荒淫无度,大大损害了隋朝的元气,四明山一役隋朝已是大厦将倾,同样十八路反王也是疲惫不堪,这时候李世民看准时机举旗反隋,可谓是雄心勃勃,再后面用计擒拿亲舅舅窦建德,大唐江山已经占据天下的太半,瓦岗军素与李世民交好(一方面秦琼救唐王、另一方面柴绍是贾家楼兄弟,以及后面李元霸放大魔国之情等等),使得西魏王李密将奔他乡,最后大唐得以安天下。
十八路反王是唐朝建立的牺牲者!而他们也都是草莽的血性英雄,并不是玩弄权术的*家,所以他们只能被人利用,最后被人屠戮。王霸之业不在于武力,而在于智力,智力降武力,不能讲义气讲辞让,要当仁不让要心狠手毒。李世民确实合格,否则无法成为一代帝王。帝王在人性上是冷酷的,总要除掉对自己不利的人,来得到权力,这一点帝王永远不是善良的人,更不是性情中人。
而十八路反王却都是血性汉子,性情中人,激于义愤,就要杀人就要造反,所以不能够成就霸业。而像大魔国的诸位将官也是同样,秦琼、程咬金等都是人尖子,滑头,吃亏的事是找不着他们的,所以他们最后能够扶保大唐,成为一代名将。说书人给李世民说得是忠厚宽仁,事实上李世民绝对是唯利是图的人,放弃局部抓住整体的野心、冒险家。而秦琼等人则是看谁有前途就跟着谁,是“识时务者”的俊杰,决不是忠心一意的忠诚者。
写到十八路反王的时候,对他们只能表示可怜,他们不具备竞争王者的天赋和素质,就不该参与到这场纷争中来,参与带来的后果是百姓因他们而受兵乱,他们自己受到屠戮。今天,无头绪的竞争,不是每个人都有竞争的素质的,具备竞争素质的人最后生活富足,不具备的人面临的一波一波的困难和痛楚,最后往往心力憔悴甚至搭上一生的幸福。王者的天赋和素质就是竞争,竞争永远都是残酷的,因此需要的永远都是不折手段的权术,最大的要求就是心理承受素质要好,不能心软。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下场就是惨死在扬州擂,或者死于唐兵之手。他们的头脑都太僵直,不会权术所以就失败惨死,手段也不够狠毒。一定要意狠心毒,不折手段,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要该下手就下手,所以,亲兄弟也要杀,父亲也要杀,否则怎成帝王?做普通的竞争者不必杀自己的亲人,但对别人决不能留情。胜者为王败者寇,最后评价的时候,胜者因为胜怎么说都有理,人们都会赞誉胜利者。
十八路反王:
瓦岗混世魔王程咬金
白玉王高谈圣
宋义王孟海公
沙陀罗王罗铁汉
槐安王铁木平
明州王张德金
宁夏王马德来
南阳王朱灿
荆州王刘大朋
甘肃王谢天豹
英王哈洪太
高丽王李凤
上梁王韩勇
下梁王韩猛
河北凤鸣王李子通
北汉王萧铣
济南王唐璧
济宁王王溥
而在评书中,主要描述的是瓦岗山大魔国混世魔王,而实际上围攻四明山时是十八路反王,他们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梁王李执、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溥、江南王沈法兴、海州王高士魁、冀州王高士达、陈州王吴可玄、易州王铁木耳、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济南王唐璧、湖广襄阳王雷大鹏、口北王福克宗坦、沙漠王罗子都、金提王张称金、川蜀王薛凤池、曹州顺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
各个反对世族集团头子(如李世民父子)以及农民军首领就是前一句"十八路反王" "六十四路烟尘"就是他们的势力或者声势.
其实不一定是十八、六十四这么凑巧,只是形容当时天下大乱,有识之士都揭竿而起,风云滚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12:39
这是《说唐》上的说法,泛指反隋农民武装,实际上不止此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12:39
18个反王,一共统领路大军,打杨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12:40
这是小说《说唐》和评书以及影视剧中,对隋末军领袖的统称。
评书里四明山围攻隋炀帝的十八路反王: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大凉王李轨、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江淮吴王杜伏威、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金提王张金称、西秦霸王薛举、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兖州鲁王徐圆朗等人。
关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说法,比如洛阳王王世充、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北平王罗艺、西魏王李密、高丽王李凤、英王哈洪太、燕王高开道、甘肃王薛仁杲、沙陀罗王罗铁汉、襄阳王雷大鹏、荆州王林士弘等,没有准确说法。
六十四处烟尘,为首的是杜伏威、张善相、薛举众等人。也是实力强劲的义军,但没有称王。像杜伏威实力不亚于哪些反王,但自称的是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