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07:25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太平天国农*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与教训。
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派的反清*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的经验与教训。
(二)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和国民*
1.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国*党的成立与早期*活动
各地*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二大提出的民主*纲领。
3.国共合作与国民*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三大制定的国共合作方针。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工农运动的高涨。*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的《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思想的萌芽。国民*失败的原因、历史经验与教训。
(三)土地*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土地*的开展和中国*道路的新探索
*新军阀的*统治及其对内对外*。*“八七”会议和党领导的武装。武装斗争是中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六大。井冈山等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农村*根据地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土地*、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土地*的深入开展。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军事“围剿”的胜利。红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中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与危害。遵义会议,中国*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3.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中国*党的抗日主张。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中国*党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战争
1.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
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特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方针及其在中国的暴行。中国*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党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的《论持久战》。中国*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自主原则。
2.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投降的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华战争*的变化及其影响。“皖南事变”。中国*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合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3.中国*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的《〈*党人〉发刊词》、《中国*和中国*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国新民主主义*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民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三个主要法宝。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构建,*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整风运动,中国*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七大,*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五)全国战争
1.中国*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时局。重庆谈判与*协商会议。各派*力量在建国问题上的较量。
2.人民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党打败蒋介石的*方针和军事原则。*关于一切发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人民战争的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中国*的历史性转折。区的土地改革。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壮大。*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党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科学概括。人民*战略决战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覆灭。
3.中国*的胜利
*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党关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基本构想。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胜利的基本原因、历史经验与意义。